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叛贼-第5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就是雷霆舰?孩儿听邬师傅说过,邬师傅说此舰是现在世界上最强大的战舰。”朱伯?眼睛顿时一亮,连忙说道,同时目光忍不住朝着四周望去。
从出生后,朱伯?一直都在宫中,直到进学才会出宫。就算是出宫,他和弟弟妹妹,包括一起进学的勋贵子弟也仅仅只是来往皇宫和学院,只有很少几次在邬思道的安排下在南京附近几处地方转了转。
所以对朱伯?来讲,他所知晓的天下仅仅只是他心中的一个概念而已,而且许多事也仅仅只是听师长或者朱怡成和李娟儿讲述罢了。却从来没有亲眼见过,更不用说亲自经历了。
而现在不同,这一次可以说是朱伯?第一次真正离开深宫,接触到外面的大世界。望着这四周的一切,他充满了好奇,同时也有惊喜。
“这雷霆舰真是实在太大了,原来所谓的强大是这个样子……。”雷霆战舰的雄伟让朱伯?印象深刻,而且随着战舰开出长江逐渐向上海而去,很快就要沿海而上,看到真正的大海时,朱伯?心中既是激动又是兴奋。
这时候,他有些遗憾弟弟妹妹没能跟着自己一起北上,如果他们在的话,就能够和自己一样见识到这不寻常的一切了。
对于为什么弟弟妹妹没和自己一起北上,而是继续留在南京宫中,需等自己抵达北京后再分批北上。这个安排朱伯?不是很清楚,所以他心中很是遗憾和不解。
其实这么做,那是为了保险起见,毕竟朱怡成的子嗣虽多,但作为太子朱伯?是不一样的,所以朱伯?和皇后李娟儿一起北行,而其余皇子公主和妃子等会后续再动身,这是为了保险起见,同样也是考虑到万一有意外的发生。
初次登上战舰的朱伯?见什么都觉得好奇和新鲜,李娟儿索性带着他在这艘战舰各处好好看了一看。甚至还带他去见了一下炮室,也就是安装大炮的舱室,只是为了安全,并没有在那边做太多停留,只是带着他摸了摸大炮,再瞧了瞧炮室的格局后就离开了。
现在,战舰已开进了长江,正沿江而下朝着出海口而去。随着战舰的前行,长江的江面越来越宽,隐隐约约甚至望不到两边,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娘娘,江面的风渐大了,还请娘娘和太子殿下入舱歇息。”一个小黄门见李娟儿带着朱伯?在甲板上停留了好些时间,随着外面开始起风,再加上在甲板有些不安全,忍不住上前轻声劝道。
李娟儿微微点头,拉着朱伯?下了甲板,朝着船舱而去,不一会儿他们就来到了船舱内,这是一间特制的船舱,里面打通面积很大,如果不是四壁和天花板和普通房子有所两样,初一看上去几乎就像是在陆上的房屋没太多区别。
在船舱中,一个人正端坐着一张椅子上,因为是船上,所以这里的所有家具包括椅子基本都是固定在地面上的,这是为了防止颠簸导致碰撞。
这个人身着道袍,手中拿着一卷书翻看着,在他边上摆着一壶茶,而不远处又点着香炉,渺渺青烟正淡淡升起。
“娘娘,太子殿下。”听到脚步声,邬思道抬头一看,放下了手中的书,微笑着向两人行了行礼。
“邬先生好兴致,这时候还在看书。”李娟儿虽然是皇后,但她这个皇后和普通皇后不同,她可是当年跟随朱怡成经历过战火,出生入死的女人。
何况,在朱怡成受制于袁奇之时,正是李娟儿为朱怡成拉拢人员,这才有了后来复国的班底,甚至有一段时间,李娟儿还替朱怡成执掌过亲卫和暗探,后者也就是现在的锦衣卫,可以说李娟儿并非寻常女子,说一句巾帼英雄丝毫不为过。
对于邬思道,李娟儿自然是熟悉的,和朱怡成一样,李娟儿从来没有把邬思道看作普通臣子,一直对他极为尊重。而且现在邬思道又是太子师,执掌皇家学院,身份超然。
“娘娘说笑了,行舟之时臣也只能看书打发时间而已。”邬思道笑着说道,随后目光投向了朱伯?:“臣见太子殿下神色兴奋,怎么?刚才去观舰可有所得?”
“先生说的没错,刚才母亲带我看了看这雷霆舰,还去了炮室见了大炮,虽然先生之前授课之时同我讲过,但我从来没有想过这巨舰大炮究竟会是这等样子,实在和想象中的大不相同。”
朱伯?这番话顿时让李娟儿和邬思道同时笑了起来,邬思道点头道:“太子殿下说的没错,有道是百闻不如一见,这就是所谓的读千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朱伯?歪着脑袋想了想,随后朝着邬思道行了一礼:“先生说的极是,我今日才明白这些道理,还请先生日后多多教诲。”
“太子聪慧,臣自当如此!”邬思道极是欣慰地点点头。
作为太傅,邬思道对于自己这个学生是非常满意的,朱伯?虽然年幼,但不仅聪明异常,而且行为端正,是一个极好的学生。这对于一个皇家子弟,尤其是国家储君来讲是极为难得的。
仅仅由此可见,朱怡成和李娟儿对于太子的教育是成功的,国有储君如此,这大明如何不兴?而且不仅是朱伯?,其他几个皇子公主,虽然性格各有不同,但都是可教之才,作为皇家学院的山长,邬思道更为之自豪。
第八百四十五章 理念之别
对于皇家学院,也就是皇家学堂的教育安排,朱怡成在成立之初就同邬思道深入探讨过,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
一开始,邬思道对朱怡成有些要求觉得不错,比如说在学院中设立明算和明法的课程。
虽然邬思道是儒家出身,当年也是考过科举的,不过他并不鄙视除明经之外的学问,相反邬思道对于明算和明法很是精通。
邬思道原本就是一个优秀的谋士,作为谋士仅仅熟读几本诗书是绝对无法胜任的,古人所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句话就包括了诗书外的知识。何况邬思道在多年的幕友生涯中花过大力气研究过其他学问,并把它们运用在实际之中,从这点也可以讲邬思道是做到了实践,拥有丰富的经验。
再者,自朱怡成恢复科举以来就改变了明经一家独大的局面,重新开考了明算和明法,这种做法一开始朝中虽然限于朱怡成的威望不敢反对什么,可民间对于大明把明算和明法同明经提到同一阶层的做法却有着不少异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借此招揽了不少在明算和明法中的优秀人才,而这些人才在为官之后所展现的能力也令人惊喜万分。
现在,整个大明的官场中虽然明经,也就是进士科的官员依旧占着大比例,但明算和明法两科的官员也不少,不过在基层吏员中,这两科的人才却已经超过了明经。
皇家学院教授的学生和普通私塾不一样,学院中的学生地位最高的自然是太子朱伯?,接下来就是几个进学的皇子了,就连公主也会单独授女课进学。其他学生其背景基本都是贵勋之家,或是朝中重臣的子弟。
这些学生,毕业后走正常科举的不能说没有,但想来绝不会多,所以他们的学习内容就不能和私塾相同,按照朱怡成有一次所说的,就是要注重“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教育。
除去前面说的那些,邬思道考虑到目前一些学员比较年幼,正式的武学还不适合他们,所以在请示了朱怡成后,邬思道就决定在学堂推广一些他们可以适当并能从其中得到锻炼的游戏,这游戏就是蹴鞠。
从这些来看,邬思道可以说执行了朱怡成对学院的要求,并且按照朱怡成的想法实施着。而从目前情况来看,所取得的效果也是不错的。
不过这不能说邬思道完全同意朱怡成的所有观点,其中有一条邬思道是反对的,那就是朱怡成打算在学院的学子学期满后必须入军队进行服役。
这个安排,对于其他贵勋子弟来讲邬思道没有异议,可对于太子和皇子却不置可否。
其中对于太子的服役,邬思道认为太子乃国之储君,其身份贵重,一旦以普通人身份进行服役万一发生意外可不得了。如果朱怡成想教授太子军事之事,大可选其军中大将进行辅佐,身传言教即可。
毕竟,作为未来的皇帝懂得军事就足够了,除开国君主外皇帝亲征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假如这个国家要到了皇帝亲自上阵打仗的地步,那么这个国家也到危难之时了。
综观前明时期,除太祖朱元璋和朱棣外,有过亲征的皇帝只有两人(不包括宣德皇帝,因为他出征时仅是皇太孙)。这两个皇帝其中一位是英宗,但是英宗亲征带给大明的不是荣耀,而是无法抹去的耻辱。
土木堡一战,皇帝被瓦刺俘虏,大明差一点儿就亡于他的手中。假如不是于谦力挽狂澜,另立新皇死守北京城的话,恐怕大明就同北宋一般结果。
至于另外一位皇帝就是大名鼎鼎的武宗朱厚照了,这位皇帝行为荒诞之极,可称为皇帝中的奇葩。那一次亲征同小王子打了一仗,这一仗虽然胜了,可在历史上却没留下什么好名声,而且在后世的评价也仅只是个荒唐天子的称呼。
邬思道觉得,朱怡成作为中兴之主,那么太子就应该是守成之君,对于军事可知却不可如朱怡成那样亲自上阵。何况,自大明复兴后,朱怡成称帝就再也没亲自带兵出战过,坐镇中枢,运筹帷幄,这才是天子气象。
除去太子,对于其他皇子的服役,邬思道更是反对。在邬思道看来,太子和皇子虽然是兄弟,但在皇位面前天家哪里有什么亲情可言?远的不去说,仅仅是最近的吧,满清皇帝康熙的几个儿子不就是为了大位展开争夺么?明枪暗箭,阴谋诡计,无所不用。
就算朱怡成认为按照祖制供养藩王这条路行不同,为避免造成前面宗室庞大,国力消耗的问题,朱怡成决定改制宗室,令其自食其力也无需让皇子入军中服役啊!
兵者,重器也!如何能交于他人之手?一旦有皇子在军中威望甚高,却起异心,这对于大明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难道朱怡成想见到现在的大明在多年之后再来一次靖难之役不成?
所以邬思道觉得对于普通皇子的教育当施之以仁义道德文章,或者教以明算明法,令其学有所用即可,但入军中服役却是万万不可。
对于这点,邬思道曾经私下建议过朱怡成,并提出了他的看法。可不知道怎么回事,朱怡成却始终都未表态,从他这种态度来看朱怡成对于邬思道的劝说有些不以为然,这让邬思道心中隐隐不安。
不过说这事还早,毕竟作为皇长子的太子朱伯?才年仅六岁,而其他皇子最大的也不过五岁而已。按照朱怡成的安排,皇子入军中服役起码也要十年之后。
对此邬思道只能慢慢劝说,同时好生培养太子,不过令邬思道欣慰的是太子朱伯?是个很不错的学生,假以时日,朱伯?定能压得住阵脚,成为合格的皇帝。
微笑着问着朱伯?话,耳边听着朱伯?清脆的回答,邬思道心中已有打算,趁此北上的大好机会单独教导朱伯?,让他更好的了解未来即将掌握的这个大明究竟是什么样。
第八百四十六章 海上遭遇
老师肯教,学生肯学,作为家长自然是高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