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中国通史-第5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东德科学院编的《柏林吐鲁番文献丛刊》中的回鹘文献各册,法国出的《伯希和中亚考古丛刊》中的回鹘文文献册(97),我国学者冯家昇与他人合撰的《回鹘斌通卖身契三种》(《考古学报》,958),耿世民的《维吾尔族古代文化和文献概论》(983)。冯家昇、耿世民以及俄人吉洪诺夫、基比罗夫、马寥夫金、伯恩斯坦,德人勒柯克、茨麦、冯加班,日人护雅夫、山田信夫、庄垣内正弘、梅村坦等许多学者,对各种文书分别作了深入研究,在他们的论文、著作中也刊布了多件文书的译写和译文。9年京都出版的《西域文化研究》第四册刊有羽田明、山田信夫编的《龙谷大学所藏回鹘资料目录》以及多篇有关研究论文。987年以来,新疆《喀什师院学报》连续刊载袁丁的《回鹘文社会经济文书选注》;李经纬的《吐鲁番回鹘文社会经济文书选注》汇集了08件文书(即将出版),是目前国内收罗最多的一部回鹘文书集。

    蒙元时期的回鹘(畏兀)文碑铭,有《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在甘肃武威),《大元肃州路也可达鲁花赤世袭碑》(在甘肃酒泉),《有元重修文殊寺碑铭》(在酒泉)。耿世民、卡哈尔、刘迎胜先后对这些碑铭作过研究介绍。

    美国学者克拉克所著《十三—十四世纪东突厥斯坦畏兀儿世俗文书概论》(975)中说,在其研究的4件文书中,可断定是十三—十四世纪遗物的有0件。这还没有囊括所有已发现的文书,七十年代以来陆续又有新的发现。

    第三章国外资料第一节波斯文资料三部蒙古通史十三世纪蒙古征服的结果,使所有说波斯语、用波斯文的地区都处于蒙古统治之下,先后受大蒙古国的阿姆河行省和元世祖之弟旭烈兀建立的伊利汗国的统治达一百多年(河中地区受察合台汗国的统治,时间更长)。波斯文化素称发达,留下了大量有关这个时期的历史文献,其中最重要的是三部大型史书志费尼的《世界征服者史》、拉施都丁主编的《史集》、瓦萨甫的《瓦萨甫史》。

    《世界征服者史》作者志费尼(‘la’ual…di‘ta…mali…i…juayi,22—283),呼罗珊志费因(今伊朗霍腊散省内沙布尔西北)人。其祖任花剌子模国财政大臣(sahib…dia);父巴哈丁,233年为蒙古人所俘,被呼罗珊蒙古长官成帖木儿录用为财政官(仍称sahib…dia),其后一直在阿姆河行省担任此职。志费尼以大臣子出任阿姆河行省长官阿儿浑的书记,曾三次随阿儿浑入朝,前两次皆中途折回,第三次于252年复抵达蒙古首都哈剌和林,至253年秋返回。在蒙古逗留期间,他开始撰写《世界征服者史》(ta’rih…i…jaha…gusha)。此后,他跟随旭烈兀讨灭木剌夷(亦思马因派)和报达哈里发国。259年被任命为报达副长官,直到去世,可能因公务繁忙,20年以后就不再继续写他的著作了。其书始于蒙古兴起,只写到257年灭木剌夷国,还有若干拟定的章节没有写,是未完成的著作。书分三部分,第一部述蒙古建国及其征服畏兀儿、西辽和花剌子模,窝阔台至贵由时期的蒙古政事和拔都西征;第二部述花剌子模兴亡史和统治波斯的历任蒙古长官(成帖木儿、阔里吉思、阿儿浑)事迹;第三部述蒙哥登基和旭烈兀西征,木剌夷兴亡史。作者精熟中亚历史,且所记载的大部分是亲身见闻,故非常详细、确实,尤其是成吉思汗西征、旭烈兀西征和蒙古对波斯的统治等部分。作者亲睹蒙哥登基后对政敌窝阔台、察合台两系诸王大臣的无情镇压,这段史事在《元史》中多被删略或隐瞒,所以他的详尽记载更是珍贵。此书一直以抄本流传,本世纪初,伊朗学者卡兹维尼以巴黎国家图书馆所藏最古的290年抄本为底本,用其他多种抄本进行校勘,于92、9和935年先后出版了一、二、三卷波斯原文集校本(《吉伯丛书·旧编》第十六号,伦敦)。英国波斯学家波义耳据此译为英文,并加详细注释(曼彻斯特大学出版社,958)。何高济据英译本重译为汉文(上、下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98)。

    《史集》主纂者拉施都丁(rashidal…difadlllah,247—38),哈马丹人,先任伊利汗阿八哈(25—282年在位)御医,后为合赞汗(295—304年在位)赏识,擢任宰相,辅佐合赞汗进行政治、经济改革,政绩甚著。完者都汗(304—3年在位)时期,仍任宰相,权位益隆,诸子并任地方长官。37年,因政敌进谗,被不赛因汗(37—335年在位)罢黜。次年处死。拉施都丁于300年奉合赞汗旨主持编纂蒙古历史。307编成进呈,复依完者都汗之命增编世界各民族历史和舆地图志,3年完成。全书定名为《史集》(jamial…taarih),按原书总目录,分作三卷(mojalad)。第一卷为蒙古史,系奉合赞汗旨所修,完者都汗钦定称为《合赞汗祝福史》(tarih…imubara…ighazai),分两章(bab)第一章——蒙古、突厥诸部族志;第二章——成吉思汗先世纪,成吉思汗纪,窝阔台合罕、术赤、察合台、拖雷、贵由汗、蒙哥合罕、忽必烈合罕、铁穆耳合罕纪传,旭烈兀、阿八哈、帖古迭儿、阿鲁浑、海合都、合赞六代伊利汗传。第二卷也分两章第一章为完者都汗传;第二章为世界史,包括古代波斯诸王、穆罕默德和历代哈里发、波斯诸穆斯林王朝(哥疾宁、塞尔柱、花剌子模、法儿思、木剌夷)以及乌古斯、中国、犹太、拂朗、印度诸民族史。第三卷为《诸域志》(saaral…qalim)。现存各种抄本均无第三卷和第二卷中的完者都汗传,可能并未编成。927年,土耳其学者托甘在伊斯坦布尔topapisarayi图书馆发现了《史集》的一个附编的单独抄本,称为《五世系谱》(shu‘ab…iajgaa),包括阿拉伯、犹太、蒙古、拂朗、中国五民族,可能原是第二卷的附录。

    《史集》是伊利汗国的官修国史,拉施都丁及其助手们利用了伊利汗宫廷档案如《金册》(ltadebter,可能就是元朝颁发给各汗国的《实录》)等,以及波斯、阿拉伯历史著作如《世界征服者史》、伊本·阿昔儿的《全史》等,还征询于任职伊利汗国的蒙、汉及其他民族官员,收集了大量书面和口头资料,尤其是熟悉蒙拉施都丁《史集》刊本、译本表年代译校者书名出版地内容jamiel…tevarih;s旭烈兀汗传原文校订、法文译注本he;;3n部пetockoгoxeoлoгnckoгooщectв(简称族志俄文译注本8同上同上部族志原文校订本88同上同上成吉思汗先世及成吉思汗纪(至即位)原文校订及俄文译注本888同上同上成吉思汗纪(即位至死)原文校订及俄文译注本900洪钧《元史译文证补》卷一上、下《太祖本记译证》成吉思汗纪汉文译文;元太宗至成宗纪原文校订本940arljahgeshihte■■z■…h■’sausdemta’rih…i…mub■ra…i■■z■■desra■■dal…d■lodo合赞汗传原文集校本94同上ta’rih…i…mub■ra…i■■l■■desra■■dal…d■;geshihtederilh■eb■■■bisgaihatu;raha阿八哈汗至海合都汗传原文校本(附德文摘要旭烈兀汗至合赞汗传俄译本947邵循正《剌失德集史忽必烈汗纪译释(上)》(清华学报)元世祖纪(前半)汉文译注95arljahhistoiruiverselledera■■dal…d■:histoiredesfras;leide拂朗史原文校本、法文译注本t。部族志俄文译注本同上t。上成吉思汗先世及成吉思汗纪俄文译注本。Щ;ky旭烈兀汗到合赞汗传原文集校本及俄文译本n元太宗至成宗纪俄文译注本(artoftheism■‘■l■shistory)tehra亦思马因史原文合校本部族志原文集校本续表年代译校者书名出版地内容部族志原文集校本95rash■dal…d■’shistoryofidiathehague印度史原文影印本99同上diegeshihtederoguzedesra■■dad…d■ie乌古思史原文刊本97同上thehiageshihtedesra■■dad…diie中国史原文刊本isha;eyor元太宗至成宗纪英文译注本元太宗纪原文集校本983余大钧、周建奇《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册,第一卷第二分册(据俄译本),北京部族志、成吉思汗先世及成吉思汗纪985同上同上,第二卷(据俄译本),同上元太宗至成宗纪汉文译本98同上同上,第三卷(据俄译本),同上旭烈兀汗至合赞汗传汉文译本古典故和元朝制度的孛罗丞相给了拉施都丁以最大帮助。这使得此书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特别是《部族志》一章,一一记载了蒙古高原上的所有部族、部落,正好弥补了汉文史料对十至十三世纪这一地区记载的贫乏;有关蒙古兴起和蒙古早期历史的记载,也远较汉文史料详细。《史集》有多种抄本传世,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各国学者先后出版了各部分的原文校勘本和译本(见表)。

    《瓦萨甫史》t’arth…iassaf是瓦萨甫(shihabal…di‘bdllahsharafshirazi,24…334)所著《地域之分割与岁月之推移》(itabtajziyatal…msaratazjiyatal…’sar)一书的简称。作者为泄剌失人,担任伊利汗国税务官,得到宰相拉施都丁的赏识和庇护。他编撰此书,意在续志费尼的《世界征服者史》,故始于257年旭烈兀灭木剌夷后进兵报达之役,体裁亦仿志费尼书。32年,因拉施都丁之荐,谒见完者都汗于新都孙丹尼牙,呈献其书并献颂辞,由此获得“御前赞颂人”(assaf…ihadrat)的赐号,此后即以号行。此书初为四卷,第一卷述蒙哥之死,元世祖、元成宗两朝暨旭烈兀、阿八哈、帖古迭儿三代伊利汗时代史事;第二卷述伊利汗阿鲁浑时代暨法儿思、罗耳阿塔毕史;第三卷述伊利汗海合都至合赞时代暨起儿漫、德里算端史;第四卷述元成宗之死,武宗、仁宗暨伊利汗合赞后期和完者都汗时代史事,并于卷末采志费尼书简略补叙成吉思汗至蒙哥前四汗史。328年,又续编成第五卷,述伊利汗完者都后期、不赛因汗时代(迄于328年)暨窝阔台、术赤和察合台后裔史事。《瓦萨甫史》是以伊利汗国为主体的大蒙古国全史,面面俱到,其所载元朝与海都等西北诸王的关系尤为可贵。但作者声称要用华贵文体写作,目的不单是记述史事,更在于树立文采的典范,以致铺陈过当,反使史事淹没在满纸华丽词藻之中。有853年孟买刊全书石印影本,极佳。85年,维也纳出版了哈默尔校订的第一卷原文及其德文译本。

    伊利汗国时期的其他历史文献《纳昔儿史话》(tabaqat…iasiri)作者术兹札尼(mihajb·sirajmuhammadjuzjai93—?)先仕于呼罗珊之古耳朝,蒙古入侵后逃奔德里苏丹国,任法官。书成于254—20年,共23章,述阿拉伯帝国及波斯、印度穆斯林王朝史,最后写到蒙古的入侵。有关成吉思汗蒙古军在阿富汗地区的战事,记载最为详细,多有不见于他书的资料校订本(第,7—23章,加尔各答英译本(第7—23章,伦敦,98)。

    《完者都算端史》(ta’rih…iuljaitusulta)哈沙尼(bu’lqasim’bd…llahal…qashai)著。作者自称是《史集》的真正作者。此书为伊利汗完者都一代之详细编年史,包括了有关这一时期察合台汗国的史事。有99年德黑兰刊本

    《拉施都丁书信集》(muatabat…irashidi)系其秘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