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叛贼-第5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分古之意韵。

    虽然他们今日是头一回见面,同时各自所处的阵营也不同,不过双方却没有丝毫的生疏感,高进主动为岳钟琪沏茶,岳钟琪也坦然受之,就着面前的这壶茶如同老朋友一般谈笑风生。

    两人皆是领兵之人,又带兵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说话间自然会提到军事方面。高进好奇地询问当年岳钟琪由甘肃而出直入四川,随后直接截断川中义军的战术,从而一下子使得原本占据全川的白莲教陷入困境,最终无法首尾相顾,丢失了川中地盘。

    听到如此询问,岳钟琪倒是笑了,也不隐瞒当即就坦然讲了讲,他实话告诉高进,自己其实当初出兵并没有十足把握,而且入川后南下如果不是因为天时地利再加川中地方力量支持的话,恐怕根本就打不开局面。

    “其实当年孤军深入实是行险,尤其是沿江而下之时,川中各部只需在几处拦截,我所率之部根本就不可能抵达苍溪,以断川北要道。再者,就算我部占住苍溪,如果川中各部有统一指挥,主将稳住阵脚率军毅然反扑的话,我也未有十足把握取胜,更不用讲后来的逐一击破义军各部,终获全胜的结果了……。”

    岳钟琪讲述着,随后用指沾着茶水在桌上写写画画,对坐着的高进目不转睛地看着,时不时问一些当时的情况,神色中却没有半分不悦,要知道当年在四川的白莲教是王致清的部下,也是因为岳钟琪奇兵而出,把本是大后方的四川生生从王致清的手里夺去,从而导致已经出川的王致清在河南进退两难,最终举棋不定导致大败。

    无论是从王玲儿或者王婉儿论,又或者以高进目前的身份而论,现在的白莲教已经是高进为主。按理说岳钟琪当年以清军将领的身份为满清夺回全川,对于白莲教可以说的上是深仇大恨,更是直接终结了王致清原本逐鹿中原的野心。

    可是高进却没有丝毫不快之色,反而有些兴致勃勃,更对一些细节同岳钟琪讨论许久,由衷赞叹对方胆大心细,用兵如神。

    岳钟琪自然也询问了高进当年的几场重要战役,尤其是高进刚接手袁奇部的时候,那时的高进领着是一群残兵败将,队伍士气低落到极点,如果不是高进当时果断转战,依靠地形用清军周旋,从而跳出了清军包围圈,随后又借王致清在川中起事的机会重振旗鼓,一举恢复了当年袁奇的实力。

    对此,高进倒也不隐瞒,笑着讲了讲当时的谋划,并且坦然告知自己那时候也是无奈之举。至于后来营救王致清部的举动,也是因为高进有恩报恩,毕竟当年王致清拉了他一把,如果没有王致清的话,恐怕高进也不会有后来的声势。

    “侯爷后来接任其部也是因为如此原因?可是这么一来虽成全了侯爷忠义之名,但却为侯爷带来莫大麻烦啊!”听到此,岳钟琪望着高进,有些感慨道。

    高进淡淡一笑:“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有得必然有所失。白莲义军于我有恩,我高进虽不能称之为大丈夫,但有恩必报的道理还是懂的。何况,自王致清嫁女于我时起,我就同白莲一脉有着割舍不断的关系,再者以我现在的身份,哪里又能独善其身?这实非我愿也。”

    “侯爷大义,我以茶代酒敬侯爷一杯!”岳钟琪端起面前的茶盏,目光中带着钦佩的神色。

    高进笑着也举盏,两人如好友一般轻轻一碰,同时一饮而尽。

    放下茶盏,双方虽然依旧不在同一阵营,但明显比最初亲近了许多。同时岳钟琪心中也想起了当初朱怡成对高进的评论,心中也不仅有些感慨。假如高进当年能够归顺大明的话,那么如今以其身份地位绝不在自己之下,而且以高进的为人和韬略更能同自己成为极好的朋友。

    但现在,虽然心中欣赏,可岳钟琪却清楚的知道双方是敌非友,除非高进能够抛下所在乎的一切向大明称臣,但是高进会这么做么?答案当然是不可能的,对于这点高进在刚才的话中已经明显表露了这个意思。更何况如果高进这么做的话,他也不是高进了,早在当年袁奇死后就可以直接投靠大明,又何必苦苦支持到如今呢?

    “对于如今局势,不知侯爷如何看待?”沉咛片刻,岳钟琪换了个话题。

    高进淡淡一笑道:“满清已犹如冢中枯骨,时日无多尔。或许在关外和西边依能续命些日子,但依我看来却是垂死挣扎。宋王已投大明,广西、贵州之局可以说大势已定,至于云南那边只需大明稳住西南两省,随后挥军西进,贝和诺等人必不可挡其锋芒。而天下其他势力皆烟消云散,大明拥有四海已成天下之主。”

    “侯爷既知大势,又何必如此苦苦支持呢?何不……?”岳钟琪顺势想劝,但他话未说完就被高进打断了。

    高进笑道:“蝼蚁尚且偷生,又何况人乎?我等义军当年起事,所为何?还不是为其一争?再者,白莲一脉同历朝之间恩怨甚多,大明要彻底统一天下又如何能容得下我等?不过将军领军多年,为当世名将,自然也知我部实力,虽然我部及不上大明之强,但依能拼死一搏,是否?”

    高进说的明白,讲的坦诚,岳钟琪不得不承认高进的话有着几分道理。而且他也知道,就算高进真的愿意投靠大明,朱怡成那边恐怕也不会答应,恐怕连军机处的几位大佬也会持反对意见。

    白莲教同朝廷之间的矛盾是无法调和的,一旦接受了高进所部,那么将来又如何处置这些白莲教众?这分明就是在大明埋下了隐患,其后患无穷。

    可如果直接灭掉高进部,以岳钟琪现在的力量却很难做到,尤其是如今贵州一地势力错综复杂,局面未能完全明朗化的情况下。双方打起来,非但于大明没有丝毫好处,甚至还会给云南那边的清军带来机会,再加上地方土司和头人的力量,一旦贵州彻底乱了,那之前对于贵州的谋划就全部落空了。

    再加上高进直接告诉岳钟琪,他的所部也不会软蛋,真的开战拼死一搏的能力还是有的。贵州地形又极其复杂,这一战最终打成什么样,由需要打多久,岳钟琪根本无法预料。

    更重要的是,岳钟琪难到能真的杀光所有的白莲教众么?要知道这可是足足几十万人,如此狠手,别说他能不能做到,就算可以做到,岳钟琪也担心杀人过多而导致天谴。

    今日同高进会晤,岳钟琪已提前通过密折上书朱怡成,同时也通知了锦衣卫方面。虽然有句话叫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可实际上他并无法做最终的决策。如此大的事可不是一员领兵在外的将领可以决定的,何况岳钟琪为人一向谨慎,再加上他降将的身份又极为敏感,不想因为一些事而被人落下把柄。

    不过今日话谈到现在,岳钟琪也明白了高进邀自己会面的真正用意,高进今日是明确地告诉他的态度罢了,也想以此来让大明知道高进和所部的决心。

 第九百四十八章 问询

    岳钟琪沉咛许久,最终问出了他心中的话,那就是高进究竟打算何去何从。高进的最终态度决定着大明在西南的整个战略走向,这个问题是根本无法避免的。

    对此高进笑着告诉他,其实白莲所部并没有想继续同大明在中原抗衡的打算,高进是明白人,白莲教内早就达成共识,之前白莲教同广西合作的真正目的也是为此。

    既然中原无法融得下白莲教,与其和如日中天的大明继续争夺,去求几乎缥缈虚无的成功可能,倒不如直接避开大明,远走海外。

    高进的要求不高,既然赵弘灿死后,其部已投靠了大明,也就是说大明已经接管了赵弘灿在广西、贵州的所有遗产,那么白莲教希望大明可以遵守当初他们同赵弘灿达成的协议,主动放开南下道路,让高进就此离开贵州,从而远离中原。

    听完高进的要求后,岳钟琪微皱着眉头,从他心里而言他是愿意同意的。可是他也知道,如此大的事自己根本无法做决定。

    “此事重大,实非我能决,还需上奏皇爷定夺。”岳钟琪直言相告。

    高进并没有意外,微笑点头:“这是自然,还请东美兄如实相告。”

    接着,两人也不再提这事,无论是高进或者岳钟琪都未再说如果大明不同意会怎么样的话。既然高进的态度已经表明,那最终也只有两个结果,一个是好,一个是坏,无论这两个结果如何,那还要等朱怡成的决策。

    会晤进行的时间并没太久,双方仅是在修文县呆了二个多时辰,随后各自离开。县令杨寒如同迎接时那样恭恭敬敬地把这两位分别送出县城,虽然今日的事算是过去了,可是对于修文县最终如何处置,无论是岳钟琪或是高进都未说过一句话,至于杨寒那边也不敢问上一声。

    “县尊,接下来怎么办?”杨寒神色复杂地望着远去的马队,在一旁有人忍不住开口问道。

    “一切照旧,该如何办还是如何办!”杨寒直接丢下这一句话,转身朝着县衙而去,而那些提心吊胆一整日的衙役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起长叹了一声,也各自散了去。

    几日后,一份加急的秘奏送至京城,朱怡成第一时间接到了这份从贵州送来的秘奏,打开后看了几眼眉头就皱了起来,继续仔细往下看,等全部看完,朱怡成却未做出决定,而是静静坐着思索着。

    对于高进部,朱怡成之前有过思虑,最初的时候他是打算招纳高进的,要不然也不会在袁奇死后对高进伸出橄榄枝,以之示好了。尤其是在江西战略中,朱怡成为了安抚高进,还把周忠良等人抓获后直接送给了高进,如果那时候高进感恩来投的话,朱怡成必然是极为高兴的。

    只可惜,高进并没有选择投靠大明,反而因为他内心中对袁奇的那份承诺和坚持,使得高进依旧保持着之前的独立性,而且又加上对王致清的感恩,双方开始越走越近。

    对于这种情况,朱怡成心中不满是肯定的,可因为他对高进此人的欣赏却未有太多的愤怒,只不过下旨让大明各部调整对高进的态度,以压迫的姿态逼着高进放弃所占之地,从而完成对湖广的后续战略部署。

    之所以这样做,那是给予高进压力,同时也是打算让高进看清楚现实。按照朱怡成的想法,高进如此只是内心的坚持罢了,当他认清楚天下之势,明白已彻底无法同大明相争的那一日,高进唯一可走的路也就只有屈服。

    —————

    可人算不如天算,风云突变,王致清在河南大败,高进居然为了营救王致清直接率全军接应,在同清军大战几场后终于把领着残兵败将的王致清给救了出来。

    救出王致清部后,王致清主动隐退,从而把白莲教的大权全部交给了高进,致此,高进部的性质顿时改变,而朱怡成也是从这时候开始彻底放弃了对高进的招揽。

    假如仅仅是普通义军,或许朱怡成还会努力一下,那怕是打着白莲旗号的义军。毕竟之前天下群雄四起时,各部义军都同民间各教派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比如说袁奇,又比如说祝建才等,说起来他们或多或少都打过白莲的旗帜,可实际上他们同真正白莲教虽有渊源,却有着本质的不同。

    但王致清部却不一样,那可是真正的白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