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叛贼-第5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八百四十六章 海上遭遇
老师肯教,学生肯学,作为家长自然是高兴的。
作为皇后,李娟儿对于自己这个长子寄予极大的希望,而朱伯?也没有让她失望。
正如邬思道说的,书千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此次北上正好是让太子朱伯?好好看一看大明风光,让他了解大明的情况,这对于他的学业和未来都是极为有利的。
就这样,自南京出后,每日里邬思道都会尽心交道朱伯?,告诉他今日船行到何处,这处又是如何情况,同时把每一处的人文、地貌、历史一一道来,尤其是船到上海时,邬思道还会向朱伯?详细讲解关于朱怡成当年决定大兴上海的决策,和这些上海的变化。
同时,邬思道又详细讲述了上海开港后给大明财赋带来的巨大利益,由浅入深,娓娓道来,听得朱伯?连连点头,小脸满是兴奋。
皇后李娟儿和太子朱伯?一行所坐的战舰行的并不快,不像当时朱怡成北上还都那么赶时间。
毕竟朱怡成北上有着不同,作为皇帝他不可能在海上停留太久,早一日到达对大明来讲就早一日安全。再者,朱怡成是马上皇帝,身强体壮,海上区区颠簸对他来说算不得什么,所以自南京出后朱怡成的战舰在一路上没做任何停留,直接以最快的速度抵达了天津。
而皇后李娟儿和太子朱伯?就不同了,虽说他们这一次所坐的战舰就是朱怡成上回乘坐的战舰,但这一路上却要平稳得多,从南京出来后行大半日就抵达镇江停靠,随后第二日继续沿江而下到达上海。
到了上海后,战舰又停了一日,随后再继续启程北上,而在北上一路中战舰还需停两处地方,这主要是为了平稳,毕竟作为女子和孩子,海浪颠簸,总不能飞速前进,让皇后和太子受罪吧。
所以这样一来,他们一行前往天津的一路时间足足是朱怡成的一倍。但在这一路上,因为有着邬思道的陪同和讲解,旅途对于太子朱伯?来讲并不枯燥,反而让他觉得兴致勃勃。
从出生到如今,太子朱伯?还是头一回出宫,而且还是坐战舰北上,一路所见所闻令他极感兴趣,不仅听邬思道的讲解听得津津有味,而且还会询问一些他不清楚的东西,对此邬思道总是耐心解答,尽量让他明白。
一转眼,几日过去,这几日朱伯?一路北上,从中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所没有的东西。
这次经历对于朱伯?来讲是极为宝贵的,也让他切身感受到了大明的强大和辽阔。
对于一个六岁的孩子来讲,这的年龄正是培养他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最好时候,也许朱怡成自己都没预料到,正是这一次还都的机会,使得他厚望的太子年幼的心中产生了极大影响,并且使得他在多年后真正确立了他的目标。
这一日,战舰已经接近天津了,邬思道提前半个时辰完成了授课。按照航程,再过几个时辰战舰就将抵达天津,作为太子的朱伯?需要好好休息和准备,然后换上太子常服在皇后李娟儿的带领下以储君的名义登陆天津。
“学生谢先生教诲。”朱伯?恭敬地向邬思道行了一礼,正要告退的时候,突然舰身摇晃了一下,朱伯?小小的身子差一点儿没站稳,亏得边上的小黄门连忙一把扶住了他。
“小爷,您没事吧?”小黄门吓得脸都白了,这太子要是在船上摔一跤,磕着碰着可是大事。
不仅是他,就连邬思道也连忙急问朱伯?有没有事,神色中满是关切。
“先生,学生这边没事。”朱伯?倒是不慌不忙,站稳身子回答道。可话刚出口,这船身又是一晃,边上的小黄门亏得没有撒手,连忙牢牢扶住了他。
“来人!”邬思道顿时皱起了眉,冲着外面大喝一声,很快有人进了舱内。
“去问问舰身为何如此晃动。”邬思道有些恼怒地说道。
按理说,战舰行在大海,舰身有晃动也是正常的,可是刚才邬思道从感觉来看并不是风浪的原因,反而有些像是战舰在突然转向导致的。
这艘战舰是皇后和太子的座舰,舰长当然不会不知,既然如此为何会突然转向,难道是出什么事么?
不一会儿,舰长匆匆赶来,先见过太子,随后向邬思道告罪。邬思道直接摆手就询问究竟是什么原因,至于其他的告罪话暂时不用说。
“邬先生,刚才是因为前舰打出旗号,让我舰转向避让,由于事发突然,卑职一时间未来得及通知。”舰长苦着脸解释。
“避让?这是为何?”邬思道眉目一挑,急忙追问。
“这个……卑职暂且不知,不过已让人去询问了。”舰长连忙道。
邬思道眉头顿时紧皱起来,这海上前舰突然打旗号让他们避让,按照情况应该是有特殊事件,而这种情况基本都是起警惕的行为。
邬思道曾经在军机处任职,对于这些还是清楚的。这时候他想到了几个可能的情况,而最坏的一种情况就是有敌人意图对他们有所不利。
虽然这个可能性很小,但邬思道丝毫不敢怠慢,连忙让舰长速速去搞明白究竟怎么回事。命令下达后,舰长连忙点头称是,这时候皇后李娟儿也来了,得知情况后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
约一刻钟后,舰长终于打听完消息赶了回来,当听完舰长的汇报后,所有人这才松了口气。
原来是因为探路的前舰发现有一艘快船从北方而来,其航线正同他们前进的航线重叠。为了保险起见,在不确定来船的身份和目的时,前舰就向旗舰打出了紧急避让的旗号,让旗舰立即调整航向以防止意外发生。
但很快事情就搞清楚了,那艘快船并非是欧洲诸国的战舰,也不是海盗。这艘船是由朝鲜而来的快船,而它们是属于大明驻朝鲜所部的通讯舰,因为某些原因对方并不知道他们这支舰队的存在,所以很巧合地在海上产生了遭遇。
第八百四十七章 朝鲜有事
“朝鲜来的通讯舰?”邬思道当即就皱起了眉头,下意识地朝李娟儿那边看了一眼。
“邬先生拿主意就行。”李娟儿似乎知道邬思道在想什么,微笑着向他点头道。
邬思道也不客气,直接问舰长:“舰上何人?还说什么没有?”
舰长连忙道:“旗语沟通不便,但来舰得知娘娘和殿下在此诚惶诚恐,要向娘娘和殿下请罪。”
邬思道沉咛片刻后道:“把人带过来吧……。”
舰长连忙应了一声,随后快速离开。等舰长离开后,邬思道对李娟儿和朱伯?道:“娘娘和殿下身份贵重,此事由臣来处理即可,不如娘娘和殿下回舱室暂且休息?”
李娟儿倒是什么异议,不过朱伯?却很是好奇,当即表示想留下来见见来人,在一旁听听。
“这……。”邬思道迟疑了一下。
“先生,一路北上,听先生一路讲授受益匪浅,如今来者乃我大明臣子,又来自朝鲜,学生只是想旁听一二,也好从中了解些朝鲜之事,还请先生成全。”朱伯?年龄虽小,但说话倒是条理分明。
邬思道朝李娟儿望去,见李娟儿只是含着笑却未有反对之意,想了想后让太子在一旁听听这事倒也没什么,所以就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
过不多久,舰长来报那艘通讯舰的人已经登上旗舰了,那人自称是大明驻朝参赞大臣汪洋,舰长已确认了对方的身份。
对于汪洋,邬思道是知道的。这人原本任鸿胪寺少卿,当年朝鲜使者崔锡恒到南京的时候就是汪洋代表大明同对方接触和沟通的。
之后朱怡成以朝鲜和满清勾结为由,强行要求朝鲜割让了济州牧,这件事还是邬思道当年亲手操办完成的。之后,济州牧就成了大明的地盘,明军在济州牧派设驻军和分舰队,同时又在朝鲜设置了驻朝鲜大臣的职务。
这个职务等同于大明在朝鲜的最高官员,品级为从二品,除驻朝鲜大臣外,还设置了参赞大臣和协理大臣等,汪洋当时作为合适的人选就被派往朝鲜担任参赞大臣。
当年作为鸿胪寺少卿,汪洋是从五品,而现在已升到了从四品。不过,汪洋身为朝鲜参赞大臣为何会突然从朝鲜前往天津,难道说朝鲜那边出了什么事不成?
邬思道边想着边让舰长把人带来,很快汪洋就到了,进了舱室,一见到坐着的三人,汪洋慌忙下跪行礼,口称冲撞之罪。
“不知者不罪,舟行江海实有不便,汪参赞起来吧。”李娟儿身为皇后却未怪罪汪洋,反而和颜悦色地说道。
“汪参赞请起。”在一旁的朱伯?学着母亲的口吻也说了一句。
汪洋连忙谢过君恩,同时悄悄看了一眼没开口的邬思道,见邬思道只是平静地看着自己,这才轻松了口气,从地上爬了起来。
“坐下说话。”这时候邬思道开口道。
汪洋道了声谢,在一把椅子忐忑地坐了下来。
“汪洋!”
“下官在。”
“你不在朝鲜,为何坐通讯舰前来此处?如我料的不错的话,你是否意前往天津,然后入北京呀?”
“回中堂的话……。”
不等汪洋把话说完,邬思道就说自己早就不是军机大臣了,不用再以中堂称呼。
汪洋迟疑了下,这才改口称邬思道为太傅:“太傅说的不错,下官此次正是要入京,由于走的太急,无意冲撞了娘娘和殿下的船队,下官实在是……。”
说到这,见邬思道看了他一眼,汪洋这才把话题扯到正处:“此次入京是因为朝鲜那边出了点事,为此下官不得不亲自归京,以报信军机处,并请皇爷圣裁。”
“朝鲜出事了?出了什么事?”邬思道心中一惊,就连李娟儿也一时警惕了起来,李娟儿不是普通的皇后,她虽然久在深宫已不过问政事,但平日里朱怡成处理政务什么都不避她,甚至有些事还会和李娟儿私下讨论一些。
在朱怡成看来,李娟儿虽然身在民间,又是一个女儿身,可自己这位正宫如不是身为皇后的话,以其能力足以可独当一面,当年如果不是李娟儿替他谋划奔走,一力相护的话朱怡成恐怕早就死了。
朝鲜的情况李娟儿是一清二楚,当年朱怡成打着惩罚朝鲜的旗号吓得朝鲜王李焞主动派臣子来大明称臣,并且大明重新取代满清成为朝鲜的宗主国,而且这些年还控制住了济州牧和朝鲜南部港口,驻派大臣和驻军。
从这些来看,朱怡成一直不怎么信任朝鲜,如果不是朝鲜的地位特殊,加上李焞又识趣的话,恐怕朱怡成早就领兵直接打朝鲜了。要知道当年大明北击天津,奇袭北京城的时候原本就是打着攻击朝鲜的旗号。
而现在,汪洋突然从朝鲜急急赴京,并且直言是因为朝鲜之事,无论是邬思道和李娟儿心中都是一惊,难道小小的朝鲜居然有如此大的胆量?意图反对大明不成?
“娘娘、殿下、太傅……。”汪洋行了个礼,继续说道:“朝鲜目前暂时还未有事,不过臣只是得到了些不好的消息,由于事关重大,臣同驻朝黄大人商议了一下,这才决定由下官亲自跑一趟。”
大明的驻朝鲜大臣现在是黄滔涣,此人原本是董大山的部下,后来任兵部右侍郎。由于驻朝鲜大臣当初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以驻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