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6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倒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一个国家是否稳定,粮食绝对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其次才是治安或者吏治一类的问题。
很简单,能不能吃得饱穿得暖,是人本身的第一需求,至于治安或者吏治,基本上可以归类为满足了第一需求之后的第二需求,孰轻孰重,不问可知。
这一条别管是放在古代还是放在异界甚至于那些写手们虚构出来的世界里,其实都是通用的,不满足吃饱穿暖的基本法,剩下的完全就是扯蛋。
要不然还能指望百姓们饿着肚子去讲究什么礼仪廉耻?
开玩笑呢?
崇祯皇帝道“原因呢?”
吴甘来恨恨的瞪了洪承畴三人一眼之后,躬身道“启奏陛下,粮食产出所得不如去工地上面做工来得钱多,尤其是铁道部、交通部、工部的各地工地,给的银子比种地要多。
另外,除了朝廷的这些工程用人需求之外,民间自办的那些工坊也从侧面将做工的薪水提高了一些,就导致越来越多的百姓选择做工而不是种地。”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道“大明眼下的粮食储备还够多久的?如果按照这几年的情况来看,如果每一年都颗粒无收,能支撑几年?”
心里琢磨了一番后,吴甘来才躬身道“如果当真每年都颗粒无收,各地仓库里面没有增加哪怕一粒粮食,不算上民间自行储备的粮食的话,最多只能支撑三年。只是三年以后,怕是会再现易子而食的惨状,甚至于天下大乱。”
崇祯皇帝顿时笑了。
如果各地常平仓加上预备仓里面储备的粮食能够支持三年,就算是不去计算民间自己储备起来的粮食,其实也不会有任何问题。
供求关系会自己解决掉这个问题。
种粮食的少了,流通于市面上的粮食就会少,只要官府不出面打压,粮食就必然会涨价,这是一个很正常的市场供给关系。
原本种粮食收入不如做工收入的局面就会被改变,百姓们见种粮食有利可图,自然就会回去种粮食,以求能多赚些钱。
甚至于,哪怕是不出现粮价上涨的情况,崇祯皇帝依然不会太过于担心。
现在大明用工的主力还是铁道部、交通部、工部这三大部里面的那些大工程,至于民间的那些工坊,其实用工量真心没有多大,远没有后世那么高的用工需求。
这三家的工程确实用工量极大,但是大明的百姓们还不习惯于出远门做工,一旦当地的工程停下来之后,不老老实实的回去种地,难道还要跟着三大部的工程满天下的跑?
无所谓的笑了笑之后,崇祯皇帝才开口道“看看京城和南京附近的百姓,最近选择回去种地的是不是多了起来,这事儿就好办的多了。
所谓做工收入比种地高,其实是必然的现象,可是如果没工可做了呢?百姓们又当何去何从?不还是得种地?
前几年的时候,朕和众位爱卿为了如何让百姓们做工而头疼,现在却又为了如何让百姓们种地而头疼,想来也真是好笑了。”
吴甘来虽然没有崇祯皇帝见识过的事情多,但是在崇祯皇帝说出来这其中的关键之后,顿时也明白过来。
自己是被这不断增长的土地闲置率给吓着了,生怕全天下的百姓都扔下地然后跑去工地上面做工。
事实上,哪怕是全天下的百姓都跑去做工,这件事情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肯定会迁延日久,没个十年八年的根本就看不出来什么。
就算是真有那一天的,想必到时候也会有相应的办法能够解决这件事情。
笑着揭过了这一篇之后,吴甘来顺势就将话题引向了跟沙俄。
吴甘来对于沙俄没什么兴趣,哪怕是崇祯皇帝现在要求大家伙儿每人都要弄一个外族女奴回家,以起到榜样的作用,吴甘来依旧没有什么兴趣。
别管自己有钱没钱,到了自己这个级别,反正朝廷会发女奴,自己操什么心?
吴甘来关心的还是征战沙俄最后会动用多少国库——国库里面是有钱,但是真要是动用的太多,那跟割自己身上的肉有什么区别……
张之屯斟酌着道“应该不会太多?这一次主要还是以清剿那些蛮子为主,主要征战的还是骑兵,炮兵不会动用太多。”
还没等吴甘来开口说话,洪承畴就先开口问道“骑兵?清剿?军府这次是以杀人为主还是以抓捕那些蛮子为主?”
由不得洪承畴不担心,实在是五军都督府的黑历史太多了一点儿——都说过多少次了,尽量抓些活的蛮子回来,别光想着杀杀杀!
可是眼下这情况,摆明了军府那边又没想着抓蛮子。
换成那些不懂军事的纯正文官倒也罢了,可是洪承畴毕竟是领过兵的,深知骑兵在战场上的表现是个什么鸟样儿。
用寸草不生来形容他们自然是过分了些,可是这些杀才们比火炮可要狠多了。
火炮怎么着都会有些漏网之鱼,步兵还能抓回来当苦力,骑兵一旦开始了冲锋,基本上就是冲着赶尽杀决去的!
张之极蛋疼无比的道“那洪部堂怎么说?若是动用炮兵和兵力,先不提那些蛮子们跑不跑的问题,光是那边的天气就够大军喝一壶的了!”
尽管知道张之极说的是事实,洪承畴还是忍不住道“无论如何,拜托军府那边尽量抓些活的蛮子回来可好?少杀一些人,也能多积些阴德不是?”
张应选也开口道“不错,若是能多抓一些蛮子回来,自然是极好的,又何必多杀伤?”
张之极恨恨的瞪了洪承畴和张应选一眼。
别看这几个糟老头子现在慈眉善目的要求少杀人多积阴德,实际上这些老家伙们个顶个的坏!
不信的话,看看铁道部、交通部还有工部的各项大工程上面死了多少蛮子就知道了,现在跳出来装菩萨?这些读书人睁眼说瞎话的本事真他娘的高!
吴甘来则是在心中盘算开了。
对于军府的那些杀才们来说,无论是杀蛮子还是抓蛮子,其实都无所谓。
别看抓一个蛮子能有军功,顺便还能再卖上五两银子,可是抓俘跟杀敌的军功能同等计算吗?
很明显,哪怕是有五两银子的加成,抓俘的军功也比不过杀敌的军功,两者明显就不是一回事儿!
前些年还好说一些,丘八们手里毕竟紧张了一些,能卖五两银子补贴家用是许多大头兵的选择,所以抓俘的情况比较多。
现在随着大明的国库越来越富裕,支出的军费也越来越高,这些丘八们手里有了银子,自然就在意军功而不在意银子了。
那不成,对于丘八们来说军功比较合算,但是对于花钱的户部来说,可就是抓俘比较合算了——哪怕是一个蛮子俘虏要五两银子,也比杀敌的军功赏赐要少一些!
沉吟了半晌之后,吴甘来才开口道“英国公,户部依旧以每个蛮子俘虏五两银子的价格收购,但是军府那边能不能修改一下军功的计算方式,将抓俘的军功也往上提一提?
如果再不往上提一提抓俘的军功,只怕将士们都忙着杀敌而顾不上抓俘?到时候咱们不还是得像现在这样儿头疼?”
张之极点了点头道“向上提一提没问题,但是此风不可涨,以后若是成了定例,谁还会专心杀敌?只怕都忙着抓俘了。”
见吴甘来依旧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张之极还是忍不住开口道“若是想要多抓些蛮子回来,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
ps今天献祭《记忆贩卖》
第八百三十六章 给洋人修铁路
凭心而论,吴甘来不认为张之极会有什么好主意。
像张之极这样儿的军方杀才,让他们操刀子砍人什么的一点儿问题都没有,让他们想办法出主意,明显还不如指望蛮子们抽疯自己切了跑去工地当苦力更现实一些。
但是中原有话老话说的好,叫做病急乱投医,吴甘来现在也是这样儿,打算先听听张之极到底有什么高见。
张之极道“不瞒吴部堂,卫所的那些杀才们是指望不上了,他们现在最在乎的是军功而不是赏银,哪怕户部将劳工的收购价格提高到十两,估计用处也不会太大。
但是有句话说的好,叫做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又有一句话就叫人为财死。
十两银子的价格,卫所的将士们不在乎,民间却在乎的很了,比如刘航,孟繁星,王豪杰他们那些人。
既然这些人早些年就敢把脑袋别在裤腰上出关掠人,现在将价格提高一倍,估计他们会再次北上沙俄。”
吴甘来点了点头,又摇头道“不成。你说的刘航这些人,老夫以前也听说过他们的大名,也清楚他们在辽东和奴尔干都司那边做出来的那些大事。
可是你想过没有,当年他们出关的时候,正是二十来岁的当打之年,现在都已经四十多岁了,再让他们去沙俄?”
张之极捂着额头道“本公的意思不是让他们去,而是效仿当年,再引着民间自发的去沙俄那边。
想想,想想当年强汉之时的那些良家子,自备弓马出征,是何等的豪气,我大明的好儿郎,也未必就输于古人!”
吴甘来摇头道“还是不成。
虽然我大明也有士不教不得征的规矩,民间能干得来这种事情的人也多如牛毛,然而这些人现在未必就喜欢出征。
无论是种地还是去工地上面做工,安安稳稳的就把银子给赚了,不强过去刀头舔血?还是说,你们五军都督府打算给他们也计算军功?”
张之极理所当然的道“计算啊,为什么不计算军功?
只是变通一下,他们杀人的军功不如十两银子划算,他们就会想着抓蛮子换银子而不是杀蛮子。
军府对于将士们的军功计算不能随便改动,但是对于民间这些自发从军良家子们的军功计算就可以灵活变动了,毕竟不是正规军。”
吴甘来忍不住有些肉痛“十两银子,是不是太多了些?五两还不够?”
张之极斜眼冷笑道“诚如吴部堂方才所说,安安稳稳的就能把银子给挣了,为什么要去刀头舔血?不还是因为抓蛮子的银子更多?给的少了谁愿意干?你当他们跟我们这些傻丘八一样?”
吴甘来斜了一眼张之极道“倘若英国公也是傻丘八,只怕这天底下也没有多少聪明人了!”
张之极嘿嘿笑道“那不重要,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嘛,现在就说你同意还是不同意就行了。”
吴甘来摇头道“这些问题倒不是什么大问题,十两银子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老夫同意了便是。”
吴甘来当然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意见,反正这笔钱最后也是由铁道部、交通部、工部共同分摊,也不会赖到户部的账上。
至于那三家会不会同意分摊这笔费用,吴甘来表示自己一点儿不担心——明年的预算了解一下?
“只是这个口子一开,民间会有多少人跑去沙皇俄国那边抓蛮子?到时候会不会引出一场乱子?”
吴甘来担心的不是银子,而是百姓一窝蜂的跑去抓苦力,最后原本就不多的百姓会变得更少更不够用。
张之极则是微微一笑,表示一切尽在掌握“辽东,奴尔干都司,勒石草原,山东,山西,陕西,朵甘思,乌思藏,这些地方民风淳朴,可堪大用。
除这几个地方之外,其他的地方不给路引,民间那些游侠儿也好,还是百姓们也好,就算是想去沙俄那边也去不成,吴部堂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