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通史-第5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ω5饶崧澄旅晒挪柯涠纪牙胩┏辔谑瞎楦教菊妗
1196年塔塔儿部叛金金章宗命丞相完颜襄统兵讨伐塔塔儿溃败向斡里札河(今蒙古东方省乌勒吉河)逃奔。铁木真闻讯即向脱里汗报告于是脱里率领克烈军铁木真以“为父祖复仇”的名义征集蒙古部军相从进至斡里札河攻破塔塔儿堡寨获其领“尽掳其车马粮饷”。完颜襄以他们助征叛部有功承制授与脱里王号自此称王罕;授铁木真“札兀惕忽里”(ja’ut…quri诸仭沉欤┕俸拧N永镌胶徒鸪姆馍痛蟠筇岣吡颂菊娴耐腿Α4哟怂梢杂弥性醭蚊牟孔宄す偕矸萃诚讲恐诤帕钪罴夜笞辶恕;鼐笏鸵晕ケ辰崦耸脑疾豢铣霰缸娓闯鸹钩嘶迪睦嫌壤碛苫髅鹌蜓帐铣ぶЧ笞逯鞫蚴隙崛∑洳棵翊佣肆四谧钣凶矢裼胨崛ㄎ坏囊患沂屏Α
12oo年铁木真会同王罕进攻泰赤乌败之于斡难河北杀塔儿忽台。
接着又随从王罕进兵呼伦贝尔草原攻打合答斤、散只兀、朵儿边、塔塔儿、弘吉剌等部大掠其部民、牲畜。12o1年札木合纠集泰赤乌氏残部和上述呼伦贝尔地区诸部贵族。结成一个松散的联盟共推札木合为“古儿罕”(gur…qan众汗之汗)谋攻铁木真。铁木真得到报告起兵迎敌战于海剌儿河(海拉尔河)支流帖尼火鲁罕之地击溃札木合联盟。12o2年春进攻答兰涅木儿格思之地(在今贝尔湖南)的塔塔儿部落灭之。秋他与王罕又共同击败了乃蛮不欲鲁罕的进攻。在攻打塔塔儿之前铁木真布了两条命令(札撒jasaq)一是战胜时不许贪财事定后均分所得财物;二是战斗中兵马退动至原排阵处要返回力战(防止冲乱本军阵脚)违者斩。这实际上就是规定了任何人都要服从他统一军令战利品应当由他统一分配论功行赏。这是铁木真就任联盟领后的第一次立法其意义在于提高汗权限制各家贵族。果然按弹、火察儿、答里台斡赤斤等乞颜贵族不遵命令按老规矩随意抢掠被他派那可儿责罚没收其所得财物分配给众军。长期以来铁木真一直臣事王罕追随他东征西讨巧妙地依托着克烈的势力来壮大自己一一清除了蒙古部内的敌对贵族消灭了东部地区各强大部落。铁木真的势力日益壮大引起王罕及其子亦剌合鲜昆的疑忌札木合、按弹等蒙古部贵族也力劝王罕除掉他。以前铁木真曾为长子术赤向亦剌合之女求婚遭到拒绝12o3年春王罕父子计议伪许婚约邀铁木真来饮“布1关于十三翼之战的结局《史集》和《圣武亲征录》都说铁木真获胜但《元朝秘史》却记载他被迫退入斡难河的哲列涅狭地。后者较近真实。
浑察儿”(buqu1jar定婚宴)乘机谋害铁木真得到按弹弟也客扯连的家奴巴歹和启昔礼的密报慌忙整军备战。王罕谋泄兵来攻双方战于合兰真沙陀之地(当在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北境)铁木真虽经反复苦战终因寡不敌众退到哈拉哈河旁的建忒该山整顿败散军马仅得四千六百骑然后转移到班朱泥河(当在克鲁伦河下游之南)休整。当时他处境极为艰难至射野马为食汲浑水以饮。遂与追随他的忠实那可儿们宣誓:“使我克定大业当与诸人同甘苦。苟渝此言有如河水。”(《元史·扎八儿火者传》)后来“同饮班朱泥河水”作为成吉思汗艰苦创业的佳话载入史册。
王罕获胜后愈益骄傲轻敌。其部下蒙古贵族札木合等密谋杀他被觉即逃奔乃蛮。铁木真元气渐复探知王罕在折折运都山正搭起金帐宴饮欢娱毫无防备于是率军偷袭围攻王罕营帐经过三天三夜激战击溃其主力王罕狼狈西逃入乃蛮部境被乃蛮边将所杀。亦剌合逃到西夏被逐又辗转至曲先(今新疆库车)之地亦被当地人所杀。克烈部众尽被铁木真所并。至此他完全征服了东起大兴安岭、西至杭爱山的所有部落“帝业”基本上奠定了。
克烈的灭亡震惊了乃蛮部统治者12o4年自恃强大的太阳罕决定出兵攻打蒙古并遣使连结漠南的汪古部但汪古部领阿剌兀思剔吉忽里却将乃蛮使者缚送铁木真。铁木真得到汪古部的报告立即议定对策将军马集中在哈拉哈河旁进行了整顿按千户、百户、十户统一编组委派了各级那颜并建立了一支护卫军。然后率军逆克鲁伦河西进布阵于萨里川(在克鲁伦河与土拉河两河上游之间)。太阳罕除率领乃蛮本部军外又收罗了札木合等一批蒙古、克烈败散的贵族蔑儿乞部领脱脱斡亦剌部领忽都合别乞亦领兵来助兵力甚多但军纪涣散内部矛盾重重太阳罕又懦弱无能。当乃蛮军进至鄂尔浑河之东的纳忽昆山时蒙古军亦至札木合等见铁木真军容甚盛麾下“四骏”(博尔忽、博尔术、木华黎、赤老温)、“四狗”(不台、哲别、者勒篾、忽必来)骁勇无比知难以取胜即离太阳罕散去。乃蛮军大败太阳罕受伤被擒不久死;其子屈出律率残部西逃投奔其叔不欲鲁罕。铁木真乘胜进兵至阿勒台山征服了乃蛮部。札木合逃亡到倘鲁山(今唐努山)被跟随他的五个那可儿捕送铁木真处死。
灭乃蛮太阳罕后铁木真立即兵北攻三姓蔑儿乞其领脱脱逃奔乃蛮不欲鲁罕蔑儿乞部亦被征服。
第三节大蒙古国的建立铁木真统一蒙占高原各部落12o6年春于斡难河源头举行大聚会(忽里台quri1tai)建九斿白旗即帝位。出身晃豁坛氏族的巫师阔阔出(号“帖卜腾吉里”意为上天代言人)上言:“如今地上称为古儿罕的各国君主都被你征服其领土都归你治下因此你也应该有普天下之汗的尊号。上天旨意你的称号应为成吉思汗。”“成吉思”的意思南宋人赵珙说是“乃译语天赐二字也”(《蒙鞑备录》)拉施都丁《史集》说是蒙古语“坚强有力”。近人多采伯希和之说:此字源于突厥语tengiz意为“海”成吉思汗意即像海一样广大的皇帝1。最近的研究证明此字当来源于古突厥语netgis意为“可怕的”、“强健的”1。成吉思汗以本部落名称为国号称“大蒙古国”。从此统一在大蒙古国治下的漠北各部百姓尽管各有自己原来的部落氏族名称都以“蒙古”为总名逐渐融合为统一的蒙古民族共同体。
大蒙古国的统治制度在成吉思汗灭克烈之后就开始建立建国后进一步完善。主要有以下几项:一是千户制。全国百姓(游牧民)统一按十进制编组分千户、百户、十户三级共划分为九十五个千户并划定各千户的牧地范围分别授予建国有功的贵族和那可儿们世袭管领封他们为千户那颜。千户的编组原则一种是那些始终忠诚地联合或附庸于成吉思汗的部落领(如弘吉剌、亦乞列思等姻族兀鲁、忙兀、八邻等尼鲁温蒙古部落)或主动归附者(如汪古部的阿剌兀思惕吉忽里、斡亦剌部的忽都合别乞)均获准仍“统其国族”(即本部人民)但需按统一编制组成若干千户;少数功勋卓著的那可儿(如木华黎)也被允许收集业已分散的本部落人民组成千户。另一种是由不同部落的人民混合组成的如泰赤乌、蔑儿乞、塔塔儿、克烈、乃蛮等人数众多的大部在被征服后其部民都被“分与了众伴当”加上这些伴当(那可儿)们在战争中各自“收集”(掳掠)来的人口编组为千户。前一类只占少数后一类是多数、千户体制既是大蒙古国的军事单位同时也是地方行政单位完全取代了旧时代的氏族部落组织。千户百户那颜是大汗任命的军事和行政长官如有过失或不忠诚大汗可将他们治罪剥夺其职务另授予他人。全国百姓都是成吉思汗皇家的臣民他们被划归各千户“著籍应役”在指定的牧地范围内游牧不得擅离所部。在千户之上设左右翼两个万户为最高统兵官所有千户(除分给诸子弟者外)部分属这两个万户。二是怯薛机构。12o4年与乃蛮作战之前成吉思汗着手“整顿军马”1伯希和:《马可波罗行记注》页298—3o1。
1罗依果:《成吉思、合罕称号再探》海西希、萨加斯特编:《鲍贝教授九十寿辰论文集》页281—2881989年。
在原有怯薛组织的基础上建立了一支护卫军包括八十名宿卫(客卜帖兀勒kebte’u1)七十名散班(土儿合兀惕又译秃鲁花turqa’ut)四百名箭筒士(火儿赤qorchi)。建国后将护卫军扩充为一万名包括箭筒士一千名宿卫一千名散班八千名散班从千户、百户、十户官员和白身人(都里因古温duri…yingu’un)的儿子中挑选有技能、身体健壮者充当;千户之子可带伴当(随从)十人百户之子伴当五人十户及白身人之子伴当三人。各级那颜必须遵令将自己的儿子送到成吉思汗身边服役不得躲避或以他人代充。这显然含有征调掌管兵民的那颜子弟入质以便更有效地控制他们的意义所以元人又将秃鲁花译为“质子军”。护卫军的职责是守卫大汗金帐和分管汗廷的各种事务。规定宿卫值夜班箭筒士和散班值日班各分四队轮番入值每番三昼夜故总称为“四怯薛”。护卫军还是由大汗直接掌握的最精锐的部队凭此足以“制轻重之势”(《元史·兵志》)故又称为大中军。成吉思汗任命最亲信的那可儿博尔忽、博尔术、木华黎、赤老温(四骏、四杰)四家子弟世袭担任四怯薛之长。怯薛职务的分工有火儿赤(qorchi佩弓矢者)、云都赤(u1duchi带刀者)、札里赤(jar1iqchi书写圣旨者)、必阇赤(bichigchi书记)、博尔赤(ba’urchi厨子)、古儿赤(sugurchi尚供衣服者)、昔宝赤(siba’uchi掌鹰者)等十多种。诸怯薛执事官作为大汗的侍从近臣地位在外任千户那颜之上。怯薛不仅是大汗的亲卫军和宫廷(王室)事务机构而且具有政府的职能在大蒙古国的军政事务中挥了很大作用。
三是设置大断事官。成吉思汗建国前曾命异母弟别里古台担任断事官(札鲁忽赤jarquci)“整治外头的事”审断斗殴、偷盗、诈伪等事件。12o6年建国时任命养弟失吉忽秃忽为最高断事官(大断事官)主持分封民户和惩治盗贼、诈伪等事把分配给宗室诸王和划归各千户的民户数、判决的案件都记在青册(kokodebter)上任何人不许更改。大断事官就是大蒙古国中央的司法行政长官所以被称为“国相”后来汉人就把失吉忽秃忽(又译胡土虎)称为胡丞相。直到元世祖初年大断事官一直保持着中央最高行政官(丞相)的地位。在他之下设有许多僚属组成断事官机构。诸王也各置断事官管理本部百姓。
四是制定札撒。札撒(jasaq)就是“命令”、“法令”的意思。古代蒙古人中有许多“古来的约孙”(yosun意为道理、规矩、缘故元代通常译为“体例”)它包含了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种种社会习惯和行为规范。当贵族(那颜)成了统治者他们就可以对部人号施令于是就有了札撒。在各部贵族激烈地相互攻战、兼并争夺蒙古高原霸权的时代旧的社会秩序日益崩坏“子不从父教弟不听兄言夫不信其妻妻不顺其夫长不护其幼幼不奉其老慢视约孙不遵札撒以致犯上作乱欺窃风行盗贼不宁”因此成吉思汗深知要绥服嚣嚣众民必须“用极严厉的札撒来建立秩序智者勇者使为统将捷者巧者使掌后营(奥鲁a’uruq)愚者贱者亦授以执鞭之役遣就畜牧”1使人们各得其所各安其位。建国前后他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和训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