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踏枝-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不然,谁都会注意到,他们气氛之间的那点不对劲。

    老夫人宁愿弄成这样,都那么小心。

    可见这几年,她心中的压力也极其之大。



    第102节

    

如果说,林繁对林宣的印象一直是伟岸的父亲,老夫人在他心目里就是一位表达情感上有些笨拙的母亲。

    他从不怀疑老夫人对他的疼爱,母爱也有不同的表现。

    兴许是养母的缘故,这份母爱包容又克制。

    克制到,在刚刚偷听到父亲与姑母对话后的那两年里,林繁偶尔会忍不住想,母亲在内心深处,会不会怪他、埋怨他。

    有爱,亦有怨,才使得母子之间,显得拧了。

    可直至此刻,林繁忽然发现,让他们母子拧了的,不是怨,是愧。

    他因巧玉的境遇而对老夫人生愧。

    老夫人因不得不瞒着他而生愧。

    压下鼻尖酸涩,林繁稳住心神,问:“这画像,我画得像吗?”

    “很像。”老夫人道。

    话赶话的,她本以为,话题会围绕着二十年前发生了什么走下去。

    那不是不能说,事到如今,她当然应该把知道的所有事都告诉林繁,可是,太突然了。

    她毫无准备。

    还好,林繁品出了她的情绪,把话题转开了,只让她说画像。

    这孩子,打小就是个暖心的。

    不管有多么调皮捣蛋,骨子里特别温柔。

    老夫人整个人松弛了下来。

    想了想,她又补了一句:“我记忆里,她就是这样的。”

    林繁又道:“秦姑娘看了画像,说与她修行的天一观中的静宁师太很是相像。”

    老夫人心念一动,手上力气大了几分:“你是指……”

    林繁仔细与她介绍了师太的状况,又道:“我想借着送大殿下入皇陵的机会,去泰山见一见她,虽然只在旧景里见过,但血脉相连,应是能认出来。”

    一面说着,林繁一面从袖中取了帕子,轻轻替老夫人擦拭脸庞。

    老夫人这才意识到,不知不觉间,她泪水簌簌而下。

    不管如何忍耐,在得知失踪二十年出头的表姐尚在人间,她根本忍不住泪水。

    姨母托孤,让丫鬟把表姐送到了程家。

    同是长在乱世,房毓见识到了战火,一夜之间,宛城付之一炬,她在逃难路上亦身负重伤,万幸保住了命,但那些场面,对小小的孩子是极大的冲击。

    程窍记得,房毓抵达后,母亲抱着侥幸活下来的孩子大哭了一场,然后把陪伴表姐的任务交给了她。

    她们同龄,比起长辈无微不至的关爱,同龄人一块起居,对房毓的恢复最有益处。

    于是,她们一块长大,一块念书画画,一块加入瑰卫,她习武时,不能修习的房毓也会陪着她,她舞枪,她看书。

    她们经历了大周的初建,交换着彼此的心事与秘密。

    房毓嫁给了太子,她嫁给了林宣。

    婚姻没有让她们疏远,依旧如幼时一般亲密。

    房毓先有了身孕,程窍比表姐还要开心,又过三月,她也怀上了孩子。

    她们曾约定,等孩子降生,他们也会一起成长,不用管什么男女,文武那些幼子启蒙的东西,没有性别之分。

    那些畅想都很美,可变故让人措手不及。

    “去找她吧,”老夫人哭着道,“她活着,就比什么都强。

    我有时候会想,这么多年,她未必是死了。

    她那人,命大得很。

    能逃出宛城,背上挨那么一刀子都没有要了她的命,她一定能活下来。

    可我找不到她,也不知道去哪里找。

    你去看看她,我不能去。”

    泰山终究太远了,与京城两地,不是一日纵马可往返的。

    老夫人小心了这么多年,不会因一时冲动就晕了头,她若几天不在京中,传到宫里,绝非好事。

    林繁宽慰她道:“只要活着,总有一日还能相见,她虽什么都忘了,但您与她姐妹情深,兴许见了您,她能想起来些旧事。”

    “是。”老夫人用力点了点头。

    在做事之前,固然要想到最差的结果,但至始至终,人要往前看,得抱有希望。

    眼泪擦干,老夫人定定地,看着林繁。

    “除了去找她,还要做什么?”老夫人问。

    林繁明白她的意思,道:“等见过她之后,我会再与长公主和老侯爷谈一谈。不止是走哪条路,还有怎么走。”

    为父报仇也好,恢复身份也罢。

    说起来不过就那么几个字,但付诸行动,却不是三言两语。

    如果说,皇位传承就是他拿着先帝遗诏就能一屁股在金銮殿上坐下,那么,很多年前,他可能早就被裹着宽大的龙袍、被抱到上头了。

    行事绝不会那么简单。

    如何起势,从哪里着手,又要防备多少,怎样能把皇权更替做得又快又急,减少大周的内耗,不给西凉、南蜀等等外敌机会……

    这些所有的所有,都需要他们做好准备。

    两位父亲的期望、先帝立下的遗诏,是想要他把大周抗在肩头,而不是稀里糊涂地重燃战火。

    老夫人又问:“那位秦姑娘呢?她帮了你许多。”

    提起秦鸾,林繁还未回答,老夫人就在他的眼底看到了一抹笑意。

    发自内心的喜悦。

    老夫人一下子有底了。

    不出她的意料,林繁看着她,语气郑重极了:“儿子喜欢她,很喜欢。”

    老夫人的眼眶又酸了。

    这一次,酸楚中亦饱含着欢喜。

    不管二十年前,还是二十年后,老夫人都坚定着自己的抉择,她在做对的事情。

    她对不起的,只有念之与巧玉。

    在两个孩子浑然不知的状况下,他们几个大人,改变了两个孩子的人生。

    生恩、养恩,都不足以补偿亏欠。

    “做你想做的,娶你想娶的,”老夫人弯了弯眼,让自己笑得好看些,“将来的路,你都自己选,无论怎么选,我都支持你。”

    愧疚的前事不可能改变,但以后,可以极力去弥补。

    她的两个孩子,她会竭尽一切。

    第119章 怅然所失

    门外,巧玉搬了把杌子,坐着看书。

    屋里的母子对话,压得很轻,她一个字也听不见。

    她也不会特特去听。

    作为大丫鬟,她知道规矩,该让她晓得的事,老夫人与国公爷会告诉她,不该她晓得的,她就不听、不问。

    巧玉长在府外,家境在平头老百姓里头算得上中等。

    父亲在外跑镖谋生,祖母与母亲照顾巧玉姐弟,衣食起居上,弟弟有的,巧玉也从不缺。

    前朝时,祖母曾在大户人家当过女先生,她教巧玉写字、女红。

    后来,父亲在押镖时受了伤,需得养病,家中变得紧巴巴的。

    正好国公府要一个认字又懂些规矩的丫鬟,巧玉听了祖母的意思,进了府里。

    来了之后,她发现,能够在老夫人身边做事,很是幸运。

    巧玉很珍惜。

    里头传来了国公爷唤她的声音,巧玉放下书,赶紧进去。

    “打盆水来。”国公爷道。

    闻言,巧玉发现,老夫人的眼睛红红的,显然是哭过了。

    她赶忙备了,捧着水盆到老夫人面前,要替老夫人净面。

    林繁止住了她:“我来吧。”

    试了试水温,林繁拧了帕子,认真温柔地帮老夫人擦脸,又从巧玉手中接过香膏,替母亲按了按。

    巧玉无从插手,就在边上站着。

    虽然,老夫人刚哭了,但巧玉敏锐地觉得,这对母子的关系拉近了许多。

    那股子言语难以描述的疏离,淡了许多。

    取而代之的,是明明白白的关心。

    真好啊。

    巧玉想,再是权贵人家,没有生计困境,但孤儿寡母,依旧有各种不容易。

    老夫人与国公爷都是特别好的人,母子之间其实也没有什么矛盾,能解开心结,多好的事儿呀。

    等送走了林繁,巧玉回到屋里,扶老夫人坐下:“您看起来很高兴。”

    老夫人莞尔。



    第103节

    

聪明丫头,能从她的眼泪里看到愉悦。

    “很高兴,”老夫人笑着道,“听他说了好些事,都是好事,我替他开心。”

    巧玉也笑了。

    “替”这个字,就是说,国公爷遇着好事了。

    能让老夫人为儿子喜极而泣,恐怕就是她们先前猜的那样吧。

    国公爷有了心尖上的姑娘,也与老夫人开口了。

    她不清楚那位是谁,但能吸引国公爷的目光,能让老夫人听着名字就喜悦的姑娘,一定很好很好。

    另一厢,林繁回到了书房。

    推门进去,秦鸾坐在桌边,手指在桌上写着什么。

    走近了一看,林繁失笑出声。

    秦鸾是拿手指作笔,以茶水当墨,在桌面上画符,那些还未干的线条,林繁半点都看不懂。

    “顺手做日课,”秦鸾道,“与老夫人谈好了?”

    “她看了画像,说与她记忆里的太子妃很像,”林繁道,“劳烦你久候,马车应是备好了,我送你出去。”

    说完,林繁又看了眼桌上的线条。

    因着邓国师的行径,林繁对道家这些东西素来防备。

    没想到,有这么一日,他在自己的桌上看到这种,会觉得很是可爱。

    抬起眼帘,视线落在秦鸾身上,林繁想,定是画符的人可爱。

    马车旁,方天正候着。

    昨儿那些东西,应是道家术法用的。

    夜里他隔了老远,悄悄望过,他们爷在老国公爷的书房里,秦姑娘在外头台阶上坐了一整夜、守了一整夜。

    这让他对秦鸾充满了敬意。

    一来,秦姑娘有真本事,二来,秦姑娘真心帮他们爷。

    若不然,谁好端端的,大晚上不睡觉,往院子里坐着吹冷风呢?

    如此想来,秦姑娘真是极好的人。

    这么好的姑娘,打着灯笼也无处找去。

    虽然,偃月猜他们爷的心思猜得不对,爷与秦姑娘谈的那都是大事,正经极了,但是,偃月猜想的那结果,方天琢磨了一整宿,他以为挺好的。

    他们爷自己有能耐,娶媳妇上,不会把岳家、妻子的助力摆在前列,可谁会嫌弃本事多?

    秦姑娘这样能与爷商量大事,替爷出主意、想办法什么的,真是太出色了。

    可惜……

    方天看了眼林繁,心里着急。

    爷自己不开窍。

    爷行得正、站得直。

    爷有让人无比相信的品行。

    这样的国公爷,让方天好愁啊!

    不知道他和偃月一块敲一敲,能把他们爷敲开窍吗?

    对了,还有他舅婆。

    舅婆为何说秦姑娘一定是国公夫人?

    他是不是该向舅婆取取经?

    车上,秦鸾坐下。

    马车里地方逼仄,等林繁一坐,连空气都紧得慌。

    林繁也觉得近。

    小小的车厢里,膝盖都快碰着了。

    秦鸾道:“送我到柳树胡同口就好,那儿白日没有什么人,穿过胡同就到侯府了。”

    林繁应了声,隔着帘子交代了车把式。

    车轮轱辘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