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第3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家学堂经过几年不懈发展,名下学员数千,而这些娃娃全是刘家寨提供衣食住行,每日就需要数千鸡子、数百斤肉食,更何况还要给数万幼军提供肉类,全依靠购买是不现实的,也就有了自己的牲畜、家禽养殖厂子。
刘家寨及各皇庄养殖厂子与民间百姓不同,养殖厂子的鸡鸭是为了产下足够的蛋,根本不让母鸡、母鸭与公鸡、公鸭接触,产下的蛋都是无法孵化出小鸡的蛋,民间百姓养的鸡鸭就不同了,几乎每一个都是可以孵化出来的受精蛋,寨子有自己专门的孵化鸡鸭作坊,再加上民间自有火炕孵化之人,只要向民间百姓收购受精蛋,孵化出数十万小鸡小鸭并不是很困难。
刘大驸马带着亲兵护卫这边离京前往衮州,皇帝朱由校那边就得知了消息,看着刘大驸马呈上的折子,也极为郑重了起来,连夜召见门下监侍中兼内阁阁老的方从哲,要门下监立即遣人前往山东、河南、两淮、陕甘、山西、河北等地,要在最短时间内弄清各地蝗虫多寡情况。
皇帝下令,门下监必须在七日内拿出防治蝗虫方案,第二日更是对不明所以的亓诗教一阵训斥,要他一个月内整治吏治,同时罚俸都察院数十御史,遣数十御史巡视各府县,但凡发现疏于民事,对民田蝗虫视而不见、枉顾百姓性命官吏者,立即革职查办。
皇帝一次性罢职如此之多官吏,魏忠贤荐举崔呈秀左都御史,一举夺得都察院察举之权,亓诗教掌吏部,魏广微掌礼部,崔呈秀掌都察院,张鸣鹤、王化贞掌兵部,何宗彦掌户部并入内阁任事,大理寺左少卿余懋衡升任刑部尚书,原吏部左侍郎孙玮任工部尚书。
因弹劾刘大驸马戕害皇女、有违礼法之事,皇帝大舅哥恼怒,朝廷罢去降职不少人,也因此不少人得了晋升,晋升之人多是魏党或五党之人,东林党一些人也得了些晋升,但魏忠贤却执掌了吏部、礼部、都察院和结交兵部尚书张鸣鹤得了半个兵部,再加上余懋衡年事已高多病,刑部也安插了不少人,六部也只剩下了户部、工部和半个兵部在东林人之手,但因孙承宗成了东林党魁首缘故,以辽东十余万兵马,也与魏忠贤打了个半斤八两。
看到邸报的那一刻,刘卫民就知道此一局是魏忠贤胜了,看着孙承宗是掌了十数万兵马,但大明朝的政治根本就是文官压着武官的,内阁魏广微成了首辅,余者是亓诗教、王化贞、崔呈秀、何宗彦,东林党首辅未能得到,且仅占了两人,逐渐丢失阵地是显而易见之事,可这都与他没了关系,只是上奏了一封奏折,大致说明一下因何出京,也并未弹劾这个那个的,却引起皇帝对地方官吏的极大不满,京城官吏们又会张嘴说什么他也不予理会,皇帝大舅哥不满地方而牵连了他人,也不算是他的错吧?
北方自年后就少雨,宁德驸马府半数田地,但凡远离水源的田地一律栽种土豆、红薯、玉米等作物,天旱并未对宁德驸马府造成太大影响,可百姓可就倒了大霉,眼看着田里庄稼一日日蔫了吧唧,不少百姓夜里偷跑到皇庄红薯田里,偷偷割秧栽种,红薯也就这点优点,只要截了秧苗插上浇了水就能活,对于百姓夜里偷偷割苗栽种,皇庄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刘大驸马没有乘船,而是沿着运河一路南下,不时会跳下战马查看沿途河流滩涂两侧草丛,自入了山东地界,一日心惊一日,河北稍好一些,自打入了山东地界后,滩涂两侧草丛的蝗虫越是向南越多,到了东昌府时,已经不能说是多了,都开始打脸了!
“一群混账……一群混账——”
越是向南越是心惊胆颤,情绪越来越暴躁,嘴里骂人话语就未曾停止过,蝗虫灾不是没有预兆,年后未曾下雪,未能冻死足够多的蝗虫卵,再加上天旱,很容易发生蝗虫灾,当天气异常时,地方官吏就应该注意,就应该每日让人查看滩涂两侧蝗虫数量,及早发现及早防治,可蝗虫都开始打脸了,竟然还无人上奏朝廷,若非孟府来信,他还不知道山东会如此严重。
刘卫民一路沿着运河南下,一路查看各地蝗虫情况,行程并不是很快,孟府也与一些理事会长者一同在衮州地界等待,见了一群理事会长者,原本该暴躁骂娘的刘大驸马却怪异的冷静了下来。
一干长者与他较为熟悉,没过多客套,相互拱手相互行了礼,孟承礼一干长者沿着滩涂,看着蹦跳飞窜的蝗虫,说道:“今年气候较为诡异,看似天冷却无雪水降下,再加上天旱早暖,蝗虫也就多了起来。”
刘卫民微微点头,苦笑道:“今年天气看似诡异,其实也能够解释的清楚,北方冷空气太过强盛,占据了北方时间较早、较长,这才使得未有雪水降下,孟老收到了驸马府紧急送来的信件吧?鸡鸭可有购买些?”
孟承礼微微点头,说道:“登莱、青州稍好些,可是东昌、衮州蝗虫增多消息传入周边其他府县后,农家并不愿意出售手中之鸡鸭,价格也一日涨一日,收买的鸡鸭并不是很多。”
刘卫民微微点头,说道:“暂时应该还能来得及,理事会商议下,要在三日内拿出个方案来,主要有两个事情,其一,驸马府承诺,一斤晒干蝗虫一斤盐巴兑换,其二,每户免费发放二十只小鸡、小鸭,五十万只鸡鸭发放完为止,并承诺宁德驸马府予以回购。”
“本驸马没有其他要求,只有一个要求,就是沿着运河、黄河两岸,不止是衮州一地,一定要发动衮州二十四县所有百姓,亲戚旧故啥的,要把这两个消息传遍沿河两岸,驸马府不怕任何人赚了银钱。”
一干老者皆有些无语,孟承文犹豫说道:“镇国,蝗虫无数,一斤蝗虫一斤盐巴,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见一干老者点头,刘卫民心下感慨,指着飞起的蝗虫,叹气道:“蝗虫已经到了如此地步,小鸡小鸭就算能够捉住他们,也需要一两个月,此时已经五月,看着眼前情景,若再耽搁些许时间就已经晚了啊!”
各产盐地盐巴出厂价不同,一般是五六文一斤,贩卖出去就不同了,少则十几文,多则两三百文,越富裕地方盐价越高,越偏远之地价格越高,一两银钱说着是一千文钱,实际却非如此,一两上等雪花银至少要制造一千五百文一掰就断铜钱,一两银子购买三石江米,麦谷四石以上,一石粮食以一百二十斤粮计,一斤麦子只是价值三五文,当然了,这是粮价最低之时,遭灾后几十倍上涨也是可能,但不管如何,一斤盐巴往往需要五斤粮食来换,一斤蝗虫兑换一斤盐巴也绝对算是高价了。
听着刘卫民话语,一干理事会又是感慨良多,孟承礼一脸严肃道:“镇国放心,理事会会在最短时间内在二十四县张贴告示,会通知每一村寨!”
“嗯,那就麻烦了孟老,此事越快越好,今年本就天旱少雨,绝不能再遭受蝗虫灾,事关无数百姓生死,绝不可大意了。”
一干理事会长者纷纷点头,刘卫民又与他们巡视了一段河滩,前往衮州府城时路过水泊梁山,看到更加密集乱跳的蝗虫,担忧更重了三分。
进入衮州地界时,亲兵护卫就八百里加急通知二十四县会议,等他和一干理事会长者返回衮州时,二十四县县令、主簿、县丞主官已经全都到了府城等待。
也没过多废话,上百人闭门会议三日,三日后纷纷各自返回辖区,在整个衮州府进行挨村挨寨宣传,村正挨家挨户上门,拿着衮州府告示宣讲,无数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开始了全府大围剿。
一斤蝗虫一斤盐巴的诱惑太大了,消息随着无数人奔赴周边府县,更多的人开始抓捕蝗虫,而刘卫民在闭门会议后,带着人离开了衮州,开始沿着运河一路南下两淮,沿着运河、黄河巡视河南、山西、陕甘等地。




第十卷

第394章 六月飞雪【三章,第一章】
 

两淮、河南情况要好的多,也不知道是不是遭了水灾淹死了蝗虫缘故,两地的蝗虫没有出现山东这么吓人情况,也让刘卫民提起的心放松了许多,但天气大旱,撸一把麦穗揉搓后,看着掌心干瘪稀疏的麦粒,又是一阵无奈叹息。
一路来到洛阳,他也是第一次前来河南,各处皇庄情况也一一查看,相比普通百姓田地,各处皇庄、王庄的位置都要好的多,距离水源也近,再加上差一些地段都种植了土豆、红薯、玉米、大豆啥的,情况要好的太多,百姓的情况就要差的许多,只是他在视察自己田地时,发现自己名下田地竟然增长了不少。
见皇庄管事犹豫,一通敲打后才明白是个怎么回事儿,也不知是该郁闷还是该笑,自己竟然也成了侵吞民田的“不良宗室贵戚”一员。
百姓主动投献民田中举文人门下,完全是为了躲避赋税,一条鞭法将杂七杂八的税赋、徭役、杂役全合并了一处,投入到中举文人免税田门下,就意味着这部分百姓什么都不用为大明朝廷付出,只需要缴纳给“主人”一些田税即可。
百姓极为热衷成为文人门下免税田,只是他没想到竟然也有百姓愿意投到他的门下,要知道他的田地可都是一成佃租的,远比大明朝赋税高得多,应该没人愿意才对?
发生了这种情况,本能的就觉得里面有猫腻,抬臂就要打板子,周王府管事那哭的稀里哗啦,指天骂地诅咒后,才将实情说了个通透,原来一切还是刘大驸马的灾后各种补贴福利缘故。
大明朝赋税很低,可挡不住河南是最为易于水淹之地,普通百姓的经济极为脆弱,又是最为易于遭灾之地,十成田地有七八成都成了大土豪田地,剩下的也只是勉强撑着,为了缓解名下佃户经济状况,实物缴纳与银钱缴纳全凭佃户自己选择,自个觉得哪个划算就选择哪个,再加上低息贷款救济,皇庄也就成了不少散户盯着的对象。
一条鞭法对朝廷较为有利,却也加重了百姓负担,会造成二次剥削,实物缴纳就简单的多了,不用强忍着向不良商贾低价卖出粮食,实力雄厚的刘家寨也有充足的资金存储粮食,对于双方来说也是都有利的事情,但一条鞭法毕竟是朝廷政策,他也不可能废置不顾,也就随意让佃户自主选择。
听着周王府管事一把鼻涕一把泪哭诉,保证没有贪污一丁点百姓钱粮后,这才默认了此事,令人将此事通传了刘家寨,要刘家寨选人挨个审查田亩数,但凡犯了规矩一律罢去不用,投靠的民户只需向朝廷缴纳应缴纳的赋税,不必承担佃户一成佃租,除遭灾没一斗粮补助外,享受一切佃户享受的待遇,可以实物向王庄缴纳朝廷赋税,灾年后允许低息借贷钱粮,在周王府停留了些时日后,还未等他来到洛阳呢,就有数千百姓成了他门下另立账册名下田地。
五六月,正是麦谷成熟之时,也是天气最为炎热之时,整个大明朝都是忙的脚不沾地,全都抢收麦谷,用最短时间将麦子晾晒出来收入谷仓,刘大驸马也暂停了下来,与一般百姓一般,身穿短褂手牵着战马在打谷场碾压麦谷,他都如此了,福王府田庄管事赵承德也跟着拿着木叉挑动麦秸,只是年纪大了,还没半个时辰呢就扶着腰动弹不得。
看着净军养老院出身的赵承德累的不行,刘卫民将战马扔到小辣椒徐娇手里,趟着麦秆来到草垛下阴凉处,向扶着腰的赵承德招了招手。
“老赵,来来,喝口水歇歇!”
赵承德也是累孬了,心下是挺想好好表现一番,可身体太过抗拒,犹豫了下还是不得不摇头来到草垛前蹲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