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振南明-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郝摇旗从鼻子里喷出一股白气,狞笑道:“要不这样吧,咱老子欠他一个人情,以后他用得着咱老子的时候便派人递个话,咱老子能办到的一定替他办了”

    陈阳被郝摇旗一通忽悠有些晕头转向,过了好一阵才恢复过来。

    “哎呀,郝将军真是义薄云天,不过我家东翁说了,他只是敬慕郝将军,并无所图。”

    开玩笑,赵知府生怕和郝摇旗扯上关系,这才会让陈阳暗中和郝摇旗谈判。

    要是他让郝摇旗欠他一个人情,将来总有还的时候,那时不就暴露他和郝摇旗早有交情了吗

    “大胆你是没听到咱老子说什么吗他要是看不起咱老子,不想让咱老子欠他人情,咱老子这个粮就不借了,咱老子亲自率兵打进城中把粮食抢了去”

    郝摇旗突然暴怒,似乎下一刻就要命人把陈阳叉出去。

    陈阳骇了一跳,连忙解释道:“不不不,郝将军误会了,我家东翁绝无看不起郝将军的意思啊。”

    “那好,若是他看的起咱老子,这粮食便算咱老子借的。”

    “算借的,算借的。”

    不知不觉间,陈阳已经完全被带入了郝摇旗的节奏。

    “哼,这还差不多。坐吧”

    郝摇旗摆了摆手道。

    “这郝将军,这营帐之中再无椅子了啊。”

    陈阳哭笑不得的说道。

    “来人呐,取个椅子来给他坐”

    郝摇旗大手一挥道。

    没多久便有一名亲兵端着把椅子送入账内,放在了陈阳身后。

    陈阳小心翼翼的坐下,显得十分局促。

    “好了,现在可以说了吧你们准备怎么借粮给老子在哪里交割”

    郝摇旗眯起眼睛冷冷质问道。

    陈阳咽了一口吐沫,心道怎么感觉他不是来谈判的,而是被郝摇旗审讯的呢

    “这个东翁已经对陈某有过交代,会派人扮作一只商队将粮食运出城”

    陈阳还没说完,便被郝摇旗打断道:“哈哈哈,这个长沙知府还算不笨,知道掩人耳目。罢了,咱老子便答应他。说罢,在哪儿交割”

    陈阳深吸了一口气道:“便在距离城外十里的马王庙可好”

    “马王庙就马王庙,不过咱老子要借十万石粮食一次性送来”

    

第二百三十三章 “万人敌”(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大年初五,朱慈烺亲临火器司。

    天子驾临,火器司上下忙做一团。

    作为天子登基后设立的第一个六部直属衙司,火器司一直奉行一个原则,那就是想天子所想,急天子所急。

    不同于六部,火器司即便在过年期间也是有人轮班的。这倒不是朱慈烺不体恤臣民,而是火器司实在太重要了,其生产的火器在抗击东虏的过程中能发挥重要作用。

    偏偏火器司的火器产量一直上不去,勉强够配备神策军。

    而这肯定是不行的,不说全军配备,但至少优质火器的配置率也得达到五成以上。

    即便加班加点的干,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也需要最少一年的时间。

    所以过年的期间轮班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过朱慈烺也对牺牲休息时间的工匠做出了补偿,给他们开出了三倍的工钱。

    付出多少回报多少,赏罚分明是朱慈烺一贯坚持的原则。

    当然,朱慈烺这次来火器司不光是视察慰问,而是将一个重要决定安排布置下去。

    火器司在接驾的同时第一时间派人去通知了工部尚书高弘图。

    作为火器司的直系堂官,这种时候他是一定该伴驾左右的。

    高弘图在得到禀报之后顾不得许多,马上命人备轿赶往火器司。

    还好火器司距离高弘图的府邸并不算远,他用了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便赶到了。

    匆匆忙忙来到衙署前,高弘图振了振袍服踱步而入。

    老实说他心里着实有些忐忑。

    大过年的天子突然驾临火器司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都说天威难测,这在今上的身上真是体现的淋漓尽致。

    一开始高弘图还尝试着去揣测,可后来也放弃了。做臣子的把圣上交办的差事老老实实办好比什么都强。

    高弘图进到衙署内面君行礼,朱慈烺也给这位老臣赐座。

    对高弘图他还是比较满意的。

    虽然这位老臣的能力不如路振飞、文安之出众,但至少还知道卖力做事。

    天赋不够勤奋来凑,只要能够把事情办好朱慈烺便会满意。

    “新年伊始就叫高卿来火器司伴驾,高卿不会埋怨朕吧”

    朱慈烺心情很不错,半开玩笑的说道。

    高弘图连忙拱手道:“老臣岂敢。陛下勤政如斯,我们这些做臣子的更该鞠躬尽瘁为君分忧。”

    这倒不是高弘图拍马屁,遍数大明朝的历代君王,有哪一个会在过年的时候卖力处理政事的

    “天下人的福祉都系于朕一身,一轮日月压在朕的双肩上,由不得朕不勤勉啊。”

    朱慈烺叹了一声接道:“朕这次来是为了和高卿商议一件要事。”

    “陛下请讲,臣一定竭尽全力去办。”

    高弘图心中一沉。天子来火器司和他商议而不是在工部,说明这件事一定和火器有关。

    “朕要高卿做出这个。”

    朱慈烺刚一说完,贴身内侍便把一张用炭笔画好的简图展开递给高弘图看。

    高弘图接过后仔细看了看,讶然道:“陛下要做的这可是万人敌”

    朱慈烺微微颔首:“高卿说的不错,朕要做的和高卿所说的万人敌很类似,不过在细节上有所改良。”

    明朝的火器十分发达,不仅仅体现在火铳、火炮上,还有各种土地雷、土手榴弹。

    明朝版的手榴弹有很多种,最著名的便是高弘图所说的万人敌。

    要制作一颗万人敌,首先得用干泥巴制作一个球壳,这个球壳必须是空心的。之后在壳面开出一个小孔,把火药灌入。最后把引子通连至孔内,至此一个万人敌就制作完成了。

    其用法和手榴弹也很类似,士兵点燃引子后迅速将其投掷向敌军造成杀伤。

    需要指出的是因为黑火药的特性,其本身无法催发出化学火药那么强大的爆炸性。

    所以万人敌更多是依靠燃烧杀伤敌军的。

    除了万人敌,明代还有一种手榴弹叫做“击贼神机石榴炮”。

    别看其名字有些古怪,威力却是巨大的。

    不同于万人敌干泥巴做出的外壳,击贼神机石榴炮的壳体是用生铁铸造的,因为其形状酷似石榴故而得名。

    仅就这一项的成本击贼神机石榴炮就比万人敌高出不少。

    和万人敌一样,击贼神机石榴炮的外壳上也开有一个小孔,同样是为了装填火药。使用时也是靠抛掷到敌军阵中造成杀伤。

    需要指出的是击贼神机石榴炮的爆炸性要比万人敌强,大概是因为其内部除了火药外还混有许多碎瓷片、瓦片,效果类似于虎蹲炮。

    不过别管是击贼神机石榴炮还是万人敌都无法满足朱慈烺的要求,朱慈烺要做的是让手榴弹能够制式化生产,就像定装火药那样。

    朱慈烺简要给高弘图介绍了一番手榴弹的用法,以及一些制作过程中的关键点,高弘图听的频频点头。

    这也是朱慈烺愿意重用高弘图的原因。做领导的可以不懂技术,但一定要虚心学习。

    而大明朝的官员尤其是京官一个个心比天高鼻孔朝天。

    高弘图这样肯踏实虚心学习的很少见。

    “老臣听陛下方才描述,似乎这新式万人敌并不难做,老臣这便命人去试制,做好后第一时间向陛下禀报。”

    朱慈烺微微颔首道:“除了这个朕还希望高卿大批量做一些炸炮。”

    所谓炸炮类似于后世的地雷,是一种用生铁铸造壳体的踏发式土地雷。

    其外观和万人敌没有太大区别,不过炸炮在使用时是几个串联在一起埋在地下的。

    使用时将几个炸炮的火线并接在钢轮发火的火槽内,再从中引出一根长线通往地面。

    长线扣在地表实物上,如果敌骑或者敌兵经过触发了长线,钢轮便会引动点火装置进而引发串联的炸炮爆炸,对敌军造成杀伤。

    朱慈烺之所以想让火器司批量制造炸炮就是为了对付八旗骑兵。

    在八旗骑兵必经之路上提前埋好这种土地雷,绝对能够发挥出巨大威力。

    相较于万人敌,炸炮需要改进的地方较少完全可以直接量产。故而朱慈烺准备给高弘图定下一个期限,必须限期完成任务。

    

第二百三十四章 三分四川(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

    朱慈烺坚信有压力才有动力,这一点不论是对老臣还是年轻人都是同样的。

    高弘图虽然上了岁数,但底下干活的却多是青壮年。

    适当的给年轻人压压担子,有助于他们能力的提升。

    当然,朱慈烺也不是只会一味的提出要求。

    这些人完成好任务是会受到相应奖赏的。

    朱慈烺交代完了这几件事便摆驾回宫,还有许多奏疏等着他批阅处理。

    当皇帝就是这点不好,根本没有太多休息时间,即便是过年也是一样。

    回到寝宫后,朱慈烺便开始批阅奏疏。

    当他看到福建总兵郑芝龙上的一份奏疏后神色为之一滞。

    荷兰人在福建沿海袭扰,郑芝龙领兵出海讨伐。

    明军或者说郑氏水师大破荷兰人,击沉荷兰人三艘海船。

    当然这份奏疏写到这里还不算完,郑芝龙一鼓作气拔除了荷兰人在澎湖附近的几个据点,使得荷兰人除了台湾之外再无一丝一毫落脚之地。

    整份报捷奏疏写的酣畅淋漓,朱慈烺都有些感到热血沸腾。

    但他冷静下来后却生出了一丝疑惑。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在原本历史中,料罗湾海战之后荷兰人便基本被驱赶远离了福建沿海。

    在这种情况下,郑家对于整个福建沿海包括澎湖的控制可谓十分稳固。

    荷兰人也十分识趣的退出了这一海域,安心的经营台湾。这个阶段的台湾相当于荷兰人的一个贸易中转站,重要性远高于澎湖和福建沿海地区。

    朱慈烺的穿越使历史大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北,对于福建沿海乃至澎湖的影响微乎其微。

    按照这个逻辑分析,本时空的荷兰人不应该主动骚扰福建沿海啊。

    郑芝龙这份奏疏有编造事实的嫌疑。

    当然,这个编造的比重有多大朱慈烺难以确定。

    也许郑芝龙确实和小股荷兰海盗有过交战,又或许这一切都是郑芝龙编造出来的。

    不管是哪一种这都是欺君之罪。

    明末武将夸大编造军功是十分普遍的现象,伴随整个崇祯朝。

    但普遍存在不代表合理。

    这股歪风邪气如果不好好打压整治一番,就会像一块脓疮时刻刺痛且随时可能疮破。

    可拿郑芝龙杀鸡儆猴显然不现实,以郑芝龙的个人操守,要是朱慈烺下旨责斥,怕是他立马就会举起反旗。

    虽然已经接受诏安多年,但郑芝龙骨子里还是一个海盗,这一点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

    如何处理这件事是一个足够让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