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叛贼-第6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当时的情况看,多尔衮的这种做法并没有太大问题,可事过境迁,当大明由天津登陆,直击北京城的时候,整个清廷为了中原考虑并没有采取返回辽东的策略,毕竟一旦清廷这么做了,等于直接把整个中原全让给了大明,这对于清廷而言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正是如此,清廷西移,迁至关中。而随着之后大明占据直隶后,等于把辽东同中原隔绝开来,清廷同辽东的来往只能通过蒙古,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便利。

    至此,辽东人口不足,生产力不足,甚至军备不足的种种弊端暴露无疑。这些问题靠着怡亲王短短两年的时间根本不可能彻底扭转,假如能多给他十年或者二十年的话,也许辽东会变得不一样,但是大明哪里会给满清这个机会?自然是绝不可能的。

    “依奴才之见,大明虽已占据汉城和平壤,但想要彻底平定朝鲜乱局并非那么简单,毕竟朝鲜李朝在朝鲜已有三百余年的江山,其势力根深蒂固,要彻底掌握还需些时间。”

    阿扎兰思索了下开口说道,怡亲王坐着静静听着,只听得他继续道:“眼下刚刚过年,北地冰雪消融最早也需三月时候,至于作战至少也在四月初。再加上朝鲜国内的控制,王爷还有三个多月的时间。”

    怡亲王点点头,阿扎兰说的不错,冬季用兵不是那么简单的,别看大明打朝鲜那么容易,那是因为朝鲜国中大乱。如果朝鲜没有内乱的话,就算大明再强也根本不可能这么短的时间打到汉城。

    朝鲜兵虽然无用,可兵终究是兵,整个朝鲜如果真的动员起来,聚集起十万大军丝毫没有问题,这可是十万多人啊!别说士兵了,就算赶着十万头猪上战场也够明军喝一壶的了,想到这怡亲王心中暗恨朝鲜不争,如果朝鲜人能争气点,又何必会是现在这样子?

    “以辽东的兵备,如想挡住明军两面进攻恐是难上加难。尤其是盛京,一旦明军由山海关、朝鲜两地而出,盛京首当其冲,王爷,您觉得假如开战,盛京可坚持多久?”

    怡亲王思索了下,叹道:“最多月余吧,也许更短一些。”

    怡亲王虽然是满清皇族,可他却是一个头脑清醒的人。相比在云南的诚亲王,他行事更为稳重,尤其是当年在直隶吃了败仗后,对于用兵之道更有深深感触。

    “王爷不愧是我朝良将,对于局势判断精确。”

    “这些话就不用说了,如本王真有你说的这么厉害,这天下又何至如此。”摆摆手,怡亲王说道:“盛京不可守,这点本王是知道的。一旦明军进攻辽东,如本王在盛京同明军决战,那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说到这,怡亲王叹了口气道:“你来之前本王也考虑了一二,假如这种情况真的发生,本王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所有人口和物资全部撤出盛京。一旦撤离,这片地区就全丢给了大明。至于吉林将军那边,恐怕也是如此,毕竟朝鲜离着那边近,明军从朝鲜而出首击的就是吉林,这样一来我等可去的地方无非是两处,一处是蒙古,而另一处就是黑龙江。”

    “王爷以为那一处更好些?”阿扎兰问。

    “都不怎么样。”怡亲王脸色难看,摇头道:“去了蒙古等于寄人篱下,虽说我朝满蒙一家,但那些蒙古人可不是好相于的,如我大清占据中原,拥有四海,蒙古人自然会乖乖听话,可如今这局势,本王又如何能信得过这些蒙古人?去了那边,说不定那一天这些蒙古人为了利益直接就把本王的脑袋送给大明邀功请赏了。”

    怡亲王的话让阿扎兰表示赞同,虽然怡亲王身上有着蒙古血统,可正是如此他对于蒙古更为了解。虽然蒙古人一向宣扬蒙古的胸怀如草原一般宽广,对待朋友如兄弟那样亲密什么的,这些全都是扯淡。

    凡是对蒙古了解的人都清楚,这些蒙古人从来就不所谓的道德放在眼里,在他们心中有的只是利益。相比满清,他们才是真正的蛮子,一刻还能和你一起谈笑风生喝酒吃肉,后一刻就能拿着刀子割下你的脑袋。这样的人,如何能信?

    再者,怡亲王的母族是哪里?要知道之前的漠北三部眼下又在何处?对自己人下手最狠的莫非蒙古人,一旦弃了辽东去了蒙古,怡亲王能够想象得到自己会面临着什么。

    “至于去黑龙江,虽可避祸一时,但相比盛京这边,那边更是难以生存,更不用说养兵了。到最后,恐怕我等就要同野人一般遁入山林,以草木为食同明军周旋,最终也逃脱不了覆灭的结果。”

    说到这,怡亲王捏了捏拳头,这些方案都被他否定了,眼下摆在他面前的是战也死,不战最终也是亡的下场。面对如此困局,他一时间已经无法决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阿扎兰身上,看看他有什么好的办法。

    阿扎兰坐在那边,默默思索着,好半天都没说话。正当怡亲王有些按捺不住,打算开口再问的时候,阿扎兰终于抬起了头。

    “王爷,而今最好的办法就是暂时拖延,尽量让明军不要出兵。”

    “拖延?这怎么可能?大明的皇帝朱怡成同本王又没什么交情,难道本王派人过去让他不出兵么?”怡亲王没想到阿扎兰拿出这么一个回答,当即很是失望道。

    “为何不可?”让怡亲王意外的是,阿扎兰突然反问了这么一句。

 第一千四十四章 乱中求生

    阿扎兰的话让怡亲王一愣,他皱眉思索了下后顿时就笑了起来:“这倒是一个办法,不过大明那边恐怕不会答应,之前皇上已派人走了一趟,结果却不怎么好呀。”

    关于清廷派使臣出使大明,提出去帝位称臣一事,大明非但没有答应,还因为这事导致朱怡成一口气处置了不少朝中官员。眼下如果再在大明面前提起这事,恐怕没一个朝廷官员会出头为满清说话,毕竟前车之鉴就摆在那边,谁会再触这个霉头呢?

    “那倒不然。”阿扎兰笑道:“之前的事是朝廷所为,而如今是王爷的建议。这朱怡成又不是傻子,眼下朝廷远在西边,万里之外哪里还管得了王爷这里?辽东之土,当然是王爷您说了算。”

    怡亲王微微皱眉,阿扎兰这话可以说是大逆不道,如果是在之前讲讲也就算了,毕竟他和建兴不对付,当初由关中而出,通过蒙古才来到辽东,怡亲王就打着同建兴抗衡的算盘。

    但是如今此一时彼一时,建兴已失去了朝政大权,现在仅仅只是保留着皇帝名义罢了。朝中眼下说了算的是摄政雍亲王,这可是他最为佩服的四哥。

    怡亲王对于摄政雍亲王可以说是忠心耿耿,两人甚至可以讲是一体的。这也是雍亲王在掌握朝政后第一件事就给怡亲王加封亲王的原因,如今阿扎兰再说这些话就不太合适了。

    目光不由自主地看向阿扎兰,见到他嘴角挂着笑意,怡亲王心中一动,顿时有些明白了他说这话的意思。

    “办法虽好,可就是担心大明那边……。”怡亲王想了想,迟疑道。

    “无论是何办法,能用就好。”阿扎兰向怡亲王拱手道:“王爷知兵,当知兵事是怎么一回事,战场之上,只要达到目的任何手段都可无极不可。只需王爷到时候以辽东之主的身份告之大明,愿意献出辽东,归顺大明以求自保即可。想来大明断不会拒绝王爷的好意,如此也能达到目的。”

    “这……。”怡亲王有些迟疑,阿扎兰的意思他完全明白了,无非就是丢出一个让大明根本无法拒绝的诱饵,以此来拖延时间罢了。

    而那些什么献出辽东,归顺大明以求自保的话,根本就不做数,辽东地处北地,一年中最好的出兵时间就是四月至九月之间,所以只要怡亲王想办法熬过这短短的半年时间,大明攻打辽东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但是这么做,对于怡亲王也是有风险的,一来是大明会不会相信,二来是能否用这办法来拖延时间。

    对于前者,怡亲王心中想了想觉得倒不是太大问题,只要自己彻底放低身段,然后找一个能说会道之人前往大明,再给大明提出这个极为优厚的机会,那么大明信他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但是,就算相信了这事,充其量也只能拖住大明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一旦时间长了,大明必然会有警惕,而到那时候假如依旧无法让大明满意的话,那么大明同样可以趁冬季到来之前进攻辽东。

    想到这,怡亲王把这些盘算说了出来,问阿扎兰是否还有更好的办法。

    “办法自然是有的。”阿扎兰点点头:“一来派人前往大明这时间要算准,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早了,起不到丝毫效果,如果晚了也没任何作用。”

    怡亲王点头,等待阿扎兰继续往下说。

    阿扎兰又道:“之前王爷曾经说过联络罗刹国一事,还记得否?”

    “这当然记得,不过不是说这事没成么?”怡亲王纳闷道,原本为了辽东安全,他也曾经想从罗刹国那边入手,打算联合罗刹国一起抵抗大明可能的攻击。

    但是这件事终究未成,倒不是罗刹国那边直接拒绝,罗刹国那边虽然没有正式拒绝,而且还依旧保持着出售军火给辽东的贸易,但就在几月之前,辽东方面得到了一个消息,那就是罗刹国居然派了使者去了北京城。

    这件事大明虽然没正式公布,但也未有真正隐瞒,所以消息还是比较好打听的。根据传来的消息内容,辽东方面得知罗刹国的君主有意和大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并且相互承认各自的领土和派设大使。

    虽然最终的协议还未签订,据说是罗刹国方面需要从其首都再派正式的使臣至大明递交国书后方可继续。但从这些消息的内容来看,罗刹国已存了同大明和平相处的打算,在这种情况下,罗刹国怎么又可能继续和大明交战呢?

    这些黄毛绿眼的罗刹蛮子狡诈无比,所以当怡亲王知道此事后就清楚再联合罗刹国对付大明的可能性几乎已经没有了。

    “事自然是没成,可是也不是坏事。”阿扎兰笑着回道:“罗刹国如今在漠北,这漠北之地他们如何占得的,恐怕没人比王爷更清楚。”

    见怡亲王默默点头,阿扎兰继续道:“既然这些罗刹人要讨好大明,那么从这点来讲已是敌非友了。王爷可派人至蒙古大肆宣扬此事,就说罗刹人准备开春后配合大明剿灭蒙古各部,只要这消息散布出去,想来蒙古各部不会没有想法。等到那时候王爷再出面,让那些蒙古人替王爷南下同大明打上一仗,这仗无论胜负对于辽东都无坏处,王爷您以为呢?”

    怡亲王眼睛顿时一亮,合掌笑道:“这倒是个好办法,这消息散处,草原必然人心惶惶,以蒙古人那脑子如何能猜得到这计谋,再者冬季过后,草原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我大清退出中原后蒙古人又失了朝廷的钱粮支持,如果想要挨过去恐怕也只有南下的一条路,只要他们一动,这事就成了!”

    “王爷说的没错。”阿扎兰笑道:“这样一来,大明的注意力就转移到了草原之上,自然不会再打辽东的主意。”

    说到这,阿扎兰又伸出一指道:“除了这两策外,我还有釜底抽薪一计。”

    “哦,究竟何计?”

    阿扎兰伸手向朝鲜方向一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