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幕1925-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西峰虽已完成居民个人身份信息的登记,但在甘陕其他区县,这一工作仍未完成,来往西峰的人这么多,既有甘陕别地方人,又有不少外省人,如果孙连仲派极少西北军提前潜入西峰,不但外围驻军很难辨认,在西峰也很难清查出来。这些人或许没机会爆破大楼、工厂,搞些很严重的破坏,但藏把枪进来,随意放几枪或打伤些人,都会造成混乱局面。
吴安平遂命西峰驻军配合政府及警署,在西峰做一次拉网式排查,尤其对各类市场、酒肆、餐馆、客栈、旅馆及烟花场所,要特别关注。若有居民动问,则一律回之曰“演习”,西峰七成人口为陇东集团职员或亲属,想必会主动配合这次排查。真能查出潜入者自然更好,即便查不出来或者根本没有,也能收集到西峰人口及人员成分的数据,同样有益无害。
就这样,西峰市面的气氛陡然紧迫起来。全副武装的解放军新兵,源源不断自各处营房开出,神情肃穆威严,浩浩荡荡穿街而过,直奔西郊和北郊。警员也动员起来,身后各跟随两个荷枪实弹的战士,在各个街区,开始逐条街道、逐个地段、逐个门户,核查人员身份。这确实有些扰民,但正如吴安平所想,西峰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城市,民众都十分配合。
虽然从警员口中得到的官方回答是“演习”,但还是有民众半信半疑。不免就有人在各个场所揣测说:“会不会是有敌人潜了进来,这是在排查奸细?”周围的人大哗,但越想越是这么回事,便有人高呼道:“有人想搞破坏,我们绝不答应。大家都行动起来,看看自已周围有没有可疑的人,一定要把奸细揪出来”应声如雷。
做好部署,感觉在无疏漏,吴安平便把目光转向陕北。在陕北及晋西南,沿黄河两岸,解放军和晋军已然开打,战情不出参谋本部所料,晋军送至黄河西岸的只是子弹、炮弹,而解放军则往对岸送去了三万新兵,这还不算靳鹏的第六师。
阎锡山被打懵了。
按照部署,与晋军的战事由安柄朝负责指挥。在靳鹏的第六师自晋西南一角渡河成功,并掩护后继刚完成编制的第十五师、第十六师两个新编师渡过黄河之后,迅疾沿东岸五十里范围向北突击,独留新十六师盘踞韩阳、阳城两镇,对付永济、芮城方面的晋军。
一夜之间,第六师、新十五师视如破竹,连续击溃了五道晋军阻击线。晋军还未完成调动,除在东岸城市驻有重兵,沿岸乡间、城镇多是附近临时聚拢的步兵团及营,兵力本就居弱,更无法抵挡狂奔猛突的两万解放军,除大部溃逃,还有三千人做了俘虏。至十二月十二日上午十一时,第六师靳鹏部已突进到河津以南。
此时,新完成编制的第十七师,正在双井一带寻求渡河,却被晋军发现,河津守军抽出一旅一团紧急赶至双井,与新十七师隔河对战,各以火炮及狙击步枪对轰对射,打得不亦乐乎。靳鹏与十七师联络,察觉河津晋军已降至五千人,随即呼叫战机编队配合,率部猛攻河津。
十二时,第六师由河津南门突入,迅速占领附近城区及西城,只余东城、城中心之钟楼及北门高地等制高点,还被晋军控制。靳鹏命随行至河津的新十五师一团,清理东城及钟楼附近区域,自已则率第六师猛攻北门高地。经飞机、坦克、大炮一顿狂炸,北门敌军伤亡惨重,走出工事投降。
靳鹏将河津之事,完全交予新十五师一团善后,自己则率部猛扑向双井。双井的晋军与解放军新十七师隔河炮战,突然接到河津守军求援,衡量利弊,只能放弃阻击解放军渡河,急速回防河津。其行至裴方岭一带,正与靳鹏的第六师遭遇,稍一接触,晋军便告崩溃,枪炮物资丢弃一地,大部投降,小部散入乡间逃生。
靳鹏带俘虏赶至双井,就地休息,并接应新十七师渡河。
此时,在安柄朝的调度下,陕北临黄河各县的守备营及新兵,已压向黄河西岸,只是并未渡河,只是做出了东渡的姿态。宜川、清涧、延川、佳县、米脂、绥德、府谷,各地解放军南北呼应,致使东岸晋军一夕三惊,提心吊胆,倍加防备。而在榆林的梁冠英部,更在贺家川沿线,做出一副紧锣密鼓的架势,更让晋军胆战心惊,不住在对岸调动兵力。
陕北府谷、山西保德隔黄河相对,阎锡山试图在此渡过一部晋军,在解放军控制区域作战,以减轻晋西一线的压力。
阎锡山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晋军总兵力接近二十万,却还要应对奉军的军事压迫,单黄河一线,晋军虽也屯有数万之众,但渡河对有西峰建筑血统的解放军各工兵营算不上多难,对晋军却非一时能办到。他虽想将战火引入陕北,改变被动局面,可惜解放军早已展开攻势,东岸晋军虽有数万,也只能忘河兴叹,频繁调动,以期将解放军赶回陕西。
府谷解放军只驻有一个营,晋军在保德则驻有一个旅,双方兵力近乎相差十倍。但晋军也没讨到好,本来应付阻击虽伤亡颇大,浮桥的搭建却大致顺利,但正当渡河设施即将完成之时,解放军的战机编队却突然飞至,不但将浮桥炸毁,还趁晋军不备,将其在东岸布设的火炮阵地炸个稀巴烂。这河是甭想渡了。
各地的告急电报雪片般发往太原,让阎锡山看得有些发懵,才一日功夫,整个晋西竟看似摇摇欲坠,再难以支撑了。经参谋长仔细鉴别,阎锡山始知许多电报,纯粹是各地驻军自己吓自己,解放军进攻姿态确实很高,但未必就真想与晋军全面开战。否则,梁冠英的那个师就不会留在榆林不动,早寻机真正渡河作战了。
但晋西南解放军的攻势却真是迅猛,虽然没有进攻山西腹地的迹象,但那几万解放军一旦转向,配合飞机、坦克及还超过晋军一筹的火炮,山西南部还真有不保之虞。
或许,和谈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阎锡山真正动了和谈的心思,这滥仗他不想再打下去,即便吃点亏,割点肉,总比把家当全让人占光要好得多。何况,还是自己这方先动的手,虽说不知道那已被枪毙的旅长发什么神经,但论起来还是自己理亏。只是,解放军的动静也未免太大了。
人一旦有个念想,就会不断为验证其正确找各种理由,此时的阎锡山正是这样。靳鹏第六师狂突猛进,声势太壮,已使他忘了先前还矢志要把解放军赶下黄河。现在是服软的时候了,他只希望吴安平不要开价太高。
当然,阎锡山也准备拿出一块大蛋糕,那就是绥远的归属。这地方名义上划归晋军,但从来就不曾真正属于山西,交给吴安平,让解放军去和奉军、西北军死磕吧,他还是老老实实当他的“三晋王”即可。。。。
更多到,地址
………………………………
第一百六十六章 西北乱战(15)
第一百六十六章西北乱战(15)
西北之战,对解放军来说,虽不是奠基之战,却是其真正崛起的标志。自这一战后,吴安平及解放军始为民国各大军政势力乃至东西方列强正视,并为之侧目,直至只能无奈仰望。
十二月十二日下午三时,余铁鹏率第三师四千战士,在下红柳滩一带渡过黄河,出现在永宁东南方位,但余铁鹏并未进攻永宁,而是径直北上,直扑兰州。此时,李章率第四师已越过闽宁镇的黄羊滩,距银川已不到一百华里。
同日下午,阎锡山派专使由永济出发,南下韩阳镇求见解放军新十六师师长,表述了停战谈判之意。新十六师师长张翼城,原为安柄朝第五师第一团的团长,虽自觉无谈判必要,却不敢耽搁,随即将此讯向在西安的安柄朝做了通报。安柄朝则将电文原封不动,转发到了西峰的吴安平手中。
吴安平其实并无与晋军死战之意。
在他看来,解放军当前阶段一味攻伐其实意义不大,如果不是西北军主动进攻,他甚至暂时都没打算北上银川,进兵绥远。当前最重要的还是要保证两年计划顺利展开,厚植实力,奠定西北富饶及强盛的基础,待到那时,空军、装甲力量及机械兵团齐备,数十万解放军横扫北中国自无任何问题,而且也才具备挑战苏联及日本的超强实力。
解放军自创立起,一战再战,如今势力实际已达整个西北,甘肃、陕西、宁夏、青海、绥远、新疆,或许还可以算上**,这七个省区加起来足有几百万平方公里,占据容易,要将之建设起来,难度却非常之大。他要改变大西北,补上日后中国发展之短板,这需要时间,也需要实力,而这种实力并非单纯指武力,陇东集团其实才是最关键的角色。
西北发展需要时间,一两年肯定仍未足够,但有这一两年,他足以借助时空引擎,为西北此后的发展打好根基。构筑西北水系镇压荒漠,以千万移民充实边疆,这都是平常人不敢想的事情,如果没有时空引擎存在,他同样也会全无一点信心。现实是,他或许有这个能力,那当然要尽力去做,一个富饶的西北对中国的意义,无论怎样渲染都不为过。
蒋百里的意思也差不多,他虽然不知道吴安平心中的宏图,但从军事角度分析,指出阎锡山此人虽为军阀,在山西却有不少作为,很明确的说,打仗他或许比不上冯玉祥,但说到建设地方,三个冯玉祥也未必及得上阎锡山。现在战事局限在陕晋边界,问题还不大,一旦解放军深入晋中腹地,百姓未必就会热烈拥护,而晋军退无可退,其抵抗也必将越来越顽强。
经参谋本部协商,吴安平对阎锡山开出了条件。
第一,确立黄河沿线为非军事区,以方便修筑桥梁,沟通陕西与山西,促进经济的融合与繁荣。阎锡山对此估计会怀有戒心,但时日一长,经济利益便会凸显,到时他想必反会成为拥趸。
第二,将绥远西北临时政府,晋军撤出,由解放军进驻。这一条阎锡山估计也会答应,毕竟绥远还有西北军驻留,奉系又对其虎视眈眈,晋军真正只能控制绥远一部分区域,拿解放军退出晋西做筹码,他其实不算吃亏。
第三,确定山西与西北临时政府的金融合作方案,能设立统一的金融系统最好,如做不到,最起码要应允互设银行。这一条估计阎锡山肯定会反对,如其反对,解放军还要加大军事压力,迫其答应。
只要能做到互设银行,凭借甘陕超强的工业实力、商品供应能力及资本力量,足以间接控制山西的经济。当然,吴安平的本意并不在此,更多是想阻止阎锡山滥发银元卷及军票,促进山西工商业发展,并使之与甘陕融合,间接达到促进山西民生的目的。这无所谓高尚,如果立志于国家,有些事便需要做在前面。
这三个条件顺着安柄朝、新十六师张翼城,向阎锡山的专使做了转达。
不过,为逼迫阎锡山答应这些条件,解放军的进攻并未立刻停止。第十六师张翼城部两个团,已离开韩阳及阳城,分别朝永济、芮城缓慢行军;靳鹏率第六师与渡河完毕的新十七师裴永亮部,长途奔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了吉县和乡宁;而梁冠英的第十师也将渡河之意表露无遗,并开始在炮火的掩护下搭建浮桥。
留给阎锡山的时间不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