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踏枝-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邓国师比奸细还奸细!”冯靖骂道。

    他已经不是赤衣卫了,也不在京城了,任何以前不敢说的话,现在都不用顾忌。

    “要不是邓国师从中挑拨,徐太傅也不会与皇上争得不可开交,最后砌门不出,”冯靖道,“那奸细道士,我们审了一半被邓国师讨了去,你们猜他怎么样了?”

    一人道:“被灭口了?”

    “好吃好喝供着!要肉有肉,要酒有酒,”冯靖跺脚,“隔了两三月,有事需要问他,三司去邓国师那儿提人,那奸细在屋里喝屋里喝得酩酊大醉。你们是没看到,三司官员的脸都绿了!这要说他和邓国师不是一伙的,谁信?”

    几人听得震惊不已。

    “为何皇上没有免了国师?”

    冯靖语塞。

    他能骂邓国师,但他不敢、也不会骂皇上。

    他只能道:“皇上被邓国师迷惑了吧……”

    话说到这儿,自是推进不下去了,再多说,便是大不敬。

    “反正,造反一事,定是有什么内情,”冯靖道,“我相信定国公,他不会背叛大周。”

    那几人拍了拍冯靖的肩膀。

    有支持,也有安慰。

    冯靖心里不是滋味,急急去找黄逸。

    黄逸昨夜守城墙,天明是刚换值,回帐中歇息。

    睡得正沉,却被人摇晃醒。

    他眯着眼看向来人,认出是冯靖,他又闭上了眼睛,懒懒道:“有事快说。”

    冯靖毫不含糊,倒豆子似的噼里啪啦。

    黄逸的瞌睡瞬间就散了个精光,坐起身来,难以置信地看着冯靖:“我睡傻了?”

    “你肯定没傻,”冯靖撇了撇嘴,“京里有人傻了。”

    也就是对着黄逸,他才说这么一句。

    又听冯靖分析了一通,黄逸紧绷着唇没接这话。

    冯靖的话,粗粗一听是有道理,尤其是不了解皇上与邓国师的人,定会点头。

    可黄逸不一样。

    他当过御前侍卫,又有一位太师祖父,他对那两位太熟悉了。

    秦家是什么家底,林家又是什么家底?

    仅仅靠邓国师的上蹿下跳,能让皇上以谋反罪名把圣旨送到飞门关来?

    断无可能。

    可若是圣旨是真,秦鸾来了也是真,那京城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又或者说,秦、林两家到底是哪儿,犯了皇上的忌讳?

    不是一点点小事,而是狠狠地踩了皇上一脚。

    要不是快把皇上的脚指踩断了,皇上怎么会在边关战事期间下旨?



    第273节

    

永宁侯父子与林繁忙着打西凉,留在京城的家眷得多折腾,才能折腾出这么一个结果。

    黄逸啧了声。

    就算是,林繁爱慕秦大姑娘的事儿走漏了风声。

    人两家六礼都没见着走,八字别说半撇了,压根是连墨都没磨,皇上不应该这么急。

    黄逸左思右想,都想不明白。

    “安北侯半夜赶回来了,”黄逸披了件衣裳,“我收拾收拾去寻他问问。”

    冯靖点头。

    这种时候,黄小公子的身份就很好用了。

    黄逸在营中时时刻刻把自己当个普通的兵士,但真遇着事儿了,还真不能自己跟自己拧。

    他直接去问,安北侯多少会说几句,比他在这儿乱想要强。

    收拾好了,黄逸急忙去找安北侯。

    安北侯歇了半宿,此刻也醒了,一见黄逸,就知道了他的来意。

    “为了老侯爷与定国公的事儿吧?”安北侯道,“确实出事了。”

    黄逸的心一沉。

    第310章 朴素又直接

    待听安北侯说了来龙去脉,黄逸稍稍心安。

    安的是,几位将军都不信所谓的“造反”,没有去扣林繁与老侯爷他们。

    可他还有许多不安。

    那道圣旨,就是悬在林繁他们脑袋上的剑。

    底下站着的人,谁都不想看到剑落下来,只是架不住那梁上有一只耗子,一个劲儿啃绳子。

    “在飞门关下,我们大致商量了这么个应对之策,”安北侯道,“不管之后如何,打下西州城就是我们眼下最重要的事。”

    这一点,黄逸自是认同。

    淡化那份圣旨的影响,把士气提振起来。

    哪怕不能立刻敲开西州城的大门,起码,要把架势摆出来。

    将所有的重心挪到两军对峙上,也就等于是把一部分的“矛盾”转移出去。

    这就是祖父往日常提的,人得有事儿做。

    事情堆在眼前,必须按部就班完成,就没工夫想七想八,胡乱折腾。

    很多毛病,说白了,都是闲出来的。

    照这个思路,要黄逸说,京里也是闲得慌。

    南蜀缩回去了,西凉被打得日渐后退,火烧眉毛的困境一解,瞬间安逸起来,可不就乱生事了嘛。

    安北侯深深看了黄逸一眼,低声道:“你与定国公交好,等见着他了,多开解开解他。

    有些话,我们都不好说,他也不是个会主动开口诉苦的性子。

    亏得你在这儿,多劝劝。”

    黄逸太知道林繁的性格了。

    同时,他也明白安北侯他们的难处。

    那难处并非朝堂压力,而是,年纪、身份与经历不同,有些话说出来,难免飘飘的,不踏实。

    不似他黄逸,与林繁至交,平辈相处,又知根知底,嬉笑怒骂都可以。

    黄逸道:“我一定会与他说。”

    两人正说着,外头来禀,说是冯仲到了。

    冯仲赶了一夜的路,下巴上不少青渣,整个人看着疲乏。

    只是,他的眼神炯炯,精神很振奋。

    他从胸前甲衣中,取出信封,交给安北侯:“李芥写给余柏的劝降信。”

    黄逸闻言一愣。

    李芥那汉子,竟然要替他们招降?

    安北侯亦是十分惊讶。

    他知道林繁要去见李芥,但他没有报多大的希望,就是试一试而已。

    “真劝动了?”安北侯问,“定国公真把李芥说服了?”

    冯仲忙点头:“是。”

    安北侯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重重地挥了挥拳头。

    劝降信这东西,厉害了。

    若是能说到对方心坎里去,那是不战而胜。

    哪怕余柏听不进去,把信撕了烧了,对西州城的守军而言,也是士气的打击。

    那可是李芥写的。

    李芥这样的大将都对西凉失去了信心,普通兵士,谁能不犯嘀咕?

    一旦质疑了、动摇了,就不好守了。

    安北侯接过来,捏着厚厚的,他喃道:“他写得还挺长。”

    打开信封,取出来看。

    越看,安北侯脸上的激动之情就越少,看到最后,只余一声长叹。

    冯仲对他的这一反应毫不意外,因为他自己就是如此。

    安北侯又把信拿给黄逸看。

    黄逸看完,久久沉默。

    作为太师之孙,黄逸再是偏向习武、不爱折腾文章,他自小到大看过的、写过的文章也能累满一间屋子。

    之乎者也,起承转合,全是一套一套的。

    写得好的,自是大气磅礴,让人拍案叫绝。

    与那些讲究极致技巧的文章相比,李芥的这封劝降信,没有一丁点的技巧。

    他有的,是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

    他的绝望,他的困境,朴素又直接。

    见安北侯心情沉沉,黄逸吸了一口气,开解道:“往好处想,这封信连我们看着都戚戚然,余柏与李芥是好友,同为西凉效命,更能感同身受。”

    这么一说,冯仲笑了起来,安北侯也失笑着摇头。

    毛固安闻讯赶来,读完这信,各种脏话在喉咙里转了一圈,终是没忍住,道:“摊上这么一皇帝,李芥也是倒霉。”

    安北侯和冯仲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就算毛将军向来爽直,骂人从不拐弯,两人都觉得,毛将军今日这话,意有所指。

    毛固安骂完了,也就住口了。

    毕竟,他比其他人多知道了那么一个天大的秘密。

    他得藏着收着,免得一个不小心,冲口而出,那就坏事儿了。

    黄逸从安北侯帐中退出来。

    冯靖在不远处等他,刚才见将军们前后进去,心里焦急万分,此刻见了黄逸,忙跑到他跟前。

    “怎么说?”他问道。

    黄逸拍了拍冯靖的肩膀:“圣旨归圣旨,我们只管打西州,冤屈总能洗白。”

    冯靖苦着脸:“真能洗干净?皇上一日不杀那妖道,一日……”

    黄逸不好接这话。

    因为在他看来,杀不杀邓国师,皇上既下了这道圣旨,事儿就已经不同了。

    而且……

    安北侯之前说话的用词,很微妙。

    可能安北侯自己都没有注意,但黄逸隐约品出来了。

    “不管以后如何”。

    以后能如何?

    靠这一场大战的赫赫战功去洗清污命,然后为了不再让皇上疑心他,一辈子在京中当个闲散国公吗?

    可若坚持再领兵、再建功,还会重蹈覆辙的。

    退一步说,真闲散了,皇上就能安心了吗?

    该疑心还是疑心。

    徐太傅与皇上师生君臣走不下去,他不上朝、封大门,他毕竟岁数在那儿了。

    等他百年后,子弟想要出仕,也会有机会。

    林繁才二十出头。

    一身武艺,一腔抱负,只能以此收场,作为好友,黄逸看不过眼。

    但是,破局之法,他也想不出来。

    黄逸用力晃了晃脑袋:“我再去睡一会儿,省得昏昏沉沉,等念之他们到了,你来叫我。”



    第274节

    

冯靖忙应了。

    而安北侯送走了冯仲与毛固安,拿着手中那沉甸甸的信封,连连暗骂可笑。

    反贼?

    说服敌将真心实意写下劝降书,定国公这算反贼?

    京里也是,那么多文武重臣,怎么就没有人劝住皇上呢?

    “怀疑”是“怀疑”,圣旨一下,再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可能。

    转念想想,皇上若能听得进劝解,徐太傅就不会不上朝了。

    这事儿弄得……

    第311章 邀功

    马蹄阵阵。

    一出飞门关,眼前景色就有了许多变化。

    秦鸾一面驱马,一面观察四周。

    而秦威,则一直在看女儿。

    在他的印象里,阿鸾的骑术很普通。

    不说去与阿鸳比较,而是,阿鸾本来就是学艺不精。

    这也怪不得秦鸾。

    打小就那么一个身子骨,拜到仙姑门下后,虽渐渐康复,可家里也实在不敢让她野着去。

    简单扎个马步,学一两套入门的拳法,不求她能习得多少能耐,只求强身健体。

    至于骑马,能稳稳当当坐在小马驹的背上,让人牵着溜达上两圈,已经很好了。

    等秦鸾去了观中,随着她的长大,身体好了,功夫也算入个门。

    可无论是拳脚还是骑射,都需要常年不断的操练。

    阿鸾错过了很多,如今再追,当然困难。

    秦威知她水平,特特压了些速度,但他慢慢发现,阿鸾比他想的要厉害许多。

    她进步非常大。

    “一直在练?”秦威问道。

    秦鸾道:“跟着阿沁夫人练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