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振南明-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百姓们有理由相信,朝廷能够战胜东虏,还他们一个太平年景。

    南京城中过年的气氛还是很足的。这几天难得的不宵禁,秦淮河两岸挂满了各式彩灯,百姓们三三两两的结伴在街上逛着,时而停下来买上一两件小玩意。

    劳累了一年总归可以停下来休息一下了。给婆娘扯半匹布做两件新衣裳,给自家小子买些糖吃,怎么着也得把这个年味过出来。

    而对紫禁城中的朱慈烺来说,这也是一个难得的放松机会。

    从来到南京即位之后他一时一刻都未放松,满脑子装的都是如何布局,如何与满清抗衡。

    整个人就像绷紧的发条似的不停的转着。这样一直下去人是会崩溃的,必要的放松必不可少。

    这日朱慈烺换了便装微服出宫,决定赏一赏金陵城的夜景。

    当然安防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锦衣卫们都换了便装,随侍拱卫在天子两侧。

    与天子同行夜游的还有兵部尚书路振飞和礼部侍郎文安之。

    二人现在是朱慈烺的左膀右臂,时常被天子问策。

    今日他们伴驾同游,也是天子对他们的奖赏,表示天子真正把他们当做心腹之臣看待。

    老实说朱慈烺并没有怎么仔细的观察过这座南京城。继位之后他便深居九重,每日上朝下朝处理各地送来的奏疏,根本没有时间出宫一趟。

    如今真的出了宫换了一个视角看南京城,还真是别有一番韵味。

    朱慈烺随便走到一处茶馆前,笑着对身后的文安之道:“便在这歇一歇,喝喝茶吧。”

    天子要在茶馆休息喝茶,锦衣卫们自然不敢怠慢,立刻将这座两层高的茶楼包了下来,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水泄不通。

    朱慈烺在文安之、路振飞以及几名贴身侍卫的簇拥下来到二层,找了个临窗的位置坐了下来。

    这里的视野很不错,可以看到整条街景,甚至可以远眺秦淮河。

    送茶的伙计很有眼力见,一看这来的客官就是贵人,陪着十分小心把热茶倒好,便弓着身子倒退了出去。

    天子的贴身近侍在试了茶水,确认无毒后这才请天子饮用。

    朱慈烺端起茶杯闻了闻,一股清香扑鼻而来。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出了宫后就连茶水都觉得变香了。

    他轻吹了吹,呷了一口品赞道:“这味道真不错,两位卿家不妨尝尝。”

    这一层茶楼都没有外人,倒是无需多做顾忌。

    文安之与路振飞纷纷拱手:“臣谢陛下恩典。”

    天子赐茶当然不能大口喝,必须小心翼翼的品尝。

    加之文安之、路振飞本身养气的工夫就是一流,这茶品起来就更显的有气韵了。

    二人正自品茶,朱慈烺却是突然发问:“二位爱卿觉得朕要用多少时间才能荡平东虏,恢复神京”

    文安之连忙放下茶杯,恭敬的答道:“陛下,东虏在北地倒行逆施。剃发令、易服令、圈地令、逃人法一出早就是天怒人怨,而大明则是人心所向,荡平东虏是迟早的事。”

    路振飞也道:“是啊陛下,得民心者得天下。陛下登基以来的举措天下人都看在眼里,大明必在陛下手中中兴,东虏必被大明所平。”

    朱慈烺微微颔首。

    二人还好没有像当年的袁崇焕一样说出什么五年平辽的鬼话。

    就连朱慈烺这个穿越者都不敢说五年内一定可以荡平东虏,如果身为这个时代的臣子说出这种话,多半是夸夸其谈了。

    他所需要的是踏踏实实做事的人,而不是只会说空话放嘴炮的东林党。

    “李过归降的事两位爱卿怎么看。”

    朱慈烺凭栏远眺幽幽说道。

    年关之前,朝廷已经将李过、高一功等人的印绶、赐服派人加紧送到荆州。

    经过堵胤锡的一番努力,李过最终同意到荆门驻扎。不过朱慈烺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放不下心来。

    身为兵部尚书,这个问题自然是路振飞应该回答的。

    只见他冲朱慈烺拱了拱手恭敬道:“陛下,李过、高一功等人是真心归降还是假意蒙骗还得看看再说。陛下可密令堵胤锡暗中监视李过所部一举一动,做到心中有数。其实李过等人的粮草供应只要由堵巡抚控制,便不会出大乱子。”

    “本兵说的这些朕自然明白,朕要问的是本兵对这件事究竟怎么看。”

    朱慈烺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路振飞只得分析道:“臣认为李过怎么做完全取决于局势。眼下李闯已死,他没有理由再反叛朝廷。”

    路振飞做出这种判断是要承担相当程度的风险的。毕竟他是兵部尚书,有些话是不能胡说的。

    “希望如此吧。李过是一柄尖刀,朕还指望着依靠这柄刀抗击东虏呢。”

    稍顿了顿朱慈烺继而道:“李过既然已经归降朝廷自然不能继续用原来的营号,朕准备赐忠贞营三字供其使用,两位爱卿以为如何”

    在原本历史中李过等顺军余部用的就是忠贞营的旗号,既然有现成的,朱慈烺也不用绞尽脑汁去想了。

    何况这个名字本来就很合适,既是对李过等顺军余部的信任也是一种鞭策和要求。

    对朱慈烺来说招降顺军是承受很大压力的。

    也就是李自成已经死了,可以把顺军进逼京师,逼死崇祯的罪名全都推到李自成身上。李自成不死,朱慈烺是无论如何不能招降顺军的,不然光是一众朝臣的吐沫星子都能把他淹死。

    “陛下赐名甚佳,也希望李过等人能够明白陛下和朝廷的一片苦心,率领麾下士兵奋力杀敌,将功赎罪。”

    一个名字而已,路振飞没必要跟天子在这问题上争论。何况忠贞营这个名字确实很好,听着就带有一股正气。

    

第二百三十章 长沙府的急报 (第三更,月票四百票加更!)

    堵胤锡的这个新年过得并不舒坦。

    本来招降了李过、高一功部顺军让他在天子心目中留下了极好的印象,可紧跟着长沙就闹了乱子。

    据长沙知府奏报,一支数万人的军队突然杀到了长沙府,虽然并没有攻城,可看那架势十分吓人。长沙知府请求巡抚大人速速派军援助。

    如果这长沙知府没有虚报军情的话,问题可有些严重了。

    如今是乱世,各府县闹个千八百的匪患不稀奇,可突然出现几万大军可是太罕见了。

    这股军队当然不可能是清军,清军已经退回了陕西、河南过年去了。

    也不太可能是左军。

    当初左良玉发动叛乱,金声桓、马进忠却在堵胤锡的安排下突然反正。

    在袁继咸、黄得功等人的配合下左良玉嫡系各营被悉数消灭,而非嫡系各营则被打散整编,不存在逃窜往长沙的可能。

    那么便只剩下一种可能了,这支突然出现在长沙的军队是在九宫山惨败的顺军余部。

    李自成虽然死了,但他麾下的将领多半还在。

    这些人不想归降朝廷,故而往长沙进行转移也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可如此一来足够堵胤锡头疼的。

    派兵去剿吧,很可能是一场血仗。

    不派兵去剿,又会被人弹劾尸位素餐不作为。

    他这个湖广巡抚真是难做啊。

    大过年的碰上这么一桩添堵的事堵胤锡的心情自然不好,他火速召集了金声桓、马进忠等人分析商讨,希望能够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金、马二人本来都在各自府中过着快活日子,突然被堵胤锡叫到巡抚衙门,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可没少有怨气。

    堵胤锡可不知道二人的想法,自顾自的把情况说了一遍。

    “二位觉得本抚该怎么做”

    金声桓嘿嘿一笑:“堵军门,依末将看便是这些贼寇真的是顺贼也无妨。堵军门派人前去招抚即可。连一只虎的十几万大军都甘愿受抚,那几万残兵败将还有什么可坚持的”

    马进忠也道:“是啊,堵军门。这大过年的要是打仗士兵非得哗变不可。还是莫要动兵戈的好。”

    这次二人的态度出奇的一致。其实也很好理解,毕竟堵胤锡真要派兵去剿匪,肯定得金、马二人领兵。谁也不愿意大过年的去讨这个苦差事。

    至于他们所说的怕引起士兵哗变,却是半真半假。

    以二人的威望要想压服士兵还是很容易的,但士兵心里有怨气也是肯定的。

    堵胤锡蹙眉道:“直接招抚会不会显得太软了些”

    毕竟长沙府的那支军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打出顺军的旗号。这种时候堵胤锡要是直接派人前去招抚,确实显得这个湖广巡抚有些软。

    “堵军门何出此言几万大军即便是乌合之众也足以劫掠一府了。能不流血为何要去流血”

    金声桓已经打定主意不领兵出征,自然尽量劝解堵胤锡走招抚的路数。

    “话虽然是这样说,可本抚还是觉得有些不妥。”

    堵胤锡叹了一声道:“现在湖广的局势不光是朝廷在看着,李过、高一功也在看着,本抚担心这件事会影响他们。”

    马进忠凑至近前道:“李自成已经死了,堵军门还担心什么即便这几万人真的是顺军余部,李过还能因此扯旗造反不成”

    从情理上来讲李过再次造反的唯一理由就是李自成出现在长沙。可众人都知道李自成已经死了。

    以李过的威望是不足以压服顺军诸将的,他即便再次造反,也会面临一团混乱的局面。

    既如此他又何必要去讨这个不痛快呢

    “嗯,那便先让长沙府方面弄清情况。如果真是顺军,本抚再去招抚。”

    堵胤锡也觉得妄动不是什么好事。何况金声桓和马进忠态度也比较坚决,大过年的把关系搞僵了总是不美。

    已经抵达荆门的李过总算可以喘一口气了。

    荆门城肯定容纳不下十几万军队。除了他和高一功的几千亲兵驻扎在城内,其余军队都驻扎在城外。

    原先城外的大营肯定不够用,李过和高一功不得不组织人手修建新的营房。

    好在士兵们有了驻地,安定下来之后心情都还不错,便七手八脚的忙活了起来。

    人多力量大,一众人等紧赶慢赶终于在年关前把营房修建好了。

    虽然临时赶制出的营房很简陋,但至少有了可以遮风避雨的地方。

    不管怎么说归降明廷给了李过、高一功喘息之机,至于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便是。

    李过受封兴侯,侯爵府却没有重新修建,而是直接购置了一套现成的宅子。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难道大过年的让李过住进军营吗

    这宅子有五进,是荆门城中最大的了,也符合李过兴侯的身份。

    此刻李过正和高一功在新宅之中闲聊,李来亨突然慌慌张张的冲进了花厅,眉宇间满是忧色。

    见李来亨这个模样,李过的脸色霎时就拉了下来。

    “这么没有规矩,不知道进来前先通报的吗”

    李过对于李来亨的要求一直很严,李来亨未经通报便擅自闯入确实有些惹恼了李过。

    “父帅恕罪,孩儿实在是有急事禀报。”

    高一功见状连忙打起圆场:“哈哈,你们父子俩别整天别扭着了。便算给我一个面子。”

    “哼,看在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