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中国通史-第5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97—930年间),其巨著《元寇之新研究》(93)利用大量日本史料与中国、高丽史料对勘,考说详明,是研究蒙古侵高丽、侵日战争最完备的著作;他还有《元代地名开元之沿革》(922)、《元代之怯怜口》(929)等文。此外,考古学家鸟居龙藏(870—953)对东蒙古辽金元遗址的调查,津田左右吉(873—9)等满铁调查部人员关于辽金元时代东北与蒙古历史、地理的研究,对元史研究者都有参考价值。

    有高岩(884—98)是较早就重视元代社会、经济和法律研究的学者,发表有研究元代海运、钞法、奴隶、科举、农民生活、法律特点、有关婚姻之法律、司法制度—以约会制为中心、僧侣与社会、财政经济与社会、诉讼审判制度等十多篇论文,并撰写《东洋中世史》(939)元代部分。青木正儿(887—94)是日本研究元曲的泰斗,著述甚丰。和田清(890—93)是杰出的明代蒙古史专家,其著名论文如《内蒙古诸部落的起源》(92)、《明初之经略蒙古》(930)、《兀良合三卫研究》(930、932)、《北元世系考》、《扩廓帖木儿之死》(933)等,都涉及元代蒙古部落及地理;还撰有《元代开元路考》(928、933)、《元征东都元帅府考》(93)等文。959年出版了他的论文集《东亚史研究·蒙古篇》。著名东方学家石田干之助(89—974)研究领域广泛,注重西方学者成果的介绍,元史方面也撰有《关于蒙古西征的二三疑问》(94)、《文永之役蒙古军所用“铁炮”考》(97、98)、《关于lt;至元译语gt;》(934)、《元代工艺家尼泊尔王族阿尼哥之传记》(94)等多篇。岩井大慧(89—97)偏重元代宗教史研究,重要论文有《元初帝室与禅僧之关系》(92,主要研究中观、海云师徒投附蒙古及成吉思汗对禅僧的优待)、《元代喇嘛僧与初夜权》(932)、《元代之珊蛮教》(935),《成吉思汗即位与巫觋》(950)等篇,其他方面的著述有《元代经济史上之一新资料》(93)、《元代之东西交通》(939)等文。青山公亮(89年生)早先研究元与日本、高丽三边关系,三十年代后着重蒙元统治制度的研究,主要论文为《成吉思汗时代的所谓汉官(特别是“行省”)考》(933)、《元朝地方行政机构之一考察》(940,重点研究路府州县达鲁花赤),专著《元朝尚书省考》(95)。此外,有蒙元史撰述的还有著名学者石浜纯太郎(主要论文有《元朝秘史蒙文札记》、《元朝秘史考》等)、神田喜一郎(主要论文有《元昭宗“宣光”年号考》等)等人。

    三四十年代,日本蒙元史学界涌现了一批学者,二战以后他们继续在这个领域努力耕耘,获得更大成就,成为日本蒙元史研究的台柱和领头人物。这一代学者总体上比前辈研究的面更广,开辟了许多新的课题,论文和著作的数量大大增加,学术水平也有很大提高,把日本的蒙元史研究推进到新阶段。

    安部健夫(903生)三十年代初就在元代法制研究方面作出成绩。930年北平图书馆影印出版了残存的《大元通制》“条格”部分,次年,安部在《东方学报》(京都)上发表《lt;大元通制gt;解说》一文,论证它是继承“古律”(唐、宋律,特别是金泰和律)制定的元代法典,并指出其意义在于标志着元朝从“蒙古至上主义”转向“中华至上主义”的演变。932年他又发表《lt;元史·刑法志gt;与“元律”之关系》,驳正浅见伦太郎提出的《刑法志》来源为所谓“元律”的误说。950年,他在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时任所长)组织并主持《元典章》研究班,着手对其“刑部”部分进行会读研究,参加人员先后有岩村忍(组长)、田中谦二、山崎忠、宫崎市定、吉川幸次郎、田村实造、佐伯富、藤枝晃等,959年出版了第一批研究成果《元典章研究》(《东方学报》特刊),并先后编印了《元典章索引稿》多册(油印)。这项工作持续到94年,也就是安部去世(959)后五年才出版了最后成果《元典章·刑部》校定本第一册(岩村忍、田中谦二校定。第二册于972年出版)。安部发表的蒙元史研究重要论文还有《元代“投下”语原考》(938)、《元代包银制研究》(954)、《读lt;元典章gt;札记三则》(958)和《元代知识人与科举》(959)等篇,后人编刊了一部他的论文集《元代史研究》(972)。他还专长西域史、清史,其名著《西畏兀儿国史研究》(955)中,元代畏兀儿史是重要组成部分。

    岩村忍(905生)前期的著述有《3世纪东西交涉史序说》(939)、《蒙古的欧洲远征》(94)、《蒙古史杂考》(943)、《马可波罗研究》(948)等几本书和《拔都卒年考》(940)、《lt;元史·速不台传gt;之西征纪事》(94)、《元朝奥鲁考》(942)等论文,着重在蒙元与西方关系的研究。950年参加组织和领导元典章研究班,此后主要研究元代法制与经济史,前者有《元朝之笞杖刑》(952)、《元朝法制中的人命赔偿——烧埋银与私和钱》(953)、《lt;元典章·刑部gt;之研究——刑罚手续》(954)和《元代之肉刑》(94)等几篇论文,后者有《五户丝与元代地方制度》(92)、《元代纸币之膨胀》(94)两篇力作。98年京大人文科学研究所出版了他的专著《蒙古社会经济研究》。

    吉川幸次郎和田中谦二是继青木正儿之后的著名元曲专家,在这方面都有丰富著述(主要是元杂剧的研究、译释)。吉川的长篇论文《元诸帝之文学》(—5,载《东洋史研究》943—944)最早注意到蒙古皇帝乐于学习汉文化并具有一定汉文水平的事实(后来德国傅海波对此作了更完备的研究);参加《元典章》研究期间,撰有《lt;元典章gt;中的汉文吏牍文体》(954)。田中谦二兼通蒙文,安部去世后由他主持《元典章·刑部》的会读,撰有《lt;元典章gt;中的蒙文直译体之文章》(92),引用大量元代蒙汉双文碑刻及其他白话(主要是戏曲、)资料,分析与直译文23体相对应之蒙文语法意义,对理解元代此类文献极有帮助。后对此文作了修订,与上述吉川文合刊,作为《元典章·刑部》校定本的附册。宫崎市定是日本中国史学界的权威,研究领域极广,著述等身。其有关元史的重要论作有《宋元之经济状况》(938,《东洋文化史大系》之一节)、《宋元时代之法制与裁判机构——lt;元典章gt;编成之时代、社会背景》(954)、《以元朝治下的蒙古官职为中心之蒙汉关系——恢复科举之意义再探》(95)等篇,还撰写了几种大型中国史著作的宋元部分。田村实造的研究领域为辽金元清北族诸朝史,特别是辽史。三十年代他曾参加内蒙古辽代遗址考古调查(后著有《辽庆陵》),找到乌丹城附近的汉—蒙文元碑(竹温台碑和张应瑞碑),撰文作了介绍(《蒙古学》,937);并参与东亚研究所组织的所谓“异民族统治中国事例”的撰写。其蒙元史论文有《元札鲁忽赤考》(930),《阿里不哥之乱——从蒙古帝国到元朝》(955)、《蒙古族开国传说与移居问题》(94)、《lt;元朝秘史gt;中所见之蒙古族谱系——朵奔篾儿干与海都》(95)等多篇。其代表性著作是《中国征服王朝之研究》(中册,'金、元',97)。山崎忠精通蒙古语,所撰蒙元史重要论文有《别里哥文字考》(954,《元典章》研究之一)和《有关保护道教之元白话碑——与八思巴字蒙古文并存之二、三资料》(955),均载《东方学报》;还有多篇研究《华夷译语》的论文,惜其早亡(95),未能继续其研究。藤枝晃三十年代末写过几篇研究马可波罗行记的论文,后来他主要从事敦煌学研究,成就很大。

    小林高四郎(905生)前期主要研究《元朝秘史》及相关蒙古史籍,发表了一系列论文,94年出版了《秘史》译注本,并出了两种《黄金史》译注本(940、94),最重要的研究成果则是954年出版的总结性专著《元朝秘史的研究》。此外,还撰有关于斡脱钱、怯怜口、投下等问题的研究文章(935—938年),翻译了符拉基米尔佐夫的《蒙古社会制度史》(942)。他从国外带回伊斯坦布尔本《史集》及其他多种波斯文史籍抄本摄影,947年撰《拉施都丁书所见民俗学资料》一文,对“金册”、蒙古世系和各部落起源传说作了细致研究。958年,受京都大学元典章研究班工作的启发,他与小竹文夫协同组织东京的一批中青年元史研究者(岡本敬二、小林新三、长濑守、大薮正哉、海老泽哲雄等)开办中国刑法志研究会,首先进行《元史·刑法志》的专门研究,90年完成后,又接着研究《通制条格》,94年出版了他和岡本敬二合编的《通制条格研究译注》。在此前后,还发表有《成吉思名字考》(与佐藤诚合撰,957)、《元代东西文化交流》(970)、《元代法制史上的“旧例”》(977)等文和一部成吉思汗传记年出版了其论文集《蒙古史论考》。

    青木富太郎(908生)对元明清蒙古史都有研究,蒙元史方面的著述前期有《元朝初期之社会形势》(934)、《蒙古忽里台考》(935)、《蒙古兴起时期游牧民之掠夺》(93)、《元初行省考》(938、940)、《元代的羊马抽分》等论文和《蒙古之民族与历史》(94)一书,战后发表过《古代蒙古的幼子继承制》(955)、《元代色目人之活跃》(9)等文和《马可波罗旅行记》日译本(954、983)。

    这一代日本蒙元史学者中,成果最丰硕者除上述岩村忍、小林高四郎外,当推村上正二和爱宕松男。村上正二(93生)三四十年代间就在《史学杂志》、《东方学报》等著名刊物发表研究元代之斡脱钱、元世祖朝之财政政策、元代兵制、“投下”之意义、奥鲁制度、达鲁花赤、泉府司与斡脱、地税等问题的论文十余篇。战后数十年来著述不辍,出了许多新成果,重要论文有《成吉思汗帝国建立之过程》(95)、《蒙古朝治下封邑制的起源》(特别研究“莎余儿合勒”、“忽必”、“奄出”相关问题,92)、《蒙古部族社会之珊蛮氏族》(93)、《蒙古部族的族祖传承》(特别研究部族制社会的构造,94)、《蒙古帝国建立前之游牧诸部族》(以《史集·部族志》为中心的研究,95)、《宋金战争期间之太行义士》(979、98)等多篇,并为几种大型世界史、亚洲史著作撰写蒙元史部分。他的《蒙古秘史》译注本(第卷,970;第2卷,972;第3卷,97),特点着重于史事、制度的考释,在《秘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最近出版了他的自选论文集《蒙古帝国史研究》(993),从数十篇论文中仅精选9篇收入,可见其对学术的严谨态度。

    爱宕松男(92生)的元史研究也是从三十年代开始,战前先后发表有关元代之录事司(93)、色目人(937)、都市制度(938)、李璮之乱(94,此文着重考察其政治意义——蒙古统治下的汉地封建制向州县制的转化,并首先对汉人世侯问题作了研究)、海运(942)、元朝对汉人的政策(943)等方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