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叛贼-第2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按理说南昌的清军出城应该得到消息,可清军这回偷袭却未有任何报告,如不是自己营中有人放炮示警的话,也许等清军杀进大营自己才会得知。
这些疑惑,令张高蓟百思不得其解,可现在却不是深想这些的时候。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应过的明军渐渐组织起了有效抵抗,终于把清军给挡住了,当见到阵脚稳住的时候,张高蓟终于松了口气,而正当他准备组织部队进行反攻的时候,突然间就听得右边猛然传来震天的喊杀声,张高蓟闻声脸色大变,这喊杀声是怎么回事?难道又冒出来股清军不成?
第三百八十二章 何去何从
正当张高蓟终于拼死稳住阵脚,伺机反击的时候,刘泰设在城外的部队突然出现在大营的东侧,这使得刚刚组织起来的明军瞬间大乱,而正面清军见到奇兵出现,士气更是大振,两边同时猛攻,这一下子明军就吃不住力了。
“副帅快走!清狗子马上上来了!”一个参将带人冲到张高蓟近前,此时此刻张高蓟是又惊又怒,大声呼喊着试图挽回败局。
“老子不走!老子要和清狗拼了!老子死也要死在这里!”张高蓟红着双眼喝道,手中的大刀已被他提了起来,就算在他面前的是个参将:“谁敢扰乱军心,老子的刀可不认人!”
“副帅!”局势危机,明军全线已在动摇,崩溃就在瞬间。参将心中大急,对张高蓟道:“副帅别忘了大帅还在新建!如副帅身葬此地,丰城谁来守?一旦丰城丢失,大军失了后路,副帅就算是死也担不起这责任!”
此言令张高蓟顿时一愣,参将连忙向左右使了个眼色,几个亲兵趁张高蓟分神的机会一下子冲上来打落他手中大刀,随后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张高蓟如同囚犯一般捆绑起来,然后拖着就走。
“放开我!放开老子!我大明只有战死的将军,没有逃跑的副总兵!放开老子!”张高蓟挣扎着大喊,但喊了没几句一个亲兵说了声得罪,直接把一团部塞入他的口中,这一下张高蓟只能发出呜呜声。
“带副帅立即向南撤离,本将在此断后!”参将吩咐道,随后朝着张高蓟郑重其事地行了一礼:“副帅,多多保重,兄弟们等副帅卷土重来,再为我等报今日之仇!”
说完,他拿起张高蓟的那把大刀,招呼着部下就朝着清军方向赶去,见到此幕,张高蓟顿时泪流满面,自责不已。
这一仗从清晨一直打到午时,最终张高蓟在数千明军拼死护卫下杀出重围,向南逃回丰城。之后陆续逃回的明军总数加起来不到三千人,此战明军阵亡、俘虏近七千人,不仅失了大营,还丢了一应辎重,就连军中携带的大炮也丢得一干二净,可谓惨败。
刘泰的清军损失也不小,但相比明军而言却只有二千多人,此仗可以说是清军和明军对阵以来赢得的最大胜利,战后士气高昂的清军趁胜追击,一直攻到丰城,在丰城下耀武扬威了一番后这才离去。
南昌一战,由于张高蓟所部大败,当消息传至新建时,杨勖大惊失色,他怎么都没想到看似天衣无缝的战术居然会出了如此漏子,如今南昌方面的部队已撤回丰城,残部再加上丰城守军仅能勉强自保,而没了继续攻击南昌的能力。
不仅如此,新建的鲍坚也未像预料中那样弃城而逃,反而派出小股部队搜索新建四周,这样一来,杨勖的主力根本就瞒不住,几万大军又不是几个人,仔细搜索很快就会被鲍坚发现。
如此,杨勖声东击西,引蛇出动的计策已落空,随着南昌兵败后鲍坚又坚守不出,想以最小代价拿下新建、南昌二城已不可能了。
“大帅,如今我军下一步如何走?”杨勖军中,几个高级军官汇聚一堂,当得知南昌兵败后,杨勖第一时间就把他们找了过来。
此时此刻,杨勖面沉如水,谁都瞧得出这位杨大帅糟糕的心情。
“依我看现在不如撤回丰城,先确保丰城防御,然后再想其他办法稳妥些。”一个参将忍不住说道。
“不行!一旦我军撤回,这不前功尽弃了?”另一人当即反驳。
“可如果不撤回,万一丰城不保,我军后路就被截断,你可别忘了我军渡江所带辎重并不多,军中粮草仅只够半月之用。”
“这话说的有理,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大帅,我军的计划本就是轻取新建,而现在此计划已无法实现了,一旦粮草不济,这军心必然动摇啊!”
众人七嘴八舌,争执不休。但从总的来讲建议撤军的占了多数。其中固然有南昌之败的原因,同时也有着粮草的问题。
正如有人提出的,杨勖的主力之所以执行当初的计划,目的是要为了引蛇出动,以最快速度和最小代价拿下新建。从整体计划来看这计划是可行的,但因为南昌那边出了岔子,从而导致如今进退两难的情况发生。
大军一日消耗粮草数量极大,杨勖的大部分军粮都在丰城,渡江所带的仅只够半月使用的。按照原来计划,这些数量已经足够了,只要新建拿下,那么部队完全可以从新建取得补给。而现在新建一时间是肯定拿不下了,南昌兵败后谁又无法保证后勤能没有丝毫问题,一旦军中开始断粮,就算明军再精锐也将陷入困境。
面对如此情况,一向沉稳的杨勖也失了平常心,他迟迟无法做出决定。最后,他把目光向一直未说话的章岳望去,询问章岳的意见。
“依我看来,此战打到现在这程度,之前计划已无法执行了。”章岳开口说道:“眼下关键的是两点,其一是粮草,其二就是新建究竟打还是不打。”
“这不废话么?”一人当即道。
“住口!”杨勖厉声喝骂道,那人吓了一跳,连忙闭上了嘴。
章岳仿佛没听见之前那人的话,顿了顿继续道:“这两点中,粮草是最重要的,军中如无粮草,不要说打仗了,甚至自溃也是有可能的。亏得我军出发之前带了些粮草,虽然不多但也能供大军用半月了。依我看,目前需确定的是丰城是否无碍,张高蓟虽然兵败,但此时已退回丰城,大帅应尽快派人去丰城确定丰城的情况,如丰城可守,那我后路暂时无忧,我军可派一部由丰城保证粮道。如此一来,打不打新建全在大帅一意之决。如丰城危急,那大帅也可挥师回军,先确保丰城安全。”
杨勖微微点头,章岳的话说的不错,现在部队还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军中粮草还够十多日使用,马上撤军有些仓促了,在杨勖看来,局势还没到最糟糕的地步,虽然南昌大败,但他的主力还在,新建是必须要打的,只要确保粮道无失,付出再大的代价也得拿下新建。
想到这,杨勖顿时有了决定,下令派一支部队按章岳所说的立即前往丰城,以搞清楚丰城那边的情况和确保粮道,大军继续监视新建之敌,等丰城那边消息打探清楚后再进行下一步。
第三百八十三章 火器新军
城外一战清军大胜,回到南昌后刘泰当即犒赏三军,对于阵前赏额毫不迟疑依功下发,顿时赢得军中欢呼一片。
其中,负责引军避开明军耳目的斥侯把总连升三级,由把总直升守备之职,虽说其中有明军即将攻城战前懈怠之故,但清军斥侯这几日摸清了明军耳目位置,用探马吸引明军斥候,带主力趁夜色潜出南昌,依旧立下大功。
此战获胜,笼罩在南昌的阴影去了大片,虽如今刘泰心里也知道,以清军实力依旧不是明军对手,但南昌一战不仅削弱了明军力量,并且使得明军意图拿下新建的计划彻底失败。
而现在,清军依托两城进行防守,不仅压力大减,更赢得了时间。只要隆科多能在湖北击败明军,那么江西或还能保存。
杨勖的主力在南昌一战后立即进行调整,幸亏丰城那边问题不大,在杨勖加强了丰城兵力后,从丰城至新建的粮道已能确保。如此,杨勖决定执行强攻新建的计划,这时候新建的鲍坚也确信自己已是明军目标,为了自保,鲍坚只能同刘泰携手,共度难关。
几日后,朱怡成接到战报,看完战报沉思片刻,就让人把庄岩了找了过来。
“南昌的情况你知道了?”
“回皇爷,臣已知晓。”庄岩同朱怡成差不多时间接到战报,得知南昌情况后就急急向皇宫而来,半路上遇见了召他入宫的小黄门,所以来的极快。
“杨勖这一次大意了。”朱怡成叹道。
庄岩并未说话,只是静静站在那边。
“他的计划虽好,从表面上来看也无问题,可是两地作战沟通极其重要,如南昌之军早一日进行攻城,刘泰也未有如此胆量出城偷袭。”
“皇爷圣明!”
“圣明如何,不圣明又能如何?”朱怡成挥挥衣袖,叹道:“这败就是败了,不过这败一败也好,所谓骄兵必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吃个苦头,让杨勖等人长长记性,对以后会有好处。”
“臣明白了,臣会让下属整理此战报告,尽快发至各军,让军中各位将领也都知晓一下此事。”庄岩明白朱怡成的意思,当即连忙回道。
南昌虽败,但损失几千人对于大局无碍,整个战局主动权依旧掌握在明军手里。如今的明军早就今非昔比,再说打仗哪里有不死人的?这士兵又不是数字,清军眼下能争善战者也不在少数,不要说南昌的刘泰了,仅仅是湖北的隆科多和其他几员战将就不好对付。
湖北眼下依旧胶着,隆科多的主力和明军还有祝建才的残部杀的难解难分,一时间分不出胜负来。但朱怡成已做了安排,黄朝云的援军已顺江而上,现在已过了九江,等援军一到,湖北战局就会缓和许多。
见庄岩明白自己的意思,朱怡成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指着一旁让庄岩坐。
行了礼,庄岩坐下,朱怡成询问总参谋部对此有何安排,庄岩来的路上已考虑过这个问题,当即回道:“回皇爷,现有二策,一策是让黄将军的部队直接从九江南下协助攻击南昌、新建两城,以先平定江西。二来,就是从浙江出兵,直入江西。”
“你觉得那个妥当些?”
庄岩毫不迟疑道:“臣觉得后者更妥当。”
“为何?”
“黄将军的部队虽离南昌较近,但按计划他本应向西北攻入湖北进行增援,如半途掉转,未免会影响到湖北战场的安排。而在浙江,马将军的部队早就严阵以待,原本杨将军自广东出兵北攻时,朝中就已令马将军在浙江做好准备,如今既然南昌发生了变故,那么从浙江出兵进行增援,以最快速度平定江西是乃上策。”
顿了顿,庄岩又道:“眼下最重要的还是需尽快解决江西问题,臣接到消息,清军近期又有调兵南下的举动,一旦湖北清军兵力再增,那么这场仗就难打了,所以先定江西,确保无忧后,我军就可集中力量再从江西直攻湖北,到时候一南一北两路进军,隆科多就算再有本事也难以抵挡我军之威。”
清军调集兵力南下的消息朱怡成清楚,祝建才和王致清被赶出河南后,清军收复了河南,中原战事就此平定。开春后,清军在北方开始调集兵力,向南进行集结。
不仅如此,锦衣卫还得到情报,清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