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叛贼-第2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怡成边听边想,邬思道判断的没错,现在的局势的确如此。原本明军集结部队进攻江西,为的就是要给河南的义军减轻压力。但看来祝建才和王致清现在就顶不住了,以时间来看,恐怕他们南下湖北迫在眉睫,究竟是顶着寒冬不顾一切南下,或者还是再苦苦支持,等待开春后再做此行?无论是何种举措,也就是一两个月的时间。
对于这个局势变化,朱怡成现在考虑的是究竟如何应对。是继续按照之前的策略西进江西,还是按兵不动等待对方南下后在湖北大打出手?究竟如何选择,朱怡成一时间有些迟疑。
天下义军,最有名气的当属于之前的袁奇。对于袁奇此人,虽说朱怡成曾经恨之入骨,因为就连性命都差一点儿断送在他的手上。但除此之外,朱怡成还是比较佩服袁奇的,相比祝建才,袁奇才是真正的枭雄,其他的不说,仅从高进在袁奇死后依旧掌握袁奇部,不顾一切攻击江夏,意图恢复当年袁奇在江西的势力就能看出袁奇对其部署的影响力。
高进此人,在袁部中地位不低,却一直声名不显,朱怡成同高进的接触也只不过是当年寥寥几回而已。但没想到在袁奇死后他居然能继续以袁奇旧部的名义同清军作战,由此可见这也是一位英雄。
假如送来奏折的是高进,或者说袁奇不死现在向朱怡成低头的话,那么朱怡成绝对会伸出援手救援。可偏偏这是祝建才的奏折,以祝建才的为人,在场的三人都清楚的很,也一眼就看穿了这奏折的用意。
王致清的白莲教就更不用说了,大明和白莲教的世代之仇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反清复明就能抹去的。
在这种情况下,究竟如何选择,朱怡成一时间难下决断,不由得把询问的目光望向了廖焕之和邬思道。
见朱怡成向他们投开询问的目光,廖焕之和邬思道不由得暗暗叫苦,实际上在前来禀报的时候,两人就对于这选择私下讨论过一番,却没有最后定论。
“说说吧,江西之战是否继续?或者另做打算?”
对视了一眼,廖焕之先开口道:“回皇爷,江西之战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依臣看来,九江是必打的,拿下九江,江西、安徽、浙江三省就可连成一片,同时扼守住长江要害,进可攻,退可守。如今叫停江西之战,不仅白白耗费军资,更对于大局来讲得不偿失。但臣又觉得,拿下九江后再继续西进就没这个必要了,我军可由九江、南昌一线,沿潘阳湖以东,以取江西半省,同浙江、福建相连。之后,究竟是向北直攻中原,或者说朝西南先解决广西,这还得皇爷做主。”
廖焕之的观点非常明确,他是暂时继续攻击江西,但是把西攻江西全省的战略进行调整,以改为只取江西半省之地的方针。这样的话,既不打乱现在的军事部署,也能适当地继续坐山观虎斗,看着祝建才、王致清、高进和清军四方在湖北和江西以西进行大战。
不得不说,廖焕之这个建议着实不错,朱怡成听后大为心动。
朱怡成正要说什么的时候,见邬思道一副思索的表情,到了嘴边的话顿时改了,他开口向邬思道询问他的看法。
“臣先问皇爷三个问题,可否?”
朱怡成微微一愣,当即笑道:“有何不可,邬先生要问直接问就是了。”
邬思道拱手道:“那就先请皇爷恕臣无礼了。”
朱怡成笑着摆摆手,让邬思道直接问就是,邬思道这才问道:“其一,皇爷您觉得,如今我大明军力是否可以一战以定天下?”
“这……。”朱怡成没想到邬思道会问这个问题,顿时哭笑不得道:“先生为军机大臣,如何不知我大明之军力?虽说我大明如今拥兵六十余万,更有江南半壁,再加上海军之盛纵横四海,但无论从军队数量和控制的地盘、人口而言,还是不如清廷。另外,康熙并非庸主,其臣下也有不少干才,想要光复神州那绝不可能是一战而定的。”
邬思道神色平静,既不说是也没说不是,继续问了下一个问题:“自神州沦落以来,满清夺我汉家衣冠,灭我汉家文化,天下人无不为之愤慨,但奉我大明为正统者,无不思复明之举,这才有我大明在皇爷带领下光复天下之举。所以,自清入中原,神州大地处处有义士起兵,打出反清复明之旗号,此乃天下之心,也为百姓之愿,是否?”
“当然如此!”对于这点,朱怡成丝毫不能否认。满清入关,仅是平定四方就用了许久,民间抗清之举从所未有断绝,直到袁奇起兵之前,还有四明山起义发生,就连现在的大明从基础上来讲也是以最初的义军为结构,这才建立起来的。
而从历史上来看,终清一朝,民间起义从来没有缺少过,大大小小上百次,直至清末,孙大炮打出了驱逐鞑奴,恢复中华的口号,从这点来讲和当年的朱洪武口号没什么区别。
“其三,皇爷为天下反清共主,有朝一日必举北伐大旗,到时候北方义士自当奉皇爷为正统,以迎王师,是否?”
听到这,朱怡成不再做回答了,因为他已经明白邬思道这三个问题的真正用意了。邬思道是要借这种方式来告诉朱怡成,现在大明还未强大到一战就能吞掉满清的地步,而且接下来还有很长的路,尤其是北伐中原更是重中之重。作为天下正统,作为大明的皇帝,朱怡成的一举一动全在天下人的眼中,只有得到了天下汉人的认可,那么这光复神州大业才能真正取得成功。
“天子之仁虽是王道,但这天下还尚有小人。如有居心叵测者不服王道,邬先生觉得如何处置呢?”廖焕之在一旁突然间问道。
邬思道两眼猛然一睁,眼中冒出精光:“既有天子之仁,也有天子之怒!自古以来,王道霸道,相辅相成,无非顺者昌,逆者亡!”
“好!好一个顺者昌,逆者亡!”
朱怡成顿时抚手大笑起来,邬思道这一言点醒了他,哪里来的这么多顾虑?只要牢牢抓住天下大义,作为正统的大明天子难道还怕一些跳梁小丑不成?祝建才走投无路想要抱大腿,这没问题!毕竟他也是名义上的大明义军,但朱怡成这条大腿不是那么好抱的,如他以后安安稳稳地听话也就算了,可如果还打着朝三暮四的小算盘,那么朱怡成手中的刀剑绝对能让他后悔莫及。
至于高进和王致清两部,自然也是如此。现在的白莲教已成了义军,王致清这个教主也成了三圣王,到时候他们何去何从,自然会给他们选择的权利,可是一旦做了选择,作为大明皇帝的朱怡成也会做出相应的决断。
一扫之前顾虑,朱怡成心情舒畅无比,回头再看看摆在一旁的那份祝建才的奏折,朱怡成拿起就丢给了廖焕之,告诉他一切计划如常,西进江西战略不容更改。
第三百四十二章 前敌指挥
彭泽,这座离九江并不太远的县城如今已经成了明军在江西的前进基地,虽然大雪封路,但长江码头的船只依旧来往如常,而那些船只大多都是大明长江水师的舰只。
兵制更改后,朱一贵实授副总兵暂领总兵衔,成为明军西进江西的“前敌总指挥”。
同时,明军在彭泽至安庆一带的兵力已增加至七万人,足有三个总兵的兵力,如果再加上民夫和后勤人员,还有水师的协助,现在总兵力已超过了十万。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而且从南京传来的消息,近期还会有一支部队到达,到那时候仅仅战兵就近十万之数了。
“这该死的雪!下个没完没了?”在码头附近的高处,眺望着被白雪覆盖的码头,还有码头上那忙忙碌碌的人群,陪同朱一贵站着的黄殿忍不住咒骂道。
黄殿是福建人,福建处于南方,冬天相对来说暖和许多,像这样的大雪几乎根本不见。尤其是在长江边上,北风夹着雪,这寒冷几乎往骨子里钻似的,任凭你穿的再多也受不了。
“少说废话!这冬衣全发下去了?”朱一贵也冷,但他却没黄殿那样冷得脑袋都恨不得缩到衣服里去的样子,身穿二品武将红袍,肩披大氅,虽脸色冻的有些发白,但依旧站的笔直,目光更是炯炯有神。
“这么冷的天早就全发下去了,您就放心吧。”黄殿连忙答道,跟着朱一贵这几个月,黄殿也算是捞了不少功劳,这一次他从守备升任游击,也算进入了中上层武官的行列。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等江西这仗打完,黄殿说不定就能再升一级为参将了,到时候出去也能名副其实地让人喊一声将军。
“天气太寒,你去让人多煮些姜汤给码头那边送去,不要让兄弟们受了凉。另外,去库房瞧瞧,军中备碳还有多少,如不足的话让安庆那边尽快送来,千万别舍不得用,要是冻着一个兄弟,小心老子把你的脑袋扭下来当球踢。”朱一贵直接吩咐道,黄殿听了苦着脸连忙答应,因为现在朱一贵已经把后勤交给他负责了,这都是他的份内事。
缩了缩脖子,黄殿急急忙忙就跑了下去,等黄殿走后,朱一贵继续站着看了会儿,当见到码头的船只卸得差不多的时候,这才离开。
从码头回到自己在彭泽的住所,推开门,盘了地龙的屋内温暖如春,朱一贵脱下大氅,接过亲兵递来的热毛巾,用力在脸上摩擦着,直到擦得通红,这才停下。
长嘘了口气,刚前已冻的有些发僵的关节这才舒缓了过来,再喝了口热汤茶,朱一贵坐在椅子上翻看起案上的一些军报。如今,他在彭泽的主要任务是为即将到来的西进做好准备,眼下大雪封路,不是开战的好日子,要打九江起码还得等上一两个月。
正当他看的聚精会神的时候,亲兵突然来报,说是有人求见,而且是说朱一贵的老朋友。朱一贵听得一愣,起身出门,到了门口只见一个熟悉的背影站在檐下,陪同的还有几个亲兵。
“朱将军,福建一别已有一年了,如今可好?”听到脚步声,客人回头,一看朱一贵顿时笑着远远朝他拱了拱手。
“杨帅!您……您怎么来了?快!快快请进!”当见到此人的脸,朱一贵顿时一惊,来人居然是杨勖,杨勖如今已是提督,不仅同黄朝云级别相等,而且杨勖战功显赫,在明军中地位极高。
连忙把杨勖请进屋内,上了热毛巾和茶水,等杨勖稍稍缓和了下后,这又请他在上座坐下。
各自坐下,朱一贵忍不住询问杨勖怎么会突然到了彭泽,之前不是说杨勖驻守广东么?
“广东的差事我已经交了。”杨勖喝了口茶,微笑着道:“受皇爷恩准,同意了我北上任职的请求,十日前刚到的京城,今日正好坐船来你处看看。朱将军,当年福建一别可有些日子了,今日上岸看了看,小小的彭泽安排的井井有条,的确值得夸耀!”
“在下惭愧。”如果是别人说这番话,朱一贵根本不会当回事,可说这话的是杨勖就不同了,杨勖善守能攻,无论是浙江、福建还是广东,他都为先锋同清军大战,所立功劳有目共睹。再加上杨勖很少夸人,能得到他一夸极不容易。
朱一贵笑呵呵地如此说道,同时询问杨勖此次前来的目的,是否接替黄朝云指挥来担任江西主将。
在朱一贵看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