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踏枝-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提起祖父那一厥,秦鸾笑得眼睛都弯了:“祖父说,他这是头一次……”

    话出口了,秦鸾突然意识到不对了。

    林翰、林宣,两位定国公,林繁名义上的祖父、父亲,都是被抬灵回京的。

    笑容一凝,很快,秦鸾就调整回来,顺着往下说:“他是头一次见皇上被气得连骂都不想骂了。”

    林繁呵的笑了声。

    浓浓夜色之中,饶是面对面的交谈,秦鸾也很难看清,林繁的这一笑之中,有多少笑意。

    转念想想,也正是因着夜色,她那不甚高明地扭转话头,或许也不会被林繁察觉。

    没有再说自家事情,秦鸾深吸了一口气,道:“请国公爷过来,除了道谢,还有你交托我的事情,我问过祖父了。”

    林繁定了定神,示意秦鸾继续说。

    秦鸾道:“祖父没有明确说出答案,但他是知情人。”

    闻言,林繁的眼底闪过一丝讶异。

    没有想到,永宁侯竟然会承认知情。

    “他,”林繁的喉头滚了滚,“老侯爷是怎么说的?”

    “他说,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时机未至,什么结果都不是好结果,”秦鸾道,“祖父让你千万谨慎,莫要再透口风,皇上近几年多疑,这会刺激到他。”

    林繁抿住了唇,半晌,道:“不止是皇上,还有皇太后吧……”

    那年年幼,但很多细节,他都一直记在脑海里,这些年反反复复回忆、琢磨。

    当时抛出话头的是皇太后,皇上只随口搭话,笑容和煦。

    当过御前侍卫,如今也在御前行走,林繁对皇上还算了解。

    起疑的是皇太后,皇上当时并未上心。

    而现在嘛。

    永宁侯说得对,皇上近几年多疑,当年不上心的,换作近两年,就未必了。

    “我的身世,会让皇太后和皇上忌讳,”林繁顿了顿,复又道,“我前回说过,毕竟是陈年旧事,过去了二十年了,我并不急于求一个答案,那就照老侯爷说的,谨慎些,待时机成熟时,老侯爷会开口说出来的。”

    秦鸾颔首。

    眼下最要不得的,就是林繁自以为得了个突破口,坚持向祖父要一个答案。

    秦鸾会把祖父的话如实告知林繁,是相信他不会那么冲动。

    虽然,她和林繁的交情只有这么寥寥几次,但秦鸾看得出来,林繁行事理智、有分寸。

    事情都说完了,林繁示意秦鸾先行。

    秦鸾起身,走出这厢角落。

    无了遮挡的半面墙,寒风直直吹过来,让秦鸾不由打了个寒噤。

    钱儿没有忍住,捂着嘴打了个喷嚏。

    闻声,林繁往院子这侧看了眼。

    暮秋时节,再不久就要入冬了,京城的天冷起来很快,不知道哪天就会落雪。

    他一个男儿,气血旺,偶尔穿少了,在寒风里都会觉得冷,那姑娘家家的,定是更不耐寒。

    西四胡同这地方,安静、无人,入夜之后更不用担心隔墙有耳。

    缺点也很明显:冷。

    以后,若有什么进展,他寻秦鸾也好,秦鸾寻他也罢,总不能还在这里。

    一来寒冷,没得冻出病来,二来,也不好叫姑娘家回回夜里翻墙进出。

    “秦姑娘。”思及此处,林繁忙开口,唤了声。

    秦鸾转过声来:“国公爷还有旁的事儿要交代?”

    林繁走过来,问道:“刚才忘了问了,你既不方便借大公子的人手,往后传消息,岂不是还要再像这次似的,借辆马车,到了近处再使符灵?”

    像他这般警觉的,突然间一辆陌生的马车停在胡同里,就会多关注些。

    胡同里其他的几家,也都是簪缨贵胄,遇上了,亦会多心。

    “偶一次也就罢了,”林繁道,“不是长久之策。”

    第51章 家大业大

    秦鸾叹笑。

    就这法子,还是她今儿下午想出来的。

    说实话,很不方便。

    想到今儿在胡同里等了半个时辰,秦鸾自己都颇为无奈。

    亏得那马车还宽敞,她和钱儿两人也算自在。

    当然,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没有事先约定,也就只有如此守株待兔了。

    秦鸾便问:“那国公爷的意思是?”

    林繁不由沉思。

    他也是刚刚想到的,根本没有现成的主意。



    第42节

    

急中生智,林繁灵光一闪,道:“城南如意坊常玉大街,有一家做笔墨生意的,叫‘生花阁’。”

    秦鸾不知,便以眼神询问钱儿。

    钱儿道:“奴婢听说过,是家小铺子。”

    因着秦鸾采买,府中嬷嬷们把京中各大铺子都打听了一遍。

    小铺子也罗列了部分,离得近的就详细些,如意坊离得远,那生花阁卖的纸笔听说都是常见的,便没有去过。

    “下一次,秦姑娘若要寻我,就与生花阁的东家说一声。”林繁道。

    秦鸾颇为意外:“那是国公爷的铺子?”

    “我姑母的。”林繁答道。

    秦鸾了然。

    各家各府,京中均有置产,有些是明面上的,有些则在背后,前头请个人做名义上的东家。

    那间能听到贵香楼雅间对话的药铺,不就是黄逸祖母娘家那儿的产业嘛。

    而文定乡君有封号在,手中银子弄几个铺面,也不稀奇。

    “下次若有状况,便去那里,”秦鸾应下,又想了想,道,“若国公爷寻我,就将字条绑在重物上,从西墙外丢进来吧。”

    “西墙?”林繁略一回想,问,“上回你翻的那面墙?”

    秦鸾笑道:“是,我那院子就在墙下。从墙上落东西下来,符灵会感觉到的。”

    两人商量好了,秦鸾先行离开。

    林繁多站了会儿,才出了宅子,从胡同另一头离开。

    方天坐在街对头的一家摊子上吃面,抬眼见到林繁,赶忙把最后两口汤喝了。

    抹了嘴、扔下铜钱,方天急匆匆赶上前。

    林繁一面走,一面道:“如意坊那家生花阁,知道吧?”

    方天答道:“知道,就在老夫人最喜欢的点心铺子的隔壁,爷经常让小的去买绿豆糕。”

    “明儿一早,你去把生花阁盘下来。”林繁交代着。

    方天一愣:“啊?”

    这哪跟哪儿,怎么就要买铺子了?

    他是面汤喝急了,汤水漫了脑袋,才没有跟上爷的思路吗?

    他们爷这漫不经心地口气,哪是要买铺子,听着就跟随随便便去铺子里买点儿东西似的。

    买铺面,得弄明白原主背景、进货出货、客流状况,等等等等!

    什么都不知道,张口就买,谁家这么家大业……

    哦。

    是他们定国公府。

    是国公爷。

    就是这么家大业大。

    方天总算把脑袋里的汤水晃荡明白了,小跑着追上林繁。

    “爷,”方天壮着胆子,道,“您这算不算强买强卖?”

    “我隐约记得,那铺子中秋就想出手了,”林繁睨了方天一眼,“还是你买绿豆糕时听说,回来和偃月提了。”

    方天认真想了想:“好像是有那么一回事。”

    林繁道:“买了记在乔管家名下。”

    “乡君那儿的乔管家?”方天问。

    “对,”林繁道,“就说是给姑母的生辰礼。”

    这下,方天彻底明白了:“您真周到!”

    下月中就是乡君生辰了,还是他们爷记得牢!

    “多少银子都行,”自与秦鸾说了后,林繁前后都考虑了不少,“你娘那儿,不是从老家来了两亲戚投靠吗?让他们去管铺子,也是个营生。”

    方天闻言,感动得一塌糊涂。

    他们爷不仅周到,还这么心细!

    不止记着乡君,连他这个底下人的事儿都很关心。

    那两位亲戚,按辈分来,方天得唤舅公、舅婆,实际上才四十出头。

    两人没有儿子,女儿远嫁,在老家住得没有意思了,就想出来多见识见识。

    方天前回与林繁提了一嘴,说他们踏实能干、能写会说,想给那两位寻个差事。

    你看,心细的国公爷不就记在心里,给安排好了吗?

    “您放心,”方天欢喜得想行个大礼,“明儿就办妥,让他们跟老东家学一学,小的把官府里的手续都办了。”

    林繁脚步一顿,道:“衙门那儿使个眼生的去。”

    方天不解。

    国公爷是不想让衙门知道铺子是他买下送出去的?

    乔管家在京中与其他地方打理了十几家铺面,也无外人知道他其实是乡君麾下的。

    这就是把自家撇干净的意思。

    一家笔墨铺子罢了,又不是钱庄、典当行……

    方天便道:“若是眼生的,衙门按规矩办事,手续得走十天半个月,您这不是着急嘛!”

    “多塞些银子就是了。”林繁道。

    方天摸了摸脑袋,应下了。

    待回到定国公府,方天向林繁请示了,赶紧把刘杉两口子叫来。

    刘杉夫妻略有些拘谨,郑重谢过林繁提携。

    “在老家时给书铺抄过书,”刘杉道,“对笔墨略有些知晓,也能看懂账册,一定好好打理铺子。”

    林繁看人眼光好,一瞧就知这两人能做事。

    “先了解那铺子,照着原先的生意来,等顺手之后,再试着做些调整,不用急着赚多少,”林繁迅速做着安排,“外头问起,你们两位就是东家,再有查得细的,就推给乔管事,过两日让方天寻个人、带你们去见过乔管事。无论如何,不说铺子与我的关系。”

    刘杉虽有疑惑,也知不该问的不问,只点头就好。

    “还有一桩,”林繁道,“若永宁侯府的大姑娘让你递口信给我,你就告诉方天。”

    刘杉思路转得也快:“悄悄告诉方天,定不打眼。”

    不止递消息得悄悄来,他们夫妻以后就住在铺子里了,与方天母亲也要能不走动就不走动。

    林繁满意极了。

    方天送刘杉夫妻离开。

    快到门房时,刘杉抓紧机会问:“永宁侯大姑娘是个什么模样?我不认得。”

    “好认得很!”方天道,“她修道的,年方十五,道姑装扮。”

    刘杉记住了。

    方天送完了人往回走。

    走到林繁书房外,他倏地,顿住了脚步。

    好像,有什么,没有想周全?

    就似他们爷说的,点是点,还没连成线。

    晃了晃脑袋,方天想,刚那面汤,真是喝急了,冲得慌!

    第52章 你上哪认识的姑娘家?

    虽想不周全,方天办事依旧得力。

    照着林繁的意思,找了个眼生的出面,与原东家谈妥了价格。

    下午时候,刘杉夫妇两人去盘点各项存货,了解进出买卖,由原东家带着先学半个月。

    而衙门那里,花了三天,各项手续也就办全了。

    如意坊的生花阁,悄无声息地,换了东家。

    林繁听了回复,心里有数,赏了方天银子,又往药材铺子赴约。

    黄逸白日捎话寻他。

    正是入夜时,左右客栈、酒肆宾客盈门,贵香楼更是热闹极了。

    林繁进了药铺,寻到二楼,黄逸已经在了。

    “有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