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中国通史-第5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定伯颜推行了一系列“变乱祖宗成宪”的政策。这些政策归纳起来主要有:先排斥汉人、南人加强民族压迫措施。他下令禁止汉人、南人习蒙古、色目文字以阻止他们参与政权机关的管理活动并于至元元年(1335)宣布废除科举以防止汉人、南人通过科举入仕。在中书省内汉人、南人遭到前所未有的排斥。至元二年以来只有王懋德、许有壬、傅岩起分别担任过左丞和参知政事其中许有壬为了争论废科举事丢掉了参知政事的职务。当至元三年先后爆广东朱光卿、河南棒胡起义后伯颜竟提出杀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的主张尽管这一荒谬的建议是无法执行的但是已暴露出伯颜集团对汉人、南人的仇视和歧视心理。与此同时对汉人、南人还实行了禁军器、刷马匹等防范措施。

    第二对蒙古统治集团内部的异己者实行排斥、打击。伯颜出身蔑儿乞部该部曾被铁木真击败部众大多被俘为奴故伯颜幼时曾为剡王彻彻秃家奴。剡王彻彻秃为宪宗蒙哥第三子玉龙答失之孙立有军功地位显赫。伯颜擅权剡王自然是他的障碍但伯颜每见到剡王仍呼之为“使长”。“伯颜至是怒曰:‘我为太师位极人臣岂容犹有使长耶!’遂奏剡王谋为不轨杀剡王并王子数人。”(《庚申外史》)妥欢贴睦尔不准杀剡王伯颜强行传旨行刑。世祖忽必烈第九子脱欢之孙宣让王帖木儿不花和威顺王宽彻普化也被伯颜矫旨贬斥。

    第三滥纸币大肆敛财。至元三年(1337)行纸币75万锭比顺帝即位前一年的至顺三年(1332)增加5o%以上。伯颜把大量钱财攫为己有仅得赐田一项就达1万多顷。所以时人说:“天下贡赋多入伯颜家”(《庚申外史》)。后来伯颜被贬有人题诗于壁云:“百千万锭犹嫌少垛积金银北斗边可惜太师无运智不将些子到黄泉。”1由于伯颜倒行逆施使整个社会动荡不安湖广、四川、江西、江浙等行省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起义连绵不断。至元三年(1337)正月广州增城县民朱光卿动起义石昆山、钟大明率众响应称“大金国”改元“赤符”;四月归善县民聂秀卿、谭景山私造军器以宗教为号召拜戴甲为定光佛并与朱光卿联合朱光卿虽被镇压但其余部一直活动了三年之久。与此同时河南汝宁信阳州爆棒胡起义。棒胡本名闰儿因好使棒人称“棒胡”与其徒百余“以烧香惑众妄造妖言作乱焚陈州屯营于杏岗”(《元史·顺帝纪二》)。他们显然是白莲教徒。以后又有胡山花、辘轴李、棒张等起兵响应直到次年四月棒胡等被俘杀起义才失败。同年四川合州大足县有韩法师起义。至元四年(1338)六月福建漳州路南胜县李志甫领导畲民起义;江西袁州(今宜春)爆彭莹玉及其徒周子旺起义子旺称周王改国号旋被镇压。至元五年十一月还生了河南省台掾史范孟等假传圣旨、杀行省平章月鲁帖木儿等人、自称河南都元帅的事件受牵连者以千百计。

    至元六年二月伯颜的侄儿脱脱在妥欢贴睦尔支持下动政变伯颜被贬至南恩州阳春县(今属广东)病死于龙兴路(治今江西南昌)驿舍。清除伯颜是符合当时社会展要求的。自元朝建立以来附会“汉法”与抵制“汉法”在蒙古统治集团内部虽然一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但推行“汉法”已是不可逆转的社会潮流。伯颜擅权以来排斥汉人废除科举采取民族压迫政策是元朝后期一场罕见的抵制“汉法”运动显然是逆社会潮流而动的不得人心的举动。脱脱的政变是得人心的人们称此举为“拔去大憝如剔朽蠹”1。

    伯颜被逐后妥欢贴睦尔命脱脱之父马札儿台为太师、中书右丞相脱1陶宗仪:《辍耕录》卷二七《讥伯颜太师》。

    1杨维祯:《杨公神道碑》《东维子文集》卷二四。

    脱为知枢密院事也先帖木儿为御史大夫。马札儿台热衷于经商敛财半年后下台。至元六年十一月脱脱出任中书右丞相。当时“天子图治之意甚切”(《元史·苏天爵传》)把大权交给脱脱脱脱立即大刀阔斧地废除伯颜“旧政”推行一系列新政史称“更化”2。主要措施有:第一恢复科举取士制。脱脱任相后仅一个多月即恢复科举制度。这一措施对于笼络汉族士大夫、消除伯颜排儒带来的民族隔阂心理有一定作用。脱脱又大兴国子监蒙古、色目、汉人三监生员达到三千余人。

    第二置宣文阁开经筵遴选儒臣以进讲。文宗时置奎章阁一时精英荟萃文采焕然。文宗卒后奎章阁无人顾问文士四散。脱脱上台后改奎章阁为宣文阁主要用作宫廷教育在翻译古籍、编撰史书等方面起了不小作用。脱脱又选儒臣欧阳玄、李好文、黄溍、许有壬四人进讲。至正九年(1349)冬宣文阁改为端本堂。

    第三恢复太庙四时祭及其他礼仪制度。

    第四调整蒙古统治集团的内部关系。正式为剡王彻彻秃昭雪;召还宣让王贴木儿不花、威顺王宽彻普化使返回所属领地;功臣博尔术四世孙阿鲁图正广平王之位。

    第五开马禁、减盐额、蠲逋负减轻对人民的控制与剥削。如减盐额方面河间盐场自至正二年(1342)起免余盐3万引;两浙盐场自至正三年起额盐量减少1o万引;福建盐场自至正三年起免余盐3万引。另外对地方官提出六条标准制定《守令黜陟之法》“六事备者减一资三事备者平迁六事俱不备者降一等”(《元史·顺帝纪四》)。

    第六修撰辽、金、宋三史。自至正三年四月起修至四年三月完成《辽史》四年十一月完成《金史》五年十月完成《宋史》。《金史》、《宋史》成书时脱脱已辞去相位但脱脱在决定三史“各与正统各系年号”的编史方针和筹措资金、组织班子方面其功不可没。

    自从脱脱在妥欢贴睦尔支持下推行新政以来元朝统治集团的主要人物作风大有改变。妥欢贴睦尔用心攻读圣贤书裁减宫女、宦官节省御膳、御装关心政治常在宣文阁与大臣商谈国事。广大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知识分子因受到重用多“知无不言言无顾忌”(《元史·苏天爵传》)欢呼“至正宾兴郡国贤威仪重见甲寅1前”2准备在“至正中兴”中一显身手。脱脱因为推行“更化”政策朝政为之一新“中外翕然称为贤相”(《元史·脱脱传》)。至正四年五月脱脱辞相。由博尔术四世孙阿鲁图出任右丞相;七年正月由别儿怯不花任右丞相;当年十二月朵儿只任右丞相;九年闰七月脱脱复相。其间共5年多妥欢贴睦尔仍有励精图治之志2黄溍:《史公神道碑》《黄金华集》卷二六。

    1指延祐元年是年次开科。

    2欧阳玄:《试院倡唱》《圭斋集》卷二。

    也继续推行一些新政但从整体来说元朝的政治已不可挽救加之天灾频仍人民起义愈益强烈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这段时间内妥欢贴睦尔起用的三相能力较差威望远不如脱脱。故新政大多由妥欢贴睦尔亲自过问。这段时期内推行的新政主要有:第一颁行《至正条格》。自英宗颁布《大元通制》以来二十余年间一直未曾修订过新的法律“以致诸人罪状议拟有轻重之殊每罚一辜或断一事有司引用不能偏举事至于斯深为不便”3。故妥欢贴睦尔命平章政事阿吉剌监修新律于至正五年十一月成赐名《至正条格》。第二定荐举守令法。妥欢贴睦尔深知当时官吏素质下降因而制定新法凡选转某人为官他都亲自过问予以审查意欲选拔一些无劣迹的清廉之士为地方官。

    第三遣奉使巡行天下。至正五年十月下诏曰:“遣官分道奉使宣抚布朕德意询民疾苦疏涤冤滞蠲除烦苛。体察官吏贤否明加黜陟有罪者四品以上停职申请五品以下就便处决。民间一切兴利除害之事悉听举行”(《元史·顺帝纪四》)。于是调遣大批高级官员分巡全国各道意图改变贪官污吏状况开创廉政建设新局面“然奉使者类皆脂韦贪浊多非其人。惟四川一道得王士熙(即王守诚)、武子春(即武琪)稍振纪纲余皆鼓吹而已”(《庚申外史》)。

    第四举逸隐士沙汰僧尼。推行新政以来朝廷颇感人才缺乏。在修撰三史和奉使巡行天下时注意采访山林遗逸推荐到京任职。“隐士无求于朝廷而朝廷有求于隐士”(《庚申外史》)成为当时的名言。

    自后至元末到至正九年脱脱复相的近9年时间内妥欢贴睦尔励精图治大有中兴之意。其中前4年由脱脱主持更化政策主要是废除伯颜旧政调整与汉族地主阶级的关系巩固蒙古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加强文治这一目的基本上达到了;后5年主要由妥欢贴睦尔亲政新政的内容主要是完善法制、加强廉政、选拔人才这一目的基本上没有达到。综观至正新政的内容基本上没有触及遏制土地兼并、解决财政危机等更尖锐的问题。即使至正新政全部成功地推行了也改变不了元朝整个政治肌体败坏、大厦将倾的局面更不可能出现一个“中兴”的奇迹。

    开河与变钞至正新政没有解决社会危机。妥欢贴睦尔不得不于至正九年(1349)闰九月召回脱脱命他复为中书右丞相。脱脱重新执政后面临着一大堆极其棘手的问题。

    至正四年五月大雨二十余日黄河暴溢北决白茅堤(今河南兰考东北)、金堤。沿河郡邑如济宁路(治今山东巨野)的单州(今山东单县)、3苏天爵:《乞续编通制》《滋溪文稿》卷二六。

    虞城(今河南虞城北)、砀山(今属安徽)、金乡(今属山东)、鱼台(今山东鱼台西)、丰(今江苏丰县)、沛(今江苏沛县)、任城(今山东济宁)、嘉祥(今属山东)曹州(今山东菏泽)的定陶(今属山东)、楚丘(今山东曹县东南)、成武(今属山东)大名路(治今河北大名南)的东明(今山东东明东南)东平路(治今山东东平)的汶上(今属山东)等州县均遭水患。黄河泛滥如此严重受害地区如此之广阔是河患史上所罕见的。更由于政府没有采取果断治河措施水势不断北侵。到至正八年正月河水又决先是淹没济宁路继而北侵安山(今山东东平西)汇入运河延袤济南、河间不仅运河有中断之势而且河间、山东两盐运司所属几十个盐场也有淹没的危险。大都赖以生存的粮食和生活用品元朝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盐税将会急遽减少。

    更为严重的是河患加剧了社会的动荡不安。河南、山东等河泛区“所在盗起盖由岁饥民贫”大批流民涌入长江下游“沿河盗起剽掠无忌有司莫能禁”。全国其他地区的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起义也是此起彼伏其中山东私盐贩郭火你赤起义福建汀州连城县罗天麟、陈积万起义湖南吴天保领导的瑶民起义台州黄岩盐贩方国珍起义辽东女真人锁火奴和兀颜拨鲁欢反元云南死可伐起义等影响最大。监察御史张祯惊呼:“灾异迭见盗贼蜂起若不振举恐有唐末藩镇噬脐之祸”(《元史·顺帝纪四》)。妥欢贴睦尔曾制定《守令黜陟之法》和《荐举守令法》又遣奉使巡行天下意欲改变官贪吏污的状况。结果收效甚微贪污、贿赂之风随着社会矛盾的尖锐更加严重。朝廷像哈麻这类奸臣“自藩王戚里皆遗赂之”(《元史·哈麻传》)。地方官更是天高皇帝远其向民征钱各有名目有所谓拜见钱、撒花钱、追节钱、生日钱、常例钱、人情钱、赍钱、公事钱等等1。就是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