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中国通史-第5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案绞胁巴^婆国觅藏”2。元时泉州等1对哈只葛当的处置有四种不同记载。《元史·爪哇传》谓其出降后元军统帅“抚谕令还”;《史弼传》则谓“并取其妻子官属以归”;《高兴传》载元军遭土罕必阇耶攻击后“遂诛哈只葛当父子以归”;爪哇史书《巴拉拉端》说他被关在戎牙路狱中写了一诗然后死去。事实当是元军从答哈班师时收他及其妻子俘虏带走关押于戎牙路不久就死于狱中。

    2土罕必阇耶为何与帮助过他的元军反目为仇?《元史》只说他“既降复叛”《巴拉拉端》说是因为元军要把葛达那加剌的公主作为战利品带回中国(见前揭《印度尼西亚史》页63—64)。3许有壬:《刘国杰神道碑》《至正集》卷四八。

    1前揭《印度尼西亚史》页7o。

    2《江苏金石志》卷二o《昆山州重建海宁禅寺碑》。

    地商人经常到爪哇贸易获利甚大爪哇商船也往来中国、印度贸易摩洛哥旅行家伊本·拔图塔就是在泉州乘爪哇商船西还的3。

    元朝与其他南海国家和地区也先后通使。至元十八年(1281)杨庭璧第二次出使俱蓝(详后)次年其归途顺访苏木都剌(今苏门答腊北部东侧八昔河一带)、那旺(与苏木都剌相邻今实格里或谓即《元史》另见之马答国)等国苏木都剌王土汉八的欢迎元使到来遣其臣哈散、里蛮入朝那旺王忙昂比也遣使从庭璧来元。同年元又遣阿耽招徕法里剌(又译别里剌、法而剌今苏门答腊北部东侧兰沙西北)、阿鲁(今苏门答腊东岸巴鲁蒙河口)等国。二十一年福建行省遣使者八合鲁思招徕南巫里(又译南无力今苏门答腊西北端哥打拉夜'大亚齐')、法里剌等四国均各遣使“以方物奉表来贡”元朝“封法里剌王为郡王佩虎符”。二十三年南巫里、那旺、苏木都剌、丁呵儿(今马来半岛东侧丁加奴)、急兰亦带(又译吉兰丹在丁呵儿北)等十国“各遣子弟上表来觐仍贡方物”(以上均见《元史·世祖纪》)。二十九年亦黑迷失出征爪哇途中遣郝成、刘渊招抚南巫里、苏木都剌、法里剌、木剌由、毯阳(今苏门答腊东侧塔米阳河一带)等国皆遣使来元因暂时禁海其使者留居大都年余至三十一年遣还。元贞元年(1295)毯阳、法里剌、阿鲁三国酋长各遣兄或弟“奉金表来觐”(以上见《元史·成宗纪》、《亦里迷失传》)。

    至元二十九年元朝遣宣抚使杨祥等入琉求(我国台湾)时曾有军船到过三屿(今菲律宾吕宋岛)当地人“饷以粮食馆我将校”;次年忽必烈打算遣使招三屿未成行。当时三屿人经常到泉州贸易其男子往往在泉州倾资文身回国后大受尊重“习俗以其至唐故贵之也”(《岛夷志略》“三岛”条)。至大元年(13o8)元朝还派使者米楫出使苏鲁国(今菲律宾苏禄群岛)。

    元朝与南海诸国的通使、通商较南宋有更大展《大德南海志》和《岛夷志略》著录了相当多前代未见记载的国家和地区足证交往的范围更广泛。在前书中将南海诸“蕃国”分为“小东洋”(指菲律宾群岛及加里曼丹岛)、“大东洋”(指爪哇及其以东诸岛)、“小西洋”(指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几个区域显然是以南海航路为中轴来划分的。这也说明元人的海外地理知识有了很大进步。

    3《马可波罗行记》页368;《伊本拔图塔行记》《契丹及通往契丹之路》第2卷页51o。第六节印度、僧伽剌元代前期印度北部处于德里算端国(12o6年建立)突厥…穆斯林诸王朝统治之下南部则并存着若干大小不等的印度教王国。到十四世纪初叶南印诸王国先后被德里算端国征服成为其直辖省份或附属国。

    1222年初成吉思汗遣军追击逃入印度的花剌子模算端札兰丁及其部属攻掠了印度西北部一些地区。太宗、宪宗时期先后派遣蒙格秃、斡忽秃儿、答亦儿、撒里等率军征印度和怯失迷儿多次侵入木尔坦、拉合尔和怯失迷儿等地1。其后察合台汗国和伊利汗国都与德里算端国屡有接触从1279年至1329年有八次蒙古军侵入印度北部的记录而元朝则主要通过海路与印度半岛南端的马八儿、俱蓝交往。马八儿(ma’abar)阿拉伯语意为“渡口”指由印度渡到斯里兰卡岛之处即半岛南端东侧的海岸地带为潘底亚王国(pandya都城马杜赖)之境。十三世纪初潘底亚复兴摆脱了注辇王国的统治至中叶兼并了注辇国大部地区领土扩展到佩内尔河成为南印度强国之一。俱蓝(又译俱喃、阁蓝、故蓝今奎隆)位于印度半岛南端西侧马拉巴海岸为喀拉拉王国(kera1a十三世纪初从注辇王国统治下独立)的中心唐以来一直是东西海路交通的重要海港。《元史·马八儿传》说:“海外诸蕃国唯马八儿与俱蓝足以纲领诸国。”应是指其在海路交通上的重要地位而言。下面将元朝与马八儿(潘底亚王国)、俱蓝以及僧伽剌国(又译新合剌的音今斯里兰卡)使节往来的有关记载列一年表(未注出处者皆见《元史》):至元十六年(1279)——马八儿遣使来献珍物。遣广东招讨司达鲁花赤杨庭璧招俱蓝。十七年——庭璧至俱蓝其国主令其弟书回回字表文交庭璧转进表示明年将遣使入贡。马八儿遣使上表贡宝物、犀、象。以哈撒儿海牙为俱蓝国宣慰使与庭璧同往其国“诏谕俱蓝国使来归附”。

    十八年——哈撒儿海牙、杨庭璧于正月由泉州出航三月至僧伽剌因阻风改航至马八儿登岸欲借道由6路达俱蓝马八儿以路不通为辞(据其宰相不阿里私下向元使报告其时马八儿正准备与俱蓝交战)遂还。遣俺都剌出使马八儿杨庭璧再使俱蓝。

    十九年——庭璧至俱蓝国主迎受诏书遣其臣祝阿里沙忙里八的奉表入贡;寓居其国的也里可温领兀咱儿撒里马、木蛮领马合麻亦遣使奉表同来进贡;因事适在俱蓝的苏木达国1宰相那里八合剌摊赤代其主打古儿遣使进表和贡品。马八儿国遣使以金叶书及土物来贡。

    1《元史》卷三《宪宗纪》;《史集》汉译本第1卷页177—178第2卷页6o;第3卷页19;波义耳:《术兹札尼〈纳失里编年史〉所见阿富汗和印度的蒙古统帅》见其论文集《蒙古世界帝国》9。1伯希和以为苏木达即《元史》另见之“须门那”今印度迈索尔邦哈里比德见《马可波罗行记注》页83o。

    二十年——以杨庭璧为宣慰使出使俱蓝等国;以金符赐俱蓝王瓦你。

    马八儿遣僧撮及班入朝。

    二十一年——亦黑迷失出使僧伽剌国观佛钵舍利。马八儿遣使贡珍珠等。

    二十二年——遣马忽、阿里往马八儿求奇宝。

    二十三年——马八儿、须门那(苏木达)、僧急里(僧伽剌)等国各遣子弟来朝贡。

    二十四年——马八儿遣使进方物有奇兽一。俱蓝遣使不六温乃等来朝。亦黑迷失出使马八儿取佛钵舍利。次年至得其良医善药马八儿亦遣使来朝。

    二十六年——马八儿进花驴二。

    二十七年——遣桑吉剌失等往马八儿访求方伎士。

    二十八年——马八儿遣使进花牛等。俱蓝遣马不剌罕丁进金书、宝塔、番布、药物等。遣礼部尚书阿里伯、侍郎别帖木儿、亦列失金出使马八儿其宰相不阿里率百人随元使入朝愿归附遂寓居泉州不返后成宗特授中书左丞商议福建行省事1。遣礼部尚书铁里、侍郎阿老瓦丁、不剌出使俱蓝。遣左吉出使僧伽剌。

    二十九年——僧伽剌遣使入觐。

    三十年——遣兵部侍郎忽鲁秃花等使俱蓝、僧伽剌、可儿纳答三国赐僧伽剌酋长三珠虎符。

    三十一年——遣秃古铁木儿等使俱蓝。卜阿里使马八儿还。

    元贞二年(1296)——遣岳乐也奴等使马八儿。

    大德元年(1297)——赐马八儿国塔喜二珠虎符。

    延祐元年(1314)——马八儿国主昔剌木丁遣其臣爱思丁来贡方物。

    马八儿于1311年被德里算端国兼并置为一省任命穆斯林长官治理延祐元年遣使“来贡”的昔剌木丁应是德里算端所任命的马八儿省长而非“国主”。十四世纪初叶德里算端国通过多次军事征服将南印度完全置于统治之下;到中叶其国衰乱马八儿以及其他地区的穆斯林长官或印度王公纷纷叛乱自立。印度半岛的战乱和政局变化大概是大德元年以后元朝与这个地区使节往来骤减的一个原因但数十年中见于《元史》记载者只是延1《高丽史》卷三三《忠宣王世家》载马八儿国王子孛哈里因与其王有隙奔于元居泉州世祖以奸臣桑哥之妾高丽蔡氏赐之为妻。按刘敏中《景义公不阿里神道碑》载其先世西域哈剌哈底(今阿曼马斯喀特东ka1hat)人父寓居西洋国(指马八儿)得国王宠信使与诸弟齿掌国政。不阿里继父职仰慕中国主动遣使入贡并有意归附至元二十八年遂弃妻子产业携部属百人随元使来朝世祖赐妻蔡氏遂留居泉州成宗特授为中书左丞商议福建行省事。此不阿里即《高丽史》所载之孛哈里《元史·马八儿传》之宰相不阿里。参见陈高华:《印度马八儿王子孛哈里来华新考》《南开大学学报》198o年第4期。

    祐元年一次与以前连年不断的频繁交往相对照殊为可疑很可能是史籍有所缺略。《伊本·拔图塔行记》就记载了一次不见于汉文史料的重要通使:1341年中国皇帝(元顺帝)派了一个使团到印度向德里算端(muhammadtugh1uq)赠送奴婢1oo名锦缎5oo匹以及麝香、珠袍、宝剑等物遣使目的是要求重建samha1地方(今谟拉达巴德西南桑巴尔)一座以前中国人常往朝拜后被算端军队破坏的佛寺。次年春算端遣伊本·拔图塔率使团(随同中国使臣)回访以男奴、印度歌舞女各1oo名精布(bairam)、丝料(juz)各1oo匹盛饰高马1oo匹回赠中国皇帝。使臣船只在古里(今喀拉拉邦科泽科德)港口准备出航时突遭暴风浪礼品尽没随员失散中国使臣改从俱蓝搭乘本国商船回国而拔图塔不敢回德里报告辗转去了许多地方三年后才从朋加剌(孟加拉)乘商船经苏木都剌来到泉州幸遇前中国使臣为他证明身份地方官奏报朝廷获准赴大都朝见不久仍由海路西还。

    元代中国与印度、僧伽剌的贸易十分繁盛。忽必烈时期连年不断的使节往来有不少名义上是政治关系(如所谓“入贡”、“献方物”之类)实际上是贸易活动。此外还有史册未载的官、私贸易往来。马八儿宰相马因的曾对元使杨庭璧等说:“本国船到泉州时官司亦尝慰劳。”(《元史·马八儿传》)《马可波罗行记》载“蛮子”(中国南方)地方的商船常载货物至俱蓝、下里(今喀拉拉邦坎纳诺尔西北)等地可获巨利;马八儿地区出产的精货香料也大半运往“蛮子”地方销售。《元史·食货志》载元贞二年“禁海商以细货于马八儿、俱南(俱蓝)、梵答剌亦纳(在科译科德北)三蕃国交易”可见这三个地方是当时中国商人常往之处。元中叶以后中印间通使渐稀而贸易往来则仍很活跃。据《岛夷志略》和《伊本·拔图塔行记》所载元代后期情况俱蓝、古里、下里、梵答剌亦纳、马八儿、沙里八丹(今泰米尔纳德邦讷加帕塔姆)、大八丹(即伊本·拔图塔所记dahfatan今喀拉拉邦特利切里附近)、朋加剌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