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踏枝-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练武艺、念兵书、守城池、杀敌兵,她做过的不似“大家闺秀”的事儿多了去了。

    午夜敌军来袭,她们冲上城墙救援之时,可没有琢磨过女子夜里该不该出门。

    只要问心无愧,三更半夜和午时三刻,就是一样的。

    真是行事有缺的,大白天都会杀人放火。

    老夫人想,她和林宣一起教出来的念之,他会钟意的姑娘,定是个好孩子。

    这二十年,老夫人深入简出,居于内院,她为林宣、为念之付出,这是她的选择,她甘之如饴。

    可她绝不会以此来否定从前勇于战斗的自己。

    也不会去否定未曾谋面的小姑娘。

    “我现在啊,”老夫人笑了起来,笑容里,感叹夹杂着各种滋味,“我想到念之刚学走路时候了。”

    开窍了呢。

    走路是,送姑娘礼物也是。

    作为母亲,看到儿子的“每一步”,都忍不住欢喜。

    而她,同时也会有无限的思念。

    以前是想,她的亲女儿,是不是也在学走路了。

    现在是想,那位叫念之开窍的姑娘,是什么性子、什么模样。

    巧玉与她奉了盏甜汤润嗓子:“奴婢光看您这神情,就叫您感染了,您看,奴婢的嘴角都压不下去。”

    “那就笑出来,”老夫人笑道,“是得笑,笑了心情才好,康健。”

    另一厢,林繁赶着去上朝。

    母亲与巧玉的对话,他自不可能知道。



    第62节

    

清晨的大街上,已经有不少赶早谋生的百姓了。

    街边支起了面摊。

    锅子里熬着浓汤,香气扑鼻,让最好这一口的方天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林繁笑他:“我进了朝房,你只管出来吃面。”

    方天憨笑,问:“那小的回头给您捎一碗到衙门里?”

    林繁呵了声。

    原只当时句笑话,没成想,林繁回到赤衣卫衙门,他的桌案上正摆着一碗热腾腾的面。

    “您来得正好,一点都没有坨。”冯靖也得了一碗,捞了一筷子面,笑着与他喊道。

    林繁看向冯靖。

    有那么一瞬,他忽然觉得哪儿怪怪的,又说不上来。

    与冯靖一颔首,林繁压下心中疑惑,坐回了自己的椅子上。

    知他喜好,方天让店家多加点肉。

    一碗面里码了满满一层。

    林繁先喝了口热汤去寒,然后取了筷子。

    面被筷子挑起,送到口边,吹了两下,林繁的眉头皱了皱。

    那股怪异感又出现了。

    他定定地想了想,倏地恍然了。

    面条挂在筷子上,与符灵挂在笔架上,异曲同工。

    想通了,林繁不由笑出了声。

    冯靖听见了,从碗间抬头,奇道:“吃个面,怎么还能吃笑了呢?”

    林繁道:“忽然想到了个事。”

    “那肯定是桩好事,”冯靖吸了口面汤,“我看您笑得挺高兴的。”

    林繁挑了挑眉。

    高兴吗?

    应该是的。

    送了份合对方心意的礼物。

    秦鸾和符灵,都从这份礼物里得到了乐趣。

    就连林繁自己,看符灵在那荡秋千,也很乐呵。

    甚至,他刚刚还想到了,不止笔架,还有别的能让符灵荡的东西?

    又或者说,还有什么小玩意儿,能让符灵寻到出人意料的用处?

    下次,是不是该送年礼了?

    囫囵吃完了面,最后两口热汤下肚,浑身都是暖意。

    便是街口最普通的小摊,都有不输大店的好味道。

    秦鸾回京不久,应当是不曾……

    念头涌上的一息间,林繁重重地,抿了下唇。

    第73章 很难懂吗?

    林繁起身,出了屋子,背着手站在廊下。

    刚才,他为何会突然想到那样的问题?

    若是从那“异曲同工”顺下来,以人的思考方式来看,倒也没有什么不对。

    但……

    “您就是要消食,也别站在风口上,”冯靖探着头,道,“好不容易喝汤暖和了,您寻个避风处。”

    林繁顺口应了。

    墙下,冷风不再直面吹过来,比起屋子里,自然是冷的。

    他需要这样的冷静。

    与西四胡同相比,秦姑娘那屋子里,当然还是有很多不同的。

    那宅子破旧,所谓的挡风的角落,依旧寒冷。

    西四胡同再“闹鬼”,也得留一个心眼,万一有人经过……

    换到屋子之中,有顶有墙,不透风。

    桌上摆着的点心,口味再轻,也有豆甜油香。

    一点淡淡的灯油光,一盏清香四溢的茶,不冷不热正合适的温度,如此环境中,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松下来。

    不用有一丝一毫的提防,真正地松弛下来。

    然后,去听秦鸾说的故事。

    林繁舒了一口气。

    正是那样的松弛与安定,让他“向往”了吧?

    向往着,所以多了一份挂念,同时,也有了好奇之心。

    林繁想到了早些年黄逸说的话。

    黄家妹妹交友广泛,在京中有一众好姐妹。

    不晓得是不是得了祖母、母亲的授意,回回耍玩后,都要与黄逸说道一番。

    哪家姐姐穿了什么,哪家妹妹又说了什么。

    黄逸不堪其扰,与林繁好一阵抱怨:“别家姑娘穿什么、说什么,与我有什么关系?

    她要看上人家用的料子首饰,直说就是了,我当哥哥的还能不给她花银子?

    她说我没救了,对别家姑娘没有一点儿的好奇心,她怕是要没有小嫂子了。

    这都哪儿跟哪儿?”

    前两年,黄逸自己改说辞了。

    他能明白妹妹的好心了,好奇是心动的开始。

    不好奇,怎么了解?

    不了解,喜欢也只是一时。

    林繁深吸了一口气。

    他依旧觉得这话不对。

    他是赤衣卫指挥使,他对各种事情都保持了探究之心。

    这是他的职务带来的习惯。

    就像是,他也好奇巧玉。

    林繁知道,即便当初父母将巧玉送走,也一定会给她安排可靠的人家,不愁吃穿,生活安定。

    可原本,巧玉该以国公府嫡女的身份长大。

    琴棋书画、刀枪棍棒,只要她想学,父母没有什么教不了。

    可巧玉在府外的那几年,到底过得怎么样呢?

    即便巧玉现在再回到母亲身边,不知任何内情,她知足且快乐,但她真正失去的那些,已经不可能寻回来了。

    而林繁自己,对如今的一切没有任何的不满,与父母亦有极深的感情,更知道若无他们的庇佑,他这个皇太后、皇上眼中棘手的刺,怕是活不到今日。

    但他也会想,原本的他,该是什么模样、长大过程中又会经历什么?

    生而为人,都想找到自己的“根”。

    他有许许多多的好奇心。

    可是……

    林繁垂下了眼。

    他知道的。

    这种好奇,与对秦鸾的好奇,是不一样。

    他对巧玉的好奇,是愧疚,是同情,他的秦鸾的好奇,是了解……

    林繁呵的,笑了笑。

    天太冷了,化作一股白气。

    好奇、向往,了解、挂念。

    很难懂吗?

    其实也没有。

    一叶障目,叶子被风吹开了,那广阔的、新奇的画卷,就展开在了他的面前。

    不过,以秦鸾的命格,他对秦鸾生了心意,是犯了皇上与皇太后的忌讳吧?

    犯就犯吧。

    反正他这个人的存在,本就让那两位忌讳。

    也不缺这么一桩。

    林繁走回了屋子里。



    第63节

    

冯靖抬头,冷不丁地,他觉得林繁的情绪有了变化。

    就像是忽然想通了什么,整个人没有那么绷着了。

    这状况原先也有。

    手里握着个例如贪墨、结党之类的要紧案子,三司等几个相关衙门也急得团团转,猛地叫他们抓到个突破口,船到桥头直直就冲了过去,前头水面风平浪静广阔至极,什么都妥了。

    冯靖摸了摸下巴。

    指挥使出去这么一会儿,是灵光一闪,要定个大案子了?

    那可真是太好了。

    腊月近在眼前,案子办了,大伙儿正好过个好年。

    下午时,天空飘了雪。

    比初雪时更大的雪花铺天盖地往下落。

    有同僚唉声叹气,冯靖却很高兴,念叨着“瑞雪兆丰年”。

    这场雪,陆陆续续下了三天。

    积雪扫了又扫,堆在街道两侧。

    秦鸾却出门了。

    一辆马车到了宫门外,又换小轿到了慈宁宫。

    皇太后召见,也等于是顺势解了禁足。

    跟着嬷嬷进去,秦鸾规矩周全行了礼。

    “受委屈了吧?”皇太后握着秦鸾的手,面上满是慈爱之色,“事情因哀家那不肖的侄孙所起,哀家不是不明是非之人,只因是血亲,着实心痛。

    皇上狠狠罚他,本是应该的,若不然一个个的有样学样,公候伯府的公子都胡作非为,那我们大周还有什么前途?

    没想到,被有心人借用,险些害了你哥哥。

    皇上是有气没处发,罚了你……”

    秦鸾柔声道:“总归是大雪天,原也不怎么出门,没有什么委屈。”

    “你这孩子,”皇太后笑了笑,“哀家听说,你有符纸,贴谁谁笑?”

    “有,”秦鸾应道,“您知道的,我修行时年纪还很小,心性不定,那些稀奇古怪的符纸都是师父弄来逗我的。”

    皇太后哈哈大笑:“你师父倒有意思,还有吗?”

    “哄小孩儿的,自我长大了,就收不到了。”秦鸾也笑。

    “可惜,”皇太后叹道,“要不然,哀家也想拿两张,以后哪个来哀家跟前哭求,哀家就给他贴上。”

    秦鸾笑盈盈附和着皇太后的话,心里却很清楚。

    皇太后怎么会看上什么笑符呢?

    不过是想知道,她有没有本事自己画符。

    会画笑符,是不是也会画别的用处的符,除了画符,是否还有别的道行……

    皇太后未必知晓那道士是邓国师的手下,但太后在戒备她。

    第74章 淑妃

    走出慈宁宫,秦鸾在宫道上看到一小宫女。

    那宫女与她行了礼,道:“秦姑娘,奴婢是淑妃娘娘宫里的,娘娘想见见姑娘。”

    秦鸾没有应,偏转头看向送她出来的慈宁宫的嬷嬷。

    嬷嬷垂着手,眼观鼻、鼻观心。

    秦鸾了然。

    能在慈宁宫门口请人,淑妃此举显然是得了皇太后的首肯。

    她拒绝,也没有什么用处。

    倒不如打起精神,去听听淑妃娘娘要与她说什么。

    秦鸾颔首。

    随着小宫女一路穿过御花园,直到淑妃寝宫。

    作为四妃之一,淑妃自是此宫主位,但这里并没有其他低位嫔妃居住。

    淑妃娘娘卧在榻上,眯着凤眼打量了秦鸾一会儿,道:“都退出去吧,我与秦姑娘有话要说。”

    宫人们鱼贯而出。

    淑妃甚至没有留一位宫女嬷嬷,只单独地,面对秦鸾。

    她招了招手,让秦鸾上前些,声音低低的:“其实,是太后娘娘让我找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