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中国通史-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又《商君列传》记商鞅在秦变法: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秦孝公死后商鞅遭到车裂灭族的报复。吴起商鞅因变法而惨遭杀害的事例可以看出当时斗争的尖锐。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封建专制政体史上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年。秦始皇灭六国建立了空前规模的皇朝。他宣布了天下的统一定尊号为皇帝并自称为始皇帝“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他创建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力和万世一系的世袭制度对于后来的封建政体有很深刻的影响。分封制和郡县制曾经是朝议中辩论的重点也是关系到君主专制的重大问题。不少朝臣主张继续实行分封制。最后秦始皇还是决定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强化君主专政的重大决策也是有利于统一的重要措施。但这一重大改革不是在短期内所能完全实施的还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楚汉之际反秦将领以功封侯王者相当多。汉高祖在位时基本上解决了异姓王的问题留下九个同姓王他以为天下一家可以平安无事了。但他死后同姓王不断叛乱。贾谊曾评论当时汉朝封国强大下的形势说好比是害了臃肿病的病人小腿肿得差不多象腰一样粗指头肿得差不多象胳膊一样大身体转动一下都很困难。叛乱活动至景帝时才平定下来。汉武帝时期是西汉鼎盛时期封建专制政体才基本上巩固下来。

    1《论语·季氏》。

    2《孟子·梁惠王》下。

    自汉至唐封建专制政体沿着曲折的道路前进。总的说来地方势力在逐渐削弱朝廷势力在逐步加强。宋代以后封建专制制度得到进一步展。宋设中书省、枢密院、三司使分掌政事、军事、财务。明代不设丞相分权于六部尚书。清代重军机处。这都是君主专制下的组织形式。从这些官制的变化上可以看出皇帝权力在步步加强。

    等级制和世袭制是封建专制政体不可分离的部分。在政治上皇帝站在等级的顶端是最高统治者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在经济上皇帝站在等级所有制的顶端是最高的所有者。封建社会广大个体小农是皇帝专制的社会基础。世袭制是封建专制制度的产物是要这个制度世世代代传下去。在中国历史上世袭制有兄终弟及长子继承嫡子继承皇子有功者继承等不同的情况。因继承制度的不稳定在皇位继承上往往生大小不同的纠纷。

    跟贵族制相比君主专制对统一全国有利但专制过了头也会引起朝政混乱和地方不安。在一定条件下女主专政、外戚和宦官专权的产生都跟封建专制政体有密切关系甚至可以说是封建专制的特殊形式。这主要是因为皇权至上无人敢于从事监督。而女主、宦官、外戚易于利用宫禁的隐蔽性进行私图。秦始皇是第一个建立帝制的人在他死后就有赵高制造的两次宫廷政变。汉有吕后专政、王莽的篡位。历代都有一些类似情况。我国古代史学家对此也有所论述。范晔《后汉书·宦者传·论》和《邓骘传》论述了东汉时期女主、外戚、宦者利用他们特有的身份窃取权力以及他们与朝臣间互相依存和矛盾关系是颇有特色的。

    第二节国家的职能社会职能国家的职能是国家挥作用的具体体现。一个国家如何运用它的职能直接关系到它的治乱兴衰。国家职能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社会职能一是统治职能二者又往往有密切联系不可分割。从中国历史上看国家的社会职能主要是防水治水修整道路展生产和做好保卫工作。

    中国最先执行社会职能的国家是夏、商、周。这些奴隶占有制国家政权执行的社会职能中最突出的是治水防水及兴修水利工程。马克思曾对亚洲古代一些国家举办水利工程的职能详加评论。他说:“在亚洲从很古的时候起一般说来只有三个政府部门:财政部门或对内进行掠夺的部门;军事部门或对外进行掠夺的部门;最后是公共工程部门。气候和土地条件特别是从撒哈拉经过阿拉伯、波斯、印度和鞑靼区直至最高的亚洲高原的一片广大的沙漠地带使利用渠道和水利工程的人工灌溉设施成了东方农业的基础。无论在埃及和印度或是在美索不达米亚和波斯以及其他国家都是利用河水的泛滥来肥田利用河流的涨水来充注灌溉渠。节省用水和共同用水是基本的要求这种要求在西方例如在弗兰德和意大利曾使私人企业家结成自愿的联合;但是在东方由于文明程度太低幅员太大不能产生自愿的联合所以就迫切需要中央集权的政府来干预。因此亚洲的一切政府都不能不执行一种经济职能即举办公共工程的职能。”1马克思没有举出中国但是水与中国古代社会的关系极大社会生产国家治乱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都受水的影响。因此历代国家政权无不努力挥其社会职能解决水的问题。

    古代传说中的夏禹就是一个以治水闻名的英雄人物。禹因洪水为害用疏导的办法制服了洪水保证了人民安居乐业。奴隶制的繁荣时期各诸侯国都很注意治水并在他们各自的统治区兴修了不少的水利工程。但是没有强有力的统一政权不能调整共同用水、甚至出现了“以邻为壑”、“东周欲为稻西周不下水”的现象。在秦统一六国的时候韩国为了削弱秦国的军力“毋令东伐”竟阴谋派水工郑国去秦国鼓动他们凿泾水为渠。工程进行中途其阴谋败露秦人要杀死郑国。这位水利专家说:“当初我固然不怀好意但是事到如今渠如建成秦国也有好处。”秦国允许他继续完成了这项水利工程取名“郑国渠”。结果溉田四万余顷关中从此成为沃野没有荒年秦国也因而富强2。

    自从秦始皇建立了专制主义的封建国家兴办水利工程真正成了历代封建朝廷的一项重要社会职能。许多封建皇朝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秦朝开凿的灵渠沟通了漓江和湘江成为长江与珠江流域之间的通道。两汉时期在修建漕渠和治理黄河水害上均收到了显著的成效。唐代由政府主持兴修的水利工程不下二百六七十处。北宋中期以后兴修的水利工程上万处。明太祖时开塘堰近五万处治河四千余处修复陂渠堤岸五千余处。清朝在治黄、治淮、修复运河等方面也不逊色。那时所修海塘工程都过了唐宋时代。水利工程的兴办皇帝有时直接干预。汉武帝不但派官督工修建多处水利工程他本人也曾亲到现场率领随从人马堵塞黄河决口。来自草原的元世祖也非常关心农业生产注意兴修水利。明太祖敕令:“各地方官凡遇有老百姓条陈水利的可随时奏报朝廷。”为兴修水利而投入的人力物力也是很惊人的动辄万人、几万人、十几万人甚至上百万人。汉代修龙渠上万人干了十余年。元朝末年贾鲁治河一次派了民夫十五万戍军二万。为了使兴修水利工程经常化制度化唐朝设置了专门管理水利的机关都水监就是掌管川泽、津梁、陂池、渠堰工程的部门。

    中国封建社会国家兴办的大批水利工程有一些是为开凿水路交通但大多数是治理水害或变水害为水利。如治理黄河主要是防止河水泛滥成灾。有很多水利工程是用以引水灌溉农田。汉武帝派水工徐伯率领数万人穿漕渠使国家运输粮食节省了一半的时间和路程但渠成之后渠下之民也利用渠水灌溉了农田。中国封建社会的生产主要是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广大的小农从事个体经营一家一户就是一个生产单位抵抗不了水旱之灾涝则一片汪洋旱则赤地千里为此常常倾家荡产背井离乡甚者人相食。国家兴办水利工程治水防水对展农业生产有重大意义。

    在展交通方面封建国家开凿了不少水路。秦朝的灵渠、汉朝的漕渠自不待言隋炀帝动员百余万男女完成的大运河更是水路交通建筑上的壮举。这条贯通南北的大动脉虽然被隋炀帝本人用来通龙舟饱私欲但也1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64页。2《史记·河渠书》。

    使“运漕商旅往来不绝”1。当然交通方面的建设主要的是陆路。秦始皇治“驰道”是以咸阳为中心修了两条大道:一条向东一直通到今河北、山东至于海边;另一条向南一直通到今江苏、浙江地区。往北他命令大将蒙恬修了一条“直道”从咸阳经过云阳、上郡直达九原即从今陕西关中地区到达内蒙。又在今湖南、江西、广东、广西之间修了一条“新道”。在今云南、贵州边远之地修了“五尺道”。后来各朝代又在此基础上或修复或扩充在辽阔广大的中国境内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跟水陆交通相联系的还修建一系列的桥梁和驿站。这些工程都是当时的统治者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或便于军队调遣及运送物资传递情报等等。但是这对促进全国统一沟通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以及物质、文化交流等都有积极的作用。治水、防水和展交通以外展生产和做好保卫工作也同样是挥国家职能的重要内容。《论语·宪问》“禹稷耕稼而有天下”《诗·生民》等篇歌颂周开国的历史也是以展农业作为生产的中心。所谓“民以食为天国以民为本”历代皇朝的兴盛时期无不对农业生产展给予相当大的重视。保卫职能主要指防御外患。至于国内民族纠纷中也有一个保卫问题那就又当别论了。

    统治职能随着阶级社会的展国家的统治职能相应地有了展。

    国家的统治职能先是对劳动人口的编制。《礼记·大学》:“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劳动人口的掌握是奴隶制、封建制国家立国大计。资本主义社会也有劳动力的问题但这种劳动力是商品化了的跟奴隶制、封建制国家对劳动人口可以编制起来的情况大不相同。

    商鞅变法以五人为伍十人为什什伍互相监督有罪连坐这是编制劳功人口的主要方法对后来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有深刻影响。

    萧何入咸阳取秦宫所藏图籍以此尽知天下地理形势及户口多寡。汉封诸侯王以封户标明爵位的高低《汉律》以后历代律书有户律或户婚律足见劳动人口的编制对封建国家的重要意义。

    本卷第三章曾论到一个历史时期人口的多寡不是评论这个时期盛衰的充分依据。但劳动人口是国家粮源、兵源的所在国家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劳动人口。因此封建国家要对劳动人口进行一定的编制并推行重本抑末、奖励生育、防止流亡、宣扬孝悌及与豪门大姓争夺劳动力等一系列政策。在经济方面封建国家有时施行平籴、和买等调剂社会经济政策但主要是对人民进行剥削。赋税、专卖和货币都是重要的剥削手段这些手段都还是合法的剥削。此外更有名目繁多的法外剥夺。《史记·平准书》记汉武帝时杨可告缗事。“杨可告缗遍天下中家以上大抵皆遇告。杜周治之狱少反者。乃分遣御史廷尉正监分曹往即治郡国缗钱得民财物以亿计奴婢以千万数田大县数百顷小县百余顷宅亦如之。于是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明万历年间神宗派遣矿税使四出以开矿为名到处敲诈勒索甚至以掘坟墓、毁住宅相要挟弄得人心惶惶民不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