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振南明-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奴才遵命”

    叶臣应了一声,快步离去安排骑手前去乐陵、海丰了。

    现在看来分兵从一开始就是个错误。只是这是多尔衮的布置,大家都深信不疑。

    不过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现在多铎必须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办了。

    孔有德正打的兴起,却接到了多铎的调令,稀里糊涂的退兵往德州进发。

    耿仲明的情况也差不多,在接到调令后第一时间退兵往德州赶。

    二人虽然都是汉人藩王,但十分清楚他们不过就是两个高级奴才,主子有令他们怎敢不从

    二人率部与多铎汇合后,多铎又整编了逃散的蒙八旗,这才算是恢复了元气,心里有了底。

    饶是如此他也没有立即下令猛攻德州。

    在没有摸清明军的虚实前多铎不会再贸然进攻,天知道会不会又突然从哪里杀出一支骑兵。

    这也给了明军喘息之机。

    他们抓紧时间加固城门,填补城墙缺口,将大量石块顺着马道搬到城头。

    他们判断这是一场拉锯战,短时间内很难分出胜负。

    可过了没多久,让明军士兵感到惊讶无比的事情发生了。

    鞑子竟然退兵了

    这次是真真切切的退兵,而不是什么计谋。

    清军拔营往北退去。

    没有人说的清鞑子是怎么想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场仗他们打赢了,山东守住了

    明军士兵们无不喜极而泣,有的相互抱在一起嚎啕大哭起来。

    原来鞑子也不过如此,只要他们上下一心,鞑子也没有什么可乘之机。

    当然这其中也有圣上御驾亲征鼓舞士气的原因。

    若不是圣天子亲临山东,明军也难如此精诚团结。

    朱慈烺自然是感到欣慰的。

    在奏报中看到对战争的描述和亲身经历完全是两种感觉。

    能够亲眼见证明军的大胜,使朱慈烺觉得十分幸福。

    大明还是有希望的啊

    多铎突然决定退兵撤回北直隶当然不是一时头脑发热,而是他得到消息阿济格并没有攻打湖广。

    没有阿济格在湖广牵制明军的精力,仅凭多铎这十万人是难以啃下山东的。

    清军攻打山东其实就是三板斧。三板斧过后没有占据优势便很难了。明军可以调动湖广、南直隶的军队增援山东,源源不断生力军的涌入可以彻底改变战场的局势。

    当然多铎退兵还有一层考量那就是粮草不多了。勒克德浑所部粮草悉数被烧就不用说了,多铎麾下军队对粮草的消耗也是极大的。

    再这么耗下去恐怕士兵们就得饿肚子了。

    虽说退兵很可能引发多尔衮盛怒,但多铎不在乎。

    他和多尔衮的考量不一样。

    多尔衮志在天下,多铎却是觉得哪怕回辽东老家也没啥不好。

    即便最终被迫退出山海关,还京沈阳这日子不也是照样过吗

    如此看来拿不拿下山东便不那么重要了。

    何况情况也没有坏到那个地步。

    大清还是拥有陕西、山西、河南、北直隶等关内诸省。

    虽说粮食是个问题,但紧吧紧吧也是能凑合过的嘛。实在不行还可以到草原打劫蒙古各部,以及去敲朝鲜一笔竹杠。

    总之车到山前必有路,多铎就不相信拿不下山东这日子就没发过了。

    “阿嚏”

    吴二胡子狠狠打了个喷嚏。

    这鬼天气真是叫人捉摸不透,前一刻还晴空万里,后一刻就电闪雷鸣。

    绕过舟山群岛后吴二胡子所乘坐的海船遭到了不小的风暴,疾风骤雨下海船差点都倾覆。相较之下染了风寒也就不算啥了。

    吴二胡子走到甲板上朝远处望了望,除了汪洋还是汪洋,连陆地的影子都看不到。

    照这样下去至少还得有个七八日才能到福建。

    作为一个海盗,吴二胡子对郑芝龙自然是很敬畏的。

    这个海盗头子的经历可谓传奇,每每在别人以为他要丢掉性命时总能神奇的化险为夷。

    之后郑芝龙更是神奇的洗白,接受朝廷招安成为一名大明将领,一路官运亨通做到了南安侯、福建总兵的高位。

    这简直是所有海盗的梦想啊。

    当然,真要是和这样一个海寇打交道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好在接触郑芝龙并招降他的事情不用吴二胡子来做,他只需要负责把船开到福建即可。

    在甲板上站的时间久了,海风吹得他有些头疼。

    百无聊赖之下吴二胡子遂选择回舱睡觉。

    在海上睡觉是消磨时间的最好方法。

    七日后海船停靠在了泉州府。

    福建是郑芝龙的地盘,而泉州府则是郑芝龙的老巢。

    整个泉州外海被郑家水师封锁的密不透风,任何敌船靠近都会被集中猛攻。

    吴二胡子自然是缴纳了大量银子才获准停靠在岸。

    好在这笔钱不由他来出,不然他还真要肉疼死。

    王先生上岸之后第一站自然是前往洪家老宅。

    洪承畴的父亲虽然已经离世,但母亲还健在。他此行的目的之一便是帮洪承畴把老母接回北京。

    洪家老宅并不好找,王先生按照地址找了好几遍都没能找到,最后还是询问当地的百姓才找到具体的位置。

    显然这老宅已经有些年头了,湿润的海风吹得木门都有些朽烂。

    王先生上前敲了敲门,过了良久才有一个老妪来开门。

    这老妪显然不是洪母,因为看年岁也就是五六十岁,而洪母已经年过七十了。

    王先生陪着笑脸道:“某想求见洪老夫人。”

    那老妪愣了一愣,用略带沙哑的嗓音说道:“你跟我来吧。”

    她把那王先生让进院子,一边在前面引路一边叹声道:“难得还有人记挂着老夫人,自打崇祯十五年这个家就败了。”

    王先生的面色有些难看,却也没多说什么,跟着老妪走到一处屋子前。

    “老夫人,有人来求见您。”

    过了片刻,屋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一个满面皱纹的老太太拄着拐杖走了出来。

    “是谁啊”

    王先生大喜。他连忙向前一步到:“洪老夫人,我是您儿子的长随。洪大人此番特地派我来接您到北京享福呐。”

    洪老夫人先是一愣,随即破口大骂道:“这个不孝的畜生啊我七十多岁了,他教我到旗下去当老妈子你叫他来,你叫他亲自来呐我要亲手打死这个不孝的畜生,替天下人除害”

    

第二百九十八章 三省藩地的诱惑(月票七百票加更!)

    多铎率军回京后多尔衮被气的差点昏死过去。

    一个阿济格,一个多铎,他的这两个好弟弟真是没一个叫他省心的啊

    阿济格为了到蒙古抢马放弃了攻打湖广的大好机会。

    多铎呢把一手好棋下成这个样子。

    爱新觉罗家的脸真是叫这两个人丢尽了

    当然,如果硬要找一个垫背的话那就是勒克德浑了。

    亏多尔衮还一直信赖他,命他统率一路大军伐明。

    结果呢,勒克德浑非但没有独当一面拿下临清,反而自己被明军擒杀,差点全军覆没。

    多尔衮的一口老血都要喷出来了。

    多铎也太优柔寡断了,仗打到这个份上便是咬着牙也得把山东拿下来。现在倒好,以败军之姿退回京畿,北直隶的官绅们会怎么看

    这帮狗奴才最会见风使舵,万一他们撺掇贱民造反,朝廷还得拨出兵去剿灭。

    大清的形势不容乐观啊。

    当然多铎也觉得很委屈。

    军队的士气处于低谷,粮草又不多了,继续打下去天知道会出现什么情况。

    那德州城墙即便不是铜墙铁壁也差不了多少,硬攻的损失太大了。

    红衣大炮的威力是大,但铅弹在轰打棱堡、战壕胸墙的时候已经消耗了不少,本来就没剩下多少了。

    难道非要到弹尽粮绝再撤军吗

    那时候可就是非常之被动了,明军若是派出骑兵一路骚扰袭击,后果将不堪设想。

    可多尔衮不听他的解释。

    在多尔衮看来,多铎是一军统帅就有义务作出最正确的决定。

    清军被他带成了这个样子,真是叫人痛心啊

    当然现在事情已经这个样子了,多尔衮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捏着鼻子认下来。

    待稍作休整之后再举伐明。

    洪承畴到陕西还要一段时间,等他到了关中督战,多尔衮准备再命多铎配合南下伐明。

    只不过这一次却要换个方向了。

    你不是说山东难打吗

    好,那本王便不叫你打山东,直接绕过山东去打凤阳

    若是清军可以拿下凤阳便可以直逼南京。

    当然,这么做的前提是先拿下归德府。

    如今归德府包括靠近归德府一线的开封府县都是在明军手中的。

    不打下此地是不足以进窥凤阳府的。

    从这一仗中多尔衮也能看出明军是在山东防线花了大心思的,既然你们费尽心思在山东布下重兵,那么我便反其道而行之,直接绕过你的防线。

    归德府肯定比山东诸府县好打的多,只要拿下归德府,凤阳便唾手可得。

    多尔衮已经下定决心,等到拿下南京一定要把明朝的小皇帝抓来凌迟处死以解心头之恨。

    泉州府晋江县。

    今日南安侯府来了一位神秘来客。

    南安侯爷郑芝龙亲自在书房接见了他,一聊便是一个多时辰。

    畅谈之后一向傲气凌人的郑芝龙不惜屈尊降贵亲自把这位神秘来客送到了二门。

    这在以往是决不可想象的事。

    便是布政使、都指挥使、按察使这样的高官郑芝龙都不会正眼瞧一下。

    南安侯府中的家丁不由得猜测这位神秘来客究竟是什么身份。

    有猜是朝廷钦使的,有猜是新任福建巡抚的,说法不一而足。

    而在此刻,南安候府书房内,郑芝龙面色冷俊如水,反复敲击着手指。

    “四弟,这件事你怎么看”

    郑芝龙朝郑鸿逵望去,眼神中满是问询的意味。

    郑鸿逵沉吟了片刻拱手道:“大哥,我看这件事不一般。这厮若真是洪承畴身边的亲随反而不可轻信。洪承畴如今虽然受到多尔衮的重用,但毕竟不能代表清廷。他做出的承诺听一耳朵就行了,做不得真。”

    看得出来郑芝龙是有些动心的,对此郑鸿逵有些忧心忡忡。

    郑家这一票人大都是海盗出身,将礼义廉耻看的没有那么重。可投降鞑虏怎么看都是一件没面子的事情啊。

    如果来劝降的是张献忠的人,恐怕郑鸿逵都会劝郑芝龙不要把话说死,留一条后路。

    “恩,你说的也有几分道理。”

    郑芝龙的眉毛拧作一团,深吸了一口气又呼了出来。

    洪承畴确实没法代表清廷,不过这算不算是清廷发出的一个试探呢

    如果郑芝龙真的感兴趣,双方便会进行进一步的接触乃至磋商

    这都说不准。

    能够混到今天的高位,郑芝龙的谋略心机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他不会轻易的相信别人,何况是关乎全族身家性命的事情。

    郑芝龙如今被明廷封为了南安侯,又是福建总兵官,朝廷的势力根本就进不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