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叛贼-第4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实际上邬思道和廖焕之如今不清楚朱怡成的真实想法,而朱怡成他自己的确没有最终决定如何处置此案。

    随着案子的越来越大,看着每日送来的案情报告,逐渐冷静下来的朱怡成心中虽然对那些官员的贪婪愤怒异常,但同时也有些迟疑不决起来。

    这些日子,朱怡成在案子上并没有任何指示,只是关注着案情的发展,但他心中却烦躁异常,就像今天这样,他仔细看着刚刚军机处送来的又一日报告,仅仅看了一半就生气地把它丢到了一边,情不自禁抬手揉着眉目之间,只感觉脑袋一阵阵地发涨。

    起身,在殿中走了几圈,依旧感觉心情异常压抑,仿佛有什么东西一直憋在心口似的难以发泄。最后朱怡成索性暂时不办公了,他换了一身便装,带着几个侍卫直接出了宫,等到了宫外,来到南京内城繁华的街道上,感受着来来往往的人流还有那浓郁和热闹的氛围,朱怡成这才觉得自己的心情舒缓了许多。

 第六百六十八章 井市传闻

    做盐水鸭的曹家老店比最初大了不少,这些年南京城生意好做的很,随着大明的繁华和商业越加发达,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过,这对于在街头做买卖的店家来讲同样是件好事。

    几年下来,曹家老店的门面外面瞧上去还是和当初差不多,但里面却扩大了不少,老板赚到钱后特意把后面的院子给买了下来,然后打通扩大了面积。

    如今的曹家老店已是南京城最有名的盐水鸭铺,每日里来往顾客不少,除了招牌盐水鸭外,一直被朱怡成心念念的鸭血汤如今也早有了,这玩意是用鹅血汤改良过来的,价格便宜实惠,口味也极好,没用多久就成了南京城里的一绝。

    靠着这铺子,曹家眼下也算是殷实的商人之家,其实曹家中最有出席的并非是老大,反而是离开南京的老二。当年曹小二听了朱怡成一席话,离开南京去了上海创业,现在在上海开办的曹家老店分号已是数一数二的大酒楼了,每一个到上海去的人几乎都会去那边品尝一下正宗的盐水鸭和鸭血汤,生意规模是南京总店的一倍还多。

    曹家老店之所以有名,不仅是他家的盐水鸭和鸭血汤真材实料工艺讲究,至于价格也比较亲民的因素离不开,但更重要的还是当年朱怡成一时兴起写的店名,这副店名后来被老曹家做成了招牌,虽然朱怡成并没有落款,但是很快就被有心人认了出来。

    当这个消息传开后,当得知曹家老店的招牌居然是大明皇帝朱怡成所写,这无异于是一个惊天动地的广告,别说曹家老店的生意原本就不错,这一下子生意更越发的好了。

    按着习惯,朱怡成在街上走了一圈,随后就去了曹家老店。他也算是这家店的老客了,进了店中,看着满店的顾客,同时感受到店内外扑鼻的食物香气,令人食指大动。

    今日,朱怡成并没有去楼上的雅座,直接在楼下找了一处坐下,等了一会儿,点好的鸭血汤和一碟盐水鸭端了上来,拿起筷子吃口鸭子,再喝一口鲜美的鸭血汤,美味令朱怡成一时间忘却了烦恼。

    店内的生意极好,若大的店堂中几乎坐满了顾客,做外卖的窗口也排着不少人等着里面的店员切鸭子。朱怡成有滋有味地吃着美食,耳边传来顾客的交谈声。

    这些交谈无非是井市家常之类,毕竟曹家老店生意再好也只是一家卖盐水鸭的,真正的大户富豪人家平日里尝一尝没问题,但很少三天两头来的,一般就算请客也不会在这个地方,大多不是去状元楼就是太白楼这样的大酒家。

    所以,在这的常客大多都是普通人,或者是一些做小买卖的生意人等等,曹家老店东西滋味好,价格也不贵,不花多少钱就可以美美地吃饱肚皮,所以成了这些人最好的去处。

    “近日我大明似乎有些不太平呀。”一个身着普通的男子说道。

    “不太平?没有吧。”坐在他边上另一个胖胖的男子皱眉:“眼下满夷已被赶出了中原,这天下眼看着就得大定了,何来的不太平?”

    “我说老王,老蒋指的是官场。”胖子话音刚落,另一个瘦小的汉子顿时就笑了起来。

    胖子顿时恍然大悟,哈哈一笑,随后用不屑一顾的表情道:“这叫什么不太平?依我看啊!这才是太平!”

    “老王你不会是酒喝多了说胡话了吧?”那老蒋疑惑道:“眼下这南京城里乱哄哄的,每天都瞧着有人被抓起来,听说南边闹的还厉害,一个州府上下当官的还有那些吏员被抓了十之八九,弄的官府办事的人都没几个了。我们这些人都是做小买卖的,原来去其他州府办事到衙门登记最多一个时辰,可现在倒好,排半天的队都轮不上,白白耽搁了做买卖的时间,这还叫太平?”

    “你呀你……。”胖子老王顿时摇起了头,满面的鄙视:“我说老蒋,你就贪这几个时辰的时间?如果不知道的也算了,我们哥几个谁还不知道谁呀!你做的那点买卖一个月辛苦下来能赚一百元不?弄的你一月能获利百万似的,这排队你就排吧,半天算得了什么?”

    “耽搁半天买卖难道就不是钱?”老蒋顿时就急了,当即反驳道。

    “你懂个屁啊!”胖子老王见老蒋还不开窍,忍不住骂道:“眼下朝廷这样是为了什么?你别一天到晚眼珠子里就那些小钱,这朝廷的事也不好好打听打听。福建大案你知晓么?你晓得朝廷为什么突然抓了那么多当官的?”

    “这个……听说福建那边有官员贪了些钱……。”这老蒋是标准的小生意人,对于其他事平日很少关心,当即想了想道。

    这话音刚落,胖子老王就哧笑起来,那边上瘦小的汉子也忍不住笑着不住摇头,瞧着他们这副样子,老蒋有些不明白了,连忙追问究竟是怎么回事。

    “你呀你,老蒋,你大字不识几个也就算了,这平日里至少找人给你读读报啊!你瞧瞧,这事报上登了好几天了,你居然连这都不清楚。”

    听瘦小汉子这么一说,老蒋的脸顿时有些挂不住,对方说的没错,他的确不怎么认识字,所以做了买卖也只能做些小买卖。

    “好好好,就你能,你认识的字多,文章写的好行不?你怎么不去考进士当大官呢?”老蒋忍不住回了一句,接着又憋不住心里的好奇追问道:“你们倒是说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不就贪了些钱么?这当官的有不拿钱的?犯得着这样兴师动众?”

    “老蒋呀,说你糊涂你还真是糊涂。”胖子老王这时候忍不住说了他一句,接着在老蒋期待的目光下讲起了福建案的来龙去脉,随着他的讲述,老蒋的眼珠子是越瞪越大,最后惊愕得嘴张的合不上,满面都是不可思议。

    “这……这是真的?”

    “这还有假?”胖子老王鄙视地看了他一眼:“听说皇爷知道这事是气得不行,直接在金銮殿上发了火,点了几员重臣,赐下了尚方宝剑,当场就把几个贪官拉出去直接砍了脑袋。”

    “这个我知道。”他们的谈话引起了旁桌的注意,一个三十来岁的汉子兴致勃勃地插着嘴道:“听说那些贪官当时吓得瘫在地上,大呼万岁饶命,可我们万岁爷是何等人?那是眼里揉不进沙子的主,当场大喝一声‘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然后大喝一声‘左右何在?’紧接着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涌入殿中,万岁爷伸手一指,锦衣卫当即把这些人拿下,然后领着尚方宝剑直接拖出殿中押到宫门,一个个绑了用剑咔嚓咔嚓就砍了这些官的脑袋,这脑袋落到地上直接滚出三丈远,这脖子里的血呀喷得到处都是,尸身倒地,这人一时间却未死透,还在地上瞪着腿呢……。”

 第六百六十九章 众议

    这汉子分明就是平日说书听多了,道听途说的内容再加上他的联想是讲得眉飞色舞,仿佛当时他就在一旁瞧着一般。而听着的众人也个个瞠目结舌,神情中又带着几分兴奋和激动,甚至有个年轻人恨不得化身当时的锦衣卫,亲自提着尚方宝剑去看这些贪官的脑袋。

    至于在不远处的朱怡成自然也听到了这些话,诧异之余也难免哭笑不得。至于陪同的侍卫,他们当然知道当日的情况,此时此刻个个眼观鼻鼻观心,仿佛什么都没听到一般,但是嘴角情不自禁微抽,努力憋着肚子里的笑。朱怡成也不管他们,继续侧耳听着,他更关心的倒不是这些,而是好奇这大明百姓究竟是如何看待这件案子的。

    “好!杀的好!”

    “万岁爷真是替我等老百姓出了一口恶气,杀的好啊!”

    等那汉子绘型绘色地说完,众人顿时爆出一片喝彩,就连之前那老蒋都涨红着脸拍手叫好,大声道这些贪官的确该杀。

    “福建贪腐案一出,简直是触目惊心,不仅是那些当官的胆大包天,还有那些奸商更不是东西!”

    “这位兄台说的是!”一个商人打扮四十多岁男子凑上前道:“这些人简直就是猪油蒙了心,他们还以为这天下是满靼子的天下呢?当今圣明天子在,如何能受他们蒙骗?此外,那些奸商的确不是好东西,我如今大明好不容易有圣天子废除四民,大开商贸,我等行商之人才有出头之日,可他们倒好,不思君恩,反而搞起了官商勾结,专走这些歪门邪道!简直就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大锅好汤!世人说起我等商人都说商人贪利而无义,可实际上我等商人那一个是容易的?起早贪黑,辛苦行商,靠着物品流通赚辛苦钱,这天下眼下刚刚让我等商人能挺直腰杆子做人,如今却出了这等的事,依我看,这些奸商比贪官更可恶!”

    这番话顿时引起了许多人的赞同,众人七嘴八舌地骂着这些奸商。其实这个时代,中国的商人大多数是极为讲规矩的,同时更注重诚信。无论大小商人,都知道无信不立的道理,至于同人交往之间也异常注重品德,一些富商在发达之后出巨资报效家乡更是比比皆是。

    相比后世所谓的提倡狼性,搞福报压榨,如今的商人远不知道比后世那些商人品德好了多少倍。但是人无完人,商人群体同样也是如此,奸商从来就有存在,也正是因为这些奸商的存在导致世人对商人产生误会,并有商人贪利而无义,还有无商不奸的说法。

    如今的大明商业气氛可以说是自始皇帝以来最为开放的,甚至超过了号称商业最发达的宋朝还多。再加上大明对于四民政策的调整,使得商人这个特殊群体已经逐渐站上了主流舞台,迸发出难以想象的潜力。

    所以相比此次案件中的奸商,最为痛恨的不是普通百姓,反而是这些安分守己,老老实实赚钱的商人。对于这些商人看来,这些奸商就是害群之马,是挖商人根基,害了大家的王八蛋。

    此外,朝廷这一次大力反腐,同时让所有百姓感到高兴。在老百姓眼里,一个清明的朝廷是所有人梦寐以求的,这也是中国历史上老百姓尤其希望“青天”存在的原因。

    所谓的青天,代表着为百姓做主的官府,有了青天百姓就有希望和盼头。各重说书、戏曲,无不有类似的场面,而现在朱怡成以皇帝之尊进行反腐肃贪,这更令所有大明百姓为之兴奋和崇拜。

    “当今圣上不愧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