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通史-第5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税原隶属皇后中宫于大德八年(13o4)罢废。图帖睦尔在此时恢复江淮财赋府的建制并将它改隶东宫官署詹事院显然是为自己日后以皇太子身分控制这笔重要的财产资源预作准备2。
图帖睦尔用了一个多月才走完从大都到上都这段沉重的路程。在上都停留或有二旬再取原路趋赴旺忽察都(在今河北张北县境是为大都至上都驿路的大拐角处武宗时建行宫于兹故名中都)与和世■会面。八月一日和世■抵达旺忽察都。次日图帖睦尔见大兄于行宫。和世■设宴待察合台后王燕只哥■(即燕只吉歹)此当为天历二年燕只吉台返回封地以后不久的事。2《元史》卷三一《明宗纪》。据燕帖木儿碑传和世■对他的委命还包括统帅左、右及龙翊卫钦察军的大都督之职。
1黄溍:《拔实神道碑》《黄金华集》卷二五。
2图帖木儿出前一日和世■立他为皇太子的诏命才抵达大都。复冒江浙财赋都总管府应在兹后才决定所以图帖木儿才会在路上仓促表。
皇弟及诸王、大臣。兄弟欢合的场面前后未满五天和世■即于八月六日“暴崩”。图帖睦尔“入临哭尽哀。铁燕木儿以明宗后之命奉皇帝宝授于帝”遂簇拥图帖睦尔疾驱还上都一路上“昼则率宿卫士以扈从夜则躬擐甲胃绕幄殿巡护”3。八月十五日图帖睦尔在返回上都的第六天再次勿匆即位是为文宗。
明宗和世■在天历之变中暴卒的详情可能已永远成为历史的秘密。和世■之子妥欢贴睦尔亲政后为撤文宗庙主诏告天下曰:“文宗稔恶不悛当躬迓之际乃与其臣月鲁不花、也里牙、明理董阿等谋为不轨使我皇考饮恨上宾。”1按也里牙为仁宗朝权臣铁木迭儿女婿曾任崇福使封秦国公后因赃被黜。天历初他与妻弟锁住等投靠大都集团复被起用为太医院使。和世■即位后为报复铁木迭儿离间宗室、胁迫他出京的前嫌命流锁住等人于南方。也里牙很可能因为担心株连遂受人唆使利用职权向和世■进毒。至顺元年(133o)也里牙得复秦国公爵位其姻亲锁住亦再仕为将作使应即文宗对他们参与谋杀和世■的奖赏。但同年七月锁住、也里牙等人“以坐怨望、造符录、祭北斗、咒咀”伏诛与之有牵连的明宗旧人索罗等亦一起被杀。屠寄认为“也里牙景教徒必无造符录、祭北斗事盖不便论其本辠虚构狱辞以饰观听耳”2。这很像是文宗的一次杀人灭口的行动。燕铁木儿则应是旺忽察都事变的直接主使人惜乎史文阙略只有存疑。
至顺年间的“文治”
文宗的汉文化修养过在他之前的所有元朝皇帝。他的书法“落笔过人得唐太宗晋祠碑风遂益诣”3。他还会作画所绘“万岁山画”草图“意匠、经营、格法虽积学专工所莫能及”1。他曾经转辗流落于江南、海南和荆湖对当时民情也应有相当的了解。不过文宗却处在一个很难有所作为的时代。天历年间连续两次重大的变故致使蒙古色目上层人心离散。两都战后遭籍没财产的官员贵族在百人以上;对隔绝在围城中的上都官员后来虽然停止追究但很多仍被削去官职不复任用2。明宗被弑蒙古朝官中即有人“移疾不出”3有诸王、高级官员甚至西域名僧参与的3《元史》卷三三《文宗纪》二卷一三八《燕铁木儿传》。
1《元史》卷四o《顺帝纪》三。月鲁不花、也里牙《元史·文字纪》分别作玥璐不花、野里牙。2《蒙兀儿史记》卷一一七《也里牙传》。
3许有壬:《恭题太师秦王奎章阁记赐本》《至正集》卷七。
1释大䜣:《恭题文宗帝御画万岁山画》《蒲室集》卷十三;《辍耕录》卷二六《文宗能画》。2黄溍:《史惟良神道碑》《黄金华集》卷十三。
3黄溍:《拔实神道碑》《黄金华集》卷二五。
“谋不轨”案接连生有的迳以“明宗太子”为号召。天历元年四川平章政事囊加台举兵实际上是“欲翊戴明宗”;和世■一死文宗担心原已诏赦的囊加台复举事立即以其“指斥乘舆坐大不道弃市”4。云南行省丞相也儿吉尼是武宗旧臣乞台普济之子本人亦曾扈武宗镇北。天历元年文宗即位后两次召也儿吉尼入朝不至。他不大可能站在上都一边反对武宗后人;抗命不至当是出于效忠和世■的立场。二年三月也儿吉尼大概犹疑动摇想要投奔文宗故被云南诸王及其他省官黜斥取道八番赴大都。六月明宗南归途中曾“赐驸马脱必儿钞千锭往云南”。直到明宗暴死、文宗再即位之后云南诸王秃坚等才最后改变观望态度于至顺元年正月公开称兵5。战火弥漫整个滇东北元廷先后调四川、江浙、河南、江西、陕西、朵甘思、朵思麻等处军队历时年余方始平乱。自忽必烈朝以来蒙古高层内部的躁动不稳以文宗朝为甚。所以陈思谦在至顺元年“建明八事”除了“正君道”外最先提到的就是“结人心”;虞集为殿试拟制策亦以“劝亲亲体群臣同一风俗协和万邦”为问1。
可是文宗在天历之变中涉嫌太深甚至不可能像泰定帝那样采取脱立场通过“诛逆”来收拢人心。这就迫使他只有完全倒向燕铁木儿不惜进一步养成他的震主之威依恃他来维持自己的统治。至顺之年诏燕铁木儿“宜专独运以重秉钧凡号令、刑名、选法、钱粮、造作一切中书政务悉听总裁”(《元史·燕铁木儿传》)。所谓“时省台诸臣皆文宗素所信用同功一体之人”(《元史·虞集传》)其实不过是以这个颇具才干的独夫为核心的同气相求的权力小集团。文宗为曲意交好燕铁木儿竟听凭他取泰定帝妃为夫人前后尚宗室女四十人甚至将自己的儿子寄养于燕铁木儿家又以燕铁木儿子为己子。由这班社会基础异常狭隘的“同功一体之人”施政自然不易求得政治的兴盛。
社会经济也在这时遇到较为严重的困难。天历时关陕地区“饥馑疾疫民之流离死伤者十已七八”2。江西和岭南等地则连年低温。“天历之元年冬十二月江西大雪。于是吾乡老者久不见三白少者有生三十年未曾识者。明年大雪加冻大江有绝流者小江可步又百岁老人所未曾见者。今年(按指至顺元年)六月多雨恒寒虽百岁老人未之闻也。”“两年之雪大兴所无。去年之冻中州不啻过也;六月之寒则近开平矣。有自五岭来者皆云连岁多雪”1。江浙的海运粮也连续几年因民饥而不克征满旧额4宋濂:《危素神道碑》《宋学士集》卷六一;《元史》卷三三《文宗纪》二。5天历二年十月文宗诏:“云南、八番为囊加台所诖误反侧未安者并贳其罪。”可见云南称兵虽晚举事原因则与四川囊加台同。
1《元史》卷一八四《陈思谦传》;卷一八一《虞集传》。
2同恕:《西亭记》《榘庵集》卷三。
1刘岳申:《送萧太玉教授循州序》《申斋集》卷二。
乃至需要江西、湖广等省分漕米“以纾江浙民力”可见灾情同样不轻。由于政治和经济环境的限制文宗临朝四年间只好专心着意以追求振兴文治的表面效果为满足。通过建立奎章阁学士院和修撰《经世大典》他将当时几乎所有的名儒都笼络在自己周围用虚崇文儒的手段来收揽汉地民心。
奎章阁是元代大都皇宫内收藏文物书画、图书宝玩的殿阁在兴圣殿西廊。天历二年文宗建奎章阁学士院于此设大学士、侍书学士、承旨学士、供奉学士等职。文宗的意图是欲借此标榜自己以儒治国。他曾诏谕奎章阁诸学士说:“朕以统绪所传实在眇躬夙夜忧惧自惟早岁跋涉艰阻视我祖宗既乏生知之明于国家治体岂能周知。故立奎章阁置学士员日以祖宗明训古昔治乱得失陈说于前使朕乐于听闻”(《元史·文宗纪三》)。学士院还专设授经郎二人为蒙古贵族子弟传授经学。但是这种聊备顾问式的问对“无益时政”讨论率多不切近务事实上文宗也不准许他们议论时政明白宣布:“若军国机务自有省院台任之非卿等责也”(《元史·虞集传》)。因此奎章阁学士院虽有为朝廷以儒治国张本的虚名实际上却变成聚集名人学士入侍燕闲观览经书鉴赏文物的场所。奎章阁诸臣的真正身份其实并不是君主的政治智囊团不过是一批才识诣的“文学之士”而已2。
奎章阁学士院建立的当年即受命与翰林国史院官一起采辑本朝典故准唐宋会要纂修《经世大典》。翌年二月以纂修事专属奎章阁学士院燕铁木儿为国史例监修。至顺二年五月书成凡君事四篇(帝号、帝训、帝制、帝系)臣事六篇即治典(吏部典志)、赋典(户部典志)、礼典(礼部典志)、政典(军事方面的典志)、宪典(刑部典志)、工典(工部典志)总共88o卷。分别节录中央、地方官府的有关文件于各篇目之下但删去吏牍繁词由蒙文文书译为汉语者多重加润色由直译体改为汉文文言。通过纂修这样一部大规模的官颁政书来强化“示治平之永则”1的正统形象。
史载文宗在建康(今江苏南京)作藩王时“日以酒韬晦”2。他死于至顺三年八月年仅二十九岁“隐亏天伦”的负罪心理和好酒的性情应是损害他健康的重要原因。次年权臣燕铁木儿也因纵欲过度病死。但是元代政局为天历之变的惯性所推动继续遵循原来的轨道行进六七年之久。长期积聚的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和更为广泛普遍的社会对抗促使元代社会进入它的后期。
2《元史》卷一八二《谢端传》。
1《经世大典序录》《元文类》卷四o。
2大䜣:《王可毅历仕记》《蒲室集》卷十。
第九章元朝统治的衰败与元末农民大起义第一节元朝统治的衰败至正新政至顺四年(1333)妥欢贴睦尔即帝位。从此元朝进入元顺帝统治的最后36年衰败时期。
年仅13岁的妥欢贴睦尔面临着年复一年造成的积重难返的政治局面:权臣擅权、吏冶、财政空虚、社会动荡。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深感社会危机的严重因而力图推行新政实现中兴以摆脱危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铲除权臣伯颜是当务之急。
文宗图帖穆尔与权臣燕铁木儿相勾结一手制造了旺忽察都事件把兄长明宗和世剌毒死。文宗临终前嘱咐道:“昔者晃忽叉(即旺忽察都)之事为朕平生大错。朕尝中夜思之悔之无及”(权衡《庚申外史》)。他决意传位给明宗长子妥欢贴睦尔。当时权倾天下的燕铁木儿担心事情败露决定封锁文宗遗诏传位给明宗次子懿磷质班是为宁宗。年仅7岁的宁宗在位53天后得病而死。燕铁木儿千方百计阻扰妥欢贴睦尔继位直到燕铁木儿病死妥欢贴睦尔才登基称帝。当年翊戴明宗、文宗夺位的伯颜起而代之拜中书右丞相进封秦王在与燕铁木儿子、左丞相唐其势争夺权势的斗争中取胜。此后伯颜“独秉国钧专权自恣变乱祖宗成宪虐害天下渐有奸谋”(《元史·伯颜传》)。他的官衔加起来总共达到246字“势焰熏灼天下之人惟知有伯颜而已”(《元史·伯颜传》)。
伯颜秉政达7年之久。在当时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的形势下元朝统治出现了严重的动荡不安。为了在这种不稳定的社会条件下求得个人权利的绝对稳定伯颜推行了一系列“变乱祖宗成宪”的政策。这些政策归纳起来主要有:先排斥汉人、南人加强民族压迫措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