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踏枝-第2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次,内侍显然连路都走不顺了。
第360节
屁滚尿流似的滚进了金銮殿,开口就是“城门失守、反贼攻打宫门”。
尖锐又颤抖的声音绕在大殿内,刺耳又轰隆。
众臣面面相觑,短暂的沉默过后,议论纷纷,吵得不行。
有人慌乱,有人无措,有人大骂反贼,有人想亲眼看看遗诏。
皇上看着底下林林总总,没有说话。
渐渐的,许是察觉到了龙椅上还坐着当今皇帝,底下人也陆续闭了嘴。
声音越来越少,越来越轻,直到现在这样。
静得跟进了坟场似的。
皇上的双手紧紧握着扶手上的龙头,忠勤伯为什么失败了?
明明在御书房里说得头头是道,在朝臣前立下军令状,信心十足、勇气不缺,为什么败得这么快?
一个念头,瞬间涌了上来。
背叛!
守军中出了叛徒。
有人打开了城门,放秦胤与林繁进城。
唯有如此,才能短短时间内越过城墙。
只是,即便进城,守军原本也该与敌人正面对峙,打巷战。
结果很明显。
没有巷战,没有交锋,所以林繁能立刻调度兵力全力进攻皇城。
能够让所有将士放下武器……
忠勤伯!
只可能是忠勤伯!
想到这一点,皇上喉头一涩,险些一口血吐出来。
忠勤伯是疯了吗?
他是顺妃的父亲,是启儿的外祖父,他怎么可以背叛?
“众卿,”皇上一字一字,从嗓子眼里逼出声音,“谁能守住皇宫?”
皇上的话打破了殿内的沉默,可底下依旧很安静。
安北侯站在队列里,头也没有抬。
早前,皇上没有让他去守城池,他理解,同时也松了一口气。
真领命了,才是左右为难。
当时没有去守,现在守皇宫,也没有什么必要了。
胜负已经定下了。
边上,冯仲颇为纠结。
想了又想,他终是迈出一步,道:“恕臣直言,现在正是交战时刻,再点将领接管皇城守备,不止迟了,还会乱,倒不如……”
“倒不如投降?”皇上打断了冯仲的话,怒发冲冠,“朕看出来了,你、你们一个个的,都等着江山易主!”
这话落下,冯仲无可奈何,先噗通跪地。
毕竟,点头不是,不点头也不是。
这话就根本解不了,还不如跪着喊两声“息怒”。
一人跪,其余人也不傻,有样学样,整个金銮殿,没一会儿都跪了个七七八八。
范太保没动,眼观鼻、鼻观心,一言不发。
黄太师悄悄瞅了他一眼,心里哼了一声。
没想到啊。
范太保已经藏得够深了。
结果,还有个忠勤伯,藏得比范太保还深。
不用细问,黄太师就知道,大军能顺利进城,忠勤伯功不可没。
这样也很好。
省得在两方僵持住,平白生事端。
过度就得平稳且迅速。
正想着,忽然间,黄太师瞥见皇上偏过身子,低声与纪公公说了什么。
很快,纪公公下来,埋着头迅速走出了金銮殿。
看起来,像是去打听宫门上交战的状况了一样,只是……
只是隐隐约约的,黄太师的心头滑过一丝异样与不安。
这种感觉十分突兀,也很强烈,黄太师飞快整理着思路,而后,他突然明白了。
“抵住殿门!”他不顾一切地大喊出声,“抵住窗户!”
老太师的声音抖得厉害。
众人闻声,具是一愣。
事出突然,大部分的人没有反应过来,只安北侯、冯仲这样的武将,听见命令就二话不说冲了过去。
咚!
只是,晚了一步。
殿门被关上了。
第410章 他也还是君
殿门关得很急。
咚的一声,像是惊雷一般,在所有人的耳朵里炸开。
多数人还不及反应,很快又是一阵动静,所有的窗户也都被关上了。
晨光被阻隔在了外头。
大殿里立刻暗了下来,只有些许的光亮透过窗棂透进来,堪堪照在窗下。
正中,几乎是黑漆漆的。
有一位老御史,耐不住脾气,厉声质问皇上道:“您这是做什么?”
皇上看了他一眼,而后,视线落在了殿门旁的安北侯、冯仲两人身上。
那两人先前迟了一步,没有及时抵住门,现在正使着蛮劲,想把大殿的门撞开。
“两位爱卿省些力气吧。”他道。
安北侯停下来,朝冯仲摇了摇头。
他们撞不开。
更要命的是,他听到了外头纷杂的脚步声。
没有兵器碰撞、也没有厮杀喊叫的声音,脚步声属于内侍。
“姓纪的大太监想做什么?”冯仲嘀咕着问安北侯。
安北侯的心一沉。
很快,他们就都知道了答案。
外头封木条了。
窗户上,叮铃哐啷一通响,木板封得严严实实。
那点透进来的光亮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殿内点起来的油灯光。
暖黄的油灯光将将能够照亮大殿内部,却暖不了人心。
见此状况,几位老御史都激动极了。
“您是要拿我们当质子?”
“您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您还有一国之君的模样吗?”
黄太师听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质问,也顾不上细细分析状况,赶紧先与安北侯等人通气。
又是眼神,又是手势,除了开口,就差没有手舞足蹈了。
事到如今,他也不管皇上怎么看、怎么想,总之得提醒这几位反应快,力气大的武将,别管那门窗了,先得稳住这些老御史。
这几位老大人,跟他和范太保这样的“绵柔”性子可不一样,一个比一个刚毅。
回头一句话说得不畅快,气血上涌,真往柱子上一撞……
没必要,真没那个必要。
安北侯与冯仲等人也明白,老老实实回到前头来,与几位年轻力壮的大臣一块,挪动了些位子。
站得当然不整齐了,但确确实实封住了几位老大人们冲动的角度。
不能直接冲了,老大人们需要拐个弯,就会给他们反应的余地。
黄太师见状,略松了口气。
他也不想一地的血迎皇太孙进大殿。
“恕老臣直言,”黄太师平复了下情绪,站了出去,“您此举并不明智。
第361节
外头守得再严实,等他们率军冲进来,也不是对手,到时候殿内就打开了。
而殿内,您身边就几个内侍、侍卫,您要下狠手,人数上不占优。”
皇上靠着椅背,盯着黄太师看了好一会儿,道:“那依老太师之见,朕该如何做?让皇城守军放弃抵抗,放反贼进来,然后朕让贤,把自诩皇太孙的林繁请到龙椅上?”
这两个问题,皇上问得很平静,语气没有任何起伏,淡淡的,仿佛在问今儿天气怎么样一般。
可是,也正是如此的平静,越发显得嘲弄万分。
因为,没有答案。
黄太师给不了皇上答案,其他人也给不了。
诚然,对所有臣子来说,不管是早就心里向着皇太孙的,还是两方都可以的墙头草,亦或是支持皇上的,到了此时此刻,皇城危急时,选择已经很简单了。
向皇太孙俯首称臣,亦或是,一臣不事二主,拂袖离开官场,更刚烈些的,以死表态。
他们是臣,他们有很多选择。
龙椅上的皇上却不是,他也不是个肯老实认输的人。
见底下沉默了,皇上勾了勾唇,笑容很是讽刺:“众卿不用担心,朕留着你们,不过是想和林繁好好谈一谈而已。怕什么?你们活着,才有的谈,你们死了,还谈什么?”
一直没有开口的范太保,忽然间长叹了声。
而后,也不管形象,慢慢悠悠地席地坐下了。
“老了,站不了这么久,”他道,“坐下歇歇。”
黄太师睨了他一眼,也不再多言,在他边上坐下。
大军正在进攻皇城,等打到金銮殿,怎么也得花些时间。
他们这些“人质”,老的老,弱的弱,还有好几个烈性子。
真要大闹起来,内侍、侍卫固然人数少,但人家光脚的不怕穿鞋的,黄太师很怕自己的老伙伴们一个扛不住,气得厥过去、或者又去撞柱子。
既然从里面打不开殿门,那就先等等。
等到大军赶到。
眼下,不是激怒皇上的时候。
有人带头,陆陆续续地,就有不少臣子坐下。
地砖很凉,不太舒服,且忍忍吧。
身体上的不适可以忍耐,心里的不适……
黄太师看了皇上一眼,又收回了目光。
也许,人都是会变的吧。
就像他黄晔,二十年了,他也变了很多。
君臣一场,在他先前做出选择的时候,也预想到了皇上的结局,只是,真的走到这一步,还是很让人难受。
另一旁,冯仲盘腿坐着,安北侯蹲在一旁。
坐以待毙,绝不是沙场大将的性格,必须寻到破局的法子。
冯仲握着拳头,几次想开口,话到了嘴边,又都咽了下去。
在知道林繁的真实身份后,他和安北侯并没有仔细聊过心中想法,两个人都在回避直接讨论。
可隐隐约约间,冯仲能感觉到安北侯的立场。
现在,皇上困文武大臣在大殿里,这会儿是没有杀心,之后呢?
一旦皇上要同归于尽,又或者做其他极端的事情,该如何应对?
都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昏君,他也还是君!
只要他没有被废。
而臣子向君王动手……
冯仲深吸了一口气,又徐徐吐出。
他可以死,但他不想看着这么多老大人们被害。
别跟安北侯商量了,也别连累他。
倘若真到了那个时候,弑君的罪人,就由他冯仲来吧。
下定决心,冯仲的喉头滚了滚,往上头方向看了一眼。
皇上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位带刀侍卫,动手之时,要迅速夺刀,不然赤手空拳,很难威胁到皇上。
弑君不是什么好事,要电光石火。
冯仲想得很专注,以至于,他没有察觉,他身边的安北侯,亦是一脸凝重地沉思着。
第411章 我劝你投降
雾散了大半。
南宫门外,林繁与永宁侯率领着将士们,步步向前。
负责皇城守备的御林军指挥使,姓刘名湍。
天亮前,刘湍就知道城外反贼大军进攻京城了。
他当时并未放在心上,攻就攻吧,没有几个月,想围垮京师根本不可能。
忠勤伯有能力,完全能守。
他甚至还主动使人去询问忠勤伯,城墙上是否有需要他们搭把手的地方。
忠勤伯给的回复,很是直接。
“管好自己的事儿。”
刘湍被堵了个正着,倒也不生气,反倒是想着忠勤伯胸有成竹。
也是。
排兵布阵嘛。
各自分工不同,他刘湍就不凑热闹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