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踏枝-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好缓解缓解生分。

    忠义伯夫人出城养病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

    清晨,散了大朝会,永宁侯走到殿前广场上,看向被不少人围着问候的忠义伯。

    “吉人天相,伯夫人定能康复。”

    “民间亦有一些能人医者,重金求诊,许有能治伯夫人病症之人。”

    “老伯爷也要注意身体。”

    永宁侯背着手,站在一旁听,见忠义伯苦着脸、唉声叹着左右应对,他忍不住哼了声。

    要不是他知道其中来龙去脉,他都会信了对方是真心为妻子突病担忧呢。

    不过,假归假,倒也是个应对法子。

    伯夫人谋害儿媳之事见不得光,对外总得有个说法。

    忠义伯亦看到了永宁侯。

    他本就比永宁侯矮一个头,如今把柄在人手中,更是觉得又矮了三分。

    永宁侯性直,不能拆穿,但可以刺两句:“老弟此番辛苦了啊!”

    忠义伯顿时牙痛。

    不怕嘴欠的人扎刀子,就怕耿直人忽然阴阳怪气。

    忠义伯心里恼火着想开口,抬头见几个红衣身影从不远处过,倏地闭紧了嘴。

    那是赤衣卫。

    打头的,正是树上那个。

    第18章 他不喜欢这门亲事

    皇上亲设的赤衣卫,官服就是一身红,无论打哪儿过,都很显眼。

    论官位品级,自然比不过大员,更不用说与他们这些有爵位在身的相提并论了。

    偏偏,赤衣卫手握重权,指挥使林繁本身的爵位更能压住所有人……

    想到秦家丫头“审问”宝簪的经过,都有林繁在一旁看着、听着,忠义伯就不吭声了。

    被永宁侯阴阳怪气就阴阳怪气吧,总比这臭老头牛脾气上来了,把事情都嚷嚷开,还拉林繁来作证强。

    让忠义伯松了一口气的是,林繁只顿足与众人拱手行了一礼,便带着手下人离开了。

    忠义伯情绪上的一紧、一松,永宁侯全看在了眼里。

    如此变化的缘故,他也知情。

    阿鸾借着林繁的名头,把忠义伯逼到了必须做抉择的地步。

    丑事一桩,理亏又心虚,知道闹大了落不得好。

    话说回来,阿鸾能把握诀窍,利用好手中的线索关系,不战而屈人之兵,真不错!

    想到自家有能耐的孙女,永宁侯心情大好,也懒得再戳忠义伯几句,慢慢悠悠往外走。

    当初将阿鸾送去观中,真是明智之选。

    不止养得身体康健,该学该会的也都没有拉下。

    虽说,也有艰难之处,比如几年见不着面,家书也就寥寥几列,比如山上清苦,不及京城繁华,贵女们的闺中交友、趣事,阿鸾一样都没有参与过……

    可是,长大是需要吃苦的。

    将门的孩子要成长,不能光吃糖,甚至得多吃苦。

    孩子们都在摔摔打打,做长辈的受点思念之愁,又能算得了什么?

    仙姑把阿鸾教得,真不错!

    从离家时的小不点,到归来时都比她祖母高了。

    亭亭玉立,往后还不知道……

    永宁侯顿住了脚步。

    往后啊,那还真知道。

    他回身看向宫殿,飞檐琉璃瓦,一眼望不到头。

    顺妃娘娘所出的二殿下赵启。

    一想到赵启,永宁侯满心的欢喜烟消云散。

    他不喜欢这门亲事。

    当初应下是迫于皇上想法,也有利用皇子身份替阿鸾压一压命格的私心,事到如今,毁是毁不了,但要说欢喜,也不可能。

    不止永宁侯苦恼,秦鸾亦在琢磨着。

    师父交代的两桩事,救人已得成效,退亲却还无从入手。

    退亲,需得师出有名。

    “钱儿,”秦鸾唤了声,“备墨。”

    钱儿眼睛一亮。

    先前,姑娘说过,画符一道,看各人造化,即便是日课,也得认真对待。

    裁纸、洗笔、研墨,最后取墨落笔,心思全在里头,不该假他人之手。

    这几日,姑娘退了一步,把备墨交给了钱儿。

    并非是躲懒,而是让钱儿体会各种墨的不同,质地、香味、触感、浓薄,只有学透了,她才能知道如何挑选采买。

    钱儿对这活儿兴致十足。

    听见秦鸾吩咐,钱儿到了大案后头,麻溜做事:“姑娘今日画什么符?想用哪一种墨?”

    “最寻常的就好,”秦鸾道,“不画符,我写张帖子。”

    钱儿正从架子上取物,一听这话,看了眼刚取下来的一叠黄纸,又默默地放了回去。

    写帖子,不能用这个。

    要请来奇奇怪怪的东西,可怎么好。

    秦鸾整理了思路,迅速写完、吹干,放入信封中,加盖火漆封口。

    “送到定国公手中,”秦鸾说完,想了想,又补了一句,“是了,你若送去,难免打眼,你让阿青跑个腿,他们爷们好办事儿。若是阿青要禀哥哥,你就说,前回既让定国公做了见证,后续之事也得给人一个说法。”

    钱儿接了信封,立刻便去寻阿青。

    阿青欲言又止。

    大姑娘给外男送信,他是不是得……

    “姑娘知道你会有疑惑,”钱儿抬了抬下颚,将秦鸾的说法复述了一遍,“大公子那儿,你照实答就是了。”

    阿青顿时脸上一红。

    哎呀,这回复说法原该是他们公子去办的。

    他们主仆疏忽了这“人情”,大姑娘与他们收拾摊子,他竟然胡思乱想,太不应该了。

    “我会办好。”阿青道。

    钱儿又道:“姑娘还交代,谨慎些,莫要打眼。”

    “知道。”阿青点头。

    再是为了救人,那天大公子也是绑别家丫鬟了,传开了总不好。

    忠义伯府里头处理,求了个表面风平浪静,若在他们这里出了差池,传了些流言,那是平白添是非。

    阿青出去前,禀了秦沣。

    秦沣正对着木人桩练拳,闻言,一掌险些劈歪了。

    他抹了下脸上的汗,道:“还是阿鸾想得周全。”

    待人接物这一块,祖父说得对,他还差得远。

    阿青没有去赤衣卫衙门,而是估摸着时辰,守在定国公府外,把信恰恰交到了散值回来的林繁手中。

    林繁接了,看了眼信封上的署名,问:“秦大姑娘给的?”

    “是,”阿青答道,“大姑娘说,上回请您做了见证,事情了结,也需给您一个回复。”

    林繁颔首。

    那日虽没有去忠义伯府听个后续,但最终结果,同在朝中,哪会不知晓。



    第15节

    

以忠义伯的性格,不可能真蠢到御书房里真相大白。

    忠义伯夫人出城养病,在林繁的预料之中。

    林繁并不需要永宁侯府的回复,不过,秦鸾依礼数送来,他亦不会不收。

    阿青交了信,行礼离开。

    走了两步,心念一动,又回到林繁跟前。

    “国公爷,”阿青恭谨道,“那日行事,实为救人的无奈之举,我们公子与姑娘都不是为非作歹的人,实在是,世子夫人中毒太深,再不救就来不及了,大姑娘与世子夫人情同母女……”

    林繁的眉峰微微一动,略一思索,问道:“情同母女?”

    “是,我们大夫人与世子夫人是故交,大夫人过世后,世子夫人常常照顾大姑娘。”阿青忙不迭点头。

    他说了不少,直到林繁说了不会事后追责,才放下心来,回府复命。

    林繁转身入府,唤了门房上的,问道:“乡君说下午过来,还在府里吗?”

    门房答道:“乡君一个时辰前到的,应是在老夫人那儿。”

    第19章 警觉

    天色渐暗。

    后院里,陆续点灯。

    林繁穿过前院,绕过游廊,远远看到一人身影。

    他眼神好,看清那人模样后,便上前去,行了一礼:“姑母。”

    林芷笑了起来:“我刚与你母亲说了会儿话,差不多要回去了,倒是你,今日散值迟了?”

    “门口遇上永宁侯府来递帖子的小厮,”林繁道,“问了几句。”

    林芷边走边说家常,听见永宁侯府几字,脚步微微一顿:“帖子?”

    林繁没有解释,另起了一问:“我记得,您与忠义伯世子夫人是故识吧?”

    “是,”提起楚语兰,林芷叹息着摇了摇头,“她的身体不乐观,听说伯夫人又出城养病去了。”

    林繁道:“您不用太担心,想来太医已经定下了方子,能治世子夫人的病了。”

    林芷闻言,下意识地抿了抿唇。

    林繁的说法有那么些不自然。

    很笃定结果,又是“想来”。

    林芷沉声问:“听你这口气,其中有什么我不知道的状况?”

    “确有些状况,”林繁从头至尾,把那天遇上秦沣绑人、到秦鸾审问宝簪之事,向林芷讲了一遍,“刚才他家小厮过来,便是为着这事。”

    林芷听得心绪万千:“我只知她病着,上月去看过一回,却没想到,会是中毒。”

    “几位老太医也没有看出来,”林繁扶着林芷,引着话,“幸好秦大姑娘看出了端倪,虚虚实实逼问一番,得了破解之法。”

    林芷弯着眼,轻笑起来。

    她刚只听讲述,就觉得那连蒙带吓唬的手段让人会心一笑了。

    能想出如此法子来的……

    不由自主地,林芷叹道:“秦家,徐矜古灵精怪,生出来的女儿啊,也这么有意思。”

    “姑母提到的这位‘徐矜’,是秦姑娘已故的母亲?您与她认得?”林繁顺着问了,又“哦”了声,似是理顺了,“您与忠义伯世子夫人是故识,秦姑娘的母亲与世子夫人又是故交,您由此认得对方,也不稀奇。”

    旧人名字绕在耳旁,那些音容笑貌亦浮现在脑海里。

    回忆起旧时光阴,林芷整个人越发柔和,温声道:“都是年轻时候的事了,一晃啊,那么多年过去了。徐矜嫁人后,渐渐与我们往来少了。语兰晚两年,也嫁人了。”

    晚风拂过,吹得树影摇晃,影影绰绰的,把林芷从回忆里一下子拉了出来。

    “啊呀,你看姑母,差一点就要絮絮叨叨了,”林芷将碎发挽到耳后,“你们爷们不爱听这些。总之啊,姑娘们不管闺中多亲密,一旦各自有了丈夫儿女,走动自然而然就少了,慢慢就疏远了。”

    林繁垂着眼,道:“哪里的话,您要是想絮叨,我洗耳恭听。”

    “你想听,我还不想说呢!”林芷笑骂着在林繁的胳膊上拍了两下,“满京城的,各个都说你烦,你洗耳恭听,叫你听出些有的没的细枝末节,谁知道顺藤摸出什么瓜来!”

    林繁知道不疼,自也不用躲,挨完了,道:“我的算盘瞒不过您。”

    林芷哼笑着又拍两下,道:“不早了,我该回长公主府了。”

    “我送您。”

    林繁一路送林芷出去,见马车驶远,才收回视线。

    姑母到底是姑母,是平阳长公主身边最得信赖的女官,想从她口中套话,不是容易事。

    虽然,姑母未必知道他真正想套出来的内容,但她足够警觉。

    即便是从旧友入手,依旧没有让她打开话匣子。

    林繁重新回到内院。

    入了主院,正屋外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