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踏枝-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不然,谁都会注意到,他们气氛之间的那点不对劲。
老夫人宁愿弄成这样,都那么小心。
可见这几年,她心中的压力也极其之大。
第102节
如果说,林繁对林宣的印象一直是伟岸的父亲,老夫人在他心目里就是一位表达情感上有些笨拙的母亲。
他从不怀疑老夫人对他的疼爱,母爱也有不同的表现。
兴许是养母的缘故,这份母爱包容又克制。
克制到,在刚刚偷听到父亲与姑母对话后的那两年里,林繁偶尔会忍不住想,母亲在内心深处,会不会怪他、埋怨他。
有爱,亦有怨,才使得母子之间,显得拧了。
可直至此刻,林繁忽然发现,让他们母子拧了的,不是怨,是愧。
他因巧玉的境遇而对老夫人生愧。
老夫人因不得不瞒着他而生愧。
压下鼻尖酸涩,林繁稳住心神,问:“这画像,我画得像吗?”
“很像。”老夫人道。
话赶话的,她本以为,话题会围绕着二十年前发生了什么走下去。
那不是不能说,事到如今,她当然应该把知道的所有事都告诉林繁,可是,太突然了。
她毫无准备。
还好,林繁品出了她的情绪,把话题转开了,只让她说画像。
这孩子,打小就是个暖心的。
不管有多么调皮捣蛋,骨子里特别温柔。
老夫人整个人松弛了下来。
想了想,她又补了一句:“我记忆里,她就是这样的。”
林繁又道:“秦姑娘看了画像,说与她修行的天一观中的静宁师太很是相像。”
老夫人心念一动,手上力气大了几分:“你是指……”
林繁仔细与她介绍了师太的状况,又道:“我想借着送大殿下入皇陵的机会,去泰山见一见她,虽然只在旧景里见过,但血脉相连,应是能认出来。”
一面说着,林繁一面从袖中取了帕子,轻轻替老夫人擦拭脸庞。
老夫人这才意识到,不知不觉间,她泪水簌簌而下。
不管如何忍耐,在得知失踪二十年出头的表姐尚在人间,她根本忍不住泪水。
姨母托孤,让丫鬟把表姐送到了程家。
同是长在乱世,房毓见识到了战火,一夜之间,宛城付之一炬,她在逃难路上亦身负重伤,万幸保住了命,但那些场面,对小小的孩子是极大的冲击。
程窍记得,房毓抵达后,母亲抱着侥幸活下来的孩子大哭了一场,然后把陪伴表姐的任务交给了她。
她们同龄,比起长辈无微不至的关爱,同龄人一块起居,对房毓的恢复最有益处。
于是,她们一块长大,一块念书画画,一块加入瑰卫,她习武时,不能修习的房毓也会陪着她,她舞枪,她看书。
她们经历了大周的初建,交换着彼此的心事与秘密。
房毓嫁给了太子,她嫁给了林宣。
婚姻没有让她们疏远,依旧如幼时一般亲密。
房毓先有了身孕,程窍比表姐还要开心,又过三月,她也怀上了孩子。
她们曾约定,等孩子降生,他们也会一起成长,不用管什么男女,文武那些幼子启蒙的东西,没有性别之分。
那些畅想都很美,可变故让人措手不及。
“去找她吧,”老夫人哭着道,“她活着,就比什么都强。
我有时候会想,这么多年,她未必是死了。
她那人,命大得很。
能逃出宛城,背上挨那么一刀子都没有要了她的命,她一定能活下来。
可我找不到她,也不知道去哪里找。
你去看看她,我不能去。”
泰山终究太远了,与京城两地,不是一日纵马可往返的。
老夫人小心了这么多年,不会因一时冲动就晕了头,她若几天不在京中,传到宫里,绝非好事。
林繁宽慰她道:“只要活着,总有一日还能相见,她虽什么都忘了,但您与她姐妹情深,兴许见了您,她能想起来些旧事。”
“是。”老夫人用力点了点头。
在做事之前,固然要想到最差的结果,但至始至终,人要往前看,得抱有希望。
眼泪擦干,老夫人定定地,看着林繁。
“除了去找她,还要做什么?”老夫人问。
林繁明白她的意思,道:“等见过她之后,我会再与长公主和老侯爷谈一谈。不止是走哪条路,还有怎么走。”
为父报仇也好,恢复身份也罢。
说起来不过就那么几个字,但付诸行动,却不是三言两语。
如果说,皇位传承就是他拿着先帝遗诏就能一屁股在金銮殿上坐下,那么,很多年前,他可能早就被裹着宽大的龙袍、被抱到上头了。
行事绝不会那么简单。
如何起势,从哪里着手,又要防备多少,怎样能把皇权更替做得又快又急,减少大周的内耗,不给西凉、南蜀等等外敌机会……
这些所有的所有,都需要他们做好准备。
两位父亲的期望、先帝立下的遗诏,是想要他把大周抗在肩头,而不是稀里糊涂地重燃战火。
老夫人又问:“那位秦姑娘呢?她帮了你许多。”
提起秦鸾,林繁还未回答,老夫人就在他的眼底看到了一抹笑意。
发自内心的喜悦。
老夫人一下子有底了。
不出她的意料,林繁看着她,语气郑重极了:“儿子喜欢她,很喜欢。”
老夫人的眼眶又酸了。
这一次,酸楚中亦饱含着欢喜。
不管二十年前,还是二十年后,老夫人都坚定着自己的抉择,她在做对的事情。
她对不起的,只有念之与巧玉。
在两个孩子浑然不知的状况下,他们几个大人,改变了两个孩子的人生。
生恩、养恩,都不足以补偿亏欠。
“做你想做的,娶你想娶的,”老夫人弯了弯眼,让自己笑得好看些,“将来的路,你都自己选,无论怎么选,我都支持你。”
愧疚的前事不可能改变,但以后,可以极力去弥补。
她的两个孩子,她会竭尽一切。
第119章 怅然所失
门外,巧玉搬了把杌子,坐着看书。
屋里的母子对话,压得很轻,她一个字也听不见。
她也不会特特去听。
作为大丫鬟,她知道规矩,该让她晓得的事,老夫人与国公爷会告诉她,不该她晓得的,她就不听、不问。
巧玉长在府外,家境在平头老百姓里头算得上中等。
父亲在外跑镖谋生,祖母与母亲照顾巧玉姐弟,衣食起居上,弟弟有的,巧玉也从不缺。
前朝时,祖母曾在大户人家当过女先生,她教巧玉写字、女红。
后来,父亲在押镖时受了伤,需得养病,家中变得紧巴巴的。
正好国公府要一个认字又懂些规矩的丫鬟,巧玉听了祖母的意思,进了府里。
来了之后,她发现,能够在老夫人身边做事,很是幸运。
巧玉很珍惜。
里头传来了国公爷唤她的声音,巧玉放下书,赶紧进去。
“打盆水来。”国公爷道。
闻言,巧玉发现,老夫人的眼睛红红的,显然是哭过了。
她赶忙备了,捧着水盆到老夫人面前,要替老夫人净面。
林繁止住了她:“我来吧。”
试了试水温,林繁拧了帕子,认真温柔地帮老夫人擦脸,又从巧玉手中接过香膏,替母亲按了按。
巧玉无从插手,就在边上站着。
虽然,老夫人刚哭了,但巧玉敏锐地觉得,这对母子的关系拉近了许多。
那股子言语难以描述的疏离,淡了许多。
取而代之的,是明明白白的关心。
真好啊。
巧玉想,再是权贵人家,没有生计困境,但孤儿寡母,依旧有各种不容易。
老夫人与国公爷都是特别好的人,母子之间其实也没有什么矛盾,能解开心结,多好的事儿呀。
等送走了林繁,巧玉回到屋里,扶老夫人坐下:“您看起来很高兴。”
老夫人莞尔。
第103节
聪明丫头,能从她的眼泪里看到愉悦。
“很高兴,”老夫人笑着道,“听他说了好些事,都是好事,我替他开心。”
巧玉也笑了。
“替”这个字,就是说,国公爷遇着好事了。
能让老夫人为儿子喜极而泣,恐怕就是她们先前猜的那样吧。
国公爷有了心尖上的姑娘,也与老夫人开口了。
她不清楚那位是谁,但能吸引国公爷的目光,能让老夫人听着名字就喜悦的姑娘,一定很好很好。
另一厢,林繁回到了书房。
推门进去,秦鸾坐在桌边,手指在桌上写着什么。
走近了一看,林繁失笑出声。
秦鸾是拿手指作笔,以茶水当墨,在桌面上画符,那些还未干的线条,林繁半点都看不懂。
“顺手做日课,”秦鸾道,“与老夫人谈好了?”
“她看了画像,说与她记忆里的太子妃很像,”林繁道,“劳烦你久候,马车应是备好了,我送你出去。”
说完,林繁又看了眼桌上的线条。
因着邓国师的行径,林繁对道家这些东西素来防备。
没想到,有这么一日,他在自己的桌上看到这种,会觉得很是可爱。
抬起眼帘,视线落在秦鸾身上,林繁想,定是画符的人可爱。
马车旁,方天正候着。
昨儿那些东西,应是道家术法用的。
夜里他隔了老远,悄悄望过,他们爷在老国公爷的书房里,秦姑娘在外头台阶上坐了一整夜、守了一整夜。
这让他对秦鸾充满了敬意。
一来,秦姑娘有真本事,二来,秦姑娘真心帮他们爷。
若不然,谁好端端的,大晚上不睡觉,往院子里坐着吹冷风呢?
如此想来,秦姑娘真是极好的人。
这么好的姑娘,打着灯笼也无处找去。
虽然,偃月猜他们爷的心思猜得不对,爷与秦姑娘谈的那都是大事,正经极了,但是,偃月猜想的那结果,方天琢磨了一整宿,他以为挺好的。
他们爷自己有能耐,娶媳妇上,不会把岳家、妻子的助力摆在前列,可谁会嫌弃本事多?
秦姑娘这样能与爷商量大事,替爷出主意、想办法什么的,真是太出色了。
可惜……
方天看了眼林繁,心里着急。
爷自己不开窍。
爷行得正、站得直。
爷有让人无比相信的品行。
这样的国公爷,让方天好愁啊!
不知道他和偃月一块敲一敲,能把他们爷敲开窍吗?
对了,还有他舅婆。
舅婆为何说秦姑娘一定是国公夫人?
他是不是该向舅婆取取经?
车上,秦鸾坐下。
马车里地方逼仄,等林繁一坐,连空气都紧得慌。
林繁也觉得近。
小小的车厢里,膝盖都快碰着了。
秦鸾道:“送我到柳树胡同口就好,那儿白日没有什么人,穿过胡同就到侯府了。”
林繁应了声,隔着帘子交代了车把式。
车轮轱辘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