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踏枝-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永宁侯夫人额上青筋直跳。
她前脚才与丈夫说了一通大道理,后脚,儿子又来质疑。
她今儿没有精神再多言,干脆眼不见为净,起身回了内室,把次间留给父子两人大眼瞪小眼。
永宁侯清了清嗓子。
在儿子面前,让妻子落了脸面,多少有些尴尬。
“你该干什么干什么去,”永宁侯摆出父亲威严,“你母亲性子拧,我跟她慢慢商量、慢慢商量。”
秦治无话可说。
这么多年,也没见商量出个结果来。
他只能气闷退出来。
次间里,只剩下永宁侯一人。
他没有忙着进去劝侯夫人,自己端了茶盏,凝神沉思。
妻子居于内宅,对于朝堂事,不及秦胤这么清楚。
尤其是,这几年间,皇上变得越发多疑、对身边臣子亦越发挑剔。
侯夫人提到皇上与大殿下时,说了“不冷不热”,但秦胤知道,近两年,皇上对大殿下从不喜、趋向不满。
大殿下赵源,是中宫皇后嫡出。
这位世族出身、书香为重的皇后程氏,是先帝还未建朝时就给这个儿子选定的妻子。
在皇上登基之后,自不可能不认这门亲事。
第40节
可是,皇上不喜程氏,太后娘娘对成皇后亦有不满。
有一个说法是,大周以武为尊,而皇后娘娘中庸、平和,没有武人家族的那股子猛性。
不止是皇后,大皇子自小身体羸弱,开蒙后,讲究儒道。
近年,遇着见解不同的事,大皇子经常与皇上谏言,父子之间自是不怎么痛快。
有一回,皇上甚至骂过大殿下。
骂大殿下这温和有余、锐利不足的性子不知道像了谁,又说大殿下这样的,就是没有吃过战乱时的苦,才会这么天真。
当然,见解不同,不是大皇子挨骂的根本原因。
真正因由在于,大殿下很不喜欢邓国师。
第49章 不方便
要秦胤来说,朝堂之上,喜欢邓国师的才是九牛一毛。
在他秦胤眼中,那个牛鼻子老道,就是一个小人!
偏皇上被邓国师妖言蛊惑,十分信任他,纵得这么一个狗东西在朝中耀武扬威,明里暗里,拉帮结派,为私利兴风作浪。
他们当文武大臣的,拐着弯劝一劝,皇上听不进去,也无可奈何。
大殿下作为儿子,说话比他们直接。
听说,御书房之中,大殿下曾谏言皇上罢了国师。
也因此,皇上与大殿下的关系越发生硬。
先前,三公提了几次立太子,皇上都没有答应。
又因二殿下与秦鸾有婚约,朝中也有人看好二皇子是皇上心中所选。
如今,婚事没了。
各人各心思之下,不晓得又要起怎么的风波。
永宁侯放下茶盏,背着手走出了屋子,一直走到了府中祠堂。
祠堂占地不大,平日有人看顾,收拾得很干净。
秦胤入内,点了三炷香,而后,站在层层牌位前,定定看着。
最上头是祖先大人。
顺着下来,他看到了他的祖父、他的父亲、叔伯,还有他那几位在征战中死去的兄弟。
再往下,是他与妻子真正的长子、次子。
他们死于乱世。
那年,军阀混战,今日盟友、明日仇敌,后日又要把酒言欢。
被盟友偷袭,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他们当时,就被这么捅了一刀子。
趁着大军出征,盟军化作敌兵,冲进驻地镇子,他那两个年长些的儿子,为了保护年幼的秦威、秦治而遇难。
未及成家,便已离开。
这样的悲痛事,乱世随处可见,这样的不义之战,他秦胤也打过很多。
直到赵挥的势力渐渐壮大,最终黄袍加身,乱世才算过去,老百姓能慢慢休养生息……
秦胤在祠堂里,足足站了一个时辰。
主院里,永宁侯夫人气过了,寻人一问,知他所在,便没有管。
“让他好好看看,每个牌位都是活生生的一个人,就知道不要害了阿鸾!”侯夫人道,“我可不想,好端端的,再供个人了……”
另一厢,秦鸾吹干了手中字条。
符灵轻飘飘地,浮在她身侧。
“不能再交给阿青了,”秦鸾嘀咕着,“让祖父知道了,哥哥不好交代。”
钱儿盯着符灵使劲看:“能让它送吗?半夜三更去,一般无人会瞧见它。”
“我在屋里待着,它才出东园,就砸地上了,”秦鸾撇嘴,“我不在它边上,飞不远,派不上用场。”
听见秦鸾嫌弃它,符灵脑袋往前一低。
薄薄一张纸,满是委屈劲儿。
秦鸾看着就乐,逗它道:“不怪你,是我修行不到家,驱动不了你远行。”
纸片转了个面,背过身去了。
钱儿见状,乐得不行。
“得想个法子。”秦鸾琢磨着。
夕阳西下。
晚秋时节,通红的晚霞余晖散去,天色很快就暗了下来。
林繁走出衙门时,千步廊左右大部分衙门,官员都已经下衙了。
只几处,亮着灯火,还有人员进出。
林繁寻光看去,果不其然,正是礼部衙门所在。
为了办好二殿下的婚事,礼部加班加点,快、且不能乱。
有下属经过,循着林繁视线看了一眼,道:“他们这阵有的辛苦了。”
林繁微微颔首。
“谁也想不到,那天老侯爷竟然厥过去了……”
林繁闻言,轻笑了声。
永宁侯那人,有意思时,是真的很有意思。
离开衙门,林繁直接回了定国公府。
入胡同,还未至府门外,就见更里头的一家门口,停着一辆马车。
夜里光线差,只看出车衣的颜色深得发黑,辨不出原本模样,自不好判断是谁家马车,亦或是城中哪家车马行的。
只是,他们这条胡同,白日里有往来客人,天黑后很少见。
林繁不由多打量了几眼。
倏地,有什么东西从不远处向他靠了过来。
来势汹汹,直冲他腰腹。
林繁眼疾手快,左脚后撤半步,侧开了身子,伸出手指,擒住了“暗器”。
中指与食指之间,被他截住的,是薄薄的纸片。
再一看,林繁认出来了。
符灵。
出师未捷的符灵不再平直,前后都弯下来,塌在林繁的手指上。
纸片从头到尾,都弥漫着一股“我好没用”的低落氛围。
林繁眼底生了一抹笑意。
秦鸾提过,符灵无法离开她太远。
那么……
林繁又看向那辆马车。
看来,秦鸾是在那马车上了。
“找我过去?”林繁问。
符灵的上半身挣扎了两下。
林繁把手指松开,放他出来。
符灵直起了腰,露出身前紧贴着的另一张小纸。
林繁揭下来,看了眼上头的字,道:“知道了。”
说完,他掏出火折子,直接烧了。
符灵完成任务,嗖地,飞回了马车上。
来去匆匆。
林繁眼中笑意更浓了。
这薄薄的纸片,还挺好使,尤其是天黑之后,它飞得快,很难被察觉。
刚才若不是它直直往他身前冲过来,而是从身边经过,林繁想,他兴许都注意不到。
只可惜,离不了主人太远,限制了它的发挥。
马车离开了胡同。
半个时辰后,林繁到西四胡同赴约。
秦鸾已经到了。
她依旧坐在那角落处,和钱儿一块,一人捧着个油纸包,津津有味吃包子。
见林繁来了,秦鸾指了指另一把石凳子:“给你也捎了一个。”
林繁挑眉,上前拿了起来。
包子还是热的。
面皮香气扑面而来。
第41节
林繁承了这好意。
吃东西时,不说重要事情。
林繁随口问道:“怎么没有让大公子的亲随跑腿?”
秦鸾道:“不能总借哥哥的人,不方便。”
林繁一愣。
他猛地想到了黄逸说过的,侯夫人对长孙女很是不喜,秦二老爷也有些怨言。
以林繁的了解,自然知道这个传言不可信。
秦家之中,无论是长辈永宁侯、侯夫人,还是哥哥秦沣,对秦鸾不止不差,还很好。
但是,毕竟秦鸾离家多年,疏离与生分是无法避免的。
秦鸾与他们是一家人,又和寻常的家人不太一样。
第50章 不是长久之策
当然,这世上,不寻常的家人多了去了。
最上头的,皇家无亲情。
皇上与嫔妃、殿下们的相处里,自然而然,会有君臣之分。
而定国公府里,又是另一种不寻常。
母亲、姑母关心他,支持他,却也因着旧事缘由,不经意间透出了疏离。
哪怕是,父亲还活着的童年时光。
在林繁还未意识到自己出身问题时,父亲慈爱且严格,是个父亲,也像位老师。
父亲教他武艺,授他课业,无论文武功课,父亲抓得很紧。
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不对的。
他是父亲的独子,是要承担起定国公府的继任者,而父亲知识渊博、见识广泛,世人皆知的天纵之才,教个儿子还能教不明白吗?
林繁对父亲敬重极了。
他不知道别家父子是如何相处的,家中也无兄弟姐妹,但他那时候想,父亲就是这样的父亲。
直到前两年,巧玉回到了母亲身边。
名义上主仆有别,但林繁了解母亲,母亲对巧玉的那份关爱,更为踏实。
这让林繁不禁去想,若是父亲,在面对亲生的女儿的时候,会是怎么样的?
定是与小时候教导他是不同的吧……
这么一想,林繁心生遗憾。
遗憾父亲活着的时候,没有机会表达他真正的对子女的爱。
哪怕是极其用心养育了他这个“儿子”,但是,那种发自内心地、满满当当的疼爱,父亲不曾展现过。
夜风重了。
两三口间,林繁吃完了包子,没有让它凉了。
秦鸾打开水壶润了润嗓子,道:“能顺利成事,还得多谢国公爷相助。”
林繁道:“秦姑娘用兵如神。”
从那日夜访安国公府起,一切都在推算之中。
“排兵布阵确有成效,”秦鸾抬眼,笑着道,“国公爷另添了把火吧?”
林繁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只微微扬了扬眉。
“二殿下那急行军,”秦鸾说到这里,忍不住笑出声来,“把战线冲得七零八落,祖父还问是不是我从中捣鼓的。”
起初,秦鸾只当是二殿下自己折腾的神来之笔,后来再想想,应是有人因势利导。
而能这么做、会这么做的,自然只有知晓全部计划的林繁。
“正巧有那么个机会……”林繁承认了,却没有细说,只道,“倒是老侯爷说厥就厥,让我颇为意外。都说老侯爷勇猛有余、智谋不足,这回是有勇有谋。”
提起祖父那一厥,秦鸾笑得眼睛都弯了:“祖父说,他这是头一次……”
话出口了,秦鸾突然意识到不对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