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血案迷踪-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心远从口袋里掏出香烟,递过去一支:“没什么,就是路过,顺便和你聊聊。”
营业员接过香烟,眯缝着眼,看清香烟是“牡丹牌”,态度更加谦和了,马上拉亮房间的日光灯,满脸笑容地说:“好的好的!”
灯光下,于心远看清了营业员是个60多岁的老头,脸上堆满了沧桑,但依然掩盖不住生意人的精明。于心远心知肚明,这是公私合营后留用的小业主或店员。
“这个盘口很好呀!应该是家老店吧!”于心远环顾四周,说道。
营业员眼睛一亮:“这位同志眼光好老道,也是做生意的?”
于心远摆摆手:“我只是觉得这个位置好!做生意我是一窍不通。”
“同志你是不知道呀!这个店在解放前,就是大名鼎鼎的‘梅萱斋’。是当年雷江两大家族—梅家和鲁家合股办的产业。当年,经营‘文房四宝’—‘宣纸、徽墨、湖笔,歙砚’。因品种多、数量大、质量好,上江、下江的客商都来这里批发、订货,在皖、赣、鄂三省都是响当当在牌子。当年的文化人,已拥有‘梅萱斋’标识的‘文房四宝’为荣,每年,都能稳定地给梅家和鲁家带来成千上万大洋的红利。那年头,这里可是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文人骚客、络绎不绝~”营业员越说越兴奋,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繁华时光。
看看于心远没接他的话茬,营业员又摇头,叹了口气:“只可惜,民国27年鬼子侵占雷江以后,梅家、鲁家遭了厄难,主家都死了,伙计们也散了,元气大伤。抗战胜利后,鲁家少爷倒回来了,可他不经营祖业,却一心办学,‘梅萱斋’还是一蹶不振。解放后,公私合营,‘梅萱斋’牌子都摘了,改为‘工农兵文化用品商店’,生意更是一落千丈啰!”
突然,他意识到眼前的谈话对象,顿时觉得说漏了嘴,连忙改口:“现在店里经营革命文具,是为革命服务,一样好一样好!”
于心远无心理会这些套话:“现在店里面主要经营什么?”
营业员答道:“主要是学生学习用具,橡皮、铅笔、尺子圆规什么的,也经营一些‘文房四宝’,但现在用毛笔的人越来越少了,所以质量就没过去那么讲究了,数量和品种也少了很多”。
“你们经营线香吗?”于心远直奔主题。
“我们这里只有一种线香,就是上午我和这位警察同志说的‘梅花牌’线香。”营业员回答道。
竒*書*蛧*w*W*W*。*q*Ι*s*ú*W*ǎ*Й*G*。*℃*c
“有特定顾客吗?也就是专门买这种香的人?”于心远接着问。
营业员笑了:“警察同志,你们是外地人可能不知道,这香本来是梅家和鲁家的私家产品,主要供两大家族主人以及雷江的达官贵人们熏香用,所以用料极其讲究,产量也不大。日本人来了以后,鲁家和梅家都遭了大难,所以这个香就失传了。”说到这里,营业员突然吞吞吐吐起来。
“那你们现在卖的是什么香?”见营业员突然停下不说了,国庆显得有些着急。
于心远却心知肚明,掏出“牡丹”香烟,再递上一支。
营业员双手接过,满口称谢,继续说道:“雷江光复后,原来厂家的师傅们想继续生产,但一直没成功,公私合营后,也就绝迹了。只是‘**’期间,大字报流行,墨汁供不应求,为防腐,这些大规模机器生产的墨汁都含化学防腐剂,有一种恶臭味。为了掩盖墨汁的臭味,有人又想起这个线香,重新配制生产。经过不断改进,基本符合了当年的香味。因为香里含有沉香、冰片等珍贵药材,点上有清香空气、提神醒脑作用,所以现在不少高考学生家长也来买这种香来帮助孩子复习迎考。甚至还有外省的学校统一来订购,尽管价格比较贵,但销量还是很不错,是这个店的主要利润来源”。
于心远暗忖:这个范围可又扩大了不少!不过,至少说明,凶手应该是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雷江本地人可能性最大,流窜作案或激情杀人的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
从营业员那里了解完情况后,于心远从店里出门时,差点与一个人撞个满怀。
两个人定睛一看,都愣住了:
“思侠?!”
“心远?!”
鲁思侠先开口说道:“心远也开始喜好书法丹青了?”
于心远说:“得了吧,你还不知道我?我肚里那点墨水都是你给的,哪有书法丹青的雅致,只是随便走走看看!你来这里~”
鲁思侠解释道:“县里面按照政策,鼓励一些‘老字号’恢复本名营业,很多店里的负责同志让我为他们重新书写匾额,所以我过来淘点好纸好墨”。
于心远突然想起什么,说道:“正好,我想找方正武了解一些翠云庵的情况,思侠能不能再陪我去一趟?”
“翠云庵?”鲁思侠略愣了一下,然后说:“近来我的确比较忙,没时间陪你们了。方正武你们也相互认识,他是个热心人,就说是我让你们去找他的,他一定会热情接待的!”
………………………………
第24章 带发修行
当于心远一行再次来到县文史馆,在昏暗的故纸堆中找到方正武时,他正在戴着眼镜,心无旁骛地埋头整理档案。当于心远说明来意后,方正武热情接待了他们,让座泡茶,让于心远他们受宠若惊。
“你们是鲁校长介绍过来的,鲁校长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也是我们雷江百姓的朋友!”方正武这么解释道。
尽管与鲁思侠相交多年,但鲁思侠一贯沉稳低调,从未多说起过自己的往事,于心远还不知道鲁思侠在雷江有如此高的声望。
既然这样,于心远就开门见山:“今天冒昧前来找您,是想了解翠云庵的一些事情!”
“翠云庵?”方正武厚厚的眼镜片后面闪过一丝惊异,“你们去那里做什么?”
于心远解释道:“前些时候,翠云庵师父们到派出所报案,说是有人蓄意亵渎佛门净地。派出所在翠云庵发现了一些有关山田次郎被杀案的线索。所以今天我们特意过来向您继续了解抗战期间雷江的一些情况。这也是翠云庵住持向我们推荐您的!”
为了显得郑重,于心远将小尼姑换成了住持师父。
方正武嘿嘿一乐,自言自语地说了声:“老太太还这么惦记我!”
于心远随口问道:“方老师和翠云庵住持大师很熟悉?”
“岂止熟悉,”方正武笑道:“了因师太正是家母!”
这倒大大出乎于心远的意料之外。
于心远接着问道:“那您知道翠云庵和‘孩太君’山田次郎有什么关联吗!”
一提到“孩太君”,刚才还谈笑风生的方正武脸色突然阴沉了下来,好久沉默不语。良久,他才缓缓地说:“于队长,本来我不想跟你说这些。但既然鲁校长让你来找我,我就和你说说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
雷江沦陷后,方太太就知道丈夫凶多吉少,每天都和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坐立不安。第三天,瑞蕙拖着疲惫的身子、满脸憔悴地回到家中。见到方太太,欲言又止。
方太太知道大事不好,忐忑地问:“姐姐,有358团和天觉的消息吗?”
瑞蕙嘶哑着声音说:“358团全军覆没、所有将士为国捐躯,无一幸存!”
尽管方太太已经做好了充足的思想准备,但听到这个确凿消息,还是觉得犹如晴天霹雳!
她哭着往门外冲去,瑞蕙一把抓住她:“你要干什么!”
“我要去为我丈夫收尸,我要去祭奠他~”方太太抑制不住心里的悲恸。(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无弹窗广告)
瑞蕙严厉阻止了:“鬼子正愁找不到你们这些抗日军属呢,你还去自投罗网?”
整夜,瑞蕙默默陪着伤心欲绝的方太太,相对无言。
等方太太心情稍稍平和了,瑞蕙才说出她最想说的话:“妹妹,当下最要紧的,是你和孩子何去何从!”因为“孩太君”山田次郎说了,他会经常来梅府和瑞蕙“商量工作”。如果方太太还在梅府,可能会引起很多麻烦。
方太太冰雪聪明,早已经听出了瑞蕙的画外之音。相濡以沫的丈夫已经战死疆场,而且尸骨都找不到,但被加上那天广场上亲眼看到李天明被“孩太君”当场砍杀,强烈的刺激使得方太太已经万物皆灰。
“姐姐,帮我最后一个忙好吗!”方太太央求道。
“请说!”瑞蕙答道。
“我想出家,去佛前青灯古卷,了却残生!”方太太下定了决心。
瑞蕙默不作声。思前想后,在这动荡乱世,也许佛门还真是方太太母子的避风之处。于是,她说:“我和翠云庵了缘师太相识多年,是故交。明天,我亲自送你去翠云庵!”
方太太感激地说:“姐姐,不知道该如何感谢你~”
瑞蕙凄然一笑:“只要妹妹能不嫌我和鬼子同流合污,我就心满意足了。如果我死后,妹妹能每年来我坟头上只花环,就不枉你我姐妹一场~”
方太太默然,她从瑞蕙的神情中早已能猜出一二,本想安慰几句,但她搜肠刮肚,却找不出合适的语言劝说。
两个女人,都各怀着不堪的心情,默默相对而坐,只有蜡烛默默陪泪,直到天明。
第二天,瑞蕙以“亡夫忌日需超度亡灵”为由,让方太太化装成家里佣人,带着年幼的方正武,出了北门,上了翠云庵,投奔了缘师太。鉴于方太太尘缘未尽,了缘师太让方太太代发修行,边整理充实自我,边研修佛法、感悟禅机。
然而——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国土沦丧,就连佛门也难逃清静。犬川次郎还是在以“小泉子”伙计身份暗暗侦察雷江地形时,就已经打上雷江的制高点—翠云山的主意了。
犬川次郎在雷江上任后不久,就宣布翠云山为日军军事禁区,在山顶建设炮楼,设置观察哨和远程迫击炮阵地,居高临下,将雷江周边牢牢控制在日军监视之下。
第二件事,就是建立“雷江皇军军官俱乐部”。“皇军军官俱乐部”是犬川次郎的一个创新。日军在中国战场那种初期势如破竹的攻势在武汉战役中得到了很大遏制,中国军队的抵抗越来越顽强,日军每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代价,日本军部鼓吹的“三个月灭亡中国”神话早已成为泡影,渐渐陷入到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中。没有尽头的战局和巨大的伤亡使得日军从开始节节胜利的亢奋中清醒过来,厌战情绪在一些中下层军官中渐渐弥漫。为了提振士气,犬川次郎在雷江修建了这个“皇军军官俱乐部”,供前线军官休整调养之用。
犬川次郎的目光盯上了翠云山上的翠云庵。这里风景秀丽、环境清幽,是修身养性的圣地。而且,地处偏远,居高临下,具有很强的安全性和私密性,既然整个翠云山都作为日军的军事禁区,当然不能容忍上面有一个中国人的庙庵。
当犬川次郎在一群荷枪实弹的日军簇拥下,闯入翠云庵时,了缘师太正在领着一众比丘尼正在进行早课。
看到一大帮凶神恶煞的鬼子带着明晃晃的刺刀闯入清净肃穆的佛堂,在场做早课的比丘尼们不禁都露出惊恐的神情。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