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叛贼-第6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责对方,至于朝鲜国主李焞由于身体原因也逐渐失去了对朝堂的控制,使得朝鲜内部开始失衡。

    后来,朝鲜胆大妄为,甚至私下勾结满清做起了阳奉阴违的勾当。当朝鲜这么做的时候,这已经触及到了朱怡成的底线,也就是在那时候,朱怡成心头起了灭掉朝鲜的念头。

    “皇爷,朝鲜虽是小国,但其李朝立国已有三百多年,在朝鲜国内依旧有不小的威望。依臣看来,如果直接就灭掉其国,恐怕我大明要耗费极大的气力,非几十年不能。”

    廖焕之神色郑重道:“所以,直接并吞朝鲜并非不可,但其代价太大。再者,朝鲜乃我大明属国,一旦我大明直接行并吞之事,恐怕会引来周围各国的惊恐。要知道当年琉球随是举国而投,眼下柔佛之地也效仿琉球一事,诸国这些年自然也看在眼里,所以……。”

    朱怡成微微点头,他明白廖焕之的意思,目前虽然朝鲜已在大明掌握之中,但直接并吞朝鲜的时机还不到。无论是朝鲜国内的反对力量,又或者其他国家的反应,这些都是考虑的问题。

    就算接下来大明继续用老办法,那也是换上一块遮羞布罢了,周边的国家又不是傻瓜,他们如何看不出大明的手段?不过就算这样,那也远比直接并吞更好些,所谓温水煮青蛙,就是这个道理。

    “廖卿的意思朕明白了,既然如此就就按着你的意思来办吧。明天大朝,军机处可直接把这事提出,直接在朝会中确定,你看如何?”

    “皇爷圣明,臣领旨。”廖焕之心头松了口气,当即起身领命。

    由于今天是大年三十,朱怡成照顾臣子所以并未多留廖焕之,说完了正事就让他离开了。

    天黑后,皇宫内,朱怡成设下家宴,同皇后皇子公主还有几个妃子热热闹闹的一起吃了个年夜饭。虽然这个时代过年气氛浓郁,其实早在二十四祭灶开始,皇宫内就已经洋溢着过年的气息了。

    不过相比一些老规矩,对于家庭聚会一般现在都是摆在初一,习惯于后世的那些规矩,作为皇帝的朱怡成更注重过大年三十,而随着这些年宫中的一直定例,这种习俗倒从皇宫内逐渐传了出去,造成如今许多朝廷官员,甚至包括民间,也逐渐形成了这样的规定。

    第二日,大朝。

    早早起身的朱怡成换上了大朝的朝服,随后前往参加大朝。

    这一日的大朝是每年最为重要的朝会,作为皇帝不仅要先祭天,更要去太庙世庙祭祀历代先祖,然后再去奉天殿参与臣子们的参拜。

    其他的暂且不说,经过一系列繁复而漫长的各种礼仪后,朱怡成来到奉天大殿,坐在高高的宝座上,望着下面密密麻麻向自己行礼的朝臣,心中油然而生一股无比的自豪和满足。

    十数年的艰辛,终于换来了如今的太平盛世,作为亲手打造这一切的朱怡成如何不为之高兴呢?

 第一千四十二章 腹背夹击

    “你说什么?”

    就在朱怡成高坐奉天殿,接受文武百官朝拜的同时,盛京的怡亲王府,原来的十三阿哥,如今的怡亲王瞪着不可思议的目光,惊得连手中的茶盏都落到了地上。

    “回王爷!此事千真万确,奴才的人刚从朝鲜跑回来禀报的,朝鲜大乱,朝中王公大臣几乎死绝了,明军不仅已拿下了汉城,如今就连平壤也占了下来,王爷!朝鲜……变天了啊!”

    永谦焦虑万分,脸上更是满头大汗。得到消息的他同样吓了一跳,第一时间就快马来报,如今盛京正是冰天雪地的天气,这一路赶来居然出了一身汗。

    “什么时候的事?怎得来得如此突然?”怡亲王惊愕之余很快让自己平静下来,但此时此刻他的脸色依旧极为难看。

    “半个月前的事了,其实一月前朝鲜国中就有乱像,老论少论两派突然打了起来,谁想到这一乱就乱成了这样,更让人想象不到的是,这明军会如此迅速反应,毅然出兵朝鲜,仅仅花了十来天就拿下了汉城……。”

    “为何之前不报!”看着永谦,怡亲王眼中简直要喷出火来。

    满清在朝鲜那边是有人的,虽然比不上大明,可自从和朝鲜两派暗中勾结后,就有耳目摆在朝鲜。可是朝鲜出了这么大的事,之前却不汇报,直到明军拿下汉城和平壤后再来报,这令怡亲王愤怒不已。

    “奴才……奴才……。”永谦脸上青一阵红一阵,不知如何回答是好。

    看着永谦这样一副表情,怡亲王心中有些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永谦此人虽然忠心,却还是太过于年轻,对于朝鲜那边有着另外的想法。恐怕是永谦觉得之前朝鲜内乱之事无关紧要,反而有利于满清,所以没把这事放在心中。但谁想到之后大明突然出兵,又如此快的速度平定了朝鲜,直到眼下无法收拾。

    心中怒火涌起,怡亲王握了握手,他恨不得狠狠抽这自作聪明的家伙一顿。但满腔怒火最终还是被他克制住了,毕竟永谦是自己人,也是满清王公贵族中的后起之秀,他这么做虽然有错,却也是出自好意,眼下又是用人之时,处置了永谦难免会让其他人心寒。

    “我们的人都撤出来了么?”怡亲王问道。

    “回王爷,大部分都跑出来了,还有一部分奴才暂时让他们留在江对面,奴才觉得这样安排或许会有些用处。”

    微微点头,永谦还不算傻,至少留了点后手。怡亲王沉思片刻,让永谦先回去再说,等他走后,怡亲王连忙去请阿扎兰过来。

    不到半个时辰,阿扎兰就匆匆赶来。

    “奴才……咳咳……给王爷请安……咳咳咳……。”随着天气越发寒冷,原本身体就不怎么好的阿扎兰病情又有了反复,一进门,就上前给怡亲王请安,还没等他一个千打下去,怡亲王急忙就扶起了他。

    “你身子弱,原本这天本王不应该把你请来的,不过朝鲜那边出了大事,这才让你跑一趟。”亲自把阿扎兰搀扶到一旁坐下,接着端过一盏参汤让他喝上一口,喘息之中阿扎兰潮红的面容这才渐渐恢复了正常。

    “朝鲜出了何事?”阿扎兰诧异问道。

    当即,怡亲王就把朝鲜出事的情况和阿扎兰讲了讲,当阿扎兰听完后,他的表情同样露出了之前和怡亲王一样的惊愕和恼怒。

    “王爷,此乃永谦办事不力,奴才替他向王爷请罪……。”勉强站起身来,阿扎兰就要下跪。

    连忙拦住,怡亲王轻声叹道:“永谦虽然办了错事,但本王却知道他是好心。如今又是用人之时,本王之前也责骂过他了,再说你虽是他的二叔,但此也同你没任何关联,就不用如此了。”

    “王爷仁德,奴才感激不尽。”阿扎兰心头微微一松,他身体不好,自己家中的一脉也就是永谦有些前途,如果怡亲王以此事要严厉惩处永谦的话,阿扎兰是无论如何拦不住的。

    之所以这样,那是阿扎兰打算以自己的面子换永谦一个从轻发落,谁想怡亲王并没追究责任,这让阿扎兰放下了心。

    再一次坐下,阿扎兰叹了口气,摇头道:“如今朝鲜变了天,尤其是明军已占了汉城和平壤两地,接下来这朝鲜就再也不是朝鲜了,以北京城里的那位性格,恐怕以后再无朝鲜一国,王爷还需早做打算啊!”

    “本王也是如此想的。”听着阿扎兰的话,怡亲王点头道:“根据朝鲜那边回来的人所报,汉城发生大乱,两派大臣在乱军中几乎丧失殆尽,就连朝鲜王宫也在大火中焚灭。如今朝鲜国中王世子同其余王子都死于乱军之中,只有朝鲜国主在入城的明军手中被救出……。”

    说到这,怡亲王冷笑道:“大明还真是好算计,这些也就是骗骗天下人罢了,如本王猜测不错,这些大臣,甚至包括王世子等人十有八九都是死于明军手里,而朝鲜王宫的大火也出自明军之手。”

    “王爷说的没错,奴才也是如此以为。”阿扎兰赞同道:“甚至奴才觉得,当初两派之所以会闹起来,恐怕也和大明脱不了关系。”

    “定是如此!”怡亲王咬牙骂道:“大明君臣皆是无耻小人,居然如此算计属国,谋夺属国国土。本王定要把此事宣扬出去,让天下诸国都看看这大明的嘴脸不可!”

    阿扎兰嘴角抽了抽,并不说话。怡亲王这句话只不过是气话而已,大明既然做了,哪里还怕人家知道?再说以大明的能力,汉城那边的事可以说是干得干净利落,眼下朝鲜国主就在大明手里,再加上一些侥幸脱难投靠大明的朝鲜大臣,事实的真相自然是由他们随便说。

    所以,这些宣扬对于大明来说根本就起不到任何作用,最多也就是恶心人罢了。而大明害怕这个么?自然是不可能的。

    其实,怡亲王对于朝鲜并没什么感情,朝鲜存亡关满清屁事?如果是在之前的话,朝鲜如何动荡都是朝鲜自己的事,满清哪里会有什么在意?

    但现在不同,要知道自定下由朝鲜补辽东不足的策略后,满清就从朝鲜不断获得人口物资甚至粮食等物。这些大大弥补了满清在辽东所缺,并充实了满清在辽东的力量。

    而现在,一旦朝鲜落到大明手里,非但再也无法继续从朝鲜获得这些东西,反而会让辽东的满清承受到由关内和朝鲜两个方向的压力。

    一旦大明分兵而击辽东,这样一来对于辽东的满清势力可以说是严重危急,如果应对不好,这些年的辛苦就会毁于一旦。

 第一千四十三章 进退皆亡

    “王爷需早做打算。”阿扎兰轻声劝道。

    “本王也是如此想的,把你请来就是要商讨此事。”怡亲王点点头,事到如今在说其他也是无益,得尽快考虑接下来面临的问题。

    大明出兵朝鲜,不仅仅只是那下一个藩属国那么简单,以大明一向的手段,拿下朝鲜是第一步,接下来恐怕就是要收回辽东了。

    眼下,满清已丢失了整个中原,就连山西、关中、贵州三地也落到了大明手里,整个满清还保持完成的也就是关外这片地方了。

    怡亲王是雍亲王的铁杆兄弟,现在雍亲王摄政,他这位曾经下落不明的阿哥不仅能堂而皇之的出现,甚至还被加封为了亲王。

    仅次一点就能看出,摄政雍亲王对他的看重,无论是报答四哥的厚恩,还是为了满清的江山,他无论如何都要守住辽东。

    “要守住辽东,恐怕……。”阿扎兰紧锁眉头轻叹道。

    虽说怡亲王这两年在辽东干了不少事,不仅编练了精锐的八旗新军,更借着从朝鲜弄来的人和物资稳定了辽东原本动荡的局面。但是相比大明,辽东却是薄弱许多,要知道辽东原本就人少地广,尤其是满清入关后更是把精锐人马全部带到了关内,仅仅留了很少一部分在辽东。

    顺治朝时,多尔衮又在辽东设置了柳条边,以防止百姓进入辽东。当初的用意是把辽东视之位龙兴故土,企图用这种方式来控制辽东的汉人人口,同时把整个辽东全部划为满清私有财产。

    从当时的情况看,多尔衮的这种做法并没有太大问题,可事过境迁,当大明由天津登陆,直击北京城的时候,整个清廷为了中原考虑并没有采取返回辽东的策略,毕竟一旦清廷这么做了,等于直接把整个中原全让给了大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