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婆娘哪比得上这新火器。”常威一瞪眼,又向赵煦露出央求的神色。
    赵煦无奈摇了摇头,只得将燧发枪的用途用法说了。
    “能…能击穿板甲?”常威结结巴巴起来。
    赵煦肯定点了点头。
    燧发枪与弓箭相比,在射程上没有优势。
    在精度上也没有优势。
    一个优秀的弓箭手如同徐烈一样是能做到百步穿杨的。
    但燧发枪由于是滑膛的,所以飞出去误差很大。
    但为什么火绳枪和燧发枪能取代弓箭?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火绳枪和燧发枪威力大。
    其次一个优秀的弓箭手需要至少三年以上的训练。
    而燧发枪只需要三个月的训练就能得到一批合格的士兵,成军时间大大降低。
    至于精度的问题,通过密集阵型形成弹雨,也能弥补误差的问题。
    这也是排队枪毙队形的由来。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在燧发枪装刺刀。
    士兵既能作为射手,又能作为长矛手使用,兼顾两个兵种的优势。
    结合适当的阵型,能有效对付骑兵。
    “厉害,真是厉害,这不就是小型的炮吗?”常威嘿嘿笑起来。
    赵煦莞尔,这样说似乎也没错。
    在当代的十七世纪的日本,他们叫火绳枪可是铁炮。


第二百六十五章 突发
    “谁想去南大营?”
    从王府回来,常威召集了将领。
    简单说了燧发枪的事,随即挑选将领。
    三万大军需要三位都尉统领。
    “将军,末将去。”白尚举起手,眼中闪烁精光。
    燕王殿下的新火器军队,这样的好事没道理不去。
    火炮的威力人人看在眼中。
    指挥这样的军队,绝对能立下赫赫战功。
    “将军,还有末将。”秦山挤了挤眼睛。
    “末将也去。”关通也站了起来。
    “还有末将。”卫群拱手道。
    “……”
    留在燕城的八个都尉中七人跃跃欲试。
    吕昌抱着胳膊望向其他都尉,对常威道:“末将不去,还是真刀真枪打的痛快。”
    “你不去正好,还少了一人跟我们抢。”秦山叫道。
    “就是。”其他人吩咐附和。
    吕昌瞥了瞥嘴,懒得搭理他们。
    常威看了眼吕昌,这小子一向是个刺头,喜欢近战拼杀。
    倒真是不适合指挥装备燧发枪的军队。
    面对要去的七人,常威皱了皱眉。
    这七人都不错,虽然里面四个是自己的老部下,但他也不能寻私。
    他正想着让谁去,白尚道:“你们三个是后辈,不能和我们抢。”
    接着看向秦山,卫群,关通,他道:“我们四个猜拳,谁赢了谁去。”
    秦山四人自然没意见,就要猜拳。
    就在这时,一名都尉道:“这可不行,军中何来什么后辈,先辈的,能打仗就行,我们不服。”
    “我们不服。”其他两个年轻都尉同时说道,站在了首先开口的都尉身后。
    “霍安,你是想打架吗?也行,谁打赢了谁去。”白尚撸起胳膊。
    常威这时瞪了眼七人,“干什么,一个个的当本将不存在是不是,白尚你找抽是不是,王府军中只论能力,不论先后。”
    白尚立刻嘿嘿笑起来,他们还是怕常威的,“将军,末将闹着玩的。”
    常威哼了一声,镇不住这帮刺头,他这个将军就不用当了。
    当即他道:“你们七个都去南大营,给你们一队新兵,谁训练的好留下,谁训练不好,滚蛋!”
    “是,将军。”七人同声说道。
    这下他们不用抢了,各凭本事。
    吕昌露出一副失望的样子,“可惜,没打起来。”
    常威闻言,瞪了他一眼。吕昌缩了缩脖子,嘿嘿笑了两声,溜了。
    ……
    王府。
    常威刘福离去,赵煦回书房画起了燧发枪军队的常用阵型。
    燧发枪虽然还未装备,但阵型需要提前练起来。
    这样到时候只需练燧发枪的装弹和射击就行了。
    他正忙着。
    忽然凤儿急匆匆走了进来,面色惊慌。
    “殿下,出事了,静海县的舰船司陈主事求见,他…他受伤了,还说被袭击了。”
    “什么!”赵煦闻言一惊。
    陈寿一直在静海县督造战舰,怎么会遭受袭击。
    丢下笔,他忙起身向外走去。
    糜温抱着一摞刚刚抄写出来的书籍正要找赵煦。
    见赵煦神色焦急,他将书放下便跟了过去。
    来到王府前院,赵煦看见胳膊扎着绷带的陈寿。
    “殿下,臣该死!”见到赵煦,陈寿跪在地上哭起来。
    赵煦立刻将陈寿扶起来,他道:“这,这是到底怎么回事儿!”
    陈寿眼角挂泪,“两日前,下官如常在静海县海岸督造战船,突然不知从何处杀出来一伙海寇,守卫舰船司的士兵随极力抵抗,但这伙海寇使用一种能发出响声和火焰的武器。”
    似乎回想起恐怖的一幕,他道:“士兵们还未近身,就被这种武器打死打伤,下官的胳膊也被击中,因实在抵挡不住,只能撤退。”
    “结果,结果这些海寇占领了海岸后焚烧了建成的龙骨……”
    赵煦闻言,急怒攻心,一时说不上话来。
    这造舰司他投了三百多万两银子采购木料,就这么全毁了。
    最主要的是,这浪费了造舰的时间,延迟了海贸。
    凤儿见赵煦脸色煞白,忙为赵煦轻抚后背,小脸上满是怒色。
    陈寿见燕王如此,更是心中愧疚,瞥见旁边的门柱,他转身就要撞上去。
    徐烈眼疾手快,立刻将陈寿拉住。
    “我还有何颜面活在世上。”徐烈力气很大,陈寿挣扎不过,大哭起来。
    赵煦大脑空白了一会儿,接着反应过来。
    他说这伙海寇使用的是有声响和火光的武器。
    深深呼吸一口,他道:“陈主事,现在还不是要死要活的时候,不把这些被毁了的战舰赔给本王,你就想死吗?”
    陈寿闻言,先是一怔,他知道燕王其实是在劝他,他更是泪如泉涌,“殿下……”
    “先收起你的眼泪吧,把事情的原委告诉本王。”赵煦道。
    陈寿点点头,这时转过身,从身后的士兵手中取过一根棍状的武器,呈递到赵煦面前,“殿下,就是这种古怪的武器,这是战斗过程中士兵拿命换来的。”
    赵煦一看,眼神顿时凌厉起来。
    陈寿拿着的显然是一把火绳枪。
    他接过细细看了看,这把枪的枪管是用铁片缠绕锻打出来的。
    这种枪管锻造的技术和当代明朝时期的技艺一样。
    属于最基础的枪管锻造技艺,其实就是拿一根铁棍,铁匠拿着烧红的铁皮绕着铁棍打。
    这种枪管的缺点很显著,就是容易炸膛。
    在枪管的后面此时还挂着一根火绳。
    “袭击我们的海寇叫嚣他们是五峰岛主的人。”陈寿又补充了一句。
    “五峰岛主,王直。”糜温突然叫了一声。
    赵煦看向糜温,“你知道这个什么五峰岛主?”
    “在京师的时候听过,据说这个王直是海上最大的海寇,即便是梁家要进行商贸也得向他缴纳买路钱。”糜温道。
    想了想,他继续道:“而且这个王直是大颂人,但归附了东瀛,以东瀛人自居,其麾下帮众很多,他还招募了不少东瀛浪人。”
    越说糜温的眼睛越亮,直到碰到赵煦锋利的眼神,他突然意识到什么,闭上了嘴。
    “王直!”赵煦重重念了这两个字。
    他不管这王直是何人,惹了他,他一定会让其付出惨重的代价。


第二百六十六章 周毅的选择
    “殿下与这五峰岛主无冤无仇,他为何要袭击舰船司?”
    议事堂。
    刘福和常威得知消息都赶了过来。
    常威脸色阴沉,这守卫舰船司的都是王府亲军的士兵。
    此番一战竟然死亡三百余人,受伤五百多人。
    他不是恼恨战败,而是心疼折损这么多士兵。
    “这些海寇还讲什么冤仇,他们到一个地方就抢一个地方,殿下,此仇不能不报。”常威一拍腰间佩剑,“在北狄人手里我们都没有吃过这样的大亏。”
    赵煦的思绪还停留在火绳枪的问题上。
    在大航海时期,海寇的装备其实最先进的。
    因为在海上漂流,所以他们最先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事务。
    甚至是当代明朝时期的倭国,火器据说也是由海寇带过去的,随后被倭国仿制。
    所以,对这些拿着火绳枪的海寇他其实并不感到奇怪。
    毕竟金陵城中已经有了火绳枪了。
    “仇当然要报,只是这些海寇在海上来去如风,抢过一个地方又去下一个地方,没有水师,难以围剿他们。”陈寿小心翼翼说道。
    赵煦心中的怒意还未消散,这两个月的心血全白费了,他能不心疼吗?
    当即便如此,造舰的计划还要进行下去,而且要投入更多。
    他道:“几百万两银子,本王赔得起,造舰之事不能停。”
    “可是殿下,若舰船司再被袭击可怎么办?”刘福道。
    赵煦沉吟了一下,他道:“不能在海岸造船了,去平郡平城。”
    当初成立舰船司的时候,袁家尚未覆亡,所以他只能选择在海岸造船。
    毕竟燕郡境内的河流过于狭窄,且浅,不适合大船航行。
    但平郡的运河与燕州的海河相连,这海河是燕王境内最大的河流。
    自晋州而出,最后经平郡,静海县流入大海。
    在这里同样适合造舰,而且由于身处他的封土内。
    任海寇有天大的本事,他们也不敢杀入平城。
    “平郡平城?”陈寿想了想,点点头,“殿下英明。”
    赵煦道:“对,你将舰船司迁移到平城。”
    接着他问道,“此次舰船司的木匠伤亡多少?”
    陈寿眼神一暗,“有三百余人。”
    “回去后,你要给这些匠人的家人发抚恤金。”赵煦道,接着他看向常威,“伤亡士兵的事由你来负责。”
    常威点了点头。
    吩咐了此事,赵煦神色严肃起来,看向陈寿,他道:“跌倒就要爬起来,这次的事不能就这么算了,静海县的船毁了,你就在平城给本王造出来,而且要造的更好。”
    “殿下放心,即便是累死,下官也一定将战舰呈现给殿下。”陈寿站起来,咬着牙说道。
    赵煦微微点头。
    虽然他现在很恼恨,但没有船,他丝毫没有办法。
    这笔账,他只能暂且记下。
    “这战船造出来也得有人操作才是,否则造出来岂不是也没用?”空气安静下来之时,周毅突然说道。
    众人将目光投向他,周毅不好意思地笑起来。
    他对赵煦道:“殿下,小的要替殿下把卢正给抓来。”
    “口出狂言,你懂海战吗?”赵煦斥责道,“还是老老实实运百姓去。”
    周毅急道:“有志者事竟成,殿下不让我做,怎们知道小的做不好。”
    “你和王彦忠运送百姓不是挺好的吗?怎么想起这茬额。”刘福诧异道。
    燕王疯症还未好的时候,周毅和他的关系不错,二人现在还经常往来。
    周毅闻言,瞪眼瞧着刘福,他道:“你现在做了王傅,我可不想一辈子当个奴隶贩子,这事还是王彦忠在行。”
    刘福讪笑两声,“殿下,周毅的父亲以前是宁锦都司的水师校尉,只是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