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叛贼-第6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再怎么说,李焞依旧是朝鲜国主,他在朝鲜的法统地位是无法改变的。除非大明直接宣布废掉李焞,吞并朝鲜,那么只要李焞一日活着,他依旧是朝鲜国王。
按照大明的策略,原本只是想继续控制李焞,等到大明彻底在朝鲜站住脚,掌控朝鲜上下后再进行下一步。可计划没有变化快,谁都没想到熬了几年的李焞突然间就不行了,这让汪文有些措手不及。
“走!去看看。”汪文思索了下,决定先看看情况再说,当即带着人赶往离着不远的景福宫。
景福宫是朝鲜王宫,大明军队入汉城时,景福宫起火焚烧,李焞的幼子和几个嫔妃都葬身火海。后来扑灭大火后,景福宫只有很少一部分保存完整,黄滔涣下令调动了些银子进行了初步修缮,虽远达不到原来的程度,可勉强住几个人是没什么问题的。
所以李焞被从乱臣手里“救出”后,就被安置在这景福宫里,宫中上下都是大明的人,只有两个普通照看李焞的宫女是之前朝鲜王宫中的老人。
不一会儿,汪文就到了景福宫。几步进了宫中,穿过一片空阔的平地后,来到一处看起来有些样子的宫殿。
这边就是朝鲜国王李焞的所在了,门外站着十几个大明的军人,以作为保护,而在里面,已奄奄一息的李焞躺在塌上,脸色腊黄,嘴角带着血迹,如果不是胸口还微微有些起伏,看起来就如同死人没有任何区别。
“国主如何?”到了地方,汪文看了一眼里面的李焞,却没进去,反而冲着跪在门口的一个背着药箱的太医直接问。
这太医当然知道汪文是何人,如今在汉城汪文就是朝鲜的太上皇,而在汪文身后站的就是朝鲜领议政崔锡恒,当即伏身汇报起国王的病情。
“回大人,大王原本就身体虚弱,这些日子又是换季之时,冬日严寒和春季暖风相汇,大王的身子就此受了风邪,臣刚诊了下脉,其脉无力而又短促,正应了风寒之兆,再加上大王原有的病因,依臣判断……。”
不等那太医把话说完,汪文懒得继续听那些唠唠叨叨的病情分析,直截了当地问:“你直接说大王的病有多重,能不能治好就行。”
太医身子微微一颤,伏着的身体更低了两分:“回大人,大王……大王他恐时日无多了……。”
“时日无多是多少时日?”汪文皱皱眉,直接又问。
太医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直到汪文喝了一声让他直说,太医这才胆战心惊地告诉汪文,李焞眼下已几乎油枯灯尽,最多也只能熬上七八日的样子,甚至还短,如果不好的话恐怕明日也许就会咽气。
“行了,本官知道了。”汪文想想吩咐道:“你再此好好救治,无论如何要救你家大王多些时日,做好了,有赏!”
“微臣明白,微臣明白。”太医吓得不行,用着颤抖的声音回答道。
也不去管这太医,汪文接着又向看守的侍卫交代了几句,随后转身就对身后的崔锡恒道:“走,现在应该是拜访一下东山君了。”
李焞这身子骨活不了几年,这点黄滔涣心里早就有数,所以在拿下汉城,解决掉朝鲜李氏主宗后,黄滔涣就开始安排起朝鲜国王的继承人问题。
为此,早在两个月前黄滔涣就从李氏王朝的偏支里找了一个傀儡,而这个傀儡今年才一岁半,是一个还没断奶的娃娃,并把这个娃娃封为东山君,以作为朝鲜国主世子。
现在,这位名义上的世子东山君就住在景福宫的另一边,由奶妈抚养着,同时大明派人看管。
眼下,李焞随时随地会撒手归西,所以东山君的法统地位就是作为替代李焞最好的办法了。
汪文同崔锡恒转而来到东山君的住处,探访了下刚吃完奶刚刚睡下的东山君。看着这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小娃娃,汪文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对崔锡恒道:“大王时日无多,你是领议政,有些准备要马上做起来,一旦大王有事,东山君立即继位,这千万不能出任何岔子。”
“臣明白,请大人放心,臣定会安排妥当。”崔锡恒连连点头,如今他早就和大明捆绑在了一起,汪文话中的意思他很清楚,更明白只要做好了这件事,对于自己也是有极有好处的。
第一千六十四章 地方叛乱
太医用了各种法子究竟未能救回李焞,昏迷了十多时辰后,李焞终于撒手归西,当消息传来,汪文只能无奈地长叹一声,他倒不是为了李焞之死而感慨,也不是因为李焞死后代表着朝鲜李氏将彻底退出政治舞台而感慨,只是为了李焞死的不是时候,死的稍早了些。
可生老病死,这是世间所有人都逃不过去的规律,哪怕这人是帝王同样如此。李焞死后仅半个时辰,还在吃奶的东山君就在景福宫正式继位,成为了新的朝鲜王,从标志着大明正式开始取代李氏在朝鲜的统治,所有人心里也清楚,这位东山君只不过是一个最终的过渡罢了。
不得不说,黄滔涣等人对于朝鲜的处置还是比较妥当的,而且东山君的继位从法理来讲也是无可非议。但就在东山君继位后不久,仅仅过了不到五日的时间,朝鲜各处就开始暗流涌动,一些不好的言论开始流传。
所谓的李焞被大明谋害的传言开始散布,还有东山君是傀儡的说法也越来越甚,在一些有心人的推动下,这些传言散布的极快,不出几日就在朝鲜各地流传开来,那些依旧心怀李氏,又或者不满大明控制朝鲜的群体由此而聚集起来,甚至在一些稍偏僻的地方,还出现了义军打出所谓恢复朝鲜正统,驱除大明的口号。
“这些地方官是干什么吃的?为何不弹压?”收到急报的汪文怒火上涌,冲着急急赶来的几位朝鲜大臣劈头盖脸地就是一顿喝骂。
崔锡恒的脸上青一阵红一阵,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而他的几位同僚也是脸色难堪之极,站在哪里一言不发。
“大人,其实并非地方不想处置,而是地方无能力处置。”看看左右,心里暗骂这些同僚把自己架在火上烤,他们不说可以,但他崔锡恒作为领议政却是逃不掉的,无奈之下崔锡恒只能硬着头皮解释。
李焞死后,东山君继位,汉城附近倒是没什么影响,就连南方的南港那边也很正常,至于北方,也就是平壤一带,民间也未有太大反应,而现在闹事的地方分别是靠近朝鲜东北区域、东部区域和中部偏僻区域的几处。
这些地方虽然也被大明所控制,可大明毕竟在朝鲜的根基不深,再加上大明的兵力在朝鲜布置基本在平壤、汉城、南港一线,由于大明刚刚控制朝鲜不久,手上的兵力根本不足以对整个朝鲜做到面面俱到,所以这些地方基本是以朝鲜本地官员来进行管理罢了。
朝鲜一国号称三千里江山,放在整个大明或许不算什么,可对于大明在朝鲜的力量而言却无法做到完全控制。就算是黄滔涣在汉城大举屠刀,杀得人头滚滚,可这也只仅限于汉城一地罢了,对于上述所说的这些地方却是鞭长莫及。
再加上朝鲜一向地方势力庞大,就算是李氏当政时期也无法避免地方的压力和反对,在很多情况下仅仅只是以平衡的方式来处置问题。而现在就是如此,朝鲜地方州府原本就和地方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再加上地方的兵力又不强,地方官员表面上虽然归顺于大明,却对于大明和朝鲜李氏之间又有着微妙的想法,在地方闹出这种事后,地方官员一来没有能力处置,二来从感情上也是倾向于这些言论的,这才会有现在的情况发生。
“大人,依下官看,此事还得大明出兵平定才是,如放任地方如此,恐怕会酿成大祸。”崔锡恒最后如此总结道,他的话音刚落,之前几个没说话的家伙顿时异口同声表示赞同,建议由大明出兵平定地方乱局。
听到这,汪文心中恼怒异常。大明出兵平定地方?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
眼下,大明的兵力主力已去了北方,接下来就是执行攻击辽东的战略部署。而在汉城,汪文的手中兵力仅仅只有数千人而已,这些人压制汉城包括周边的几个州县是没有问题的,可是要拿这些兵力去平定地方却是远远不足。
再说了,就算不了汪文有这个能力,他也绝对不能这么做,一旦抽调全部兵力去解决这些问题,那么汉城就空虚了。汉城是朝鲜的王都,更是朝鲜中枢所在,假如大明把控制汉城的兵力调至地方,那不就等于放弃了汉城?
一旦到那时候,万一有一些人跳将出来,打着所谓清君侧又或者恢复李氏的旗号攻入汉城,他汪文又拿什么来压制?
可不动汉城的部队,汪文又能调动哪里的部队呢?难道说要向平壤那边求助?想到这,汪文立即就否决了这个想法,平壤那边的部队也是绝对不能动的,辽东战略决策已定,总不能在这时候调回兵马去平定朝鲜地方吧?假如朝鲜的明军无法按计划出兵,那影响的是整个辽东战场,这样导致的后果别说是汪文,就连黄滔涣也是承受不起的。
可是任其不管?汪文也不能这么做。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朝鲜地方的这些苗头必须尽快压制下去,要不会给大明在朝鲜的统治带来极大危害。
原本,朝鲜国中对于大明取李氏而代之的反对声音就不小,一旦大明不尽快出手解决问题,那么朝鲜地方势力必然会以为大明没有能力控制朝鲜,以朝鲜人得寸进尺的性格,天晓得他们接下来会如何干?
再者,还得说到辽东战略部署,辽东之战是大明今年最重要的战略目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朝鲜作为辽东之战的一个重要后勤基地,朝鲜乱了,对于之后的计划展开会有什么影响也是不言而喻。
所以无论如何,地方这些乱局必须解决,可面对现实,汪文又不由得两难起来。
“如果朱帅在的话就好了……。”突然间,汪文居然想起了朱一贵,这位打仗一向不按常理出牌,靠着手上几千人就横冲直撞,直接由南港打到汉城,用十日时间就解决朝鲜问题的大明名将。
假如朱一贵在,汪文就无需如此困惑,也许把手中的军力拨出一半交给他,再加上那些或许可堪用的朝鲜人,以朱一贵的能力一定可以平定朝鲜地方之乱。
但是朱一贵眼下早就不在朝鲜,算算时间他应该从北海道启程前往新明了。想到这,汪文心中不由得感慨起来。
“地方之乱必须平定,崔大人!”
“下官在!”崔锡恒连忙应道。
“你是领议政,朝鲜地方叛乱横生,如今当以国主之令让地方官员尽快平定此事。”
“下官明白,下官立即拟旨传于各道各州和府县,令其立即平息叛乱。”崔锡恒回答道,可说到这他又停住了,抬头看了看汪文迟疑道:“不过大人也知道地方的情况,仅以中枢下令恐怕起不到太多用处。”
汪文不客气地冷哼一声:“地方怀有二心,本官自然是知道的。至于派兵镇压,本官自有其他打算,你只需做好你自己的事就是了。此外,如今朝鲜地方虽有乱相,但诸位需知一个道理,那就是以卵击石,必粉身碎骨!新王初继大位,尔等乃朝鲜重臣,当知忠于新王,忠于大明!在此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