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他们相处融洽,李起也是放心,这几天还担心妹妹一个人无聊,闷闷不乐,自己也没有时间多陪她,现在有吴紫萱在身边,两个人正好可以在路上解闷。
李起在一边好半天也插不上话,于是干脆也就离开了,正要去让人叫岳来戚正他们来商量一下去往山东的路线,还有到了山东在哪里落脚。
正在这时,那吴天明便是叫住了李起,“殿下,你要去山东,我倒是有个建议。”
“哦,”
对于吴天明这个大舅哥,李起也是不得不对他高看几分。
这时候的李起哪里还能猜不到那一天在吴家围的时候,吴天明就已经猜到了自己的身份,这才是马不停蹄的将自己追了回去,
然后又是一阵劝说,把他妹妹许配给了自己,若说那时候的吴天明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那鬼才相信呢,
要知道他的姑父可是谢升,谢升是谁?那可是皇子的老师啊。他还能不认识自己吗?
所以说那一天吴天明算是给李起下了一个套,用他的妹妹做了诱饵,把自己引上了那个套圈,不过这也无所谓,毕竟这个圈套也是幸福的圈套,套就套呗。
“你有什么主意?”
见李起发问,吴天明不由得微微一笑,然后说道:“青州。”
“青州!”李起念了一句。
“不错,正是青州,殿下有所不知,此时山东有一个人叫赵应元的人,此人在山东可谓赫赫有名,前翻他杀死鞑子山东招抚使王鳌永,占据青州,而后拥立衡王坐殿,衡王虽未登基称帝,但赵应元已是奉衡王为主,号召山东父老反清复明。
不过这赵应元虽然有一颗雄心,但是却投了一个庸主。
这衡王乃是一个十足的草包,在那王鳌永被杀之前,衡王便已经在王鳌永的面前亲自书写投降文书,上呈鞑子,求鞑子可以放他一命。
此时他被赵应元扶持,但每一天都是以泪洗面,生怕清廷发重兵围剿,到时候他难逃一死,如此草包人物,怎可成事!
自赵应元杀死王鳌永,在青州起事后,清廷山东巡抚方大猷便是请求鞑子发兵围剿,鞑子也算比较重视,当时发了一万大军前去围剿,
那时候衡王这个草包便是几次三番嚷嚷着要投降,若不是最后赵应元被吵的急了,在衡王面前亮了刀,这才是消停,否则,只怕依着衡王的德行,赵应元吵都要被他吵死。
不过说来也是凑巧,本来这一万鞑子大军正在路上,但是却又最后被紧急召回,然后被并入阿济格大军之中,先去围剿李自成。
这个草包横王也算因祸得福,竟然被他躲过了一劫,不过这些都无所谓,只要殿下可以去青州,那么殿下便可顺理成章的收编赵应元的几万人马,而后便可号令山东。
衡王草包一个,届时必不敢相抗,如此,山东便可在旬月之间被殿下收入囊中,成为殿下反清复明的基石,不知殿下以为如何?”
第两百三十六章 不难抉择
李起听了吴天明的话,不由得也是在心里暗暗思量,
自己本就打算去山东落脚,既然是要去山东,那么以后不管怎样,自己都是要和赵应元,还有那个衡王打交道的,都是要接触的,这是避免不了的。
既然迟早是要接触,如果他们对自己不服,当然,主要还是要看那个赵应元对自己服不服,那个衡王如此草包,估计他是会拍着巴掌欢迎自己的。
那就只剩下那个赵应元是个变数,如果他不容许山东有自己这样的一股势力,那么迟早自己和他也是要爆发冲突的,
既然这样,早打是打,晚打是打,那还不如趁早了结,免得徒增烦恼。
不过从这赵应元可以拥护衡王来看,他还是对朱家有点忠心的,若是自己大义感召一番,将他收服也不是难事。
想到这里,李起便是同意了吴天明的意见,“你说的也有道理,那我们就直接是青州吧,想来那赵应元也是个忠义汉子,应当不为行那亲者痛,仇者快的无知之事。”
吴天明见李起同意了自己的主张,不由得是大喜,激动的说道:“赵应元那边殿下不必担心,我姑父便是山东人,和那赵应元也有一面之缘,只要殿下同意去青州,我姑父可以先行一步,为殿下探路。”
李起听了,不由得恍然,原来这主意是那谢升出的,看来这谢升自从太子之事后,心里还是感到无比愧疚,这才是想着法子要做事弥补。
既然他有这个心,李起自然也是乐见其成,毕竟这也是人家的一片心意,既能让人家心里好过,也能给自己解决麻烦,一举两得嘛。
“哦,那可就要麻烦你姑父了,他现在人在哪里,我去见见他,当面给他道谢,也给他送行,祝他一路顺风。”
吴天明见李起这样说,不由得也是高兴,道:“殿下客气了,不用劳烦殿下。”
李起听了,认真的说道:“这怎么能说是劳烦我呢,明明是我劳烦了你姑父嘛,来,现在就带我去见你姑父,我要当面谢谢他。”
“不用不用,不用殿下亲自过去,我去请姑父过来就是了。”
“那怎么行,这岂不是失了礼数,还是我亲自去吧。”李起不由分说,便是亲自去找谢升。
吴天明见李起如此真诚对待姑父谢升,也是感动,赶紧是一路小跑的带着李起去找谢升。
这时候的谢升正在焦急的等待吴天明,等待着他的回信,也不知道李起会不会让他办事,不由得也是急切三分。
“姑父,姑父,”
就在谢升急切之间,吴天明便是匆匆跑到谢升的面前,
“怎么样,殿下答应了吗?去青州吗?同意我去见赵应元吗?”
吴天明见谢升这样,哪里还敢兜什么圈子,直接就是点头,道:“同意了,同意了,殿下不但同意了你的意见,还要亲自来谢你呢,你看,殿下已经来了!”
说着,吴天明手指着从容走来的李起,对谢升说道。
谢升顺着吴天明手指的放向看去,见李起真的是亲自来了,不由得是大为激动,小跑着就是迎了上去。
“罪过,罪过,罪臣怎敢劳殿下亲自前来,这叫罪臣如何敢当!”
一到李起面前,谢升便是“扑通”一声的跪在了地上,刚才还严肃急切的脸,这时候已经是泪流满面了。
当然,这变脸的功夫对于古代官僚来说,那简直就是必修课一般,哪个官员不是运用的炉火纯青,
李起脑子里多了几百年的见识,自然是不会被这些糊头八脑的东西给糊弄住,真要那样,岂不是要走崇祯帝的老路。
不过纵然李起不容易糊弄,当他见到谢升这般如此,李起还是赶紧一把将谢升扶起,嘴里说道:
“快起来快起来,你这是干什么,太子之事我已经对你有了处罚,这事情也就过去了,你也不用张口罪臣闭口罪臣的了,要不然,这一页岂不是一辈子都掀不过去!”
“谢谢殿下,谢谢殿下。”谢升一脸感激的不住点头,脸上的神情更加是庄重了许多,这时候的他,那确实是有为李起办事的心思。
“听说你要亲自去走一趟青州,为我劝说赵应元,这事情只怕会有危险,要不你就别去了,等到了青州,我亲自去跟赵应元谈。”
“不!”
听了李起的话,谢升无比坚定的就是一口拒绝了李起的好意,
“殿下不必担心,那赵应元虽然说如今拥护衡王坐殿,看不清他是不是要学曹操,但是不论如何,他肯拥护一个宗室,那就说明他心里还是对我皇明有留恋,有顾忌,
微臣相信只要微臣将殿下即将到来的消息告诉他,再对他晓以厉害,规劝他奉殿下为主,相信在草包的衡王,还有英明的定王之间,他是不难做出抉择的!”
见谢升决心已定,李起也是高兴,也就不再劝阻,“那好,那先生路上一路小心。”
说着,李起转过身来,对身后的魏千章魏万章他们两人说道:“千章万章,你们两人一路护送先生去青州,路上多加保护,不要让先生发生意外。”
谢升见李起竟然是委派自己的贴身护卫护送他一路同行,不由得是大为感动,顿时之间,一股士为知己者死的心思便是涌上心头,弥漫全身。
殿下待我如此,夫复何求!
这时候的谢升真的是一点利己和自私的心思都是没有,有的只是想赶紧为李起办事,多办事,办好事。
“不可不可,他们都是殿下的贴身护卫,怎可轻易离开,微臣自有家丁仆从护卫,不会出事的,还请殿下放心。”
“呵呵呵,,,”
李起呵呵笑了笑,摆手说道:“如今世道不靖,多有变数,他们跟着你一同过去,我也放心,
至于我自己,那你就不用担心了,这不还有刘叔在吗?刘叔的功夫可是各个王府之中数一数二的,天下又有几人打得过他。”
第两百三十七章 李起也不是神仙
见李起这样说,谢升这才是不再推辞了,
当然,作为一个久经宦海的官场老油条,他也担心李起派贴身护卫同行,那是为了监视一下自己,毕竟此事关系重大,牵涉十几二十万人的生死前途,有这样的举动也是正常。
不过这样的想法刚一冒出来,就被谢升给弗去了,谢升心说自己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定王殿下自先帝殉难后,便是展现了无比的雄才大略,
不但独自一人在云蒙山开辟抗清根基地,还多次打败鞑子大军,就连那正红旗旗主满达海,也是死在殿下的刀下!
这般的武功赫赫,真可谓是有那太祖之武,成祖之风,这般朱明龙凤,又何须跟自己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耍心机,玩权谋。
魏千章魏万章两人得了李起的命令,便是齐齐郑重抱拳,高声应诺。
谢升这时候再也是等不及了,当即是向李起辞行。
李起自然也是亲自将谢升他们一行人送出队伍数里,临别之时,李起对谢升叮嘱道:“赵应元之事能为最好,不能为,便自作罢,却不可强行冒险。”
谢升见李起字里行间皆是充满着关切,不由得又是一阵感动,一番拜谢,谢升这才是告辞而去。
送走了谢升,李起便是继续带着队伍行进。
此时李起的队伍多达十五六万人,一路上那真可谓浩浩荡荡,遮天蔽日。
这还不算,又是走了七八天,李起和之前先走一步的老弱七万余人汇合,这一汇合,整个队伍就是达到了二十三四万人,
具体有多少人李起也不知道,反正这队伍前后相连十几二十里,好似一条长龙在大地蜿蜒前行,壮观之场面,着实是令人吃惊。
这般的场面浩大是浩大,但是同时也是意味着另一个问题越来越迫切,那就是队伍的粮食实在是消耗太大,如今粮草只够维持队伍三天了,再不补充粮草,只怕就要断粮了!
这个问题着实不小,要知道大军行军在外,最怕的一件事情不是敌人有多强大,也不是道路有多难走,而是怕断粮啊!
一个人断粮,随便打只山鸡野兔什么的也行,实在找不到就饿一顿肚子,最后实在是饿的急了,随便一把野草树叶也能吃,反正只要能对付过去就行。
但是大军绝不然,历史上所有的兵书都有两句话被反复提起,第一句就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第二句就是“断其粮道,必可不攻自破!”
这两句话出现的次数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