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通史-第5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a’uruq)愚者贱者亦授以执鞭之役遣就畜牧”1使人们各得其所各安其位。建国前后他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和训言(必里克bi1ik)。在1219年西征前举行的大聚会上又“重新确定了训言、法令和古来的体制”下令全部写在纸卷上编定为《大札撒》1。后来每当新大汗即位或诸王朝会共议国家大事都要先捧出《大札撒》诵读遵照其中的有关条文行事。元人说:“凡大宴世臣掌金匮之书必陈祖宗《大札撒》以为训。”2《大札撒》是大蒙古国的法典原书虽已失传但中外史籍保留了它的许多条款如那颜们除君主外不得投靠他人不得擅离职守违者死;构乱皇室挑拨是非助此反彼者处死;收留逃奴不归还其主者死;盗人牲畜者九倍偿还不能偿还者以子女作抵。此外还有许多保护草扬、水源、马匹以及宰杀牲畜方法的规定等等。
五是分封子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后原来分别隶属各部贵族的所有“有毡帐的百姓”都成了他的“黄金家族”的臣民和产业在编组为九十五千户之后他按照蒙古社会家产分配的体例给诸子、诸弟和母亲月伦太后各分配一“份子”(忽必)百姓。《元朝秘史》和《史集》记载的子弟分民(分军)数差别较大如下表所示(见第36o页):两书记载何以歧异还难于求得确当的解释。《元史·博罗欢传》载:“昔太祖分封东诸侯其地与户以二十为率乃颜得其九忙兀、兀鲁、札剌儿、弘吉剌、亦乞烈思五诸侯得其十一。”按五诸侯所部蒙古民共13ooo户如斡赤斤(乃颜先祖)分民为1oooo户则适成十一比九(56%比44%)可见《秘史》所载1《史集》第1卷第二册页354。
1《史集》第1卷第二册页272。
2《元诗选》三集戊集柯九思《官词》注。
《元朝秘史》《史集》备注子弟名分民数千户长名(部族)分军数千夫长名(部族)长子术赤9ooo忽难(格尼格思)、蒙古兀儿(失主兀)、客帖(许慎?)4ooo蒙古兀儿、忽难、旭失台(许慎)、拜忽(许慎)次子察合台8ooo合剌察儿(把鲁剌)、木格、亦都合歹、阔客搠思(巴邻)4ooo合剌察儿、木格(弘吉剌)及另二千户(佚名)三子窝阔台5ooo亦鲁该(札剌儿)、迭该(别惕)4ooo亦鲁该、亦剌黑秃阿(逊都思)、答亦儿(晃豁坛)幼子拖雷5ooo者台(忙兀)巴刺(斡罗纳儿)继承成吉思汗自领左右翼军及中军共1o1ooo庶子阔列坚4ooo忽必来(把鲁剌)、脱斡邻(捏古思)弟合撒儿4ooo(后被夺仅留14oo)者卜格(朴剌亦儿)(后逃离合撒儿)1ooo又增1oo弟合赤温之子按赤台2ooo察兀儿孩(兀良哈)3ooo兀只合失?(乃蛮)、某人(兀良合)续表《元朝秘史》《史集》备注子弟名分民数千户长名(部族)分军数千夫长名(部族)幼弟斡赤斤母月伦太后1oooo曲出(蔑儿乞)、阔阔出(别惕)、冢率(那牙勤)、豁儿5ooo3ooo(斡罗纳儿二千)、(别惕一千)、(札只剌等部人二)庶弟别里古台15oo自为一千户长(左翼)《元史》本传赐蒙古百姓3ooo户分民数应是可信的。但《史集》的记载系根据“经过研究后的可靠材料”以及《金册》(a1tandebter)的记录其准确性也无可怀疑。《秘史》记载了一个故事:分民之后萨满阔阔出(帖卜腾格理)向成吉思汗进谗说:“长生天的圣旨神来告说:‘一次教帖木真管百姓(兀鲁思)一次教合撒儿管百姓。’若不将合撒儿去了事未可知。”于是成吉思汗当夜将合撒儿抓起来月伦太后得到报告连夜赶来怒责他残害亲弟这才救了合撒儿一命。但过后成吉思汗还是瞒着母亲将合撒儿的百姓夺走只留给14oo。这个数目与《史集》记载的合撒儿分军数相近不过合撒儿分民被夺是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说明两种主要史料所载其他子弟分民数的不符。可能成吉思汗后期对初次分民作了普遍调整《秘史》记载是前者而《史集》则反映了后期的情况。
成吉思汗给诸子、诸弟划定了封地范围。诸弟封在蒙古东部称为“东道诸王”。合撒儿——阔连海子(呼伦湖)和海剌儿河之北也里古纳河流域;与斡赤斤封地相近。合赤温子按赤台——金边墙附近合兰真沙陀与兀鲁灰河(今东乌珠穆沁旗乌里勒吉河)地区。斡赤斤——蒙古最东部捕鱼儿海(贝尔湖)哈剌哈河流域至海刺儿河之地。别里古台——斡难河与怯绿连河中游一带。术赤、察合台、窝阔台三家封地都在阿勒台山之西称为“西道诸王”。拖雷“幼子守产”继承成吉思汗四大斡耳朵和国之中心蒙古本土之地。术赤于1218年领兵征服吉利吉思至亦必儿失必儿等部即以其地授之后来复授以也儿的石河以西包括花剌子模至不里阿耳以及这个方面马蹄所至之地而吉利吉思地区则授予拖雷家。察合台封地为畏兀儿以西、伊犁河、楚河、塔剌思河流域、原哈刺鲁与西辽之地以阿力麻里为其统治中心。窝阔台所封为阿勒台山原乃蛮之地及叶迷立、霍博等处以叶迷立为其统治中心。诸宗王封地系游牧地区所征服的定居地区则作为黄金家族的共有财产由大汗政府管辖。
子弟分封与千户那颜的封授性质不同后者只是国家的地方军政长官成吉思汗“黄金家族”才是真正的主子。各支宗王所得的分民(忽必亦儿竖)即为各自的家产管领这些百姓的千户那颜也成为他们的家臣。拥有分民和封地的各支宗王即建立了各自的“兀鲁思”——大蒙古国之内的“宗藩之国”。诸藩王(汗)奉大汗为宗主其后王继立需得到大汗的认可同时他们也拥有共同推举大汗、参与大兀鲁思重大事务的议决及享受共有财产一份子的权利。
六是创制文字。蒙古人起初没有文字“凡命令遣使往来止是刻指以记之”(《蒙鞑备录》)。成吉思汗建国前后逐渐采用了畏兀儿字母来书写蒙古语创制了畏兀儿字蒙古文。《元史·塔塔统阿传》记载成吉思汗灭乃蛮时俘虏乃蛮的掌印官塔塔统阿见他怀抱金印问此何用回答说:“出纳钱谷委任人材一切事皆用之以为信验耳。”成吉思汗知他深通文字就命他教子弟学习。除乃蛮人外克烈人可能也有懂得和使用畏兀儿文的他们在蒙古文字创制中也起了作用。后来更有许多畏兀儿人成了蒙古诸王贵族的书记官和教师。有了文字才可能记录表册编定《大札撒》布命令制作印玺编纂史书(《元朝秘史》)。蒙古族的文化从此有了划时代的展。
第五章蒙古国的强盛第一节成吉思汗时期蒙古的兵力和战法以成吉思汗家族为的蒙古统治阶级把掠夺和征服视为最光荣的事业。蒙古高原各部统一后富饶的邻国就成为他们继续进行掠夺战争的目标成吉思汗曾对为争夺继承权而争吵的儿子们说:“天下地土宽广河水众多你们尽可以各自去扩大营盘征服邦国。”1又曾训示诸将:“男子最大之乐事在于压服乱众战胜敌人夺取其所有的一切骑其骏马纳其美貌之妻妾。”2强烈的掠夺是蒙古统治者不断进行对外战争的根本原因。
成吉思汗拥有的军队数量据《元朝秘史》记载有九十五个千户加上一万名最精锐的护卫军。《史集》记载的蒙古千户数目略多于此。如按每千户提供一千名兵员计算兵力共有十万数千人。《黑鞑事略》记载说蒙古之俗一夫有多妻“成吉思立法只要其种类子孙繁衍”人口自然增殖很快。同书又说蒙古军出征老小尽室而行“亦多有十三、四岁者问之则云:此皆鞑人调往征回回国三年在道今之年十三四岁者到彼则十七八岁皆已胜兵”。可见实际兵力应过每千户一千兵员之数。在攻略诸国过程中又吸收了归降的军队并驱使被征服地区人民为兵使军队数量大大扩充。据《蒙鞑备录》记载成吉思汗“起兵数十万”西域史家载成吉思汗西征军达六十万1这个数字显然过于夸大但也反映了兵力确有大量增加的事实。蒙古军的武器装备在攻略诸国过程中也得到改善除原有的弓箭刀枪外又从中原和西域俘获许多制作利器、甲盾、攻城之具、炮火等各种武器的工匠“百工之事于是大备”(《黑鞑事略》)这使蒙古精锐的骑兵如虎添翼。金哀宗说:“北兵所以常取金胜者恃北方之马力就中国之技巧耳。”(《金史·完颜娄室传》)
史称成吉思汗“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蒙古军在他指挥下创造了许多独到的战术。每进兵必先精骑四向哨探远哨一二百里探明左右前后虚实如某道可进某城可攻某地可战某处可营某方有敌兵某所有粮草刺探得实急报大营。其驻营整然有法前置逻骑分番警戒;大帐前后左右诸部军马分屯布置疏旷以便刍秣且可互相接应。野战中则利用骑兵的灵活迅著重分散作战;一般以十分之三兵力为前锋摧坚陷1《元朝秘史》第255节。
2《史集》第1卷第二册页362。
1术兹札尼:《纳昔儿史话》参考巴托尔德:《蒙古入侵时期的突厥斯坦》英译本页4o4。阵三五骑一组决不簇聚以免为敌所包敌分立分敌合立合聚散出没极为灵活“来如天坠去如电逝”称为“鸦兵撒星阵”往往能以较少骑兵击溃众多敌军;攻打敌阵每以骑队先行冲突前队冲不动后队继之同时布兵于敌阵左右后方待合围后一齐冲击;若敌阵坚固则使牛马搅阵或迫降俘为牺牲品施行硬攻使敌纷乱、疲惫;敌阵一动即乘乱长驱直入鲜有不克。或兵力少则布疑兵以恐敌;或用设伏之法佯败而走弃辎重金银诱敌逐北中伏常能全歼追兵。其攻坚城常先扫清外围村镇然后集中兵力团团围困立栅建堡绝其外援以弓箭、炮石器械昼夜连续轮番攻打使敌疲惫;或决堤水淹或挖地道入城。采用的种种战术“有古法之所未言者”(《黑鞑事略》)。
当然蒙古军所以能所向披靡不仅由于兵力之强战法之精还因为被攻略诸国自身的弱点。上引金哀宗的话仅看到敌人强大的一面却没有反省自己的只是说对了一半。
攻西夏建国前一年(12o5)成吉思汗就对西夏边境动了第一次掠夺性进攻破力吉里寨、经落思城掳掠了大量人口、牲畜。12o7年第二次侵入西夏夏国集右厢诸路军抵抗蒙古军不敢深入退回。12o9年第三次大举攻夏。夏襄宗安全以太子承祯为主帅、大都督府令公高逸为副率五万军队抵敌被蒙古军打败高逸被俘不屈而死。兀喇海城守将出降蒙古军长驱直入攻打夏都中兴府(今宁夏临川)外卫要冲克夷门与嵬名令公所率西复守军相持两月乘守军戒备松懈设伏擒嵬名令公攻下克夷门进围中兴。成吉思汗下令引河水灌城因外堤决倒灌蒙古军营遂撤围遣使入城谈判。安全被迫献女求和年年纳贡。
攻金迫使西夏臣服后成吉思汗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进攻金朝。早在建国之前他对金朝的政治、兵备松弛、内部矛盾严重等情况就有所了解。契丹人与金朝有灭国之仇又备受欺凌早思报复;汉人在金朝统治下处境更坏。因此当蒙古势力日盛时就有不少契丹、汉人投奔北方。如受金章宗派遣出使克烈部王罕的契丹人耶律阿海乘机与成吉思汗结交向他透露了金朝“不治戎备俗日侈肆亡可立待”的情况后又携弟耶律秃花同往蒙古即留北不归。12o8年金章宗死卫王永济继立。以前成吉思汗曾到净州(今内蒙古四子王旗西北)进贡永济奉诏受贡因此成吉思汗见过他知他庸碌无能。永济即位后遣使传诏蒙古。成吉思汗见此等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