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叛贼-第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这,蒙靖正要再说什么,却被王致清的目光给挡了回去,只能按捺着性子继续往下听。

    “我军出南阳救援祝建才,一则是为反清大业,二来也是南阳已为死地,救祝建才也等于是自救。自到汝南后,祝建才倒也诚恳以待,无论物资还是其他都一应不缺,虽说他也是为了自保,但他同样是个聪明人,一旦没了我部,他祝建才是根本挡不住隆科多的。”

    顿了顿,林娘子继续道:“无论祝建才是否小人,可依我来看,这真小人反而比伪君子来得强些。再者,祝部现在的举动并未瞒着我部,打出大明旗号的理由也说的过去,无论祝建才心中如何想,从这点来看我相信祝建才并没有针对我部的想法。”

    “师妹说的有理,继续说。”王致清缓缓点头,这点他也想到了,林娘子的看法和他是一样的。

    林娘子又道:“说起来,祝建才这么做的主要原因无非是为了找条退路罢了,如我是他,极也有可能如此选择。要知道明军势大,现天下能同清狗直接抗衡的也只有南京那位,在眼下这种情况下示好也是理所当然。此外,我们眼下重要的不是考虑这些的问题,而是要想想这汝南一旦守不住何去何从,三位师兄,这才是最要紧的啊!”

    林娘子的话说完,众人一片沉默,林娘子讲的一点都不错,祝建才已在考虑退路了,他们也要早做打算。接下来究竟如何,是继续退到南阳?或者由湖北南下?如何选择必定要尽快决定。

    “王爷,此事还需王爷尽快决断才是!”张淼忍不住先开口道。

    “张师弟有什么看法?”王致清反问。

    张淼略一迟疑,说道:“以臣看来,退回南阳虽能保得一时,但不长久。如今川中已落入清狗之手,退回南阳恐怕是死地,而今也只有南下湖北,同高进部汇合,才方有重整旗鼓的机会。另外,依臣来看,这祝建才十成也是打着这个盘算,如汝南不保,他部只有南下一途,我们两军汇合,南下的把握也更大些,就不知王爷……。”

    张淼的话王致清并没有马上回答,而蒙靖和林娘子虽然没有开口,但从他们的神色来看是赞同张淼的。是个人就能看出,退回南阳就是在等死,河南不保也只有唯独南下湖北想办法和高进汇合这条路了。

    白莲教和祝建才不同,虽说祝建才的老君门算是白莲分支,可王致清却是白莲教的教主。无论是袁奇和祝建才,起兵时候都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但白莲教却是打着建立真空家乡无生老母的名义,从这点来讲有着根本区别。

    再加上祝建才受过大明所封,尊朱怡成为共主,所以祝建才改旗易帜勉强说的过去,但白莲教是绝对不能这么做的。以明一朝来看,大明和白莲教斗了二百多年,其中几次起义都被明军扑灭,白莲教中各位教主、祖师,死在大明朝廷手下的不计其数,这也是王致清无法尊明的原因。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一旦南下必然会和大明接触,那到时候无论是大明那边还是王致清这边,就将面对一个现实,那就是如何相处的问题。无论是谁,绝对不会向对方低头,这也是当初王致清一意孤行不肯南下,偏偏要北上河南先入中原的原因之一。

 第三百四十章 抱大腿

    永业二年的年末,南京又迎来一场冬雪,转眼一年马上就要过去。

    同往常一样,南京作为大明的心脏,民间虽呈现出一副迎新年的火热气氛,但在这座城市的中心,也就是大明的中枢,无论是朝廷上下还是朱怡成本人,依旧在忙碌着。

    兵制完善已初步完成,军队的整编也已大致到位,剩余的就是后期的不断完善和调整。

    提督制和总兵制的确定,使大明之前三种兵制混乱的现象得到了整合,五军都督府作为军队最高权利机构,朱怡成同时以法律的名义确定了由皇帝直接担任大都督职位,用这种方式来避免历史上明朝中后期五军都督府名存实亡,从而导致明后期中央对军队失控,避免地方坐大。

    其实这种任职方式在后世非常常见,也就是由国家元首任三军统帅,但以法律方式来确定这种操作,在大明还是头一回,从而进一步确保了朱怡成的中央集权。

    现在,朱怡成正在翻阅由军机处初步设立的警察制度,在完善兵制后,进一步就是建立各地的警察制度。在目前,各地治安维护大多是由部队来进行,地方政府的衙役和以往并没有什么两样,还是延续着各朝历代的方式。

    从表面来看,这种制度的运行并没什么太大问题,但实际上却有着先天不足。用军队维护地方,一来导致军政不分,容易产生军队影响地方,从而滋生出一系列的问题。二来,大明需要维持一支数量庞大的军队,以确保地方,从而导致大明的军力随着地盘不断扩大但实际上并未能达到实效,进而分散了军力的使用。

    警察制度的建立,就为了以上问题的解决,同时利用警察制度使军队变得更为纯粹,然后在这基础上,朱怡成还将利用这种方式慢慢着手建立预备役。除了战区驻兵和接壤部的安全保证外,正常的大明各州府治安都将由警察来负责。

    在六部之外,不仅设置理藩院,还将设置警务部。警务部等同于六部,并独立于外,和六部一样设尚书、侍郎、员外郎等各职,地方设警务司、警察局、分局、派出所等各层机构,以各自对应省、州府、县、镇、村等等行政区域。

    此外,警察的警衔类同于部队军衔,也就是使用虚衔实职的方式进行划分。原本,朱怡成是考虑重设警衔,但考虑到民众对于朝廷制度的接受和警察制度推行,最后还是接受了军机处的建议。

    军机处这份上报的警察制度方案已较为完善了,朱怡成边看边拿着朱笔在几处地方圈点,以便让军机处根据他的意见再一次进行修改和完善。

    “皇爷!廖大人和邬大人求见。”正当朱怡成聚精会神地的时候,禀报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抬头一看只见平常服侍他的小黄门正忐忑不安地跪在不远处。

    放下手中的笔,朱怡成揉揉有些发酸的手腕,随后示意小黄门请他们进来。不一会儿,廖焕之和邬思道就来到了偏殿。

    “皇爷!”

    见了朱怡成两人先是行礼,随后朱怡成招呼他们进暖阁坐,这天寒地冻,殿外冷的厉害,小黄门早就搬来了椅子,放在离朱怡成不远处。

    道了声谢,两人各自坐下。朱怡成笑呵呵地询问他们急着找自己有什么事,反正军机处离他办公的偏殿不远,像这样的天气直接派人传一声就行了,何必冒着风雪前来。

    “回皇爷,刚接到一份奏折,臣下不敢怠慢,所以这才来求见皇爷。”廖焕之拱手回道。

    “奏折?”听到这话,朱怡成先是一愣,紧接着急忙问道:“何处来的奏折?广东?还是安庆?或者是宁波?”

    一份奏折能让这两位亲自冒风雪急急来找自己,那么这奏折定然不是普通奏折,难道是广西或者江北江西,又或对外方面出了什么问题?一想到这些可能,朱怡成心中不免有些焦虑。

    不过还好,廖焕之告诉朱怡成这份奏折都不是从那些地方来的,各处也没什么大问题,而是这份奏折的上书人和所来的地方有些特殊,因为这是一份远在河南的祝建才送来的奏折。

    “祝建才的奏折?”听到这解释,朱怡成略有诧异,同时也起了兴趣,顿时笑着道:“这倒是稀罕了,我们这位祝大王爷什么时候想起来给朕上折子了?”

    话音刚落,廖焕之和邬思道同时也笑了起来,实际上就在刚前,当这份奏折以八百里快马由江北送至南京来到军机处的时候,他们两人同样觉得意外,等看完后更不敢专断,商议一番还是决定立即告知朱怡成。

    从廖焕之手中接过这份奏折,朱怡成打开后细看,随着奏折中的文字逐一入眼,朱怡成的神情也渐渐变得古怪起来,最后忍不住哈哈大笑。

    在笑声中,朱怡成合上奏折,摇头叹道:“这位祝王爷可是费了些功夫呀,这份奏折写的文采不错,春秋笔法用的甚妙,如不是下面具名是他,朕还以为写奏折的人是王世琛呢。”

    话音刚落,邬思道口中含着的茶水差一点儿都喷了出来,好不容易才憋住却连连咳嗽,至于廖焕之也是忍俊不已,这王世琛不是别人,正是本科的状元,其人是苏州的才子,诗词绘画无一不精,如今任职翰林院为修撰。

    说笑了一番,朱怡成直接询问廖焕之和邬思道对祝建才突如其来的这份奏折如何看,实际上祝建才上这份奏折,无论是朱怡成还是在坐的两位心里都很清楚,这无非是祝建才在河南支持不下去了,现在打算来抱朱怡成的大腿。

    虽然,朱怡成复监国位的时候就承认了袁奇和祝建才各自势力,而对方也默认了尊他为大明正统。但实际上,无论是当年的袁奇还是现在的祝建才,都保持着极大的独立性,从来没有听从过朱怡成的调遣,就连平常的书信文件来往都从所未有。

    但在此时,祝建才突然发来这份奏折,其意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他在河南的局势大为不妙,正是因为如此,祝建才才会用这种方式向朱怡成救助。

 第三百四十一章 顺者昌逆者亡(求票)

    “看来,如今的河南局势堪忧啊。”笑过后,廖焕之如此说道:“之前军机处就接到战报,说是清军已增兵河南,祝建才、王致清两部在河南局势岌岌可危,而今祝建才又向皇爷送来如此奏折,明摆着就是打算南下了。”

    “可有王致清那边的奏折送来?”朱怡成想了想问道。

    廖焕之和邬思道同时摇摇头,朱怡成笑道:“看来这王致清还抱着他的三圣王不放,不过也是,他可是堂堂的白莲教主,哪里那么容易向朕低头。”

    朱怡成的话虽这么说,但话语中却没有丝毫惋惜,反而带着一丝嘲笑。王致清同祝建才不一样,作为白莲教的教主,他是无法作出投靠大明举动的。毕竟,自太祖起,白莲教就同大明不共戴天,终明一朝,朝廷对于白莲教防范甚深,而白莲教在明朝时期起兵数次,但都被残酷镇压。

    假如王致清如祝建才那般向南京发出奏折,那等于表示白莲教彻底向大明投降,作为教主的王致清是绝对不会干这种事的。另外,如果他真这么做的话,朱怡成说实话也不敢接收王致清,这样一颗定时炸弹摆在身边,天晓得什么时候白莲教再一次会给天下人一个惊喜。

    邬思道开口道:“祝建才此举是为他南下做准备,恐怕用不了多久祝部就将撤离河南,从而南下湖北。祝建才这么一撤,王致清也不可能继续留守河南,从局势来看两部南下已成定局。此外,高进部就在湖北,虽然现在受阻于江夏,可一旦三部在湖北汇合,以清军在湖北兵力要拦住他们根本就不可能。至于隆科多是否会领兵南下追击,依臣看来是一定的,如此河南之战就将蔓延至湖北,此时如我大明西进江西,那么湖北、江西两省就成了主战场,几方势力将在此决一雌雄。”

    朱怡成边听边想,邬思道判断的没错,现在的局势的确如此。原本明军集结部队进攻江西,为的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