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叛贼-第3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十里地这才停下。
等停下之后,几乎丢盔卸甲面目狼狈的富灵阿发辫批散,全身上下都是泥尘和血迹,犹如叫化子般。除了依旧握在手中的刀外,富灵阿连自己的副将印都给丢了,更不用说代表他身份的红顶子了。
清点身边人马,万余大军最后留在他身边的居然只有区区九十七人,而且这九十七人个个都和他一个模样,犹如丧家之犬。
勉强站着,富灵阿神色茫然地回望凤阳城的方向,然后又看看身边的人,再瞧瞧已身无长物的自己,顿时无尽的悲凉涌上心来。
“我……叫我如何向军门,向主子交代啊!”瞬间,富灵阿泪如雨下,嚎啕大哭。
众人个个神色黯然,仿佛全如同丢了魂似的。凤阳丢失,徐州危也,山东清军危也!
失魂落魄的富灵阿双腿一软跪倒在地,他拼命地朝着北方磕头,磕了几下后,猛然就抓住了丢在一旁的刀,伸手就要朝脖子抹去。
“将军不可!”早就留意他举动的参将急忙一把抓住了他的手,急急劝着万万不可轻身。
“本将是罪人,对不起军门,对不起主子,对不起皇上,对不起我大清,更对不起众兄弟啊!”富灵阿大哭道:“如此罪人,还有何面目存活于世?”
“将军,您就算要这样做也不是这时候啊!”参将急忙又劝道:“凤阳丢失,徐州危险,将军您如今最要紧的是速速赶到徐州告知军门此间情况,让王爷立即南下,如果再晚了,一旦徐州也丢,局势一发不可收拾!”
此言一出,富灵阿顿时愣了一下,哭声也停了下来。参将说的没错,眼下的确不是寻死的时候,如果徐州那边不能第一时间得知此事的话,那么到时候整个清军就会被死死关在山东。
一想到这,富灵阿的死志顿时消退,他点点头,在参将的搀扶之下站了起来,随后咬牙切齿道:“你说的没错,老子就算死也要做完这件事再死,兄弟们,提起精神气来,跟老子去徐州!”
凤阳城的混乱足足持续了一整天,就算明军正式攻破城后,城中乱局也并非马上就能平息的。
入城的明军一方面要继续清剿城中的清军,第二方面还要让那些发狂的百姓们安定下来。但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后者,那些疯狂的百姓人数庞大,而且已影响到了整个城市,明军为了安全也不敢深入,甚至在必要时直接用武力压制。
足足一日后,等二天临近午时,凤阳城这才彻底安定下来,但这时带和残部的富灵阿早就不知逃出多远了。而且经此一难,凤阳城可以说几乎成了人间地狱,城外和城内死伤遍地,除去清军,城中百姓死伤人数超过了七万,这还没算上失踪和下落不明者。
七万人意味着什么?可以说凤阳城内百姓家家带孝,户户死人。甚至更惨的是,被驱赶出城用来蚁附的百姓中还有一家老小全部死绝的情况,当一行行,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尸体静静摆着时,凡是看到这一幕的无不触目惊心。
城中的战火已经扑灭,但四处依旧弥漫着硝烟,浓列的血腥夹杂着烟味在四处飘散,静静的城里,时不时传出一声接着一声哭号,这声音如此尖锐和凄凉,犹如一把刀子般生生插入人的心中。
仅用一日多的时间就占领了凤阳,对于明军而言自然是一场大胜利,更重要的是凤阳在大明的政治意义,作为收复中都,这是一个毫无疑问的大功。
但是,现在的明军并没有胜利后的喜悦,甚至可以说整支明军的气氛极其压抑,更没有人因为这场大胜而祝贺主将朱一贵,当听到入城的军队来报,城中已初步完成清理,可以入城的时候,朱一贵脸上并没半分喜色,一张脸几乎黑成了锅底。
“大帅,此战我军也是被迫无奈,罪魁祸首是守城的清狗,如不是他们,怎会如此结果?再说,大帅当时的处置并无问题,如稍有犹豫非但救不了这些百姓,甚至连我军都将陷进去啊!”见朱一贵如此,部下顿时好言劝道。
“一将功成万骨枯啊!”朱一贵望着远处一排排望不到头的尸体,幽幽叹道。
“大帅……。”
摆摆手,朱一贵道:“本帅已写了请罪折,此战杀孽太重,作为主将,一切罪责本帅自当承担!”
说完,朱一贵大步向前走去,在正午的阳光下,朱一贵的脚步走的并不快,却是异常坚定。
第六百零六章 弹劾风云
拿下中都凤阳的消息传到南京令大明欣喜鼓舞,但凤阳一战同时也引来诸多非议,尤其是朱一贵在战场上下令用火炮直接朝着蚁附百姓开火,最终导致凤阳大崩溃,从而至百姓死伤无数。
为此,都察院众御史联名上书弹劾朱一贵,以行纠察之职,就连朝中其他官员也对此极为不满,尤其是各部大小官员数十人各自上书朱怡成,弹劾朱一贵视百姓如草芥,残暴狼性,要求召朱一贵回京,夺职下狱,严厉处置。
这些弹劾奏折堆的如同小山一般,可以说朱一贵此举犯了众怒,甚至有几个凤阳籍的官员还跑到宫门外磕头泣血,声声切切,恳求朱怡成为凤阳百姓做主。
对此,朱怡成把弹劾朱一贵的奏折全部留中,但同时取消了拿下凤阳对朱一贵的犒赏,此外还给凤阳发去了一份训斥,狠狠在圣旨里把朱一贵臭骂一顿,夺了他总兵职降为副总兵,这才和了把稀泥,把这件事给强按下来。
朱怡成不是什么都不懂的皇帝,作为中兴之主,他也是带兵打过仗的,尤其在事后朱一贵第一时间就送来了请罪折,奏折中详细讲述了当时的情况,同时主动自请处置。
在朱怡成看来,当时朱一贵的处置并无不当之举,如果朱一贵那时候不这么做,不仅明军阵营会被清军冲破,甚至还会给明军带来想象不到的损失。如果到那时,那么别说拿下凤阳城了,说不定明军溃败退回淮安,而清军就会趁势反击,在江北还未全部安定的情况下,整个战局就会朝着无法想象的状态发生变化。
再者,一旦朱一贵临阵退缩,主动撤退的话,那么等于开了一个坏头。要知道如今神州还未全复,清廷依旧占据着大片地区,假如清军以这种战法就能逼迫明军撤退从而赢得战争的话,那么今后的仗就根本不用再打了,到时候把几万甚至十几万的老百姓拉上战场,明军投鼠忌器之下还打什么仗?不如双手把城池全还给清军得了。
但道理归道理,这种话朱怡成是万万不能直说的。毕竟,作为大明的皇帝,神州的百姓全都是大明的子明,大明是为了推翻满清而让天下百姓挺起腰杆不再做满清的奴才,而做一个真正的明人的大明!
从一个词来表达,那就是“政治”而已,同样对此事众官员的弹劾也并没有错,尤其是御史本就行纠察之职,在这种震动天下的事情面前,如果他们不弹劾反而失职。
所以归根结底,这几乎是一笔糊涂帐,最终也以糊涂而终结。说起来,亏也就亏了朱一贵一人,原本以他的功劳,加官进爵是显而易见的,可是现在这事一出,不仅进爵是泡了汤,就连刚刚复职的总兵也又一次被降为副总兵,这短短不到三月的时间内连续起落两次,也算是大明官场奇谈了。
“大人,此次弹劾朱一贵,皇爷留中究竟是何意?我等是否还需继续上书?”在工部尚书蒋瑾的府中,几个京官坐成一行,而在上首的自然是主人蒋瑾。
“看来朱一贵圣眷忧在啊!”另一个官员叹道:“凤阳一战他几乎捅破了天,皇爷还强行把他护了下来。”
“朱一贵如何能同他人相比?范兄别忘了他可是宗室。”另一官员在一旁冷笑道。
“如此看来,再次弹劾恐也无济于事,蒋大人您说呢?”其中一个三品官员沉咛片刻,转而把目光投向了上首的蒋瑾。
蒋瑾端坐着,神色并没什么变化,只是静静看着众人。在坐的人中有的是自己工部的亲信,比如说最后说话的右侍郎,也有的是其他各部的中级官员,还有两个官职虽然不高却是御史,这一次众人弹劾朱一贵闹得沸沸扬扬,就连那几个凤阳籍的官员在宫门磕头泣血,也是他们找来的,其目的就是要拉朱一贵下马,给天下一个“交代”。
但没想到,朱怡成强行按下了这件事,除了取消封赏,并且把朱一贵降为副总兵戴罪立功之外就再无其他处置了。这结果让大家很是失望,为此这些人主动找到蒋瑾处讨个主意。
当听到有人提起朱一贵是宗室身份的时候,蒋瑾心中不由得冷笑起来。旁人不清楚,他难道还不知道么?作为大明重臣,尤其是自宁波就跟随朱怡成的老人,蒋瑾自然清楚朱一贵这个所谓的宗室身份是打着引号的。
实际上,朱怡成并没有直接宣布朱一贵宗室的身份,但因为朱怡成也未有否认所谓朱一贵宗室的身份,这才会给予许多人一种误解。说白了,朱怡成这么做,主要还是爱才惜才,同时从政治方面来考虑而已。毕竟前明灭亡后,大明宗室凋零,就连朱怡成一支也仅剩了他一人而已,在大明新复的情况下,为了平衡各方面的力量,尤其是对军中进行更好的掌控,默许朱一贵顶着宗室的名领兵是有好处的。
何况,朱一贵的宗室名不副实,朱怡成随时随地也可以否定他的身份,并以此为罪名,这样一来就等于死死捏着朱一贵的把柄,让朱一贵成为朱怡成手中一把不错的武器,而且从这些年的情况来看,这把武器也用的极是顺手。
作为皇帝,权谋之术自然不是他人可以猜测的,也只有蒋瑾这样的老人才会看得明白。说白了,这也是蒋瑾这一次主动拉帮结伙弹劾朱一贵的原因,如果说蒋瑾是出于为凤阳死难者讨个公道的目的话,恐怕蒋瑾自己都不相信。
蒋瑾又不是读死书的呆子,兵事无常他会不知道?在那种情况下别说朱一贵了,假如他领军的话同样也会这么做。而他只所以找人一起弹劾,因为他知道这样做非但不会惹来朱怡成的怒火,相反还能用这种方式帮助朱怡成敲打一下朱一贵。
而事实的发展也正是如此,朱怡成最终按下了此事,对朱一贵也是一番敲打和责罚。从这点来看,蒋瑾的判断一点都没错,而他也达到了自己所要的目的。
第六百零七章 痛定思痛
从外人看来,蒋瑾位居人臣,是大明朝的重臣,而且一直都受朱怡成的重用。可以说除了军机处的几位外,蒋瑾无论从资格还是官职来讲都比他人高上一头,但就在不久前,一向志得意满的蒋瑾遭到了一次重大打击。
这个打击不是别的,正是军机处的人员调整。当邬思道退出军机处的消息传出后,无论是蒋瑾本人还是其他人,不约而同地都觉得这个空缺之为非他莫属。
毕竟从各方面来看,蒋瑾的确是最合适的人选,而且首席军机大臣廖焕之还是蒋瑾的好友,他蒋瑾入军机,不仅不会反对而且双手赞同,可谓水到渠成,所以一直以来蒋瑾都胸有成竹,自以为军机大臣之职已是十拿九稳。
可他怎么都没想到,就这十拿九稳的位置居然如熟了的鸭子在眼皮子底下飞了。不久前,朝会突然间就宣布了邬思道卸职军机大臣的消息,同时还宣布了接替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