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振南明-第2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头来多尔衮发现还是最先跟着老汗打江山的老奴才最好用。

    “起来吧。”

    多尔衮长叹一声,上前一步将范文程虚扶了起来。

    “奴才多谢王爷。”

    范文程心中也算长松了一口气。

    方才的气氛十分冷峻,他真的不知道多尔衮下一刻会做出什么决断。

    已经被幽禁过一次的他对于高墙有着深深的恐惧,实在不想再次被关进去。

    “那依先生之见,朝鲜方面当如何安抚”

    多尔衮到底还是退让了。

    范文程连忙道:“奴才有一计,王爷这样”

    多尔衮完整的听完范文程的分析,频频点头。

    “这倒真是个好法子。不过本王应该派谁去呢”

    前往朝鲜的人选很有讲究,必须能够顶得住压力,气场一定要足。而且此人的地位不能太低,不然不足以代表清廷。

    思来想去多尔衮也想不到一个合适的人选。

    “王爷若是不弃,奴才请自荐。”

    犹豫了片刻,范文程咬牙说道。

    “哦”

    多尔衮感到有些惊讶。

    “范先生要去朝鲜”

    “奴才深受大清皇恩,也是时候出些力了。”

    “你让本王想想。”

    一时间多尔衮有些难以决断。

    范文程毕竟上了年纪,朝鲜又路途遥远,此行不知道要耗去多少时间。

    万一范文程在路上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办

    万一他病死在路上怎么办

    眼下多尔衮可是只有范文程这么一个趁手的奴才,若是范文程死了多尔衮可是连一个可用之人都没了。

    范文程也不着急,只静静的等着。

    他相信多尔衮迟早会给他一个答复。

    不知过了有多久,多尔衮的拳头攥了又松,松了又攥。

    终于他还是开口道:“范先生还是留在京师吧,去朝鲜的人选本王自有定夺。”

    “奴才遵命”

    虽然心中有些失望,不过范文程也没有什么好多说的。

    毕竟这是主子的决定。身为奴才尊重主子的决定是必须的。

    “你且先下去吧。”

    多尔衮有些疲惫的摆了摆手。

    “奴才遵命。”

    范文程便要告退,临走到门口的时候却被多尔衮叫住了。

    “等等”

    “王爷还有何吩咐”

    范文程扭身过来恭敬的问道。

    “吴三桂此人先生怎么看”

    平西王吴三桂

    范文程微微吃了一惊。

    摄政王怎么会突然问起此人

    吴三桂的事迹天下皆知。当年若不是他献出山海关,大清还不一定能够顺利入关接管北方诸地。

    可以说吴三桂是立有大功的。

    可这几年吴三桂打的败仗也不少。

    尤其是几次关键性的大战吴三桂皆是告败。但许是顾念着他当初献出山海关的功劳摄政王并没有对他太过责罚。

    

第五百一十四章 押解桂王进京

    齐城派去汉中的人终于回来了。

    虽然经过千辛万苦,可这名心腹还是抵达了汉中并带回了消息。

    据他带回的消息,尚可喜初步同意跟齐家合作,不过齐家必须先表示出一些诚意。

    齐城当然明白这个诚意是什么意思,无非是先运送一批粮食到汉中。尚可喜现在已经是穷怕了饿怕了,哪怕是几千石粮食都能让他高兴好一阵子。

    在齐城看来这当然没有什么问题。

    既然和鞑子接触作内应是文安之文巡抚的主意,他只要遵命照做就行,没什么可担心的。

    反正天塌下来有个子高的顶着,砸不到他。

    倒是他的儿子齐烨忧心忡忡。

    “父亲,此事真的不会有问题吗那个文巡抚会不会把父亲当枪使啊”

    齐城听得直皱眉。

    自家儿子也太畏畏缩缩了。

    所谓破家的县令,灭门的令尹。

    身为一省巡抚文安之要想灭掉齐家不过是动动手指的事情,何须用如此下作的手段。

    这明显是过虑了。

    “这些事情你不用多想,为父自有定夺。”

    齐城一甩衣袖吩咐道:“这几日你去集中采买粮食,把能够买到的粮食全买下来。为父要和鞑子做一笔大买卖了。”

    既然要合作自然要展现实力。

    唯有展现出充足的实力鞑子才会信任你。

    齐城可不想扣扣索索的引得尚可喜怀疑。

    此人可是极为狡猾的一只老狐狸,若是让他看出破绽可是对整个计划不利的。

    “是,儿子谨遵父命。”

    齐烨双手抱拳道。

    “下去吧。”

    齐城摆了摆手,有些疲惫的说道。

    镇南关。

    当朱由榔重新看到这三个字时,心中可谓是百味杂陈。

    当初他从这里率部逃入安南时可是满心欢喜,怎么也不会想到安南人会出卖他把他绑了押送回来。

    只能说他太过轻信于人了。

    从升龙城到镇南关的漫长路途无疑是对朱由榔的煎熬。

    虽然他并没有被捆绑双手押入囚车,可心情却是与置身囚牢无异。

    随着距离镇南关越来越近,他的心情也越来越沮丧。

    他当然清楚谋反是任何一名君王所无法容忍的,也知道被押送回大明后等待他的是什么。

    那种离死亡越来越近的感觉真是让人绝望。

    可当他真的抵达镇南关时却并没有昏倒。

    无论如何他还是大明的亲藩大王,需要保持作为一名藩王的尊严。

    他是神宗的子孙,是天潢贵胄,绝不能给神宗丢脸。

    安南人在镇南关与明军做了交接,亲手把桂王朱由榔、原广西巡抚瞿式耜等人送到明军手中。

    随后他们十分识趣的退回到安南境内,不敢在大明领土内多逗留一刻。

    饶是看到大明王师的时间一共不超过半个时辰,他们还是被深深的震撼到了。

    明军的甲胄鲜亮,阵容齐整,士气高涨。

    与之相比,安南人的军队就似是一群乌合之众。

    两方若真是打起来不用想也知道孰胜孰负。

    还好国主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不然万一真的开战,受苦的还是他们这些士兵。

    虽说如今的大明已经不是昔日的大明,可如今的安南也不是当初的安南了。

    郑主、阮氏争权,安南也一分为二,若是合二为一尚且有与大明一战之力。但不论是郑主、阮氏任何一方都没有能力单独与大明开战。

    而且不论是谁主动挑起对大明的战争,对另一方而言都是有益的。

    大明完全可以讨伐挑衅者,再扶持驯顺的一方统治安南。

    郑主正是想明白了这点,才会乖乖的把桂王一行人送还大明朝廷。

    堵应胤如今就在镇南关。

    他下令将所有叛军士兵全部捆绑,用绳子穿着驱赶。

    至于瞿式耜也被捆绑了双手。

    惟独桂王朱由榔没有被粗鲁的对待。

    毕竟能够对桂王做出裁夺的只有当今圣上。

    在圣天子旨意下达前,桂王还是桂王。

    饶是堵应胤对其有千般不屑,也不能失了礼数。

    由于桂王叛逃安南,广西的光复出乎意料的顺利。

    桂王留下的老弱残兵根本不是平剿大军的对手,用了不到半个月全广西便光复了。

    如今整个广西都在朝廷的控制之中,堵应胤完全不用担心会有桂王余党来劫囚。

    他不打算在路上耽搁太长的时间,而是准备直接把桂王一行人押送至南京。

    虽然皇帝陛下不说,但这肯定是他心中的一个结。

    身为臣子当然应该为君分忧,尽早把桂王这个隐患解决,大明君臣也好上下一心把精力放在北伐上。

    与桂王本人堵应胤并没有什么好说的。

    在他看来桂王既缺乏成为一国之君的气度又缺乏相应的能力。

    与当今圣上相比桂王真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若是天下落到桂王手里,那绝非幸事。

    真要是那样大明别说中兴,怕是连偏安都做不到了。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偏偏桂王看不清自己。

    他自认为有尧舜之资,殊不知不过是个平庸之辈罢了。

    这种人也就是被有野心的臣子蛊惑一时失了心智才会举兵谋反。

    哪怕是稍稍理智一些都不会做出如此狂悖之事。

    但既然事情已经做下了,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北伐在即,任何损害大明利益的人都是不能被容忍的。

    “启程”

    堵应胤高举右手沉声吩咐道。

    浩大的军队便缓缓启动,往南京的方向而去。

    南京,紫禁城。

    朱慈烺收到一份密奏,郑芝龙已经逃到了马尼拉。

    如今的马尼拉是西班牙人的地盘。

    作为海上强国,西班牙靠着无敌舰队横行海上,夺取了无数殖民地。

    其中便有马尼拉。

    西班牙人甚至在马尼拉设总督,负责一应大小事宜。

    想不到郑芝龙竟然逃去了这里。

    现在看来郑芝龙有在马尼拉长时间逗留的意思,难道说郑芝龙已经和西班牙人达成了共识

    不管怎样这都是朱慈烺不能容忍的。

    不过眼下他的注意力还是放在北伐上,等到北伐结束光复神京,他一定要派水师前往马尼拉将郑芝龙擒拿归来。

    

第五百一十五章 重设东江镇

    汉中。

    尚可喜最近的心情很不错。

    四川大粮商齐城主动与他接触,表示愿意卖粮食给汉中的清军。

    条件嘛便是市价的五倍。

    这个条件尚可喜当然不会犹豫,说实在的便是高于十倍的市价他都不会皱一下眉头。

    不过他并没有立即答应齐城,而是先暗中对齐城以及齐家调查了一番。

    调查的结果让人很满意。

    齐城并没有与明军方面进行接触,他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商人。

    随后尚可喜便决定展开和齐城的合作。

    眼下汉中方面缺粮已经到了万分紧急的地步。若是没有粮食补充,用不了三个月全城都会断粮。

    断粮是极为可怖的,这意味着全城将陷入混乱,秩序将不复存在。

    甚至军队都有可能哗变。

    这是尚可喜绝对接受不了的。

    既然多尔衮和阿济格给不了他太多的支持,他只能自己想办法。

    所幸天无绝人之路,在尚可喜近乎绝望的关头上天送来了一个齐城。

    以齐家的实力,想要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根本不是什么难事。至少短期内汉中的粮荒问题能够解决了。

    只要挨过了这个冬天,总能想到其他出路。

    听说摄政王搞到了一种叫做土豆的农作物,十分耐寒高产。

    等到一开春就把它播种下去,看看究竟如何。

    尚可喜相信摄政王一定不会吝啬。

    毕竟汉中的地理位置实在太重要了,仅仅卡在明军北伐咽喉的位置。

    清军若想保关中安宁,则汉中不容有失。

    与吴三桂相比,尚可喜的功劳并不算高,但现在尚可喜混的却不比吴三桂差。

    这当然和他驻军汉中有关。

    便是盛气凌人桀骜不驯如阿济格也不敢对尚可喜太过颐指气使。

    毕竟尚可喜控制着汉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