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振南明-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本兵力空虚的登莱镇变得兵强马壮,巡抚张肯堂的腰杆子一下子硬了起来。

    按照他的要求,不论是步兵、骑兵还是水师都得接受三日一操。

    玄武营、勇武营等神策军完成的很好,新训练的水师营就要差了许多。

    不过张肯堂却要求他们必须咬牙坚持,有神策军这个榜样在,由不得他们偷奸耍滑。

    刘三水的心情很不错。

    这是他第一次亲眼看到大海。

    大海比他想象中还要浩瀚,那种吞噬一切的感觉真是叫人心醉。

    闲暇的时候刘三水总会和袍泽一起来到海边踩水,任由海浪拍打在脚面上。

    刘三水也见到过登州水城中的海船,想象着乘坐海船扬帆出海的景象。

    可惜他隶属于步兵营,估计很难获得这样的机会。

    海的那边是什么

    听说从登莱坐船浮海能够直接到辽东去,当初的东江镇就是从登莱获得粮食补给的。

    刘三水只希望自己能看到大明水师横渡大海,去往辽东荡平东虏的那一刻。

    不过眼下,还是完成好训练要紧。

    三日一操对玄武营的将士来说强度并不算大,刘三水适应起来更是没有什么问题。

    不过刘三水总会在训练之余自己加练,如此一来消耗倒也不小。

    比起南京来,登莱的肉产并不丰富,不过胜在海货充足。

    刘三水和一众袍泽一样,每顿都能吃到新鲜的鱼虾,这对他们来说是极为幸福的事情。

    唯一让刘三水念念不忘的就是文艺队。

    为此他不惜主动向上官建议,请求在登州也成立专门的文艺队,排演剧目进行演出。

    这个建议一层层的汇报,最终到了巡抚张肯堂那里。

    张肯堂此先从未听说过文艺队的事情,但经由幕僚一番解释也是恍然大悟。

    一番打听之下,张肯堂得知如今文艺队在济南府已经十分有名,不仅军营中的士兵,就连寻常百姓也很喜欢观看他们的表演。

    张肯堂还听幕僚说,如今南京城中也有了类似的表演,主要在酒楼茶馆之中。

    张肯堂作为一镇巡抚,政务、军务自然是需要最紧要考虑的。但文艺队也不是不能组建。

    如果文艺队的表演能够舒缓士兵们的压力,那么也算是一件好事。

    为此张肯堂在全登州范围内征集大小官员的意见,最终得到的结果是大多数人支持组建文艺队。

    尤其是登州知府袁惟泰,对文艺队很推崇。

    这直接影响了张肯堂的判断,使其最终决定在登州城内组建文艺队。

    这个工作张肯堂也理所当然的交给袁惟泰去做。一来他想借着这个机会考察一番袁惟泰的能力,二来这件事也是袁惟泰最积极嘛。

    张肯堂初来乍到,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倚重袁惟泰这样的老手,才能较好的执掌全局。

    而如果事事亲为,则会引起下属的反感,其中学问还是很深的。

    湖广,武昌。

    总兵府内,左良玉愁眉紧锁。

    近来他得到消息,李自成已经率领主力军队撤出关中,经河南一路朝湖广方向而来。

    虽然顺军现在还没有踏入湖广的地界,但看这架势是迟早的事情。

    左良玉不得不早作打算。

    从顺军行进的方向看,他们最可能先进入湖广勋阳府。

    如今勋阳府也在白旺部的手中,与襄阳、荆州、承天、德安四府连成一片。

    李自成胃口绝对不会仅限于此,若是他率部沿江而下,则武昌方面会面临极大的压力。

    左良玉麾下虽然号称有八十万大军,但实际上也就是二三十万人。

    这二三十万人中真正能打硬仗的也就是十余万。

    除了左良玉亲自掌握的中军四营外,再就是金声桓、马进忠等人统率的秦兵。

    内心深处,左良玉是极为不想和李自成爆发冲突的。

    李自成虽然对着清军屡战屡败,实力却仍在左良玉部之上。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左良玉深知这点。

    要守住武昌则必须守住汉阳,左良玉必须提前调集重兵驻守汉阳。

    可这样做真的值得吗

    对左良玉来说他之所以能够封侯,就是因为手中有几十万大军。

    若是这几十万大军打没了,朝廷便可以随便把他一脚踢开,再换一个人出任总兵。

    而如果左良玉率军撤离,可供选择的方向就很多了。即可向东进入黄州府,也可以南下江西瑞州。

    当然还有一种选择,就是沿着长江顺流而下直逼南京。

    南京可是金粉膏腴之地,若是能够率大军到南京附近就食一定会很畅快。

    唯一的问题是,南京是如今的帝都,当今天子圣驾就在这里。

    若是左良玉真打算率军前往南京,必须要想出一个合适的理由。

    清君侧似乎是个不错的理由,不过要清谁呢

    这种事情自然是不能与外人商议的,左良玉除了跟儿子左梦庚提及过,就连何腾蛟都没有说过。

    不到万不得已,左良玉也不想放弃湖广这份基业。毕竟湖广是天下粮仓,掌控了这里大军便可以养的人肥马膘,保持极强的实力。

    

第一百七十三章 灭阉党,清君侧(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

    “庚儿,这件事你怎么看”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事关左家前景,左良玉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询问左梦庚的意见。

    左梦庚闻言冲左良玉躬身行了一礼道:“儿子以为如今保存实力才是上策。不如主动放弃武昌,顺江南下到南京附近就食。那李闯千里迢迢赶到湖广,正是休整的时候。断然不可能继续沿江而下。父亲只要率军到了南直隶便安全了。”

    左良玉并没有多说什么。

    左梦庚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这让左良玉有一种复杂的感觉。

    他既为儿子的聪慧感到欣慰,又有些担心。以儿子的性格真的能够担的起这副担子吗

    毕竟“清君侧”和造反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开弓没有回头箭,他们父子便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了。

    若是成功了,他父子二人便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若是失败了,那就是万劫不复。

    “庚儿,为父且问你。方才你说的都是自己想的吗”

    思忖一番后左良玉觉得左梦庚有可能是受到高人的指点。

    左梦庚连忙拱手道:“父亲大人,这些都是儿子的肺腑之言啊李闯南下,直扑湖广而来。他麾下十几万大军,若是和白旺那厮汇合,兵力能够达到二十余万,怎么看湖广都是一片死地啊”

    左良玉点了点头感慨道:“好啊,吾儿终于长进了。”

    左梦庚刚才的那番话很有见解,也让左良玉最终下定了决心。

    继续留在武昌迟早要跟李自成爆发冲突,折损兵将在所难免。倒不如一咬牙一跺脚率军撤离。

    稍顿了顿,他继续说道:“那你说说看,为父该以什么名义清君侧,谁又是陛下身边的佞臣呢”

    清君侧自然得有一个对象。这个人可以只是一只替罪羊,但必须要有。

    左梦庚似乎早有准备,脱口而出道:“父亲大人,儿子以为可以用诛杀韩赞周、刘传宗等阉竖,整顿朝纲为理由,行那清君侧之事。”

    “韩赞周、刘传宗”

    左良玉反复念着这两个名字,过了一阵猛然笑道:“好,好啊吾儿的这个主意着实不错那韩赞周是御马监掌印太监,又是内厂厂公,和当年的大权阉汪直也差不多了。而这刘传宗以司礼监禀笔太监的身份提督东厂,更是堪比冯保、魏忠贤。刘传宗、韩赞周二人联手不知道杀害了多少东林忠臣。为父以诛杀二逆的名义率军清君侧名正言顺”

    左良玉一直以来和东林党的关系都很紧密,眼看着东林党在朝堂失势他的心里十分不好受。

    现在有机会以清君侧的借口进行报复,左良玉自然十分暗爽。

    当然左良玉十分清楚,内厂和东厂都是当今天子一手复建的。

    韩赞周和刘传宗之所以可以毫无顾忌的拿人,还是因为当今天子的首肯。

    但左良玉肯定不能直接骂当今天子昏庸,毕竟他还不打算撕破脸,只是想要控制天子充作他的傀儡,行那曹孟德之事。既如此,他就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理由,争取到更多人的支持。

    诛杀阉逆,显然是个好借口。

    不管是东林党、楚党、浙党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那就是阉人。

    阉人是天子用以平衡外朝的利器,更是监视臣子的鹰犬。

    所有文官都不会觉得头顶悬着一把利剑是一件让人舒服的事。

    若是有人能够帮他们将这柄利剑取走,那他们一定会很支持。

    权力的争夺是残酷的。

    不管是阉党掌权还是东林党掌权都会对另一方进行残酷的打压。

    当年魏忠贤权倾朝野时,东林党人人自危。

    魏忠贤命阉党成员左都御史王绍徽编纂一套东林党人的名录。

    王绍徽也是灵机一动,参照水浒传的模式将东林党中较为出名的一百零八人编入东林点将录。

    与其说这是魏忠贤对东林党的一次清算,倒不如说是一次彻头彻尾的侮辱。

    因为他可以肆无忌惮的在点将录中对东林党人进行嘲讽。

    譬如“托塔天王南京户部尚书李三才”,“天魁星及时雨大学士叶向高”,“天罡星玉麒麟吏部尚书赵南星”。

    把朝廷大员比作草莽绿林,可以算是最大程度的侮辱了。

    而被编入东林点将录的东林党人只能忍气吞声,装作不知道。

    后来崇祯登基,魏忠贤倒台。

    崇祯一手主导了阉党逆案。被卷入逆案的官员罢官的罢官,革职的革职,杀头的杀头,人人自危。

    虽然明面上看这是天子乾纲独断整顿朝纲,但暗中却是东林党在推动。

    东林党人蛰伏了三年,忍气吞声了三年,终于有机会进行报复。

    魏忠贤一死,树倒猢狲散,再没有人能够庇护那些阉党官员。

    有仇的报仇,有冤的报冤。

    东林党与阉党一直以来都是死对头,相互攻讦不死不休。

    如今东林党式微,若是左良玉能够站出来竖起反击阉党的大旗,肯定可以得到朝中东林党官员的支持。

    军队上左良玉完全不需要担心,他掌控着大明一半的兵力,对付黄得功等几万人马还是手到擒来的。

    他要做的就是堵住天下人悠悠之口。而有了东林党的支持,这件事便容易多了。毕竟东林党掌握着笔杆子,白的能够描黑,黑的也可漂白。

    唯一的问题是他需要拉上一个文官大员和他一起从武昌起兵清君侧。

    这个人选是个难题。

    左良玉想到了三个人,一个是湖广巡抚何腾蛟,一个是提督操江侯恂,还有一个就是四省总督袁继咸。

    从官职来看袁继咸官位最高,其次是何腾蛟和侯恂。但从个人倾向性而言,左良玉更想选择何腾蛟和侯恂来合作。

    这两人和他的关系远比袁继咸要好。

    不过若是顺江而下,倒可以顺带把驻节在九江的袁继咸“捎上”。

    思定之后左良玉便准备先去劝何腾蛟和侯恂,二人只要同意他立刻就能起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