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幕1925-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成,已无缓和余地。
冯玉祥道:“既然如此,为何不让西北军撤到库伦,那里接收苏援不是更方便?”他今天的表现其实有些怪异,不知为何,竟忍不住总想让乌斯马诺夫难堪,实际上这位顾问先生并没得罪他,相反还给他不少帮助。
乌斯马诺夫阴沉着脸道:“冯将军,你在说笑吗?”
冯玉祥大笑道:“别生气,也别着急,再等等,或许还有转机。天塌不下来的。”
乌斯马诺夫道:“转机?哪里还有转机?解放军的坦克部队已离银川不到六十公里,这时候哪里还有转机?”
冯玉祥铁青着脸道:“我说有就有”
他板着脸离开了作战室,鹿仲麟跟上小声问道:“总司令,真的还有转机吗?”
冯玉祥身形一顿,长吸一口气道:“仲麟,别问了。无论有没有转机,我就待在银川,哪里也不去。我累了。”他的背影拉得很长,在璀璨日光的映射下,尤显沉重。
“哪里也不去”鹿仲麟看着冯玉祥有些凄凉背影,自言自语道。旋即,他转过脸来,对身边的卫士下命令道:“调些警卫,把乌斯马诺夫他们看紧些,那些飞行员也一样,如果这些苏联人要走,就请他们留下。必要时,可以用一些手段。”
那卫士嗫喏道:“要是刘先生、邓先生要走呢?”
鹿仲麟快步朝冯玉祥追去,头也不回道:“这里才是中国,他们不会走的。”
先不说银川即将发生的变故,且说左纯庵围攻同心城。
实际上,左纯庵并不愿与西北军兵戎相见。这不仅是因为在子午岭基地,他和杨虎城、李虎臣、卫定一、孙良诚等相处有三个月,认识到这些原西北军将领身上存在的可贵品质,还因为吴安平也早有交待过,对西北军应尽可能收服,这毕竟是一支有着朴素爱国思想的军队,战争虽不可避免,但大局既已抵定,便没必要再流过多的血。
这时在西峰,杨虎城、李虎臣、卫定一、孙良诚等人正联袂求见吴安平,所说也是这个意思,而张维玺、梁冠英、赵席聘乃至甘肃省长薛笃弼,也都发来电报,请吴安平网开一面,莫过于敌视西北军。
吴安平并没有不满,不忘本的人他同样欣赏。而且,这些人对战局并非一无所知,先前不动声色,等大局已定才提出请求,至少说明他们知道轻重,并非身在曹营心在汉。或许会有人说,他们可能以为冯玉祥有机会获胜,但吴安平军政两方面的举措都没有对他们隐瞒,身在西峰,深入甘陕,不可能还像局外人一样有那样幼稚的想法。
这样的请求也正和吴安平之意,他其实更想吸收西北军,而是将其彻底消灭。但他还是故作姿态,并非是施恩于下,而是为拿到杨虎城、李虎臣、孙良诚、卫定一等亲手书写的劝降信,张维玺、梁冠英等在外领兵,自然不可能将信及时送到西峰,不过劝降信有几封就已足够,再多也意义不大。
不过,为增加说服力,他另外找到了蒋百里。蒋百里桃李满天下,在民**事界有极大的影响力,而且他先前不愿就战事发表意见,显然对西北军保有同情,想来写封劝降信应该不会拒绝。
果然,没等吴安平把话说完,蒋百里便动笔疾书,顷刻间信便写好。吴安平看题款,发现这封信是给冯玉祥的,他虽然想看,却不好意思开口。蒋百里看出他的心思,说道:“具体不必说,我只是告诉冯玉祥,来西峰吧,只要他不以权位为重,就能在西峰实现救国抱负。”
吴安平不好意思道:“这话说得好,说得好。”
这些信还没送到左纯庵手中,但通过军用电台,他已经知道有这档子事,但他不想进攻同心城,却又不得不攻,因为他必须弄明白,孙连仲、吉鸿昌到底在不在城中。
说来很巧,左纯庵率第一师围城之前,恰好在城外抓住几个第六路军的逃兵。这几个逃兵倒不是畏惧战火,而是因催缴欠赋一事,城中百姓与西北军起了冲突,死了两个人。
在西北军来说,自己扛枪打仗,不发饷就算了,吃总要吃个半饱,而且天气愈发寒冷,总不能挨饿受冻去和解放军拼命。况且,苛捐杂税不缴也罢,法定的田赋又没有太高,如果也不缴就说不过去。百姓却不这么认为,本来刚安逸些,日子见好,西北军一来就要催缴历年欠赋,说是爱民,还贴着臂章,可事实上却是扰民,从自己嘴里夺食。
本来冲突也起不了,但孙连仲、吉鸿昌不在城中,各部无人镇压,再者上下本就有牢骚抱怨,驻守的将领一时没看住,就立刻出了乱子。西北军的士兵和百姓各说各的,都觉得自己所说在理,正好百姓一直拿解放军做比较,更让士兵们气愤羞愧,双方火气越来越大,冲突便自然发生了。
当场死了两个百姓,而动手的就是这几个逃兵。孙连仲、吉鸿昌治军极严,遇到这种事往往不由分说,直接就将肇事士兵枪毙,他们若不逃便是死路一条。正好他们也算为西北军出头,上下都比较同情,就睁只眼闭只眼任他们跑了出来。
最初左纯庵还没意识到不对,不过询问这些逃兵,得知孙连仲、吉鸿昌数天之前就已不在城中,带着三千精锐步兵不知去了哪里,这才感觉有些异常。回想各部交换的战情战报,好像都没与这支部队打过照面,那自然有些奇怪,他们能去哪里,总不可能将部属留在战场,自己悄悄折回银川了。
左纯庵有些不安,于是发动了进攻。同心城也未能幸免,立时陷入战火之中。
第一师的炮队开到了指定地区。上千发各种口径的炮弹,在半小时内扫荡了西北军在城外挖掘的两道战壕。第一轮急射,西北军就放弃了第一道战壕,只留下了几个监视哨。坦克及步兵推进,火炮延伸射程,他们又放弃第二道战壕,转移到城内,关闭城门,充塞了门洞。
第一师的重炮开始轰击城门及城墙,轻型火炮、火箭筒则负责清理城墙上的火力点。西北军的意志也很顽强,从被炮火熏黑的垛墙后面,从炮弹炸开的豁口,连续不断的密集的枪声,噼里啪啦地冒着火光向外冲,喊杀声震动天地,向天空冲去,在空中飘动。
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砰啪轰隆——轰隆——,偶尔夹杂着个别的火炮齐射声震动天地的轰隆声向前延伸,越来越响,越来越急,将同心城笼罩在内。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哒哒哒哒哒——西北军的机枪疯狂地扫射着,一个机枪手死了,立刻又有一个顶上,直到连机枪都被炸飞、炸散,才能将这个火力点清除。
城墙上许多炮弹爆炸开的烟柱,混着黑白两色,象旋风一样向空中卷去。一排排的西北军士兵被炸散,翻滚着,象水花一样从弹坑旁边分开,却还是爬啊,爬啊,握紧了枪柄,死也不放。炮弹爆炸的烟火越来越紧地扫荡着城墙,成群的狙击手在城墙下数百米外潜伏游动,每扣动几次扳机,总有守军从城墙上栽倒下来。
“轰轰轰——”,同心城的城门终于被重炮轰开,门洞中填充的沙土、砖石被气浪一点点卷走,缺口打开了。左纯庵暗叹一声,挥手下令,第一师的坦克蜂拥而上,朝城门冲去。
十二月十二日上午十一时,同心城破。。。。
更多到,地址
………………………………
第一百六十五章 西北乱战(14)
第一百六十五章西北乱战(14)
左纯庵率部攻破同心,并未找到孙连仲、吉鸿昌两人,盘问另一负责守城的旅长,始知两人四天之前已率部秘密离城,具体去了哪里则不得而知。
破城之后,左纯庵即向百姓宣布,同心将与解放军其他控制区施行同样的政策及制度,人心随即安定。同时他也将吴安平的决定向俘虏说明,言说不虐待、不歧视,任其自择或退伍或接受改编,并提前将解放军的待遇解说明白,这同样安抚了俘虏,并赢得部分西北军士兵的拥护。从这点来说,多方盘问结果都一致,应该没有集体隐瞒的可能。
到底孙连仲、吉鸿昌带三千西北军去了哪里?左纯庵不得而知,但其中想必有些谋划,很可能对解放军不利,他不敢耽搁,立即将情况通报了西峰。
解放军总司令部其实只是聊备一格,真正的决策中枢其实是参谋本部。当然,吴安平掌握最高权力,但总司令部除了通讯副官及警卫,并没有可以协商之人,他自然更倾向于在参谋本部征求意见,并下达命令。
对左纯庵的电报,吴安平并没有多重视。即便孙连仲、吉鸿昌本事再大,也难以再将战局逆转翻覆,冯玉祥十万大军正陆续崩溃,能保持完整建制的西北军,如今只剩不过两三万,
区区三千人,能掀起多大的风浪?直到蒋百里见他志得意满,出言提醒,他才如冷水浇头,意识到即便只有三千人,如果运用得当,也能给他带来天大的麻烦。
按照蒋百里所说,孙连仲、吉鸿昌这三千南口老兵,随便调动到其他什么区域都无所谓,但最怕也最可能的是,其由同心向东南,沿丘岭沟壑秘密潜入陇东,直接威胁西峰。若明火执仗来攻,凭解放军在西峰的过万新兵,及充足的军械、弹药储备,足以将其消灭,但怕就怕其偷袭、夜战,那样最终将之消灭,西峰也将成为一片狼藉。
孙连仲、吉鸿昌离开同心已有四天,如果真如蒋百里所料,打定的是攻袭西峰的主意,那四天之中,解放军散于彭阳、环县、庆城的驻军,居然未能发现这三千西北军,这未免有些不可思议。但蒋百里言道,由同心城至董志塬,其间丘岭沟壑纵横,极易隐藏,且很多地方人烟稀少,真要有军队潜入,只要注意行军,在交通要道及城镇人口相对密集区域值守的解放军,未必就有机会发现。
或许孙连仲、吉鸿昌的去向与蒋百里所料大相径庭,但就怕万一蒋百里所料成真,尤被这三千南口老兵潜到西峰左近,那破坏性之大当真难以预料。激烈的战斗或将毁坏部分工厂,甚至可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即便孙连仲、吉鸿昌只突袭军事机构及设施,不毁坏工厂,不针对平民,但仍不可避免引发民众的恐慌,对吴安平来说,这也是不可承受之重。
吴安平终于高度关注起来,不想在西北战事即将收尾之际,在陇东腹地再闹出什么乱子。基于此,他紧急从银川、中卫一线及陇西调回十架前锋战机,命令其划分区域,逐段低空侦察,以确定董志塬西、北及西北方位,有无西北军潜藏。
同时,在西峰训练的新兵需立即组成临时作战部队,除留五千人拱卫西峰外,其他新兵统由教官带领,以营为单位,向西峰北部展开武力搜索。各部保持即时联络,一旦某营遇警,则呼叫各营支援,务必不能使敌军脱离。为加强武力及机动力,新组装好的六十辆26式坦克,将分为五个小队,在划定的方位及区域游弋,专职火力支援及追击。
还有个问题不能不考虑。
西峰虽已完成居民个人身份信息的登记,但在甘陕其他区县,这一工作仍未完成,来往西峰的人这么多,既有甘陕别地方人,又有不少外省人,如果孙连仲派极少西北军提前潜入西峰,不但外围驻军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