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中国通史-第9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恕与内阁的关系却相当不融洽。当时的内阁成员除刘吉与他同科徐溥、丘浚是景泰五年(1454)进士刘健是天顺四年(146o)进士。资历深浅大约是造成不和的原因之一。刘吉先对王恕采取不友善的态度他在成化十八年(1482)入阁成化二十三年(1487)为辅是所谓“纸糊三阁老”(另二人为万安、刘珝)之一2。他的无所事事与王恕的遇事必争形成鲜明的对照。尽管他用破格升迁科道官的办法来对付言路但言者誉王恕时必毁刘吉毁刘吉时必誉王恕使他忌恨在心。两人意见每相左。3丘浚与王恕的关系也很紧张。王恕地位本在丘浚之上丘浚入阁后他不肯相让矛盾由此而生直展到在公务中相抵触两人不交一言。丘浚性情褊隘是史家所承认的。但两人交恶王恕也负有一定责任。

    王恕最后去官和丘浚有一定的关系。太医院判刘文泰因迁官不成而对王恕不满。他听丘浚说:王恕尝嘱人作传有沽名钓誉、毁谤先君的内容便上疏弹劾。孝宗命锦衣卫狱勘问刘文泰将他贬为御医。孝宗对王恕也感到厌烦了斥责他沽名。王恕于弘治六年(1493)闰五月致仕一般官僚同情王恕责备丘浚。这甚至成了丘浚夫人的一块心病她承认其夫排斥王恕是负了不义之名。

    王恕家居十余年正德三年(15o8)四月去世终年九十四在明朝士大夫中算得上极高寿。朝廷赠特进左柱国、太师谥端毅。

    王恕为官四十多年他的廉介很值得称道。他赴云南时“不挈僮仆惟行灶一竹食箩一服无纱罗日给惟猪肉一斤乳豆二块菜一束酱3陈洪谟:《治世余闻》上篇卷一。

    4焦竑:《玉堂丛语》卷三《荐举》。

    1王恕:《议进士石存礼除官奏状》见《明经世文编》卷三九。

    2《明史》卷一六八《刘吉传》。

    3查继佐:《罪惟录》列传卷十一上《王恕传》。

    醋水皆取主家结状更无所供”1。在南京任上“往还衣书一橐而已”2。任吏部尚书时他在衙门口贴一布告:“宋人有言受任于朝者以馈及门为耻;受任于外者以苞苴入都为羞。今动曰贽仪而不羞于入我宁不自耻哉!”3代王恕任吏部尚书的耿裕史称“无爱憎”4但他对王恕极为敬佩曾讲过这样一件事:王恕在任时他为礼部尚书“暮自部归必经过王三原之门过必见老苍头持秤买油于门”他“自念入官至今初不知买油点也故每过则面城墙而行”感到惭愧5。

    王恕老而嗜学。他最后一次去官回家已近八十岁每日仍读书不止并颇为自慰地说:“我垂老方理会学问。”61焦竑:《玉堂丛语》卷五《廉介》。

    2李贽:《续藏书》卷十五《太师王端毅公传》。

    3焦竑:《玉堂丛语》卷五《廉介》。

    4《明史》卷一八三《耿裕传》。

    5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九《史五》。

    第二节马文升马文升(1426—151o)字负图号三峰居士据其后裔所藏家谱为回回人。宣德元年(1426)生于河南钧州(今禹县)。幼时就显示出对兵事的兴趣。“尝与群儿戏十数为群角之靡不仆”1。景泰二年(1451)进士授御史。先后巡按山西、湖广“奸摘伏有神君之称”2。服毕母亲的丧事之后他迁福建按察使。成化元年(1465)升南京大理寺卿。次年以父丧归。

    成化四年(1468)西北土达满四在距平凉千里的石城起兵反明响应者甚众远近震动。他们大败官兵明廷不得不采取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调陕西三边兵五万人及京营兵进剿以署都察院事的副都御史项忠总督军务起用马文升以右副都御史巡抚陕西协助项忠。马文升看到满四军有一个弱点:城中无水粮储渐乏“若绝其刍汲则釜鱼当自毙矣。”3果然满四军日渐困乏最后失败。马文升又建议项忠尽毁石城墙垣以防后患。他在陕西巡抚任上七年多先后加左副都御史、兵部右侍郎逐渐成为处置边事的专家。他的一项主要成就是整顿与各部的茶马贸易换取番马八千余匹。

    成化十一年(1475)春马文升代王越为总制协调延绥、宁夏、甘肃三边军务到十一月即被召回朝中任兵部右侍郎。次年被派出整饬蓟门至辽东边备。

    辽东巡抚陈钺为人贪婪待将士严苛。马文升上疏言辽东事多涉及陈钺两人遂结怨。陈钺的后台是权势颇大的太监汪直。成化十四年(1478)生陈钺错杀女真贡使激变辽东之事。汪直打算亲往平定以立功显名。另一名太监怀恩建议派朝中大臣前往安抚马文升立即支持并受委任。汪直提出派人同往马文升也没有同意。这一来又得罪了汪直。汪直后来与刑部尚书林聪等勘边事说辽东激变是马文升禁止边方农器贸易所致。马文升申辩无用被下诏狱谪戍重庆卫。

    马文升在戍所滞留四年。汪直失宠后他才复官。成化二十年(1484)再次被起用以左副都御史巡抚辽东。这是他第三次赴辽东。由于他曾经论及陈钺因此受到欢迎士卒“皆鼓掌喧舞”。成化二十一年(1485)马文升在短期总督漕运后任兵部尚书。但方士出身的通政司左通政李孜省要推荐他人掌兵部在宪宗面前做了手脚将马文升调任南京兵部尚书1。孝宗即位马文升在朝廷的地位才确定下来任左都御史。出于对李孜省之流的厌恶他提出:“巡城御史及兵马司、锦衣卫逐一搜访但有扶鸾祷圣、驱雷唤雨、捉鬼耳报一切邪术人等及无名之人俱限一月内尽逐出京。”2弘治二年(1489)马文升改任兵部尚书。针对兵政废弛的状况他采1李贽:《续藏书》卷十六《太师马端肃公传》。

    2李贽:《续藏书》卷十六《太师马端肃公传》。

    3《明史纪事本末》卷四一《平固原盗》。

    1李贽:《续藏书》卷十六《太师马端肃公传》。

    2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六。

    取了一些措施。例如严格考核将校有三十多人因贪贿怯懦被罢黜。这损害了一部分人的利益有人甚至夜持弓箭等候其门准备行刺有人还写书诽谤射入东长安门内这显然都是有背景的活动。孝宗支持马文升对京营的整顿特批他金吾骑士十二人以护出入。马文升还提出蓟州、宣府、大同三镇已有镇守太监不应再设分守、守备、监枪等内臣。据他统计蓟州有内臣九员宣府有内臣八员大同有内臣六员共二十三员“每员占用军人少则二三百名多则四五百名通计侵占已有数千”。“此等守备之数委的无益于事有扰于边”应当裁革。1孝宗也依其议办理。

    哈密是回、畏兀儿族(今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明初派使者入朝于其地设羁縻卫所封其领为忠顺王、忠义王。成化时土鲁番部强大据有哈密。明廷曾设法干预没有结果似乎也就承认了现状将哈密卫迁往他处。弘治元年(1488)土鲁番部诱杀朝廷所封的忠顺王罕慎。弘治六年(1493)又擒获另一个忠顺王陕巴其领阿黑麻自称可汗以兵掠周围各部。主持兵政的马文升主张兴复哈密。他采纳通事王英和指挥杨翥的建议利用地处嘉峪关西南的罕东部地处嘉峪关以西的赤斤、蒙古部等与土鲁番部的矛盾抚而用之。弘治八年(1495)调罕东等部兵夜袭哈密城。马文升所推举的陕西巡抚许进等率明军随后行进。土鲁番守将弃城而去明军进入哈密。自明初以来这是官军第一次深入其地。这也是马文升任兵部尚书以来处置的最重大边事。

    弘治初年马文升和吏部尚书王恕是人望所归他们不但以人品服众而且对政事的议论极多。每一疏出天下传诵。王恕致仕马文升声望更高。但推选吏部尚书孝宗没有用他。为此他颇感不平所写诗中有“朝罢凭阑一黯然独将心事诉苍天”1句了一通牢骚。弘治十四年(15o1)马文升改吏部尚书加衔至少师兼太子太师。在他之前只有少数几名尚书、都御史得到这一荣誉。

    弘治十七年(15o4)面临着次年的考察孝宗召见负责考察的马文升和都御史戴珊等议事。马文升已七十九岁行动不便耳朵又背孝宗对他讲了两遍要他秉公黜陟。马文升回答:“陛下图治若此宗社之福也。”2然后被左右掖之下阶。

    对于官员的考察进退马文升是很认真的。初任吏部尚书他就对滥封传奉官提出异议。传奉官是不经过正常途径由皇帝亲自传旨任命的官员。成化时最盛行。孝宗初年统加裁革但后来也加封赏一次竟达八百人。马文升说减一官朝廷省一官之费。武宗即位之初他按照孝宗遗旨裁去传奉官七百六十二人。对于内外官员的考察他也很严厉一次汰罢朝觐官员二千余人。

    考察不讲情面肯定会招致许多反对者而在用人时也未必全无个人意气。刘大夏是弘治朝另一名臣就因为与马文升对官僚的评价不同而引起矛盾。河南籍官僚刘宇为辅刘健所器重马文升推举他总制宣、大。刘大夏大概知道孝宗对此人的看法不佳屡屡在朝中数其过失当然也就牵连到荐举人。侍郎王俨是刘大夏的姻亲马文升抑制王俨很难说不是因为刘大夏。1马文升:《为会集廷臣计议御虏方略以绝大患事疏》见《皇明经世文编》卷六四。1陈洪谟:《治世余闻》下篇卷二。

    2李贽:《续藏书》卷十六《太师马端肃公传》。

    正德元年(15o6)刘大夏所倚重的副手、兵部侍郎熊绣被推举为两广总督熊不愿外出也怨恨于马文升。他们纠结在一起又拉出与刘大夏为同乡、又为同寅的阁臣李东阳顿时形成一股反对马文升的强大力量。1御史何天衢先难劾马文升老衰。马文升按照常规被劾后乞去疏凡二十一上方获准。

    刘瑾专权期间将一批反对派官僚定为奸党。马文升与其中一些人关系密切也被除名。正德五年(151o)在刘瑾被治罪前两个月马文升去世终年八十五。他任官五十余年担任多种重要职务如王世贞所说:“文臣雄职惟吏兵二部、都察院、南参赞及边方总督而已马端肃文升历任之。”2刘瑾败马文升复官赠特进光禄大夫、太傅谥端肃。

    马文升子马璁以乡贡待选吏部马文升要求将他放外任说:“必大臣子而京秩谁当外者?”3在这点上他比王恕又高了一筹。

    1查继佐:《罪惟录》列传卷十一上《马文升传》。

    2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四《吏兵二部正》。

    3《明史》卷一八二《马文升传》。

    第三节刘大夏刘大夏(1436—1516)字时雍号东山湖广华容(今属湖南)人。

    景泰六年(1455)二十岁时举乡试第一。天顺八年(1464)中进士后选为庶吉士。本来他可以留在翰林院中却要求去行政衙门而且被分配到兵部先后任职方主事、员外郎、车驾司郎中。由于他明习兵事干练敢言为尚书所倚重。

    成化十七年(1481)安南侵老挝兵败。明朝廷握有大权的太监汪直有乘机收复安南之意要兵部找出以前安南的文牍。刘大夏将其藏匿不肯交出。他对兵部尚书余子俊说兵衅一开西南糜烂道出了问题的严重性。成化后期西南没有构成大的战事当然是由整个的政治、经济、军事形势所决定的。刘大夏藏文牍这一段小插曲反映出宣德以来的收缩政策在士大夫的头脑中已扎下根。

    成化十九年(1483)刘大夏升福建右参政颇有政绩。后因父死去官服丧。

    弘治二年(1489)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