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叛贼-第5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是因为各方势力的汇聚,反而给了修文县一个得天独厚的机会,那就是各方在无法确保赢得对手的情况下,都把兵力布置在修文县的周围,反而导致修文县成了一个力量的缓冲地带。
所以说,高进选择以修文县为会晤地点也是考虑到这个因素,虽然高进部和明军并没有产生实际冲突,从名义上双方也勉强算是盟友。可实际上随着赵军各部的投入大明,高进部的存在已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未动手的双方其实心里很清楚,如果无法达成目的的话,那么之间真正翻脸的时间不多了。
从岳钟琪的内心来讲,彻底解决高进部是一个选择,但这个选择暂时是无法完成的。何况为了整体大局,岳钟琪并不希望现在高进部就同自己翻脸,再加上高进部的特殊原因,岳钟琪还是希望找一个妥善处理的办法,至少得先稳住高进部,这也是他最终同意会晤的原因。
五日之后,在修文县城,满清之前留下来的县太爷杨寒忐忑不安地带着几个衙役站在大开着的城门前,一张脸如同苦瓜似的,整个人看上去就是很不好的样子。
贝和诺撤离贵州,杨寒作为地方基层官员并未随军同行,反而是被当成了弃子留在了修文县。说起这个杨寒也是倒霉,要知道修文县在贵州当地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而且又离首府贵阳不远,进士出身的杨寒能在修文当官,说起来不算差,只要熬上几年,政绩能过得去的话,那么就有机会得到高升。
只可惜杨寒的运气不好,他担任知县没多久这天下就大变了,紧接着大明南方崛起,满清节节败退,最终甚至失去了中原之地。
随后,贵州的变化更是让人目不暇接,尤其是田仁统联合地方土司和头人成了气候,满清直接封其为宣慰司,并占据了开阳之地。田仁统占了开阳后就如同土皇帝似的,对于地方政令阳奉阴违,再加上之后的局势变化,就连贝和诺也耐何不了他。
修文县虽离贵阳不远,而且如今已设县,但从历史来讲却是属于宣慰司的属地。这就造成了田仁统一直意图把修文并吞的想法,而贝和诺却考虑到清廷的地方控制,让杨寒无论如何要为清廷掌握住修文县,所以从那时候起,修文县就成为了两派势力交汇之处,并且卷入了争夺的旋涡。
在那些日子中,杨寒是苦苦支持,好不容易在把持住了修文县城,但除去县城之外,城外的许多地方却被田仁统以地方命令逐一侵占。不过靠近南方的区域还好,至少贝和诺派军队协助,田仁统又不敢和贝和诺完全翻脸,这才保住了修文县名义上的掌握。
这也是贝和诺走之前没有通知杨寒的原因,说白了杨寒虽然在修文有功,可以他的官位来讲只是一个小卒子罢了。让杨寒继续留在修文,可以保证贵阳大军的安然撤离,并且能够麻痹地方,就这样杨寒在根本不知道的情况下,稀里糊涂就成了弃子,等他得知真相时一切都晚了。
接下来整个贵州就面临着清军撤离后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时杨寒已经做好了投降的准备,无论是明军或者赵军各部又或者高进部,只要有一方力量要占领修文,那么根本无法有力量抵抗的杨寒必然会直接投降,从而加入对方势力。
但阴差阳错,因为之前所说的那些原因,修文县反而成为各方的缓冲点,各方势力并没有直接拿下修文的想法,相反把修文县这个地方当成了交汇处,并各自默认了修文县的存在。这在各方战略部署上来看自然是合适的,可却让杨寒暗暗叫苦不迭,更为之无比忧虑。
你想呀,原本杨寒都打算投降了,可现在任何一方都没有让他投降的打算,甚至默认了修文县城的特殊存在。这使得杨寒就如同一只柔弱的羔羊在几头凶狠的恶狼眼皮底下暂时生存,并且时刻担心着这些恶狼会直接扑上前来,从而把自己撕成碎片。
这种日子是极不好过的,这些日子杨寒可以说是胆战心惊,他现在降不能降,走不能走,又无法继续当大清的官,他这个县太爷可以说是每日都在无比的煎熬和恐惧中渡过,弄得整个人憔悴无比。
今日,他带着几个衙役来到城门,并且大开城门的主要原因那是因为在几日前突然接到了从高进部和明军方面送来的消息,说是双方要借修文县城一地用用,以作会晤。
接到这消息后,杨寒心里更是七上八下,根本就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而且他也丝毫不敢拒绝对方,像他这样的小蚂蚁,无论是高进部或者是更强大的明军,只要他们任何一方伸一伸手,杨寒包括整个修文县就会被碾成粉末,所以杨寒只好希望这种噩梦能早一日过去,同时带着人提前做好了迎接两边爷爷们的准备。
第九百四十六章 坐论
作为县太爷,杨寒原本应穿着官服出迎,可如今大清差不多已经亡了,整个贵州除修文县外也再也不是大清的地盘,这时候再穿大清的官服肯定不合适。可是不穿这个,杨寒又穿那家的?要知道他现在从名义上还不属于大明、高进的任何一方,如果他是地方土司、头人势力还好,想穿什么就穿什么,可偏偏名义上杨寒依旧还有着官身。
思来想去,杨寒无奈,只能换了一声儒衫,以读书人的身份迎接对方。至于手下的衙役倒是没有什么,穿平日的短打就行,只不过在留着辫子的脑袋上用布缠着包头,以示区别。
从清晨时分就在城门口等着了,快日上三杆的时候,高进那边先到了。
见到一行人打着的旗号,杨寒丝毫不敢怠慢,连忙小步跑了上去,也顾不上询问那位才是高王爷就先跪了下去,口称修文知县杨寒来迎诸位入城。
“你就是杨寒?”高进骑在马上向杨寒望去,语气平常地问道。
“回爷的话,卑职正是杨寒,不知爷您是……?”
“这位就是高王爷!”一旁的亲卫开口喝道。
“卑职未见过王爷,不知是王爷当面,还请王爷恕卑职无礼……。”杨寒心中一惊,趴在地上的身子俯的更低了,急急解释道。
“不知不者不罪,再说今日本王是借用你修文之地,你是修文知县,即是地主。本王前来也算是客,何有客大欺主之理?说起来今日会晤倒要谢过杨知县才是,让你麻烦了。”
“不麻烦不麻烦……。”杨寒连忙回道,同时心里稍稍安定了下来。他倒没想到高进却并非之前想象的那样蛮横无理,反而言语中很是客气,也没有因为他当的是大清的知县而随意喝斥,这倒是让人有些意外。
“王爷,修文乃小县,原本安排在县衙是最合适的,可这些年来县衙久未整修,略显破败,所以卑职接王爷之令后思索再三,特意让城中富家移了一处宅院,此院虽无法同富商大贾相比,却也是不算差,更重要的是所处位置不错,四周也未有闲杂人等,就不知王爷是否……。”
听着杨寒的话,高进直接就对亲卫队长点了点头,当即亲卫队长让两个衙役领着再带几人先行拍马入城,而高进在杨寒的陪同下缓缓进城,入城后行了不远,亲卫队长就纵马回来了,远远朝着高进打了个手势,高进见后就明白杨寒所安排的地方没有问题。
原本,杨寒是要陪同高进进到那宅院的,可他们还没到的时候,一个衙役气喘嘘嘘地跑来,说是大明那边的人也到了。这时候杨寒顿时面露难色,下意识朝着高进望去,高进倒是不以为然,笑笑让杨寒去接人就行,不必再管自己。
在杨寒的感激之中,他朝着高进行了一礼,随后快步朝着城门方向而去。
“过去瞧瞧,如有问题按之前交代的办。”目光在离去的杨寒方向一扫,高进随手招来一旁的亲卫低声吩咐道,那亲卫应了一声,点了几个人朝着城门方向去了,等他们走后,高进这才继续向那宅院而去。
高进一行所带的人并不多,也就是二百亲卫而已,这是之前双方商议好的。不过高进虽然信得过岳钟琪的为人,但同样也做好了一些后手,他所带的二百人个个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精英,不仅每人一骑,更是骁勇善战,而且还携带了火铳,一旦打起来就算面临几倍的对手短时间内也不会落入下风,足够高进脱离险境回到自己的控制区域了。
一切还算顺利,打听消息的亲卫很快就回来禀报,岳钟琪没有多带人,也是二百亲卫前来,这样一来高进的心就彻底放下了。
杨寒所选的地方正如他所讲的那样的确是经过精心挑选的,虽然这只是一处不大的宅院,但在当地来讲已经是极不错的,而且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也是很好,到了地方后高进让自己的亲卫分出部分在外驻扎,随后带着三十人直接到了里面。宅内早就有杨寒安排的下人等候着了,不过高进并没有让这些下人服侍,把这些人打发走后,让亲卫重新打水煮茶,而他静静坐在堂中等待着另一位客人的到来。
大约过了小半个时辰后,外面传来一片喧哗,正闭目养神的高进猛然睁开眼睛,目光情不自禁地朝着院门方向望去。
由于高进入此前对下属吩咐过,外面的喧哗很快就淡去,紧接着几个全副武装的明军先走了进来,这些明军一看都是军中精锐,入到院中后各自警惕地散开,同时目光朝着已经把持四周的高进亲卫望去。
这时,高进起身,大步朝着院中走去,行出堂时,恰好岳钟琪在其亲卫所拥之下也迈入了院门,虽然两人都是第一次见面,但目光在空中微微一碰就明白各自是谁了,高进顿时露出了微笑,而岳钟琪同样也是笑颜相迎,双方继续向各自走去。
“东美将军!”
“高侯爷!”
“哈哈哈,东美将军名震天下,早就想见东美将军一面,可没想到会是在如今此地方才见着,今日一见,东美将军果然名不虚传。”高进打量着岳钟琪笑着说道,而同样岳钟琪也打量着高进。
“高侯爷纵横天下,更是忠义无双,侯爷大名钟琪之前也是早就有所耳闻,今日能见侯爷是我岳钟琪之幸也。”
两人并未外面着甲,穿着只是普通的常服,但两人外服内自然是穿了软甲,毕竟双方派系关系复杂,今日又是在此相会,必要的防范手段还是需做的。
高进一把握住岳钟琪的手,岳钟琪也不见外,笑盈盈地反握对方的手,两人就如同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一般笑谈着,携手一起朝着前堂那边走去。
煮着的茶已经好了,高进看着冒和热气的茶顿时笑了起来:“东美兄,今日你我虽是初见,但双方也算是神交已久,倒不如学学古人坐以茶相论?如何?”
岳钟琪微微一笑,看了眼茶水故意笑问:“这自然无妨,不过如有青梅同酒那就再好不过。”
这句话一出,高进顿时放声大笑,两人目光中都带着意味深长的神色,随后依此坐了下来。
第九百四十七章 态度
三国演义中,曹操同刘备煮酒论英雄天下皆知,岳钟琪同高进虽不是曹操也不是刘备,但在这个时代中,他们两人同样可以称得上英雄。如今对面而坐,以茶代酒,倒有几分古之意韵。
虽然他们今日是头一回见面,同时各自所处的阵营也不同,不过双方却没有丝毫的生疏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