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振南明-第2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我前去城门迎接”

    李定国说罢风风火火的出了屋子。

    艾能奇和孙可望不一样,本人没有太大的野心。

    以李定国的威望是完全可以压制住他的。

    所以当初李定国向艾能奇发出邀请,要他离开大巴山来到建昌时没有任何的犹豫。

    李定国率领一众亲兵来到城门时艾能奇已经率领大军赶来。

    两位义兄弟相见心中生出无限感怀。

    艾能奇翻身下马,李定国亦趋步上前,在万众瞩目下二人紧紧的抱在了一起。

    

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疫

    李定国和艾能奇重聚对大西军来说绝对是天大的好事情。

    如今的大西早已不是当年的大西。无论是兵力还是实力都完全无法和明廷、满清任何一方相比。

    小国间于齐楚。

    要想存活下来就必须隐忍,徐徐发展。

    如今李定国加上艾能奇的兵马一共有八万。这八万人听上去少可却都是精兵,所以还是有一定能力自保的。

    但是大西军的控制范围一定不能只局限在建昌附近了。必须要有所延伸、扩展。

    李定国和艾能奇就这一点已经达成了共识,聚在一起对着舆图分析。

    “能奇啊,我觉得现在最大的机会是去攻打云南。未必要对昆明动手,但掠夺几处州县的资源是必须的。”

    原本李定国也是不想打云南的主意的。因为云南有另一位名将秦良玉驻守。但在不久前秦良玉突然病逝,云南一时群龙无首。

    虽说还有一个黔国公沐天波在,但毕竟军事才能有限,是扛不起秦良玉交过的这面大旗的。

    而相比较之下,四川的明军就要强大许多了。

    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乃是当初的闯军,接受朝廷招降之后摇身一变成了明军。

    这些军队的战斗力相当强大凶悍,便是李定国都得忌惮三分。

    还有那个文安之,也不知是有什么魅力,竟然能让一众将领俯首听命没有任何犹疑。

    李定国与之交手一次后深知以大西军现在的实力正面交锋四川明军胜算不大,这才会退而求其次想要谋取云南。

    艾能奇沉吟了片刻道:“云南虽好,可毕竟距离中原太远。我怕儿郎们入滇后心中的那口气便泄了啊。”

    李定国摇了摇头道:“云南离中原远,四川就近了吗当然,义父当初入川时我也是持反对意见的,可这并不意味着现在我反对入滇。此一时彼一时啊。现在我们要首先考虑的是存活下来而不是争霸天下。”

    李定国这番话算是掏心窝子的了。

    当初的大西军,光是主力军队就有二十多万,完全可以算是一方诸侯。张献忠也称帝立国。

    可现在,满打满算大西军也只有八万人,仅仅靠八万人能做什么

    偏居一隅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如果现在明廷战胜了东虏,亦或是东虏战胜了明廷。只要其中任意一种发生,大西军都会随之覆灭。

    “义兄说的对,是能奇贪心了。”

    艾能奇稍顿了顿继而接道:“义兄去过云南,这云南与四川有何不同”

    李定国笑道:“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无非是山更高一些,天气更冷一些。儿郎们会适应的。”

    艾能奇颔首点头:“这便好。”

    “当然,建昌是不能放弃的,不然万一我们此行不顺利连个落脚之地都没有了。为兄就是想和你商量谁来坐镇建昌。”

    李定国微微笑道。

    “这个我听义兄的好了。”

    艾能奇还是一贯的忠厚老实,和声说道。

    “唔,这样的话为兄就定了。你来坐镇建昌,为兄率部入滇。”

    处理完贾章后,孙瑞成功取得了桂王的信任,成为了桂王府的药材供药商。

    别看只是这一个小小的改变,却让他能够近距离的接触桂王府中的一些关键人物比如说黄锦。

    黄公公可算是桂王的心腹,和黄公公说上话就相当于和桂王说上了话。

    当然孙瑞不会想要直接毒杀桂王。

    毕竟经过那么一出后桂王肯定会更加小心谨慎,稍有不慎就会露出马脚。

    孙瑞觉得继续潜伏的价值明显高于奋力一搏。

    这一搏若是失败不但他自己将身死命陨,连带着整条线都会断掉。而且也会打草惊蛇让桂王意识到身边有朝廷派来的人在监视他。

    是以孙瑞决定一步步来,争取为朝廷探听到更多有用的讯息。

    却说这日他像往常一样将药材送到桂王府。

    交接之后他前去找黄锦。黄公公最近心情很不错,培植了孙瑞之后这厮很有孝心,将五百两银子送到了黄锦手上。

    五百两对黄锦来说虽然不多,但这种被人巴结奉承的感觉实在是太爽了。

    和所有的太监一样黄锦喜欢钱,甚至是爱财如命。

    太监不能人道,故而对钱的欲望也比一般人要强。他总是绞尽脑汁思考赚钱的方法,这种主动送上门来的机会当然不会错过。

    见孙瑞又来了,黄锦眉眼带笑道:“孙掌柜,这次王府可是从你这儿采买了一千多两的药材啊。你应该赚了不少吧”

    孙瑞连忙道:“这还不是因为黄公公的提携吗黄公公大恩,鄙人没齿难忘。”

    黄锦满意的点了点头,摸了摸光秃秃的下巴笑声道:“好,很好。咱家就喜欢孙掌柜这种明事理知进退的人。你放心好了,只要咱家在这桂王府一天,你这采买的生意便黄不了。”

    孙瑞一副大喜过望的样子:“多谢黄公公。”

    黄锦咳嗽一声道:“实话告诉你吧,最近王府采买那么多药材也是事出有因。军中出现了瘟疫,总是不停的死人,桂王殿下仁厚,决定自己出钱替军队士兵采买药材,预防治疗瘟疫。”

    听到这里孙瑞不禁眼前一亮。

    瘟疫

    梧州竟然爆发了瘟疫。

    这个消息他此前从未听说,看来桂王封锁的确实很好。

    这就难怪了。

    桂王招募军队是为了造反,自然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招募的士兵全部病死。所以他才会再掏腰包去买那么多的药材。

    至于说什么桂王仁厚的屁话孙瑞是一个字都不信。

    “若是瘟疫的话怕是有些难办了。这瘟疫来势凶猛,寻常的药材难以根治。”

    孙瑞刚一说完黄锦便叹声道:“这个道理咱家如何不明白只是事已至此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孙瑞心道这确实是个极为有用的讯息,待他回到药铺就将其写下来送往南京。

    若是朝廷知道梧州爆发大疫,一定会趁机发兵一举生擒桂王。

    想到这里孙瑞便冲黄锦道:“事关重大,鄙人这就回去配置防疫的药材。”

    

第四百二十五章 天子的防疫论

    朱慈烺近来可谓是忧心忡忡。

    南京城最近接连爆出病死百姓的情况,且一死就是一家。

    一开始应天府尹还不以为意,但死的人越来越多,发现实在压不住了才着了急,写了奏疏奏报天子。

    朱慈烺读过奏疏之后心情却是低沉到了极点。

    根据奏报的描述,南京城很可能爆发了瘟疫。

    瘟疫在明代简直是让人闻风色变的存在。

    崇祯十六年的时候北京城爆发了一场大疫,几乎半城的人都病死了。

    就连紫禁城中的宫娥、太监都病死了不少,弄得人心惶惶。

    朱慈烺来自后世,自然知道瘟疫的可怕。

    即便在医疗条件极高的后世,遭遇瘟疫人们也会显得有些慌乱。

    但这并不是说瘟疫是无法控制的。

    要控制瘟疫的蔓延最重要的是隔离。

    把病人和潜在病患隔离,防止瘟疫人数呈几何倍数蔓延。

    朱慈烺根据自己的印象将防治瘟疫的要点写了下来,要应天府尹立即照办。

    现在疫病还没有处于爆发期,只要全力防治还是能够控制的住的。

    应天府尹谭兆伦背负双手在书房内来回踱步。

    奏疏已经递上去了,只是不知道圣上有没有看到

    事关重大,谭兆伦丝毫不敢大意。要知道南京可是许久未爆发过瘟疫了。

    谭兆伦还指望着刷两年声望,然后升迁做个六部侍郎。可要是被扣上一个治理瘟疫不利的罪名那可就全完了。

    今上可不是烈皇帝,眼里揉不得沙子。

    谁要是出工不出力,或者没有作为那就距离被罢免不远了。

    “大人,奏疏批下来了”

    谭兆伦正自怅然间突然听到心腹高呼,心中咯噔一声。

    啊这么快

    虽说南京城中官员递上的奏疏批复要比外地快很多,但也没有快到这个地步啊。

    要知道奏疏先要送到通政司分拣,然后交由内阁阅览。内阁给出票拟意见送去司礼监批红。特别重要的奏疏皇帝会亲自阅览,朱批意见。

    这么一套流程走下来怎么也得两三天。而距离谭兆伦上奏疏刚刚过去了一天多啊。

    谭兆伦不敢怠慢,快步走过去问道:“奏疏在哪里”

    心腹双手将奏疏呈上,谭兆伦一把夺过来展开来看。

    他匆匆扫过,见奏疏的批复中并没有对他的评价,心中不免有些惴惴不安。

    他再仔细去看,只见陛下对他提出了几项十分具体的要求。

    其一立刻派人去将发生疫病的区域做出标记,并对染上疫病的人作出隔离,任何人不得靠近。

    其二凡是近期和那些染有疫病的人有过近距离接触的一概隔离,视同病患。

    其三凡是病死之人,尸体一概焚烧之后深埋,不得有误。

    其四南京城中所有百姓外出必须佩带面巾以防止飞沫传染。

    其五应天府必须严格重视此事,每日都要将情况写成奏疏报至宫中。

    看过这五条要求谭兆伦只觉得头大如斗。

    他怎么就这么倒霉,在任期内摊上一场大疫了呢。

    圣上提出的这五点要求看起来简单可要真的做到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难啊

    可是圣上既然提出了要求你就得照做,总不能直接对皇帝说我做不到吧。

    谭兆伦咬了咬牙,吩咐道:“去把廖师爷请来。”

    之后谭兆伦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端起茶杯狠狠灌了一口。

    不多时的工夫师爷廖言便匆匆赶来。

    他先是冲谭兆伦拱手行礼,随即问道:“东翁是在为何事烦心”

    谭兆伦苦笑一声,点了点那份奏疏道:“你且先看看吧。”

    一般来说天子批复的奏疏官员是不能轻易示人的。可廖言是谭兆伦的心腹幕僚,谭兆伦对他十分放心,就连向天子呈递的原稿都是廖言起草的,让他看看批复情况没有任何的问题。

    廖言接过奏疏展开来看,过了良久方是点了点头。

    “东翁,陛下看来是要重用东翁了啊。”

    谭兆伦愕然,随之苦笑道:“宾之,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拿本官寻开心。这疫病就是块烫手的火炭,人人都躲着生怕灼伤了自己,本官倒是想躲,可是躲不开啊。”

    这句话倒是实在。

    谭兆伦身为应天府尹,在应天府辖境内发生重大疫病,他不去治理谁去治理

    与其说天子在重用他,倒不如说把千钧重担压在了他的肩膀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