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清帝国-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顿时身上的傲气消减大半。
方怀这时突然笑着道:“其实我们两国本不用搞得如此剑拔弩张,朕此次约见公使先生,其实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能与贵国化干戈为玉帛,甚至是结成盟友。”
瓦西列夫听了方怀的话顿时呆住,这个转变也未免太大了,他不由皱起眉头道:“很抱歉,我想不出您为什么要这样做?”
方怀微微一笑道:“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贵国现在最大的敌人是谁我不说你也明白,而在大清谁占有的利益最多想必公使先生也清楚。现在英国人又在窥伺我大清的属国缅甸,所以我们两国拥有共同的敌人,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盟友,这样我们为什么不结成同盟呢?”
瓦西列夫这时显然对方怀说的还没消化过来,中国想要对付英国人,他们有这样的实力吗?瓦西列夫对此很怀疑,几百年来还只有新大陆那个国家做到了,其它如西班牙人、荷兰人、法国人甚至是俄国都败在那些央格鲁撒克逊人的手下,不过这对俄国的确是个好消息。
………………………………
第一百一十三章 亚历山大三世的打算
让。瓦西列夫伯爵很快把中国希望结盟的消息传回了国内,俄皇亚历山大三世听到后感到异常的兴奋。即位不过三年的他正是酬躇满志的时候,他希望能像他的父亲亚历山大二世一样扩大沙俄帝国在世界的影响,俄国地处极北之地,要想扩张势力只有南下,而俄国南下的脚步却被英国人死死拦住了,在土耳其有英土同盟,在伊朗英国占据了南部,在阿富汗英国人又挑起了反俄斗争,英国在俄国南面砌起了厚厚的一堵墙。而悲哀的是,亚历山大三世竟然找不到一个能联合起来对付英国的盟友。
德国,他们的军事实力无比强大,但这因为如此,亚历山大三世甚至还要防备他们对俄国的野心;法国,他们要依靠英国帮他们对付德国,而且他们在地中海同样有重要的利益,不会放俄国通过土耳其海峡;美国,他们与英国有矛盾,但他们正流行光荣孤立,闭门发展自己的工业;意大利,奥凶……他们都不会帮助俄国对付英国。
就在这个时候,中国出现在亚历山大三世的面前。中国拥有上百万陆军(包括保安部队),世界排名第六的海军(济远、威远和四艘武级巡洋舰回国后,中国的海军吨位超过14万吨,超过美国、荷英、法、俄、德、意之后。)虽然亚历山大三世也同样不认为这样的实力能够打败英国人。但中国人提出地条件实在是太过让人心动了。
租界胶州湾,亚历山大三世很快在地图上找到了那个月牙形的港湾。代价只是在巴尔干和高加索作作样子,再就是发表几篇不痛不痒的声明。俄国将在远东拥有第一个不冻港,比起这样的诱惑,再严苛的条件,自己也会答应。
而且亚历山大三世还存着一个心思,一旦中国的兵力全部陷入南面和英国人的战争中,那么他的北疆就向自己敞开了,到时割走几块土地作为帮助他们的报酬,想必中国人也无话可说。
十一月地京城又冷又干。街上的行人都把手缩在袖子里,吐出来的气都冒着白圈。不过不管什么时候,京城的人依然不少,加上几条主要地干道正在拓宽马路和兴修地下排水沟。所以有几段路几乎挤满了人。
两个官差抬着一顶不起眼的蓝顶小轿在人群中艰难地穿梭着,说它不起眼是因为京城这样的地方,随便找出个官来也是三四品,像这样官差抬的小轿。人们早已司空见惯了。
抬轿地两个官差虽然急得脑门见汗,但轿中的左宗棠却稳如泰山。旁边不时有人擦着轿边走过,街上行人的声音一丝不露地传入左宗棠的耳中。其中有不少是京城几所大学地学子,在他们的嘴里。不时冒出“中国”,“中华民族”这样新鲜的词汇。在大街两旁地茶楼酒馆里,也不是传出高谈阔论地争吵声。方怀亲政以来民间地风气似乎开放了许多。
这样的风气好与坏。左宗棠还无从分辨。只是心里埋着暗暗地担心。中国有自己的一套文化体系,几千年来已经发展得十分完善。要想引进西方的思想,除非从根本上否定儒学,且不说这样会遇到多大的阻力,那些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也未尝没有好的地方。
轿子左拐又拐终于停到了宫门前,左宗棠还没从轿子上下来,已经升了上书房领班太监的小德子就冲了过来:“左大人,您终于来了,皇上都等您老半天了。也就是您,要是别人,早就龙颜大怒了。”
左宗棠点点头,心中思量着皇上急召自己进宫有什么事。两人一前一后进了上书房,方怀正坐在桌案前批改奏章,十五岁的方怀坐在御案前依然显得有些矮,从下面望去,几乎只露出个头来。
方怀看到左宗棠进来,丢下笔,道:“不用多礼了,坐吧。”
左宗棠也知道自己这位皇上不爱那些虚礼,也就站着施了一礼,挨着凳子坐下了。
“这次到下面去视察新军怎么样?上三旗的那些黄带子、红带子都还听话吗?”
左宗棠道:“启禀皇上,臣此次只去了保定和太原,还未来得及前往承德。”
方怀点点头道:“那你对十五师(正黄旗)和十六师(正白旗)有何观感?”
“观感谈不上,臣倒是发现两个年轻的人才。”
“哦”方怀一听来了兴趣,道:“你在朕的上三旗里发现了两个人才?这朕倒要听听看,看看旗人又出了什么少年才俊。”
“此二人一个是满洲正
,博尔济吉特氏,名瑞徵;另一个是满洲正白旗人,名端方。他们现今分别在十五师与十六师担任营长。”
原来是他们两个,方怀心中恍然。瑞徵和端方,再加上镶黄旗出身的良弼,镶白旗出身的铁良,号称清末满洲“四骏”。除了良弼现在年纪应该还小,其它三人都二十出头了。
“好吧,既然是你左宗棠保举的,就让他们先入陆大,然后再到朕身前作个侍卫吧。”
左宗棠点点头,方怀这么做已经是破格提拔此二人,能在皇上身边当侍卫的,那都是身家清白、家世显赫的人,这样将来再放出去,提拔他们做个师长,别人也无话可说。
这时方怀拿过一份文书递给左宗棠,道:“这是岑毓英发回来的电报,你先看看。”
左宗棠从袖中取出眼睛,拿着文书看了起来。看到一半,左宗棠的眉毛已经皱了起来。“英国人要求监督缅甸的外事活动?”
方怀点点头,道:“这不过是英国人在试探我大清会不会吭声,如果我们一声不吭,难保他们不会勒索了权益再把缅甸吞为己有,现在英国不还占着下缅甸吗?”
左宗棠脸色顿时有些凝重,道:“皇上的意思是?”
“找你回来就是想让你到云南去主持大局,岑彦卿出事冷静,但性子弱了些,朕怕他镇不住局面。现在冯子材的第四师,徐邦道的第五师都已经秘密入,加上第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四个师(由原来的军和桂军改编的四个师)作为第一批入缅的部队。预备跟法国打仗的枪炮和弹药正好还剩下一批,都存在广西、云南的仓库里,你去了就可以调用。现在九大局都在拼死拼活地加班加点,你不用担心枪炮弹药的问题,你去就是要把部队的训练抓起来。”方怀道。
左宗棠点点头。
英国人的试探在朝廷中并没有引起如何激烈的争论,在文武百官看来,大清自己的外事活动甚至都要受到列强的干涉,何况是名义上的属国。
“皇上,此不过撮尔小事,何妨答应英国人。如今我大清好不容易得此太平局面,正是卧薪尝胆、壮大国力之时,若能借此事而换得英国人的帮助,不更胜缅甸不毛之地百倍。”李鸿章苦口婆心地道。
不能说李鸿章的话没有道理,后世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中国应该走的发展道路,这也符合中国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哲学,现在中国无疑是穷困潦倒之时。这在古代封建社会,在国与国之间几乎是半封闭的状态下,这样的对外政策或许是正确的。但在世界走向融合,国与国交流日趋密切的情况下,这样的发展道路是行不通的,当别人把世界上最好的原料、能源产地,广阔的市场都占为己有的时候,那种闭门造车式的发展能追上别人吗?纵观每一个强国壮大的历史,无一不是对外扩张而来,日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日本在明治维新不久就敢出兵台湾,吞并琉球,当时日本与中国的力量差距未必就比现在中国与英国的力量差距小。对外扩张是积累原始资本最好的方式,否则就只有剥削本国的农民,用原料和产品的价格差来积累原始资本。方怀就是要改变中国那种闭门高坐,天下无忧的思想,那样也许会把中国带入军国主义的深渊,但在方怀看来,这也要比现在这种“忍”、“恕”的思想强。
“那些都是祖宗传下来的土地,难道就这样不要了?”方怀扫视了一圈站在金銮殿里文武百官。
李鸿章听了道:“皇上,英国人素来众钱财而轻土地,此番不过是借英国商船被罚挑衅闹事,只要我们尽速答应英国人的要求,绝了英国人的借口,英国人也无出兵的理由。”
“好吧,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让缅王尽快答应英国人的要求,但至此为止。要是英国人得寸进尺,再想出兵缅甸,朕誓与之周旋到底。”方怀说完,一甩袖走了出去。
“皇上圣明。”李鸿章见方怀松口,不由露出喜色,与众臣跪倒在地。
………………………………
第一百一十四章 美国
方怀回到后宫,内宫总领太监王德安迎了上来,在方怀近前低声道:“皇上,容大人带着您要找的人在养心殿候驾。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朕知道了。”方怀答应一声,径直往养心殿走去。
走进养心殿,殿中站着容闳和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外国人。这个外国人穿着简单的燕尾服,胸口的领结扣得很整齐,头发显然经过认真的梳理,体现出主人的身份。
容闳见到方怀进来,急忙行礼,然后介绍道:“这位是臣在耶鲁上大学的同学杜勒斯,他是克里夫兰总统的好友。”
“欢迎你,来自美国的客人,希望我的容爱卿没有怠慢你。”方怀微笑着用流利的英语道。
听到如此地道的美式英语从方怀口里说出,杜勒斯第一次流露出动容的表情,他优雅地向方怀行了一礼道:“中国的美丽让我大开眼界,如果有时间我真要好好的游览一番。”
“会有机会的,大清和美国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如同样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但也有许多互补的地方,美国科学昌明,而我大清则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人力资源。两国隔洋相望,其实很有必要搞好两国的关系。”
杜勒斯耐心地听完方怀这番不着边际的话,微微皱眉道:“陛下,这样的话您不认为应该对美国驻中国公使讲更好吗?我只是总统的私人助理。”
方怀此时微微摇头道:“朕不和共和党人打交道,他们总是与英国人蛇鼠一窝。现在世界地形势。想必克里夫兰总统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英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