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叛贼-第4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这一合上双眼,刚才马齐的那句话就开始不断在他耳边回响着,尤其是马齐所说的两个目的,不知为什么就如同长草了一般。
对于西域,建兴皇帝并不陌生,他虽然未跟随当年的康熙西征,可却同样了解那边的情况。
西域这地方,地广人稀,出产似乎也没什么好东西,但是要说那地方穷么倒也真不见得,西域各国无论是信佛或者信其他的教派,这些势力都是喜藏金银的习惯,不用说那些汗国百年积累的财富了,就连普通人家中也会有不少金银留存。
古往今来,西域就是一片神秘之所,更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在这片地方,曾经留下了无数让后人遐想的传说,也曾经拥有过无比的辉煌。
随着时代的演变,如今的西域虽不如汉唐之时,但也有它别样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建兴皇帝心里很清楚,马齐的那句话没有说错,西域不仅有满清急需的金银财物,同样在遭受中原大败后,满清急需要一场淋漓尽致的胜利以稳固自己的统治。
满清入关之后,满清的上层就逐渐以其身份为贵,并且收敛起了往日的残暴推崇起所谓仁治来了。似乎满清上下都忘记了当年他们是如何起家的往事,在努尔哈赤时代,满清的前身后金只不过是偏远一地的部落而已,为了生存东讨西战,到处烧杀掠夺人口和物资,这才逐渐强盛起来。
入主中原,登上了天下之主的宝座,满清就能脱离蛮夷出身的历史?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虽说满清一直学着中原王朝试图洗去自己以前的黑历史,可骨子里的东西却是无法改变的,尤其是现在的情况下。
眼看着眼下满清就要崩溃,建兴皇帝却也不愿意坐以待毙,就如同一个溺水之人抓救命稻草一般。就连把利益出卖给罗刹国他都在所不惜,何况一个区区的西域?
想到这,建兴皇帝再也按捺不住,当即就喊人过来,让人去招淳亲王胤禟入宫。
建兴皇帝即位后,九阿哥胤禟由贝子直接晋亲王爵,并封为淳亲王。这是为了表彰胤禟其为人慷慨大方,重情重义。
进亲王爵后,胤禟对建兴依旧忠心耿耿,是他在朝中的得力助手。更因为胤禟此人精通西事,喜好发明,建兴皇帝还把他曾经派往山西协助鄂尔泰同罗刹国的谈判,同时又令他当了直亲王胤禔研制火器的副手。
虽然后者其位并不高,但实际上这个位置正表示了建兴皇帝对胤禟的信任,让他当胤禔研制火器的副手自有深意,而胤禟也在这个位置上干的很不错,不仅调节了各部的问题,还替建兴皇帝死死看住了胤禔,使其不敢有丝毫二心。
第七百一十四章 兄弟
“奴才见过皇上,皇上圣安。”胤禟很快就来了,进了上书房连忙向建兴皇帝行礼。
“起来吧,你我兄弟不同他人,不必如此。”对于胤禟,建兴皇帝要亲切许多,不仅走上前去亲自把他扶了起来,而且还诚恳地说道。
“皇上,礼不可废啊!”胤禟正色回道。
“这种话是说给别人听的。”建兴皇帝拉着他的手坐下,叹道:“当年太祖之时哪里来这么多规矩,太宗在位时别说对兄弟了,就连对臣子都是如同自家人一般,这些时日,朕一直在想着往日之事,早年时候朕仅是一个普通的皇子,而九弟和十弟平日出入朕的府中就如同自己家中,光阴似箭,仿如昨日,朕真想再听你喊一声八哥,而不是皇上啊!”
胤禟心中顿时一暖,胤禟此人可以说是当初所有阿哥中最为讲情谊的一位,曾经有人称十三阿哥是义王,豪气盖天,但真要论忠心不二和义薄云天,恰恰并非十三阿哥,而是这位曾经的九阿哥,如今的淳亲王。
正因为如此,胤禟算得上是建兴皇帝铁杆中的铁杆,对其马首是瞻忠心耿耿,当年因为建兴皇帝还是八阿哥的时候,因为被康熙不喜而受罚,原本没有胤禟的半点事,但胤禟得知后亲自跑到建兴皇帝那边声称甘愿要同他一起受罚。
为此,康熙勃然大怒,甚至说出了要严惩不怠的话,胤禟当即就取出了藏着的毒药,斩钉截铁地告诉康熙如果对建兴皇帝真的严惩的话,他愿意当众服毒以替建兴皇帝的罪,就算身死也不后悔。
这件事建兴皇帝一直记得,试想有那一个兄弟肯为了他做出如此决断,甚至连性命都不顾的?放眼天下,恐怕也就是胤禟一人而已。
也因为胤禟对建兴皇帝的义气导致被康熙不喜,终康熙一朝,作为九阿哥他的爵位仅仅只是一个贝子,可以说是成年阿哥中最低的。
直到康熙死后,建兴即位,这才直接把他封为亲王,得以重用。
“皇上恩德,奴才感激不已……。”胤禟神情激动地说道,话刚说出口,就见建兴皇帝表情略有不满,他顿时笑了笑明白了对方的意思,改口称了一声八哥。
“对了!就这么喊朕,朕听你如此喊心里舒坦多了。”建兴皇帝的眉目瞬间舒展开来,笑着拍了拍胤禟的手背。
一声八哥,拉近了双方的距离,两人仿佛又回到了当年无话不说的时候。建兴皇帝同胤禟聊了一会儿,问了问仿制罗刹国火器的进展,胤禟自然知无不言,当即详细地同他讲述了一番。
“九弟,你觉得如今我大清仿制的火器威力如何?”建兴皇帝问道。
胤禟回道:“相比之前我朝火器,眼下仿制的火器无论火铳还是大炮都强许多,不仅射程远,威力大,更重要的是精确度也增强不少。不得不承认,这罗刹国能称霸一方,其火器之技的确有独到之处,只可惜由于铁料原因,仿制的火器依旧无法做到同罗刹国一模一样。”
“那有罗刹国的几成威力?”
“七八成吧,臣弟这些日子一直在想办法改进炼铁,如能成功可再提升到九成左右。”胤禟没有丝毫隐瞒,当即回答道。
建兴皇帝微微点头,这样的仿制结果他尚可接受,正如胤禟所说,有些方面是一下子没办法马上解决的,只能一步步地来。
“那朕再问一句,我们的火器同明军相比又如何?”
胤禟张了张嘴,迟疑了下这才说道:“明军火器进展迅速,臣弟曾经用明军最新式的火器同罗刹国的火器比较过,在同等条件下,虽然两者威力相似,但明军的火器无论其重量、构造还是精度却更好一些。”
此话说出口,建兴皇帝脸上的神色黯淡了些,胤禟这话就等于告诉他明军的火器比罗刹国的还要好些,而大清仿造的罗刹火器却弱于罗刹,那么也就是说大清的火器要和明军的火器相比要差得不少。
至于直接拿明军的火器进行仿制是不是更好些呢?这话建兴皇帝没有问,因为之前清廷就实验过,如果是普通的火器话,仿制罗刹的火器无论是工艺还是其他都更方便些,但要仿制明军的火器难度就要大许多。
火器造出来是要用来打仗的,满清没有大明的工业实力,要知道如今大明的工业已有了现代工业的初形,尤其是在军火制造方面,建造的器械和精度已超过了罗刹国,自然不是满清能够做到的。
所以在仿造火器这方面,清廷最终还是选择了对罗刹国的仿造,再加上花费银两直接购入罗刹的火器,双管齐下,用来尽快打造和训练一支强军。
黯淡的神色一闪而过,建兴皇帝就把这件事暂时放了下来,接着又问起了其他事,并且询问胤禟办差是否有什么难处。
对于这个,胤禟迟疑不决,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见他如此建兴皇帝让他有话直说不必遮掩。
“其他的倒没什么,关键还是银子。”胤禟说道。
又是银子?建兴皇帝心中不由的一叹,这朝廷缺的就是银子啊!到处都在要钱,可他这个皇帝却拿不出钱来。
“八哥,臣弟觉得实在不行,我去山西走一趟吧,也许可以解决些银子的问题。”见建兴皇帝面露难处,胤禟忍不住建议道。
胤禟这话虽然说的委婉,但建兴皇帝却明白他的意思。去山西无非就是找那些皇商打秋风,从石头里榨出点油水来罢了。
没错,山西的皇商的确有钱,自满清入关之前,这些商人就借着满清积累的大量财富,等大清坐了天下后,他们更是把生意做到了整个天下,从而使得晋商一词天下闻名。
如果让胤禟去山西,凭他的本事建兴皇帝相信一定能弄得些钱来,可是建兴皇帝却不愿意这样做。在之前,朝廷已几次向晋商伸手,让其乐输了不少银两,而现在这些晋商虽然还有些底子,但却应该不多了。
一旦逼得太紧,把生蛋的鸡直接给杀了,虽说可以饮鸩止渴,可将来又如何呢?非但让满清失信于天下,更失去了所有晋商对清廷的支持。
要知道眼下失了中原,清廷如果想从中原或其他地方获得物资,晋商的商路是不可缺的。毕竟大明表面上和满清是生死大敌,但实际上双方私下的交易依旧还在继续,对于这点朱怡成并没有进行全面封锁,对此自然有他的想法。
所以,晋商的存在依旧可以让满清从这个口子搞到一些东西,假如晋商没了,那么这个口子也就彻底关闭了,这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
不过既然胤禟提到了山西晋商的事,倒让建兴皇帝想起了一个可能,他暗暗琢磨着,想了会儿这才开口问胤禟,询问他对于西域那边是如何看法。
第七百一十五章 老本行
“西域?”胤禟微微一愣,可他马上就反应了过来,顿时脸上有了些喜色。
胤禟这人和常人不同,普通的皇子或者官员更关注的是朝堂和政治,喜好的是权谋,而胤禟平日里更关注和爱好却是西方文化、科学研究还有商业。
早些年间,八爷党的钱袋子基本都是精通商业的胤禟在管着,包括和那些商人打交道同样是他在出面。所以,当建兴皇帝提到西域的时候,胤禟脑海中第一个反应过来的是丝绸之路,随后又想到西域各地的民俗。
“八哥,您莫不是想打西域?”胤禟试探地问。
建兴皇帝没想到胤禟瞬间就猜到了他的想法,当即点头道:“朝中钱粮紧缺,虽说我朝可通过其他办法买到粮食,但没有银子也无济于事。而如今陕甘大旱,再这样下去会出大事,无论如何都得想办法解决。”
顿了顿,建兴皇帝又道:“再者,中原大败,朝野上下人心惶惶,我大清也需一场大胜凝聚人心,何况所练火器新军也需野战锻炼,以其可堪重用,不知你又是如何觉得?”
话音刚落,胤禟一拍大腿就道:“这可是个好办法!”他兴奋地说道:“西域虽然地广人稀,可那片地方却并非不毛之地,要知道当年丝绸之路赫赫有名,西域各国获利甚丰。更重要的是,当年我朝三征噶尔丹,准噶尔早就被我大清打垮了,如今只不过苟延残息罢了。依臣弟看,一旦拿下西域好处多多。”
接着,有些兴奋的胤禟就为建兴皇帝出谋划策起来,他告诉建兴皇帝打西域可以联合和硕特汗国一起出击,这样的把握就更大。至于主要攻击目标当然是准噶尔所控制的区域,也就是后世的新疆。
眼下,青海大部和新疆东部已本就是在清廷手中,只是清廷未有效统治罢了,以加强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