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第3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承德也是累孬了,心下是挺想好好表现一番,可身体太过抗拒,犹豫了下还是不得不摇头来到草垛前蹲坐下来。
“年纪真的不行了,当年老奴在陕西爬山追杀鞑靼,一口气追杀百十里也没孬种过,现在是真不成了~”
刘卫民知晓他早先年在榆林卫做过两年监军,笑道:“年纪大了就得服老,心下不服身体也得服啊~”
“哈哈……”
赵承德苦笑摇头,提着水壶倒着茶水,叹气道:“老奴在宫里这么多年,也没见哪个王公贵戚如大都督这般的,老奴若能年轻几十岁就好了。”
“呵呵……”
刘卫民端起茶水一口灌入肚里,笑道:“今时也不算晚嘛,福王府门下田地交给你管着,本督也算是安心多了,对了,过些时候,你寻些人前往寨子里拉些水泥,在洛阳城择一处较高处建个稍大些的粮仓,本督许你招募千人为护仓军卒。”
“啊?”
赵承德心下一惊,忙说道:“大都督,朝廷会不会弹劾不满啊?”
刘卫民拍了下他肩膀,笑道:“弹劾肯定会有人弹劾的,却也没多大的事儿,本督身上还少了弹劾不成?”
“你在榆林卫做过监军,军中之事也不算生疏,过些日送些兵科娃娃给你,兵甲器具全都一应配给你,军卒就以月俸一两银为准,但咱可说好了,你若做不好,可莫怪爷们换人!”
赵承德心下大喜,忙拍胸保证道:“大都督放心,老奴一定会将此事办好了,选的人绝对个个都是拔尖汉子!”
刘卫民不由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正要起身继续干活,一队骑马背插小旗军卒纵马狂奔而来。
“八百里加急!”
“八百里加急——”
……
刘卫民见人十丈外尚未挺稳就纵马跳了下,眉头不由微微一皱。
传令兵纵马而下,在解下兵刃后才大步来到刘卫民身前单膝跪地,并将腰间竹筒中加急信件取出。
“八百里加急,延安府六月天降奇雪,卜失兔、沙计乃、吉能、明爱、猛克什力攻我,掠民无数,陛下令驸马领军八千急往延安府救援!”
刘卫民神情郑重,伸手接过八百里加急信件,三息后……
“来人。”
“末将在!”
“传令张邦国、孙世义,转道大同府,出关自行其事。”
“传令九边诸镇市易暂停三月,无令私自市易者军法处置!”
“传令王凯、董大礼、刘大鹏、马胜、柴之霖所部,为第一军,王凯为将,刘大鹏、董大礼副之,马胜任监军,柴之霖任炮兵指挥使,孙礼徽担辎重运输,一月内,不入大同府者,军法处之!”
“诺!”
随着刘卫民摆了摆手,亲卫自去传达军令,赵承德犹豫道:“大都督,可是……发生了事情?”
刘卫民微微叹气一声,将手中信件送到他手里,叹气道:“延安竟然此时下起了飞雪,一伙山贼趁着延安百姓恐慌之际,引五千鞑靼贼子越过了长城,袭击了延安府,陛下让咱们前往处置。”
赵承德慌忙去看信件,刘卫民却转头看向小辣椒,叹气道:“寻两个人回京,给陛下送去一百万两,算是补给九边军卒,另让陛下送些门下监人入军中,为第一军随军参赞。”
“一百万两?”
赵承德一惊,刘卫民却扶膝起身,说道:“老赵你准备一下,调二十万石粮食北上山西,另外,你暂时为河南、山西、陕甘王庄总管,筹调粮资北上延安,本督没有太多时间,明日即要北上大同府。”
赵承德忙点头说道:“大都督还请放心,老奴绝不会出了岔子,只是……只是陛下令大都督前往……延安,大都督若去大同……老奴知晓大都督想围魏救赵,可朝臣们那里……”
刘卫民却不怎么在意,说道:“两道总督,陛下又没说何时前往延安,到时候走一遭也就是了,你不用太过担忧。”
“行了,该干嘛干嘛,收粮让其余人去做,你也赶紧去准备吧。”
话语说完,他也不再多言,大步走向外围亲兵护卒,翻身上马离去,一个时辰,十余骑各自纵马离去。
六月延安飞雪,北方草原大灾是一定了的,此时正是莺飞草长之时,天气干旱也就罢了,一旦此时飞雪,鞑靼人……
赵承德在北方待了好几年,见到加急信件所述就知道情况有多么严重,延安府遭兵灾或许只是个开始,更为严重的事情还在后面。
传令军卒纵马离去,不久后,福王府也有不少宦官骑马狂奔而去,王府田地不仅仅只在河南一地,山西、陕西亦有无数,二十万石粮食只是开始。
刘卫民没有太过耽搁,第二日带着军令,沿着黄河过茅津渡入平阳府,自平阳府入太原府,由此北上大同府。
一路没敢太多做停留,但自几十人入了平阳府,耳边就有了零星流言担忧,越是向北,耳边恐慌声越甚,六月飞雪给北方百姓造成了极大恐慌。
百姓心下恐慌正常,尤其是这个时代的北方,六月飞雪的诡异天气还是其次,最为重要的是六月飞雪带来的寒冷,是北方野草大片大片冻死,牧民没了草场,如同百姓没了粮食,同样的可怕无比,没人能想到没了粮食后会带来何种的灾难。
看着山西百姓拼命抢收粮食,看着除了是皮还是皮的麦谷,甚至来不及感慨,一行人只能一路北上大同。
第395章 会有大兄的道理【第二章,感谢朋友们的支持】
蝗虫灾发现的颇为及时,在孟承礼送了信件表示担忧后,刘卫民就不惜代价的收购鸡蛋、鸭蛋孵化,用一斤盐巴兑换一斤蝗虫,告示一经贴出,一个月收购的蝗虫就有万石之多,小鸡小鸭更是不知发放了多少,漕帮船只来来回回在运河上运送盐巴、小鸡小鸭……
蝗虫灾没能爆发,皇帝朱由校却大怒罢免了近百官吏,不仅罢免,更是剥了几十个官吏的功名,当魏忠贤将人塞进大牢后,朝堂上也再无一人敢上奏弹劾。
看着密监送来的刘家寨收购的蝗虫花费后,提起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可还没两日呢,延安府送来了八百里加急信件。
朝堂上争吵了数日,尚未有结果时,大怒的皇帝一把拍掉御案上所有奏折笔墨,直接令身在河南的刘大驸马为陕甘、山西总督,加兵部尚书、左都御史职,令身在京城的八千净军骑、幼军骑立即开拨前往延安府。
皇帝大怒,也没了人敢多嘴,全都翘首等待刘大驸马最新消息。
六月初九,天气燥热的让人发狂,一队浑身泥土军卒未等战马停稳就已经跳了下来,守在府门外的军卒看着泥土下的服色就不敢阻拦半分。
正抱着个西瓜乱啃的刘大少转头看向来人,疑惑看向摇着蒲扇站起身的娘亲。
刘小七大步来到阁亭单膝跪地。
“卫字营刘小七拜见公主,大帅令!”
刘小七双手奉上,朱徽妍不等刘英儿去接,忙拿过信件三下两下拆开,一目十行看罢。
“英儿,先带人去清洗歇息。”
“诺。”
刘英儿带人去休息后,朱徽妍才将信件放下,闭眼仔细沉思了一会,看向一旁满是诧异、忧虑的张氏,笑道:“不用太过担忧,相公信件上说了些事情,本宫需要入宫与皇兄说一下,爝儿就由妹妹仔细看着吧。”
说着,也不等张氏答应,拿着信件沿着阁廊走向门房,几个宫女、宦官忙低头跟上。
刘英儿快去快回,等她返回阁亭时,见阁廊没了人,又径直前去前院门房,正见到在门房躬身等着的刘卫贞。
刘英儿没有多言,只是接过缰绳坐在车辕上赶着马车,直到出了驸马府,才像是自言自语。
“公主,小旗大人没碍吧?”
或许车内太过炎热,朱徽妍掀开车帘,一丝风气吹到脸上稍微有了些凉意,悠悠叹气一声。
“相公并未前往延安府,而是去了大同府。”
刘英儿一愣,随即嘴角上翘,好像对刘大驸马不听令行事很满意一般。
“本就该是如此,打人就要让人疼才会怕了咱,朝廷就会瞎担忧。”
“唉……”
朱徽妍却叹气一声道:“朝廷自有朝廷的难处,六月飞雪,北方草原冻死了牛羊算不得什么,没了饲草才令人担忧,算了……说这些你也不懂。”
刘英儿一脸无所谓。
“反正小旗大人是去了大同。”
想着信件上事情,朱徽妍更觉烦躁、苦闷。
马车内没声响,刘英儿也不再多言,不时抬臂挥动鞭绳,自打有了橡胶做成了轮子后,马车不仅不再这么颠人,而且速度也更加快速。
马车没有前往慈宁宫、坤宁宫、仁寿宫,而是径直来到乾清宫,朝议已经散了,除了阁廊下有几名官吏外,并无什么大佬级别之人。
见是驸马府的车子,身材高大的卢象升一愣,不由自主迎上前去,抱拳向掀帘下车的朱徽妍躬身行礼。
“小生见过公主。”
见是他,朱徽妍微微露出笑意来。
“是建斗啊,在乾清门是在等待方阁老么?”
卢象升随在朱徽妍身侧走向门房阴凉处,笑道:“今日轮到小生当值,公主前来是刘督帅有了消息吗?”
他一开口,朱徽妍却像是想起了什么来,停步看向眼身强力壮的大高个,笑道:“驸马是来了封信,建斗……有没有兴趣随军前往大同历练下?”
“啊?”
卢象升心下一阵激烈加速。
“六月降雪,草原也会乱上一阵子,凶险是凶险了些,却也是历练的好去处,建斗可以考虑考虑。”
远远看着师明跑了过来,朱徽妍也不再与卢象升多言,微笑点头迎上前。
“公主,可是……可是驸马爷有了回音?”
……
看着师明弓着身子在侧引路,看着一行人进入乾清宫内,卢象升才深深吸了口气,话语不多信息量却不少,犹豫片刻,脸上愈发坚定,钢牙紧咬,与看过来的同僚遥遥拱了拱手,转身大步离去。
本就没多远,也不用通传,师明径直领着她一脚进入敞着的房门,见了里面的人微愣了下,这才提着衣裙见礼。
“皇妹见过皇兄、皇嫂、王兄、孙师。”
朱由校见她送上一封信件,忙示意师明,魏忠贤却抢先一步。
“大同?”
朱由校忙从魏忠贤手里接过,三下两下拆开信件,一目十行看罢信件,心下一惊,随即又摇头轻叹。
“果然是如此。”
听了“大同”两字,孙承宗就大致知晓了信件上内容,犹豫说道:“此时正值炎热之时,延安竟然下起了飞雪,草原也定然灾祸不断,刘驸马一旦前往大同,市易就必须是要停了的,可如此一来……是不是不妥?”
朱由校叹气一声,说道:“大兄已经令人前往了山东调兵,封锁各处关隘也是理所当然之事,至于市易……停了吧。”
说着,将手里信件送到孙承宗手里,说道:“为了补足九边将士,驸马府拿出百万两银钱,想来也当无碍吧。”
“百万两?”
魏忠贤一惊,忙弓着身子一脸正色道:“陛下,老奴觉得驸马爷做事素来沉稳,既然驸马爷领军前往大同府,想来也绝不会出了大乱子,只是……只是九边却需要严加防守,可不能让饿红了眼的鞑靼们冲了进来啊!”
朱由校神色严肃,说道:“大伴所言不错,这样吧,前来了京师的新军暂时调往大同……”
“皇兄,臣弟以为不妥。”
从孙承宗手里看罢信件,对那人开口就拿出百万两银钱很是震动,但还是反对说道:“臣弟以为,长城各处关隘才是最为需要军卒之处,而且刘驸马并未向朝廷讨要军卒,所以……还请皇兄慎重考虑。”
看着自己弟弟沉稳了许多,朱由校心下也微微点头,又看向孙承宗。
“老师以为当如何?”
孙承宗眉头微皱,叹气道:“我大明百姓温顺良恭,无粮之时尚且持刃伤人,更何况鞑靼人素来凶顽,臣以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