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振南明-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思定之后左良玉便准备先去劝何腾蛟和侯恂,二人只要同意他立刻就能起兵。

    事不宜迟,若是等到李闯率部进逼武昌再想走可就难了。

    

第一百七十四章 湖广乱局(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李自成这些日子心情很糟糕。

    打从关中撤离的那刻起就决定了这一路上不会太过顺利。

    李自成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只是他没想到会这么艰难。

    阿济格就像跗骨之蛆般紧紧跟着李自成。

    李自成往河南去他就跟着去河南。李自成往湖广去,他就跟着去湖广。

    在撤退途中,李自成是不想和清军交战的。但有几次他被逼到了绝境,被迫应战,结果都是收获一场大败。

    连续战败对士气的打击是致命的。

    从五日前就不断有士兵趁着晚上逃走。

    若不是大顺在湖广还有一块不小的地盘,李自成估计逃走的士兵数量还会更多。

    可以说顺军上下就是靠着一口气在支撑。

    好在经过一番波折,李自成终于带领军队进入了湖广勋阳府。

    如今李自成急需时间让军队休整,不管下一步怎么走,一支精神状态饱满的军队都是必须的。

    让李自成稍感欣慰的是,白旺把湖广诸府治理的很不错。

    靠没收地主田亩、家产,顺军的战斗力得到了很好的保持,府库存银存粮也是十分充足。

    据李自成初步估计,如今湖广诸府的存粮足够大军食用半年以上。

    在勋阳府休整三日后,李自成率领大军进驻荆州府。

    白旺也第一时间赶到荆州府江陵县拜见李自成。

    在白旺看来,这位大顺天子在失去关中后苍老了许多,面容间透露着一股疲惫。

    这可是极为罕见的,在白旺印象中,李自成从来没有“累”过。他若是觉得累了,那问题便真的有些严重了。

    李自成先是嘉勉了白旺一番,之后说出了让白旺震惊不已的话。

    大顺皇帝竟然想要放弃湖广诸府

    白旺在这里经营多年,深知湖广产粮之丰。放弃这么一块宝地,李自成究竟是怎么想的

    白旺在第一时间发表了反对意见。

    在他看来,丢掉关中之后,大顺只有湖广诸府这块地盘。若是连湖广诸府也丢了,顺军便又成了丧家之犬,成了昔日的流寇。

    可李自成似乎吃了秤砣铁了心,就是要带领军队离开。他不但要带着从关中转移的十几万军队撤离,还要把白旺的八万军队一并带走。

    白旺几番劝阻无果后也是心灰意冷。他发现李自成已经不是当年那个虚心接受弟兄们建议的闯王了。他现在是大顺的皇帝,皇帝嘛自然要独断专行。

    只是白旺感到十分可惜。如果据城坚守,顺军未必没有一战之力。这么白白的把地盘让给清军,让白旺心如刀绞。

    李自成在离开之前下令带走所有的粮食,至于其他带不走的辎重一概烧掉,绝不留给清军。

    做完这一切后,李自成像放弃关中那样,再次放弃了荆州、德安等府。

    当李自成率领大军抵达武昌城下时,发现武昌城里燃着熊熊大火,城门大开,城墙外甚至有不少烧焦的百姓尸体。

    李自成感到十分惊讶,派出斥候进城查看,得到的结论是武昌城内已经大乱,青皮地痞趁火打劫,百姓们四处逃窜。至于明军,却是连影子都没有看到。

    李自成就此得出了一个结论,左良玉弃城跑了

    天呐,左良玉竟然做出了跟他一样的决定

    原本李自成是没打算攻打武昌的。但既然现在城门大开,他要是再不进城岂不是太说不过去了。

    在李自成的命令下顺军依次进城,接管了城防。

    那些正在抢掠奸淫的青皮地痞见大军进城,还以为左良玉又率军杀了回来,吓得魂飞魄散,四散逃命。

    跑的慢的被顺军士兵追上斩首,抢掠来的银钱拱手送与他人。

    李自成这次并没有严格约束军纪,而是允许士兵们抢掠一日。

    没办法,这一路连着吃败仗,儿郎们心中都憋着一股邪火,要是不让他们把这股火撒出来,李自成真担心哪一天会引发哗变。

    虽然李自成的个人威望很高,但他也不是神仙,不可能让事事都按照他的期望发展。

    不过在军队抢掠一日之后李自成就下令停止,毕竟他还没想好要不要离开武昌。

    武昌城与荆州、德安相比可坚固太多了。

    清军若是强攻还真不一定能够拿下来。

    最让李自成感到踏实的是湖广纵横的水系。

    尤其是武昌城外水网密布,清军骑兵的优势根本发挥不出来。

    只要派出几万兵马守住汉口,清军便是有几十万人也攻不进来。

    唯一让李自成感到有些可惜的是左良玉把所有府库中的粮食都带走了,拿不走的也都烧掉了。

    不过这也正常,换做是李自成他也会这么做。

    粮食因素不是左右李自成决定的关键因素。因为李自成从荆州、德安、承天、襄阳、勋阳等地带走了足够的粮食。即便武昌城中没有一粒米也并无大碍。

    白旺见李自成态度发生了变化,心中直是大喜。

    他连忙向李自成谏言,表示顺军可以在武昌休整,以逸待劳,等着清军打过来。

    武昌城本就坚固,又有水网在外围阻隔。

    只要儿郎们做足准备,清军是占不到丝毫便宜的。

    不过这个时候丞相牛金星向李自成献策,请求李自成带领大军直扑南京。

    若是取得南京,李自成便可以效仿当年的明太祖朱元璋,以江南之富庶供养大军,待时机成熟一举北伐,向清廷雪耻。

    李自成一向很看重谋士们的意见,因为宋献策远走,李岩被杀,他身边只剩下牛金星和顾君恩两个谋士。顾君恩在这件事上并没有发表意见,故而李自成倾向于采纳牛金星的意见。

    得知李自成还是要放弃武昌后,白旺直接晕厥了过去。

    待他被掐人中苏醒后只在心中感慨大顺气数已尽。

    湖广若失,即便打下南京又岂是能够守住的

    清军顺江而下,毫无屏障的南京就是一座死城。

    可惜啊可惜,可惜李自成英明一世,竟然到头来犯了这么一个严重的错误。

    看来这二十万顺军要跟着李自成陪葬了。

    

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慈烺的布局(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

    在阿济格的率领下、平西王吴三桂、智顺王尚可喜等大军对李自成穷追猛打,一路追到了湖广。

    让阿济格感到惊讶的是,他们所到之处都是一片狼藉,城池大门洞开,根本没有士兵驻守。

    他立刻派出斥候四散侦查,得知李自成已经远遁武昌后,阿济格心中大喜。

    想不到李自成已经被他吓破了胆,除了逃跑就是逃跑。

    既如此,阿济格有信心一举将其击溃。

    一方面他留下部分汉军八旗驻守荆襄,另一方面他亲自提兵至武昌追击李自成。

    李自成本已下定决心沿江而下攻打南京,但因为左良玉已经带走了武昌府内所有船只,李自成不得不命人赶制竹筏,以便顺江而下。

    竹筏虽然赶制容易,却也需要时间。

    不料竹筏刚刚造完,清军便已经追到武昌城外。

    李自成无奈之下只得派出大将刘宗敏、田见秀领兵出战。

    不出意外的,刘宗敏、田见秀再次落败。

    好在进抵武昌的只是清军先锋,兵力不足以围城。

    李自成见状不妙,便领着二十万大军离开武昌,乘着竹筏沿江而下。

    顺军行军速度本是很快的,这次走的又是水路,照理说可以轻而易举的把清军甩在身后。

    可李自成这次带了大量家眷以及粮草辎重,需要顾及的方面太多,行军速度一直提不上来。

    而清军却是以轻骑追击。

    到阳新富池口时,清军再次追上了李自成。双方又打了一仗,李自成再次落败。

    经过这一连番的溃败,顺军军心以及彻底涣散,逃跑的士兵越来越多。

    李自成以严酷军法处死了一些逃跑的士兵,依然不能阻止这股势头。

    在顺军行至距离九江四十余里处时,清军主力与顺军主力展开了决战。

    战斗从清晨打起,直是持续到了深夜。

    顺军损失惨重,李自成本人虽然无碍,但老营却被清军攻破。包括刘宗敏、赵侯、襄南侯在内的一众人等尽数被俘获。

    李自成曾想把刘宗敏等人抢回来,但在袁宗第的劝说下,放弃了这一想法。眼下摆在李自成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按照原计划攻取九江,沿江而下直奔南京。

    二是经由江西北部辗转进入湖南。

    李自成考虑了整整一天,最终决定采取后者。

    因为九江方面有明廷总督袁继咸坐镇,一时半会难以打下。若是再被清军黏上,腹背受敌下很可能全军覆没。

    而从江西北部辗转经过武昌府南部,经岳州至长沙却基本上不会遭到什么阻击。

    如今李自成已经不考虑什么夺取天下了,他要做的首要事情是保存实力先活下去。

    南京紫禁城中,朱慈烺愁眉紧锁。

    这几日来,湖广、江西方面发来的塘报堆积在御案上,犹如小山一般。

    与原本历史很相似,左良玉放弃武昌提兵沿江而下清君侧。李自成尾随之,而阿济格统领的清军紧追其后。

    可以说这是一个连锁反应。

    朱慈烺要做的就是改变眼前的局势。

    他翻开堵胤锡的奏疏,提起朱笔亲自写道:堵卿当见机行事,诛何腾蛟、左良玉。

    不管怎么说何腾蛟都是一个隐患,要是能够早点除去绝对不能犹豫。至于左良玉,更是早该死了。

    朱慈烺在湖广埋下的这颗暗棋也到了该动一动的时候了。

    他相信依靠马进忠、金声桓的实力配合江西的堵胤锡足以击败左良玉。

    写完朱批之后朱慈烺又翻开袁继咸上的奏疏,提笔挥毫,告诫他坚守九江,配合堵胤锡做好平贼之事。

    乍一看来,眼前局势与原本历史很相像,但实际上细节有很多区别。

    譬如左良玉提兵南下的时间提前了几个月,那么他还会像原本历史中那样病死在军中吗

    譬如金声桓、马进忠已经被堵胤锡收买,他们又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再譬如袁继咸已经提前得到了朱慈烺的警告,肯定也不会轻而易举的被左良玉诱骗至军中。

    当然仅仅做到这些还不够,朱慈烺决定调集黄德功前往江西,增援袁继咸。

    前不久黄德功登州之行无功而返,心里憋着一股气。

    朱慈烺采取了冷处理的办法,很好的缓解了紧张的气氛,但他知道要想让黄德功真正放下此事,必须让他立下一项大功,朱慈烺再借此封赏一番。

    眼下便是一个最好的机会。

    在原本历史中黄德功就曾经击败过左梦庚统领的大军,只不过不是在江西。

    眼下虽然左良玉还没病死,但内部却出现了裂痕,朱慈烺认为黄德功配合马进忠、金声桓等人的哗变,能够赢得更容易些。

    至于北伐的高杰,朱慈烺并不打算调回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