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中国通史-第4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元祐元年(1o86)二月席执政官(门下侍郎)司马光废免(募)役法恢复差役法限令五日内完成正当章惇、苏辙、吕公著等人讨论免役法与差役法优劣所在或缓行差役法之时开封知府蔡京却于五日内立即恢复了差役法以致得到司马光的夸奖:“使人人奉法如君何不可行之有。”1蔡京虽然投靠了司马光但由于他在担任开封知府期间徇私枉法此时被揭露同时一些旧党人员认为蔡京明知开封府旧差役法差人过多但根本不作调查、申报而是限令五日内改行差役法因而指出蔡京“身为民官若不知旧法(指差役法)人数之冗是不才;若知而不请(指申请实际需要人数)是不忠”。蔡京限期改行旧差役法是“故意扰民以坏成法”是“挟邪坏法”1虽然已升任相的司马光很欣赏蔡京但蔡京任开封知府时的徇私枉法也是不争的事实加上为了稳定旧党内部的团结不得不把蔡京调出京城改任河北重镇真定府(今河北正定)知府例兼真定府路安抚使。1《宋史·蔡京传》作“调钱塘尉、舒州推官”按前者为差遣实职后者为“选人”寄禄官称即后来的从事郎其原意为蔡京入仕以舒州团练推官的寄录官担任钱塘县尉。

    2按北宋末年以前制度都城开封府长官为开封尹例由皇弟或皇子担任但开封府长官主要由其他官员担任则称权知开封府通常只称为开封知府。

    1《宋史》卷472《蔡京传》。

    1《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68元祐元年闰二月庚寅。

    蔡京此次奉调出京最多也只能算是“平调”甚至被一些旧党认为是“宰相(时司马光独相)特加奖助授以名藩”2。因此要求停止蔡京的新职待审理完他徇私枉法之事后再说但未被采纳。

    元祐年间当新党成员屡遭旧党打击之际蔡京却历任瀛州(今河北河间)、扬州(今属江苏)、郓州(今山东东平)、永兴军(今陕西西安)、成都府(今四川成都)等名藩大郡的长官及江淮运使等职。

    元祐八年九月执政八年的太皇太后高氏死哲宗亲政。次年(1o94)

    四月改元绍圣以示继承宋神宗改革事业新党领章惇任左相(独相)执政也由新党成员担任蔡京在此前后由成都知府奉调回朝廷任权户部尚书。不久宰相章惇想改革差役法设置机构讨论如何改革。元祐元年时附和司马光废罢免役法最积极的蔡京这时却对章惇说:“取熙丰旧法施行之尔何以讲为”3又成为最积极恢复免役法者因而受到宰相章惇的重视。绍圣二年十月其弟蔡卞升任执政(尚书右丞)时蔡京也升为翰林学士兼修国史。此后主持贬斥旧党刘挚、范祖禹等人的活动企图以此挤身执政的行列但受到曾布的排挤只升为翰林学士承旨。

    元符三年(11oo)正月年仅25岁的哲宗病死向太后(神宗皇后)不顾宰相章惇依礼律当立哲宗同母弟简王赵似或依年长立申王赵佖的正确主张而是在曾布、蔡卞等人支持下坚持立被章惇认为是“轻佻不可以君天下”的端王赵佶1即宋徽宗。同年三月在曾布与韩忠彦的排挤下蔡京出任太原(今属山西)知府兼河东路经略安抚使;其弟执政蔡卞上奏认为是宰相章惇打击蔡京向太后也认为蔡京不当出任外官遂命徽宗诏令蔡京留都继续修撰国史于是曾布再次攻击蔡卞党羽满布朝野蔡京不出自己就不能安位。执政蔡卞、宰相章悙先后被曾布党羽攻击后罢政出任地方官韩忠彦、曾布升任左右相后蔡京随即于同年冬先被出任知永兴军还未赴任就被改为江宁(今江苏南京)知府引起蔡京的不满而拖延不赴任被降为提举杭州洞霄宫的闲差遂居住于杭州。

    徽宗设明金局于杭州由宦官童贯主持收集古字画蔡京擅长书法2与宋徽宗的嗜好相同蔡京竭力巴结童贯并通过童贯不断进呈自己的书法作品甚至宫妃、宦官等也都得到了蔡京所写的条屏、扇面之类在童贯的竭力推荐下又得到宫妃、宦官的一致赞誉宋徽宗遂决定重新起用蔡京。建中靖国元年(11o1)末起为定州(今属河北)知州。崇宁元年(11o2)右相曾布与左相韩忠彦争权曾布为拉拢蔡京。这年二月蔡京升任北京大名(今大名东)知府兼北京留守三月即被召回朝任翰林学士承旨左相韩忠彦于五月被罢相出任地方官后蔡京即于六月升任执政(尚书左丞)。右相曾布在蔡京及其党羽的攻击下被罢相蔡京遂于七月升任右相次年二月又任左相从此开始了以宋徽宗、蔡京为的腐朽统治集团的黑暗统治。

    蔡京对于曾布在哲宗执政时期阻挡他升任执政并被放逐为地方官之事2《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69元祐元年闰二月庚戌。又真定府为成德军节度使节镇所在地以此《宋史》、《东都事略》的《蔡京传》均作“知成德军”。

    3《东都事略》卷2o1《蔡京传》。

    1《宋史》卷22《徽宗纪·赞》。

    2一说宋代四大书法家原是苏轼、黄庭坚、米芾、蔡京后以蔡京为奸臣而改以北宋前期的蔡襄列入四大书法家。

    一直耿耿于怀;宋徽宗也已将曾布当初的拥立之功忘得一干二净。所以在蔡京即将升任右相之前曾布就受到贬逐以后又一再被贬逐其境遇甚至比反对立徽宗为帝的章惇更差。

    蔡京升任右相后立即打着“绍述”宋神宗改革事业为旗号于是仿照“熙宁置(制置三司)条例司体例于都省(尚书省)置讲议司”1由蔡京亲自兼任提举。并于崇宁三年六月初在显谟阁(神宗御书阁)为熙宁、元丰功臣绘像以王安石配享孔庙;政和三年(1113)又追封王安石为舒王以之标榜蔡京作为王安石改革事业的“继承人”是货真价实的“新党”而将收括民脂民膏的行为都称之为“新法”。正如北宋末年的程瑀所说蔡京的所作所为“无非蠹国害民”蔡“京名为遵用熙(宁)、(元)丰之典”然而“未有一事合熙丰者”2。

    打击与迫害以司马光为的反对派及排斥异己是蔡京当政以后的主要活动之一。就在他任右相的次月崇宁元年八月先下诏不许司马光等21人的子弟在都城任职。徽宗即位之初的元符三年三月曾经下诏求直言这是预测到四月初一将有日蚀为“消弥天灾”而在全国进行的活动1。当时正是向太后当政期间应诏上书的人非常多实际上成为新、旧党人对宋神宗、王安石改革事业及高太后、司马光废罢新法的一次大规模的辩论结果是旧党取得了相对的胜利。四月旧党韩忠彦升任右相与左相章惇共同执政。五月即追复旧党文彦博、司马光等33人的官爵而新党成员蔡卞罢政出任地方官蔡京也于十月间被授宫观而闲居杭州。对此蔡京耿耿于怀他任右相后随即在崇宁元年(11o2)九月将元符三年应诏上书人分为正、邪二等正等又分为上中下三级列入正等的有4o多人;而列入邪等的又分为邪上尤甚、邪上、邪中、邪下四级总数多达54o多人。列入正等的升官而列入邪等的都有不同程度的贬降。又选择元祐及元符末文彦博、司马光、苏轼、秦观、张士良、王献可等文武官员(包括一些宦官)12o人分别列入元祐党籍、元符党籍由徽宗亲自书写后刻石于宫城的正南门端礼门。崇宁三年六月又加上书邪等及“为臣不忠”通为3o9人作为重点打击对象其中包括著名的新党人士6佃、章惇等。

    蔡京又倡丰、亨、豫、大之说引导宋徽宗尽情享乐。于是大兴土木崇宁三年铸“九鼎”次年铸成后建九殿以安置随后修建工程浩大的“明堂”。又雕造八宝玉玺、修“方泽”2徽宗崇奉道教于是又大修道观。政和三年(1113)春宰相蔡京又令童贯等以原皇宫不够宽敞于是在宫城北门外修造规模略小于皇宫的延福宫。政和七年又在京城东北部修筑规模更大的“艮岳”也称阳华宫直至北宋灭亡的十年间不断修筑国库财富耗费似流水。在这期间又大兴“花石纲”东南的奇花异石用运粮的漕船以十船为一“纲”由苏、杭运往都城以供应皇家园林及达官贵人的府第致使东南地区许多人户倾家荡产加上其他的苛政终于导致宣和二年(112o)十月以诛朱■为号召的方腊起义爆。虽然蔡京早已在这年六月罢1《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2o崇宁元年七月甲午。

    2《三朝北盟会编》卷49靖康元年七月十一日。

    1《东都事略》卷1o《徽宗纪》一。

    2方泽是“古者祭地于泽中之方丘”(《宋史·礼志三》)宋代已改在都城北郊地上建方坛(三层)以祭地但仍称“方泽”即后代的地坛。

    相致仕但在他当政时兴起的“花石纲”是这次起义的导火线尽管起义于次年即被镇压。但是北宋在宋徽宗、蔡京集团的腐朽统治下已日趋衰落。蔡京当政时开始的宋金“海上盟约”其后是在王黼当政时进行的宋军在进攻辽燕京(今北京)战役中暴露出宋军的腐败和战斗力低下成为导致金军南下的诱因。正是宋徽宗、蔡京集团政治、经济、军事的腐败才将貌似强大的北宋送上了灭亡之途。

    蔡京自崇宁元年任右相次年升左相后。虽于崇宁五年二月罢相领宫观闲差但随即于大观元年(11o7)正月复任左相;大观三年六月再次罢相以太师领宫观闲差;而在政和二年五月又以太师总治三省事位在宰相之上;宣和二年六月又罢相以太师致仕但到北宋灭亡前夕的宣和六年十二月再以太师领三省事次年四月最后罢相致仕其时下距北宋灭亡只有一年多。宋徽宗在位的26年中蔡京担任宰相的时间长达十七、八年接替蔡京任宰相的主要是王黼与他们相互勾结的是大宦官童贯、梁师成而朱■、李彦则是他们的主要爪牙时人称为“六贼”。太学生陈东在宣和七年末向钦宗上书称:“蔡京坏乱于前梁师成阴败于内李彦结怨于西北朱■结怨于东南王黼、童贯又从而结怨于二虏(指辽、金)”“此六贼者异名同罪伏愿陛下擒此六贼肆诸寺朝传四方以谢天下”1。

    当金军南下之际“六贼”之的蔡京“尽室数百辈治舟辑拥宝资一夕遁去”2。先逃出开封以避战乱更引起群臣的攻击蔡京终于在靖康元年(1126)二月受到贬降原是太师致仕改以秘书监分司官致仕、河南府(今洛阳)居住;但群臣认为责罚太轻同年三月再贬为节度副使、德安府(今湖北安6)安置;七月又改为儋州(今海南儋县西北)安置行至潭州(今湖南长沙)病死终年8o岁。蔡京子蔡攸、蔡翛被杀于贬所其他子孙2o多人(除驸马蔡鞗外)分别贬窜于湖南、福建边郡。

    王黼王黼(1o79—1126)字将明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原名甫显贵后宋徽宗以与东汉宦官同姓名遂赐名黼。崇宁二年(11o3)进士以司理参军入仕大观末与左相何执中子何志同修《九域志》遂擢升校书部历符宝郎、左司谏等。政和元年(1111)探知宋徽宗对右相张商英不满而准备起用已致仕的故相蔡京王黼遂攻击张商英并吹捧蔡京过去的“政绩”。次年五月蔡京复相以太师总治三省事将王黼视作自己的党羽迅提升为左谏议大夫、给事中、御史中丞。王黼为了进一步讨好蔡京遂攻击曾经提拔过他的宰相何执中以图罢免何执中而专任蔡京但由于何执中早年即是攀附蔡京而受到重用现在虽与蔡并相而对蔡京言听计从所以蔡京没有理采王黼这一举动但仍升王黼为翰林学士。政和六年(1116)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