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卣驹诜缪┲校挥腥惹械匮凵瘢疟砻髡馐且桓龈龅鼗钊恕
    待走近后仔细观之,由于整体使用了水泥进行建造,后期才加了上了檐角和拱斗等进行装饰,整个忠烈祠呈现出一种沉淀的青灰色,给人的感觉便是凝重,粗犷。
    再走近一些,便可清楚地看到三座牌坊,一层层地由西向东,直到忠烈祠门前五十米处。
    最靠西地一座,一门三孔,盖顶也是使用花岗岩雕砌而成。四根门柱脚下,蹲着四樽尽显煞气地石狮子。
    上方拱门正中的位置,空出了一大片白地,左右皆是空出了一大块儿的地方,想必是留着要书写对联地。
    一连穿过三座牌坊约百步之后,便是仿太和殿而又不同地忠烈祠大殿。
    殿前阶梯共有九阶,又以白玉石栏杆隔出来三条通道。整座大殿飞檐斗拱,正中的殿名处也是空着,想必也是留给崇祯题字所用。
    等进到殿内,当中便是供奉着一座岳飞岳武穆的神像,空荡荡地大殿中此刻无人无物,略微有点声音便可听得十分清晰,更增添了崇祯心中难受的感觉。
    等到返回之时,崇祯指了指牌坊上留着写对联的空白处,突然问礼部尚书孟绍虞道:“孟爱卿,这些空着的地方,原定是找什么人来书写?”
    孟绍虞闻言,赶紧躬身行礼道:“启奏陛下,此事尚未确定下来。此处本当由陛下执笔。
    倘若陛下无暇,则会请当朝首辅以及当代衍圣公执笔书写。”
    崇祯本来还没想着和臣子争这个执笔的机会,只是一听到衍圣公三个字,心里却是一阵腻歪,当即说道:“罢了,这些便由朕来书写吧。将士们为国牺牲,朕总当有所表示,可不能让将士们白白牺牲。”
    孟绍虞闻言,便躬身领旨道:“微臣遵旨。”
    只是回到宫中的崇祯却是很不高兴。
    因为无论怎么写,却都写不出自己想要的那种效果来。他总觉得,不管自己怎么写,似乎都对不起那些为国牺牲的将士。
    扔了手中笔,崇祯干脆闭上了眼睛。眼前,又开始浮现出在京师守卫战中那一幕幕场景。
    悍不畏死的大明士卒,宁肯抱着攀上城头的建奴一起跳下城墙摔死,也不绝不建奴登上城头的决绝,那些前一天晚上还在城头上与自己一起吃晚饭的士卒,第二天就那么消失在了自己的眼前。
    还有自己只见过一回的王玄寂,只是为了自己要抓一个活着的范文程,王玄寂便与十二个锦衣卫校尉命丧辽东,至今便是尸骨也寻不回来。
    心中越想越悲,甚至于眼眶都湿润了的崇祯却又突然间暴怒,都是这些该死的建奴,自己有生之年,一定要彻底解决掉建奴!不对,还有倭寇!还有南洋那些该死的猴子!
    越想越愤怒地崇祯突然又睁开眼睛,一把抓过刚才扔掉地笔,在面前的宣纸上写下了忠烈祠三个大字。
    这三个字,仿若铁划银钩,力透纸背,漆黑的墨色中更是显出了一股子地肃杀之气。
    唯有当中的烈字,下面却是少了一个点儿。崇祯此时的想法,怕是与后世的某个光头校长所想的一样,只愿大明的烈士少一点儿!
    既然写出了一幅满意的大字,崇祯干脆一鼓作气,接连接三座牌坊上的对联与忠烈祠大殿中的碑文一起写好。
    等得几幅字写完,崇祯整个人仿佛也消耗掉了全身地力气,只是让王承恩命人将那些字都送去忠烈祠,命工匠原样雕刻于上。
    待缓了片刻,崇祯才对王承恩道:“传诏礼部尚书孟绍虞进宫见驾。”
    王承恩见崇祯疲惫已极,却是泣声道:“皇爷,不如明天再诏见孟大人吧?您今儿个也该好好休息了!”
    崇祯却是苦笑道:“不成啊。王伴伴,这大明是皇兄交给朕的重担,朕,松懈不得啊。”

第六十九章 年终
    大明天启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紫禁城,太和殿。
    今天本来是小年,自打年前开始,官府各衙门就已经开始放假,不再办公。可是今天,群臣又被崇祯给诏了过来,不知道这位爷又要搞出来什么妖蛾子。
    果不其然,就听御座上的崇祯开口道::“今儿个诏大家过来,乃是有几件事儿,要大家议一议。
    其一,便是天启七年马上就要过去了。常言道,总结过去,才能展望未来。咱们君臣,便先总结一下天启七年的事儿。
    这其二么,朕闻民间有语道,新年新气象。咱们群臣,今天便先定下一个大概的未来五年规划嘛。各部回去之后,年后与内阁一起,将之完善后再递折子上来。
    至于这其三么,便是这忠烈祠一事。朕即不敏,亦闻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故而,朕有意在元月元日,率卿等前往忠烈祠祭之。这规格仪制,礼部众卿,还需要拿出个章程来。”
    底下群臣一听,心中皆是哀嚎不断。这位爷也太能折腾了,这纯心就是不让大家好好过年,整出这么些事儿来。尤其是那忠烈祠,里面供奉的可都是一群丘八,现在竟然要自己这些清贵的读书人为其研究祭祀和礼仪,想想都他娘的来气啊!
    安坐龙椅上的崇祯将下面群臣的表情尽收眼底,心中却是冷笑不止。老子就是成心的!老子就是不让你们好好过年!这他娘的只是个开始,后面慢慢来!
    看着底下群没有带头发言的,崇祯干脆开始点名:“温爱卿,卿既为我大明首辅,便先来说说这一年之中的事儿吧。”
    温体仁闻言也是心中不爽,但是既然皇帝点名了,自己躲也是躲不过去的,只得出班奏道:“启奏陛下,天启七年,辽东巡抚袁崇焕奏建奴遣使议和,为大行皇帝所拒。
    及至三月,督师王之臣奏言辽东抚赏诸弊,先帝命下部议之,至今无果。
    三月二十一日,陕西澄城知县张斗耀催征甚酷,民不堪其毒,聚众闯入县城,张斗耀被郑彦夫等所杀。已平之。
    九月,建奴入寇,震动京师,惟赖圣上洪福,将士用命,奴酋黄台吉之子豪格成擒,凌迟之。”
    崇祯等着温体仁说完,才想起来还有袁崇焕这么号人物,于是问道:“袁崇焕呢?”
    温体仁道:“回陛下,袁崇焕已经于八月时辞官归乡。”
    崇祯这才愰然,自己来了大明这么久,怎么就没看到这货跳出来恶心过自己,原来是归乡了。也好,省得自己分不清楚此人是忠是奸,干脆让他做个富家翁也好。
    崇祯心中想着袁崇焕的事儿,嘴上却是道:“那未来五年呢?爱卿有何想法?”
    温体仁道:“臣愚昧,心中无甚良策。只是此前查抄八大晋商所得银两,清欠各地卫所欠饷之后,国库至今存有四千万两有余。臣以为,可多征民民夫,用于疏通各地河道,兼职辽东多筑城池以围困建奴,如此内外皆安矣。”
    崇祯闻言却是失望无比。便是当朝首辅温体仁,也只是这般看法,崇祯突然又想砍人。
    怎么一个个的就想着怎么去防御去围困,怎么就不能想着练好新军去怼建奴?
    冷笑一声,崇祯却道:“天下河道当然要疏通,只是我大明百姓生活不易,征发一事,就此作罢。
    令东江镇毛文龙,辽东督师王之臣,去给朕抓建奴,只要青壮,抓一个给二两赏银。
    以后这抓来的建奴,便用于开矿、疏通天下河道等危险的活计或者脏累的活计。我大明百姓可比他们金贵多了。
    再者,凡战场战俘,皆去势,然后用于此等活计。”
    不想有御史史继之出班反对道:“臣启奏陛下,自古君王当内修德政,方能四夷宾服,陛下此举,未免有伤天和,臣请陛下收回成命。”
    崇祯只觉得心里腻歪无比。夷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强必寇盗,弱而卑伏,不顾恩义,其天性也。说这话的也是文人,怎么这老李家的文人马仔和老朱家的文人马仔感觉就不是一个儒学教出来的呢?
    越想越不爽的崇祯说道:“夷狄者,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凡心不向大明者,皆是夷狄。此事就这么定了,爱卿也不要再说了。”
    史继之微微抬头,正想再反对一番,却不想看到了崇祯皇帝的脸色,心中打了一个突,赶忙跪地道:“臣愚昧。夷狄人面兽心,微不得意,必反噬为害。陛下此举大善,臣为陛下贺!”
    崇祯心里却是暗骂贱胚子。原来,刚才不耐烦听废话的崇祯已经准备好了看看这个御史有没有胆子死谏或者骗廷杖。只要他有,崇祯就准备成全了他。
    只是面由心生,崇祯恶狠狠地表情恰好被史继之看到,这才躲过了一劫。
    眼见没有人再出来反对,崇祯接着道:“水泥已经有了,朕有意修建京师至南京的水泥直道,以加强南北沟通,工部需拿个单程出来,需要多少劳力以及时间。只是修路一事,带关我大明南北沟通之要事,不得使用建奴俘虏,优先从各地受灾的难民中选取,给其钱粮,使其勿生乱子。”
    待工部尚书薛凤翔领命以后,崇祯又道:“待忠烈祠祭祀过后,各番国及各地藩王也要进京朝觐了吧?”
    礼部尚书孟绍虞出班道:“启奏陛下,各番国使节及藩王使臣,皆已经到了京师。待年后,便会安排朝觐。”
    崇祯唔了一声,道:“那么便着鸿胪持好生安排着吧。另外,朕接到锦衣卫的报告,各地常平仓多有不足。
    朕有言在先,过往之事一概不论。此次借着各番国进京朝觐之机,命南洋各国进贡粮食,超过贡品定额之数,国库中支取银子购买。务必要让各地常平仓给朕满满的。
    还有,锦衣卫与东厂通力合作监视,谁要是管不住自己的手,从这里面捞银子,也莫要怪朕管不住手中的屠刀!”

第七十章 粮食
    本来你恶心我,我就要更加恶心你的原则,礼部尚书孟绍虞出班奏道:“臣孟绍虞启奏陛下,来年既为崇祯元年,陛下亦要求新年有新气象,则明年科举开可?”
    听闻此言的崇祯心里又恶心了一番,此刻他有些怀念后世的公务猿招录制度了。
    可惜的是,大明朝不时兴这玩意儿,哪怕自己强制推行下去了,最终的结果,所招录的还是儒家的那些徒子徒孙,根本就是屁用没有。
    被恶心了的崇祯干脆说道:“明年科举照开,只是这考试内容么,朕有些想法。
    其一,适当增加各地百姓民生状况的内容,这些学子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既然要科举做官,这民生之事不了解是不行地。朕不能让他们摸着石头过河,靠想当然就做官。
    这其二么,增加大诰之中的案例选题。为官者不会断案,不知律法,纯靠幕僚师爷帮忙,那朕还不如直接招收师爷做官算了。朕要说的,就这么两点。”
    想了想,崇祯又道:“温爱卿与施凤来,张瑞图二位爱卿一起,你们三人琢磨一下此事,递个折子上来。”
    崇祯此言一出,温体仁、施凤来与张瑞图一起暗中瞪了孟绍虞一眼,暗骂这混蛋这时候给自己找麻烦。
    只是皇帝金口已开,三人只得出班领命应是。
    崇祯之所以选择了温体人三人来处理此事,则是因为温体仁本身就是个木偶首辅,基本上什么事儿都顺着崇祯的意思来办。
    施凤来则是标准的阉党成员,事事以崇祯为先,崇祯自然放心。
    至于张瑞图,崇祯则是拜后世某个叫吴老狼的家伙所写的一本回到大明当才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