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踏枝-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哀家让夏嬷嬷去接她,”皇太后道,“皇上不用担心能不能劝得了平阳,只需安排好仪仗。”

    皇上挑眉。

    下意识地,他想说,以赵瑰的性情,夏嬷嬷只怕被她一刀劈了。

    话到了嘴边,他忽然觉得,母后恐是话里有话,只是当着黄太师的面不好明说。

    他犹豫了一下,问道:“太师怎么看?”

    黄太师摸了摸胡子,道:“皇太后说得在理。”

    皇上道:“既如此,太师替朕传书唐筹,让他等着京中派人去接长公主。”

    黄太师应下,退出御书房。

    毫无疑问,皇太后另有安排。

    只是,表面上合情合理,就不能拒绝。

    不过,话说回来,以长公主的能耐,她主动出现在祁阳城,也一定想好了后续的应对之策。

    御书房里,只留了皇上与皇太后母子两人。

    “母后的消息,”皇上看向皇太后,“真是灵光。”

    他原就被唐筹的折子给气着了,此刻,没有其他人周旋,矛盾一触即发。

    皇太后道:“族中急急递消息,也是为了皇上。”

    今日坐在龙椅上的是赵隶,才有颜家的风光。

    族中不晓得林繁的身世,他们害怕大周被拖进战火里,害怕改朝换代。

    他们比谁都积极维护赵隶。

    皇上对皇太后的这些说辞,并无多少兴趣。

    “赵瑰只会咬您一口,”他对皇太后道,“她是反贼,打成庶民,才能一劳永逸,否则,她就会咬。”

    皇太后道:“皇上得记住,先机不在我们这里了。”

    这话落在皇上的耳朵里,与指责无异。

    “朕还要批折子,”他阴沉沉道,“母后回慈宁宫去吧。”

    母子之间,再一次不欢而散。

    差不多同一时刻,传信的驿官抵达了飞门关。

    关内,依旧是永宁侯坐镇。

    驿官怀揣着文书,被兵士领到了大帐。

    永宁侯问他:“京中、皇上有什么吩咐吗?”

    驿官干巴巴笑了笑:“毛将军呢?冯将军呢?”

    “毛固安驻守玉沙口,冯仲带兵驻扎在鸣沙关,昨儿才打下鸣沙关,老夫立刻就送军报回京,在路上应是与你擦肩而过了吧,”永宁侯心情极好,哈哈大笑,“到底什么事儿?”

    驿官也跟着笑了两声。

    老侯爷这好好在打西凉呢。

    昨儿又下西凉一座重要关塞,往西又进了一步。

    看来看去,根本看不出要造反的样子嘛。

    可是,送到他手里的消息,分明是秦、林两家与长公主要反。

    “老侯爷用兵有方,”驿官赶紧夸了一句,又问,“那定国公在吗?安北侯呢?”

    “都在鸣沙关,收拾战场,修补城墙,还得忙上几日,也得防备西凉卷土重来,”永宁侯打量着驿官,“京里到底有什么事?怎么,皇上交代的事儿,老夫还办不妥了吗?”

    驿官笑得比哭都难看:“您能办,肯定能办。”

    可他不敢让永宁侯办!

    谁都不在,他把文书交给老侯爷

    老侯爷看了上头的内容,没有反心倒还好,最多跳起来大骂京里有小人兴风作浪,真有反心

    让人看着他返程,再截杀,文书一烧。

    没人知道文书上的内容,飞门关依旧是永宁侯的一言堂。

    他死得,也太冤了吧!

    第293章 谁退谁是傻子

    驿官摸了摸自己的后脖颈。

    说起来,已是酷夏,帐中也没什么风,可他就是觉得,背后凉飕飕的。

    “老侯爷,”被永宁侯盯着,驿官急中生智,道,“是这样的,京里有一圣旨要送达飞门关,需得您、国公爷、侯爷与几位将军一块接旨。

    颁旨的行人在路上了,很快就会抵达飞门关。

    驿丞知道这儿打仗,都往前线去了,定不可能所有人都在关内,因而让小的先来传个话。

    请几位贵人回关一趟,等行人一道,就好颁旨了。”

    驿官说完,又重重点了点头。

    他觉得自个儿编得很不错。

    他就是个传话的,咬死万事不知就行了。

    等行人带着圣旨到了,安北侯和几位将军要如何应对永宁侯父子与定国公,那是他们军中事情。

    与他这么个小小的驿官,没有干系。

    永宁侯听他这么说,微微一愣,而后笑了起来:“老夫知道了,打下玉沙口后,大军一直被挡在鸣沙关外,迟迟没有攻克,京里等急了,皇上才下旨来督军、鼓阵士气的吧?

    等京中收到最新的战果,一定会十分高兴。

    既然圣旨要到了,老夫就把人调回来,接个旨,喝碗祝功酒。

    那行人哪日能到?

    前头还得继续打呢,来回也得时间,别耽搁着了。”

    驿官听永宁侯这么一说,喜也不是,不喜也不是……

    自家的糊弄话能糊弄住老侯爷,说明项上人头保住了,他本该高兴才对。

    可他又怎么可能真的高兴起来?

    永宁侯话里话外,都是进攻,打仗,是战局。

    老侯爷真的会起兵造反吗?

    反正,他是一点也没有看出来。

    甚至,为了先前怀疑老侯爷,而满肚子的不是滋味。

    犹豫之情,从表情里漏了几分,驿官又不敢说实话,只能讪讪笑了笑。

    “口信送到了,”他寻了个托词,道,“小的就先出去了。”

    永宁侯应了。

    等人离开后,他脸上的笑容渐渐散了。

    京里出现变故了。

    驿官的到来,绝不是什么提前知会一声,他就是来递完整消息的,只是,问了一圈没人在关内,他不敢说了而已。

    前脚有驿官,后脚有行人,那圣旨里大抵是个什么内容,秦胤怎么可能猜不到?

    心知肚明,又得装作不知。

    秦胤稳住了驿官,此时此刻,又不得不思考:现在到底是什么局面。

    京城与飞门关,两地路远。

    消息传递自然不能及时。

    速度最快的,自是一路换马换人,日夜不停,但这种消耗也最大,一般只用在紧急的军报上。

    不急切的军报,就不会这么赶,至于普通文书,耗时就更久些。

    行人传旨,在其中属于相对慢些的。

    马儿是能换,但人还是那人,当然需要休息与调整。

    照那驿官的说法,行人不久就能抵达,可见,驿官掌握的消息并不是以最紧急的军报的形式送来的。



    第258节

    

也许是,没有急到那个份上。

    皇上优势在手,自不用太过急切。

    又或者是,大势已定,再急也没有用。

    更何况,行人未到、圣旨未到,只靠驿官早早来报信,并无效果。

    秦胤摸着胡子,他现在很难确定是哪一种。

    召了个传令兵来,永宁侯吩咐他去鸣沙关通知其他人。

    不管怎么样,见招拆招。

    至于京城里的状况,他得相信自家老妻。

    老婆子那么机敏一人,一定可以全身而退。

    翌日清晨,林繁回到飞门关。

    “曹伦与甄浩两位副将驻守鸣沙关,”林繁向永宁侯禀道,“鸣沙关一带收拾得差不多了,此次生擒了敌将苏置,由毛将军押着返回,差不多会比我晚到一两个时辰。”

    秦胤颔首。

    鸣沙关的战果,他十分满意。

    当然,没有达到速战的水平,可打仗就是这样,碰着难啃的骨头,时间不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不过,啃下了鸣沙关,西州城就指日可待了。

    话又说回来,西州也是硬骨头。

    “京里可能出事了,”秦胤压着声与林繁道,“行人来传圣旨,不是什么好事。”

    林繁一听,眉头蹙了蹙:“眼下还不是动手的好时机。”

    没有打下西州,没有落脚之处,以永宁侯夫人与长公主的智慧,断不会在这时出手。

    唯一的解释是,皇上忽然发难了,所以京中的众人才不得不应对。

    “没有其他消息,很难说状况,”秦胤也不废话,拍了拍林繁的肩膀,“等行人宣旨,尽量掌握主动,若是稳不住这里状况……”

    林繁颔首。

    这些日子相处下来,飞门关众将的性子,彼此之间已经很了解了。

    除非证据确凿、板上钉钉,否则,他们未必会相信“反叛”之说。

    他和永宁侯还有机会。

    万一稳不住,那就只能冲出去,在消息传递之前,赶到鸣沙关。

    正说着话,其余人陆陆续续抵达,话题便不再继续。

    毛固安到了之后,把苏置扔进牢房。

    入大帐,见所有人都在,毛将军问:“行人何时抵达?”

    “快了吧。”安北侯道。

    “我们打下鸣沙关的消息,还来不及送达吧?”毛将军又问,“皇上这圣旨,别不是让我们收兵吧?”

    这话一说,安北侯和冯仲交换了一个眼神。

    比起长年驻守边关的毛固安,他们两位在京的,顷刻间就能报出两组人来。

    一组坚持主战,一组向来求和。

    玉沙口大捷之后,他们就猜想过,京中兴许有收兵的念头,会以军中俘虏“逼”西凉交银钱。

    因此,当时老侯爷才会在军报折子之外,另修书一封,催兵部这那,来表明将士们的态度。

    幸好,京中之后并无退军的意思传来。

    可此一时、彼一时,见他们这些时日没有进展,那些主和的指不定又站出来叨叨。

    冯仲道:“我不想退兵,好不容易打下鸣沙关,怎么能退?”

    “退个屁,”毛固安也道,“就算你们都被调回京城,我与飞沙关众将也一定要继续进攻。”

    皇上总不能把他也调回京城吧?

    西州近在咫尺,谁退谁是傻子!

    第294章 宛如一场笑话

    见他们义愤,永宁侯忙道:“你们这么想就不对,别总觉得皇上会听主和的那些人的话。

    若是两军僵持、互有胜负,西凉有求和的意思,京里说不定会顺水推舟,应了算了。

    可现在,我们是优势,大优势。

    谁敢主和?董侍郎他们能跳起来骂回去。

    皇上也断断不会听那些人的。

    依老夫之见,皇上传旨,极有可能是为玉沙口大捷犒赏,鼓振士气,让我们再接再厉。”

    冯仲和安北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这么说来,也有道理。

    林繁思路快,岂会不明白秦胤如此说话的用意?

    他笑起来,道:“我赞同老侯爷的想法。

    皇上深知西州重要,前几年虽没有西进,但亦没有忘了收复故土。

    之前是时机不到,现在天时地利人和,皇上不会轻易放弃的。

    要我说呢,众将军不妨备上好酒,等接了旨,一起饮上一碗,以作庆贺。”

    刘贲本就向着永宁侯,此时亦道:“确实收了几坛子好酒,等会儿搬出来。我想,等皇上知道我们打下了鸣沙关,还不知道会多振奋!”

    你一言、我一语间,气氛渐渐热烈起来。

    毛固安也不再担心退兵,招呼了个亲兵来,与他道:“去关下镇子里切点好肉来。”

    秦威坐在一旁,不知怎么的,他心里突突直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