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第一世家-第16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这也是为了你小子着想,毕竟你也不乐意年纪轻轻就封无可封吧?
  老夫还等着让你小子日后好好地辅佐太子承乾,甚至是太孙李象。
  内心里边的想法,李世民当然不会表露出来,而是继续夸奖程三郎。
  本以为他只要能够稳固大唐兵马的后方,就是大功劳一件。
  结果呢,这小子的所作所为,直接就刷新了李世民以及一干文武的认知与想象。
  在这辽东州一带大搞建设,大量迁民,以及最短的时间之内,感化了大批的战俘。
  短短数月光景,赢得辽东百姓的爱戴,以及战俘们对大唐的效忠,甚至还连带着,将大量契丹、靺鞨部落收拢到了大唐治下。
  让原本还以为高句丽势力退出之后,自己会成为这片土地主人的契丹八部与靺鞨大族现如今只能抹着眼泪花跟汉唐商行合作。
  ……
  老老实实地成为汉唐商行辽东分行的股东,虽然他们失去了建邦立国的机会,但是至少,他们保住了自己的富贵。
  看到了这小子这么能耐,李世民当然就由着这小子自行施为,但凡是程三朗所请,几乎无有不允。
  重要的是,程三郎干出了成就,在辽东州一带大兴土木,至今为止,已经在辽东之地开采铁矿,煤矿。
  不但让辽东州的取暖供应自给自足,甚至还远销往营州一带。
  铁矿的开采,让辽东州的农用铁器,不再需要从其他地方贩运来。
  再有就是,兴修的道路,从辽东城抵达营州柳城,从辽东城抵达建安城乃至积利城的水泥官道已经全线贯通。
  至于辽东城向东到白汋口城的水泥官道,以及积利城往卑沙城以及旅顺新城的水泥官道,预计也将会于年内通行。
  再有就是在辽东半岛正在兴建的不冻港口旅顺港,将会让船舶一日之内,就可以从登州进抵致辽东半岛。
  说上一句题外话,原本那里不叫旅顺港,之前为高句丽所据时,沿两晋旧称为乌石津。
  而大唐攻取之后,自然要改改名字刷刷存在感,下面官员也不知道是什么脑子,取名都里镇。
  等到程三郎有意大兴土木地辽东建海港时,才知道那里被人起了这么个破名字。
  当即要求进行整改,总算是没有让旅顺这个优秀的名字,消失在历史的河流中。
  王玄策等人甚是不解,询问了程三郎非要改成现在这个名字的原因。
  程三郎知道个屁为啥叫旅行,但作为大唐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高手,程三郎只用了两息的功夫就给出了答案。
  希望未来,大唐的骚人墨客都有时间来到辽东之地领略北国风光。
  而想到抵达辽东,自然需要长途旅行,所以,叫旅顺。自然是希望所有在这座港口登船和下船的人们,都旅途顺顺利利平平安安。
  既然港口都叫了旅顺港,这城也叫旅顺城,自然是为了突出并加深大伙对这里的印象。
  面对着程三郎的瞎鸡儿乱扯,一干狐朋狗友都也翻着白眼喊六六六之外,也是无可奈何,谁让他才是这辽东州都督?
  若是船舶继续北上,再一日半,便可以抵达建安港,而从这里登岸之后乘坐马车。
  沿着水泥官道向北,亦只需要一天多的光景,就可以抵达辽东城。
  而且因为是不冻港,所以全年都可以往来通畅。从登州直达辽东半岛,只需要一日。
  倘若沿陆路而行的话,则需要绕行数千里,所耗费的时间旅途所需要耗费的财物和补给更是让人黯然落泪。
  现如今,自打那汉唐商行的三桅战舰在大唐天子跟前露过脸亮过相。并且还加入到了大唐登州水师之后。
  由于其优秀的船舶结构,以及极强的抗风浪抗沉能力,再加上它采用的新式风帆结构。
  使得它即使是逆风,也能够保持并接近于顺风时三分之二的航行速度。
  令大唐水师上下对其赞口不绝,而有了这些船舶,使得未来万一辽东有事。
  完全可以从容调动兵马,径直经由登州上船直抵辽东,不用担心因为风向不对而无法登陆辽东。
  咦……好像一下子,程三郎的思绪就随着那旅顺港口起名的由来,就飞到了十万八千里之外。
  这个时候,李世民挟了两筷拍黄瓜之后,看向跟前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的爱婿,甚是有些唏嘘地道。
  “头疼啊……”
  “???”


第3023章 为了能够回家当好爸爸地程处弼再献良策
  “丈人可是血压又高了,来来来,小婿给你瞧瞧是不是这段时间营养太足。”
  听到了这话,李世民示威般地又挟起了一筷牛肉瞪起了眼珠子。
  “……你这小子,嘴里边能不能有点好听话,老夫又不是真的头痛。”
  看到这位心眼不大,而且还喜欢不讲武德的老丈人的表情,程三郎赶紧谄媚一笑。
  “那敢问丈人是在头疼什么事情,还请丈人直言相告,兴许小婿能够想到办法也说不一定。”
  “老夫所头疼的是平定了高句丽之后,接下来,如何治理好这些新占之地。”
  “陛下何出此言,小婿这不弄得挺好的吗?”程处弼微愕反问道。
  “老夫若是归京,又岂能再让你留在这辽东,就算是老夫乐意,怕是会有很多人让老夫不乐意……”
  “你是老夫的爱婿,亦是承乾的执友,更是大唐年轻一辈之中最杰出者。”
  真要是把这小子撂在这辽东之地呆上三年五载,呵呵……
  李世民觉得自己绝对会被掌上明珠李明达、心爱的妻子观音婢、幽怨的亲儿子李承乾、英果类已的嫡孙李象、还有那朝堂第一恶霸程咬金给烦死。
  指不定亲爹也会隔三岔五的在那里叽歪,哎呀,二郎你送来的这种货色,实在比不过程三郎那小子的手艺。
  而且程三郎很有能力是没错,但问题是,他终究也只是一个人,总不能让这小子在这里经营辽东一辈子吧?
  但是,辽东对于大唐的重要性,又是那么的不而言喻。
  程三郎静静地听着老丈人一边呷着小酒,一边解释着他的各种担忧。
  而程三郎也听得甚是蛋疼,老子愿意给你们老李家当牛作马,那只是一个表态,不代表老子真乐意成日累死累活。
  想想我程某人,上有年近六旬,还能活蹦乱跳哇呀呀成日称霸朝堂的慈父需要奉养。
  下有儿女也需要亲爹的关怀,有够话说得好,子不教父子过。
  自己这位亲爹,总不能为国为民结果导致家庭教育不达标而造成家宅不宁吧?
  哪怕就算是老丈人想要让自己留下,程三郎也不乐意,但是,看到跟前老丈人愁得直薅长须的那副样子。
  程处弼眼珠子开始转了起来。
  “丈人的意思,是为了治理这新占的高句丽之地而犯愁是吧?”
  看到了老丈人点头之后,程处弼抄起了酒杯,滋了一口,甚是唏嘘地道。
  “也是,毕竟我大唐,像小婿这等文韬武略无一不精,治民信手拈来,统兵胸有成竹的将相之才的确不多……”
  “……”听到这话,李世民的眼皮跳个不停,额头上青筋隐现。
  手中的筷子好几次就想直接当成飞刀射过去,让这个厚颜无耻的厚脸皮知道厉害。
  一旁的赵昆频频埋头咳嗽,他也很想踹程三郎,但是看到陛下的表情之后,他更想乐,但又不敢乐出声来。
  好在程三郎也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耳聪目明之人,当然也注意到了老丈人的异样。
  旋及就嘿嘿一笑,朝着老丈人一礼。“说起来,还是丈人慧眼识珠,人尽其用。”
  “不然,若是小婿这等才俊,若是落到昏庸君王之后,怕是小婿这一身才俊,将无用武之地也。”
  听到了这话,李世民脸色稍稍转和,但是一想到这货的厚脸皮和讨嫌程度,不禁呵呵一乐。
  “贤婿所言极是,倘若贤婿你早生数十年,在那前朝隋炀帝殿前为臣,呵呵……
  莫说是你这一身才华,能不能有大用之时。说不定这颗项上人头,都不一定能够保得住。”
  话音刚落,程三郎就听到了一声哑屁噗呲,然后就是一连串的咳嗽声。
  武艺超群,神完气足的堂堂大内侍卫头子,居然跟个痨病鬼似的,一看就是废气吸多了。
  看到程三郎那副吃瘪的幽怨模样,李世民顿时心情舒爽了不少。
  “好了好了,老夫不过跟贤婿你开个玩笑而已,莫怪莫怪。
  对了,方才贤婿你可是有什么想说的,或者是有什么大胆的良策,只管献来。”
  反正老夫闲着也是闲着,听一听也是无妨。
  万一这位脑回路跟一般人完全不一样的贤婿真有办法解决这个让自己头疼的大问题,那自己也不用再为此等国家大政头疼。
  ……
  被李世民折腾得有点窝火的程三郎眼珠子一转,罢罢罢……
  算了,先不跟老丈人计较这种小事,还是好好捋捋思路继续方才的问题,解决高句丽旧土这个大麻烦。
  “丈人应该明白小婿说那番话的目的,既然不是所有人都像小婿这么能干,那么,就何不将原本尽系于一个人的责权,一分为三呢?”
  李世民刚刚挟起了一块土豆,听到了程三郎这话,眼皮一抬。
  “一个人的责权一分为三?”
  “小婿就是这个意思,丈人你想,若是经营好辽东之地,非有大智慧且又文武双全的能臣干吏不可。”
  “但是若是整个高句丽旧土,那么,我大唐至少需要在这里设置数个都督府,方可完全掌握……”
  但是那样一来,每一个都督府都需要有大量的兵力支撑,而一旦用人不慎,很容易出乱子。
  并且,都督府都是偏向于军事化管理,民政方面必然会显得粗暴生硬。
  这可都是程三郎当地方官多年的经验之谈。
  “所以,小婿就在想,为何我们不换上一个思路。
  将整个高句丽旧土,划为一到两个行政区域,一名官员专门管民政,一个专门负责司法刑狱,一个专门管军务,再设一监察机构……”
  听到了程三郎这话,李世民不禁一乐,抚着长须摇了摇头笑道。
  “我大唐如今之体制,不也都是如此做的吗?”
  “不不不,不一样,就是不一样,就拿小婿再如今治下的辽东州都督府举个例子……”
  “取消辽东州都督府之后,将这片地方,划归为辽东行省,而行省是常设,定一城为省城。
  由朝廷委派数名品阶相当的文武官员,共同治理,而这其中,又以掌管民政财税之官为首,司法刑狱官员次之,军事官员再次之……”
  “……”


第3024章 一直未能解决掉的行政区划分带来的弊端
  李世民目光直勾勾地看着这位贤婿,突然抬起了手。
  “贤婿,你且稍待,赵昆,速去传马爱卿过来。”
  赵昆凛然遵命,正要有所动作,就听到了屋外传来的脚步声,然后就看到了那马周步入屋内。
  “马爱卿你来得正好,快快过来,朕正好有事想要寻卿,不想卿却已至。”
  马周满脸错愕地看了一眼那满案几的残羹剩酒,看到陛下与程三郎翁婿二人那红得快赶上猴子屁股的脸,不禁心中一梗。
  但是,一想到自己前来的要事,马周还是控制住了情绪,朝着程三郎微一颔首之后,向着李世民恭敬一礼言道。
  “陛下,臣这几日思量许久,觉得除了这辽东州都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