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叛贼-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如今不同了,拿下江南、浙江再加台湾,拥兵十多万,此时此刻朱怡成已完全有了和清廷叫板的资本,而当初那些观望,认为朱怡成只不过是一个朝不保夕的反贼的士绅和读书人如今也渐渐改变了态度。其他的不说,仅当南京拿下后,周边几个小城根本就是大军到后城开,许多地方官员甚至主动投降。这样的情况在义军刚刚起兵时是根本看不到的,这足以表明人心已随着朱怡成的势力庞大而产生了变化。

    这些,虽然朱怡成已朦胧感觉到,却并没有细想过,而现在邬思道一言点破顿时让他恍然大悟。没错,此时正是开科举的大好机会,只要科举一开,手上人才缺乏的情况必然大大缓解,更重要的是他可以借此把地方乡绅和大多数读书人全部拉进大明的阵营,这对于稳妥统治,安抚地方也是有极大好处的。

    “先生一言点醒梦中人,孤谢过先生!”朱怡成起身郑重其事地向邬思道行礼道谢,邬思道腿脚不便来不及阻拦,只能勉强侧开身子以示不敢受礼。但从他满意的笑容来看,对于朱怡成如此能纳其言并且尊重自己的作风大为欣赏。

    “不知先生所说的第三件事是为何?”同邬思道商议了下如此开科举的细节后,朱怡成问道。

    “监国对目前局势如何看?”邬思道并未马上说第三件事,而是问起了现在局势。

    这局势是摆在面前的,拿下江南,再加长江天险,朱怡成其大势基本已成,而清军虽然依旧强大,但在短时间内对于明军已无法作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依朱怡成看来,清军暂时对明军主要会采取防御措施,同时从其他地方调集兵力先解决掉袁奇和祝建才部,等这两部被灭后,清军就再无内患之忧,就能集中力量掉头对付明军。

    至于明军,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消化现在的胜利果实,积蓄力量以备下一次战略。同时,明军也不能坐视袁奇和祝建才两部被灭,拿下南京后明军已占有长江之利,随时可沿江而上支援袁、祝二部,同时给予清军压力。

    当朱怡成把这些话一一说出后,邬思道微微点头表示认可。

    “此次拿下南京城,再加上之前的杭州之战和后来的常州、苏州两城之战,我军俘虏的八旗大约有多少?”邬思道突然间又问起了关于八旗的事来。

    “南京城之前为清廷江宁八旗驻防之地,整个皇城内本有八旗士兵五千,再加其家眷老少妇孺不到三万,经几战后,八旗军力最终被俘虏者二千六百余人,再加上杭州和常州两地的八旗俘虏,一共是三千一百多人。”

    “也就是说如今监国手里有三万三千多满人?”

    “差不多这个数,具体的要需查册,自把这些八旗从皇城迁出后暂时放至城南区域划地安置,并已造册登记,如先生需要孤可让人把册取来……。”

    “这先不急。”邬思道摆摆手,又问:“两江总督噶礼、江宁织造曹寅、苏州织造李煦、江宁八旗参领费尔勒,还有一并俘虏的五品以上满人文武现都在何处?”

    “这些人俘虏后都关押在原两江总督衙门大牢里,怎么?邬先生当年游幕时认识他们?”朱怡成开玩笑道。

    邬思道听到这话顿时大笑起来:“邬某当年只是一介草民,可未有做过这些大人物的幕友。不过监国,第三件事就是这些八旗官员和家眷,也许很快就有客人会自己找来,所以请监国早做应对。”

 第一百七十七章 劳动改造

    邬思道带人赶到南京,在他和廖焕之的协助下各项政务逐步梳理后大为改观,虽说人手还是有很大缺口,但至少能够保持政府整体运转。再者,科举一事也开始筹备,如果一切顺利两月后在南京正式举行科举。之所以间隔两月时间,这主要还是考虑到让参加科举的士子一个准备和缓冲,同样朱怡成这也要做些安排。

    对于科举的内容,从隋朝开科举制度产生到如今,应该说科举已经发展到非常成熟的地步了,无论是各个环节都已是极至。这些,朱怡成并没去做什么改变,毕竟科举的形式和内容已在举子心目中根深蒂固,老祖宗朱元璋创立的八股虽然有其弊端,可作为科举的重要一环它依旧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别的不说,仅从清承明后,科举一应内容依旧如故就能看得出来。清廷的统治者们可不是白痴,如果对他们没有好处对付怎么会依旧延续呢?再说,就连后世也是应试教育为王,擅自去改变这些非但起不到效果,反而会使自己站到所有天下读书人的对立面去。

    统治者考虑问题的想法是和普通人不一样的,如果是以前的朱怡成,在网上和网友对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进行批判的话肯定能头头是道说出一大通来,然后再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改革,比如说解放天性、促进科学、百家争鸣等等一阵嗨聊。

    但如今,朱怡成所想的就深远的多,作为统治者他首先要考虑科举的目的是什么,科举的目的其实是一种手段,一种把士绅阶级和统治者联系起来的纽带,同样也是给予最下层阶级,比如泥腿子们有朝一日能够改变命运的希望。至于其他,那只不过是术而已,只有搞清楚了科举制度的真正中心,才能彻底掌握这个统治者手中的工具。

    至于其他那些乱七八糟不切实际的想法,就算在后世应试教育制度中都未能体现,何况如今呢?

    但在举行科举的同时,适当地对科学方面进行一些倾斜,或者说增开些除进士科之外的科,以吸收那些除去传统科举以外的有用人才,这是可行的。而朱怡成在同手下商讨后对第一次科举恢复了明法和明算两科,同时再增加武举一科。

    这是一次对科举的尝试和试探,科举后再对明法和明算两科的学子安排其他上升通道,至于武举就更容易了,早在宁波时朱怡成设立总参谋部时期就着手组建武学,等有了武举士子,以后这些士子都会直接进入武学深造,然后再陆续进入总参谋部或各部队进行服役。

    对于武学,除武举士子外,原义军的各级军官也会陆续进入其中培训,同时朱怡成还开放了武举幼学,相当于后实清末的陆军小学、中学这类的机构,以吸引明军各级官员子弟入学。

    这些学生在幼学毕业后不仅可以进入军界或继续在大武学内深造,同样也可以为组建地方治安带来可靠的人手,从而逐渐替代传统的衙役等等,这也是朱怡成用这些方式来按照近代社会打造基层政府和警察力量的方式,以改变目前皇权不下乡的传统,牢牢控制住各级权利。

    封赏众臣后,朱怡成开始着手对俘虏清军的整编,绿营的整编还算顺利,对于这样的整编早在宁波时期明军就有了经验,只要按照之前的模式进行即可。不过八旗方面有些麻烦,实际上几场大战之后,真正的八旗兵俘虏人数并不多,就像朱怡成同邬思道所说的那样仅只有三千一百多人,八旗进行整编这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情况,所以这三千一百多八旗兵依旧和八旗的三万家眷老少妇孺都安置在南京城南被特意划归出来的区域。

    不过,这些人实在是太多,管理起来有不小难度,再加上八旗对明军的极度仇视,也给管理上带来了极大不安定因素。

    “城南有又人企图闹事?”看着刚送来的报告,朱怡成皱眉问。

    “回监国,这些八旗鞑子实在是太多了,臣下这些人是根本就看不过来啊。”此次被封赏升官的指挥使黄朝云不安地回答道,城南八旗集中营由黄朝云负责管理,但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八旗鞑子是多了些,以他一千多人的兵力要管辖三万多人的集中营,更重要的是这些还是极度敌视明军的八旗鞑子的确有些难度。

    仅仅一个多月,集中营那边就多次有人闹事,如果不是黄朝云带兵强压了下去,说不闹的更凶。

    “哼!这些家伙简直是敬酒不吃想吃罚酒啊!”朱怡成冷哼一声,这些八旗在自己手上,他倒没有直接把他们全部砍掉脑袋的想法,朱怡成又不是杀人如麻的屠夫,何况如今局势这些八旗也算是人质,有这么多的人质在手朱怡成还是有其他想法的,不过这不能代表他就能容忍这些八旗鞑子在集中营内闹事甚至企图逃跑。

    “把领头的全部给孤找出来,狠狠地杀上一批!”朱怡成带着冰冷的声音说道。

    听到此言,黄朝云顿时大喜,连忙领命,不过他又告诉朱怡成这集中营内人太多长久下去可不行,别说其他的,仅仅一日耗费粮食就是天文数字,要知道现在虽然浙江全部入明军之手,可由于之前的粮荒许多地方还在缺粮,宁波方面正日夜不断地想办法从南洋等地运粮过来进行救济呢,这些八旗鞑子居然白白吃明军的粮,。

    点点头,朱怡成也觉得如此白养着这帮人有些亏了,他想了想,突然想到后世的马鞍山也就是现在的太平府那边的矿山已经寻到,随着宁波那边的炼钢技术突飞猛进,矿石需求量大增,工部已上报要求尽快开挖矿山以满足要求。

    朱怡成顿时露出了笑容:“你回去后就把营中八旗青壮给我挑出来,然后把这些人全送去太平府那边,这些八旗子弟入关以来不思生产,一向以吸食我汉人民脂民膏而存,正好,那边的矿上现在缺人,让他们去那边好好劳动,好好改造。”

 第一百七十八章 康熙的算盘

    江南丢失,清廷为之震动,再加上清廷在江南的数万大军一并被明军歼灭,使清廷不仅失去了江南一地,更令清廷手中的兵力严重不足。

    康熙一朝,全国总兵力大约在六十五万左右,不过这只是在册数量,实际数量应该比这数字更少些,大约是六十万上下的样子,如果去掉不能动用的边军,能调配的数量更少。自康熙四十七年袁奇在浙江起兵后至今,一年多的时间清廷前后损失总兵力就超过了十万,这对于常规军只有六十万的清廷来讲是极大的损失。

    为补充兵员,重建军镇,清廷在康熙四十七年年底就已开始加大征兵数量,可由于江南丢失和数万大军的损失,虽然清军有能力尽快从民间补充这些兵源,但从整体战斗力和武装程度来看,清军的实力随着江南战役的失败开始走下坡路了。

    更重要的是,江南一直以来就是清廷的赋税重地,尤其是江宁织造和苏州造司和杭州知造,这三府一向就是康熙的钱袋子,直接归属于内务府管辖。而今这三大织造随着整个江南丢失已不复存在,就连曹寅、李煦这样心腹中的心腹都落入了反贼之手,让康熙为之痛心不已。

    除康熙之外,还有一人更是恨朱怡成咬牙切齿,他就是康熙的皇子八阿哥。八阿哥在朝中名声很好,素有八贤王之称,可实际上八阿哥能够笼络那么多朝中官员一方面是凭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皇子地位,另外也是同他手中的大把银子分不开的。

    和其他皇子不同,八阿哥很早就着手把势力伸向了江南,可以说江南是八阿哥的基本盘,尤其是两江总督噶礼等人更是八阿哥在江南的代理人,每年他都能从江南获得数十万两收益,再加上通过官场和私下经营的产业,其获利总计已超百万,而现在一切都已随着江南丢失烟消云散,没了这大笔进项,他一个普通的皇子如何同太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